APP下载

分析高校教育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改革思路与对策

2023-03-23努尔比娅吐鲁甫古赞利努尔阿布利克木刘超

成长 2023年2期
关键词:资源库教学资源师生

努尔比娅·吐鲁甫 古赞利努尔·阿布利克木 刘超

新疆财经大学教务处 (新疆乌鲁木齐 830012)

最近几年,信息技术影响着各行各业的运营和管理,此种背景下进行高效教育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是重点的话题,关注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促使教学管理的工作拥有信息化优势,通过信息化技术使得高校的教育质量可以增强,让高校拥有长远发展的便捷条件。可是在具体进行高校教育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中遇到一些问题的影响,相关人员应该提出针对性的改善方案,加快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速度,灵活的体现信息技术作用,服务于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1 高校教育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的意义

1.1 建设教育信息化教学资源可以促进教学发展,缩短国家之间的教学差距

我国信息化技术不断创新,使得信息教育的改革工作势在必行。高校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作为优化课程体系与整理教学目标的基本途径,利用教学资源的信息化建设,全面推动高校信息化教学发展。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让高效的教学效率可以提高。与此同时建设高校信息化教学资源,对缩短国家的教学差距是存在重要作用的[1]。因为一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着院校标准分配不均匀的问题,不管是师资力量还是教学资源都存在着一些问题。以增强高等教育教学的公平性为目的,相关人员应重视教育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使得各个学校之间的资源可以时效性共享,优化学校内部的资源整合效率,真正缩短各个学校之间的教学差距。

1.2 建设教育信息化教学资源可以优化教学理念,促进学生个性成长

高校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具体的发展阶段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信息传递,整体上调整的信息交换的效率。建设信息化教育资源,突破时间以及空间的约束,给学生提供便捷的学习条件,让教学模式更加凸显灵活性。高校教育中落实资源信息化建设,促进教学思想的改变,打造诸多的学习共同体,促进高校图书的资源以及实验室资源可以被最大化的利用[2]。另外建设信息化的教育教学资源,给学生呈现仿真情境,树立学生拥有创新思维意识,利用网络的条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生学习效果,针对性的完善高校教育教学流程。

2 教育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的改革思路

明确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的改革思路,首先应该分析信息资源的运用作用,因为信息技术的显著优势,是促进网络资源的迅速传递,不管是哪一种类型的改革,都要体现学生主体地位,高校教师把以往的教学模式为基础,站在学生的视角下充分研究,对教学思路和教学模式进行调整,真正的适应高校学生学习需求和成长需求[3]。其次建设信息化教学资源,应加深学生的认知,带给学生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使得学生可以积极和他人交流,一方面掌握必备的知识,另一方面拉近师生之间距离。再次建设信息化教学资源,需要统计每个学生的学习效果,以科学研究的过程为主,加强教师对学生的了解,教师目的性的调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学习的更为轻松和自由。最后建设信息化教学资源,要打造资源共享的网络平台,学生在平台中和其他学生以及教师交流成长的过程。对教学进行改革,各所学校要按照实际情况拟定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建设目标,为学术发展助力。

3 教育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的相关对策

3.1 做好基础准备,形成信息化教学资源平台

对高校进行教育信息化的建设,特别是教学资源建设,学校要重视建设平台的搭建,利用信息技术完善平台组成结构。数字化校园的理念能够加快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建设脚步。学校管理好硬件条件支持,促进有线网络以及无线网络的完善,在所有的教室中连接网络体系,确保数字化教学模式可以走进平常教学工作中[4]。给广大师生搭建云计算平台,全方位提升信息化硬件设施的性能,有效地做好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准备。拟定信息平台搭建标准,把不相同的平台结合起来。高校要制定信息化资源建设的标准,以信息中心以及身份认证为入手点,关联学校现有的多个项目,使得个体门户被统一管理,让师生能够便捷化的应用院校业务平台。

3.1.1 准备软件设施,健全学校管理模块

首先需要进行掌上校园的建设,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中,建设平台需要融入掌上校园这一个组成模块,主要是学生以及教师利用电子设备能够办理对应的业务,查询学校多种教学活动的开展进度,给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学习的权利等,凸显云应用的价值。其次是实施微信交互,利用微信服务号给高校学生搭建生活服务圈,促进师生在这个平台中互相交流和分享意见,搭建学生就业平台和微信客户端,使得高校与学生以及企业之间的交流更为及时[5]。再次是形成校情研究系统。教务体系需要和资源平台互相融合,排除网络教学资源整合的障碍,尝试搭建物联网资产平台,处理资产调整中多个无袖信息数据,把平台建设的动态管理落到实处。

3.1.2 进行校情研究

对应校情研究结构建设是围绕学生线和财务线以及教职工线进行设计的,用户对象有高效管理者、行政单位人员、教学单位人员、行政单位人员以及教学单位教师,每一个用户都拥有特定的权限,能够得到的信息数据也是存在差异的。这一个系统从多个主题呈现出秀琼研究的结果,通过图表的形式让客户直观分析多种多样的信息。最后是运用物联网,建设高效教育信息化教学资源,应该重视物联网的应用,搭建比较完善的教育教学平台。把学校门禁和固定资产以及水电资源互相连接,依托传感器以及智能分析软件对高校进行智能化管理,灵活的发挥大数据技术,促进高校多种决策进展。比如利用物联网实现一卡通以及基础设备的衔接,前者能够促进智慧校园的构建,对多个数据进行有效交换。发挥物联网的优势,还能够给师生的生活带来电子化服务,由此多个平台互相促进,通过数据资源的共享,做好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的准备工作。

3.2 关注调动多方力量,促进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工作

高校现有的教学资源进行信息化建设,主要是利用信息技术等相关性能,优化多种多样的教学资源,形成智能化的教育结构平台,给高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带来更多的可能性,使得课堂教学效率不断提高。

3.2.1 收集网络教学资源

高校可以在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中收集多种类型的教学资源,比如网络课程资源和精品课程资源,拓展精品课程资源空间,收集多样化的学习资源,给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提供平台。尤其是关注教学资源的上传操作和教学资源的更新操作。借助网络平台让师生能够突破时空约束互相交流,学生以网络平台为主进行学习。调动国家资源分中心的作用,把精品课程与高校教育教学资源融合起来,让师生可以接触到优质的学习素材。组织高校师生参与与培训活动,把精品课程当作学生学习与成长的主线、把文化生活课程当作学生学习与成长的辅助媒介,完善学生自主学习空间[6]。制定对应的网络学习机制,实现网络资源和课堂资源互补,给学生一定的自主选择权利,挑选相关课程进行学习,让高校开展的教学工作更为丰富与有效。

3.2.2 完善教学课件以及教案体系

在学校进行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中,院校中每一个学科都包含对应的教案,可是相关的教案内容是相对零散的,在各自的制作以及户不借用的运用状态,要想真正的落实学习资源共享是存在一定难度的。实际的资源建设,学校应该关注电子教案的优化,结合课程教学特征,设计语文课程、数学课程、计算机课程以及对应的文化课程,把教研组以及备课组人员视作基本组成单位,依托多个人员的合作与交流,制定和教材相匹配的信息化教学课件。信息化教学中,把课件内容和对应的章节进行关联,使得层次足够清晰,通过图文并茂的特点以及界面美观的特点设置校本课件以及教案资源库。

3.2.3 完善核心学科资源库

核心学科资源库的搭建,也就是建设试题库,客观与准确的研究教学质量,不只是评价教师教学效果,还应该评价学生现有的学习状态,尽可能地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利用信息化交流平台,建设高校信息化教学资源的知识库系统预约在线考试系统,教师利用组卷以及试题全方位管理,带领学生参与多种类型的考试培训活动,目的性的增强学生综合学习能力。构建统一化的教学资源技术,目前结合高校现有的教学资源,其体现出显著的复杂性高校管理者要重点处理相关问题。后续的信息化资源建设,重视技术规范化发展,使得教学资源建设可以体现出标准性,让教育教学的质量不断提高。标准化的衔接多个资源库信息,以免造成资源信息孤岛的问题,规范化处理教学资源,妥善解决资源重复性建设的现象,节约高校建设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成本,推动高校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发展。

3.2.4 给学生设计的微课资源和仿真实验

高校通过多种教学资源,与企业以及相关的行业一同构建虚拟仿真系统,体现核心课程的组成结构,形象逼真的展示实验过程。微课制作上,学校尝试搭建微课制作队伍,以集体开发与学校比赛的形式,优化高质量的微课资源[7]。基于此,高效的教育工作进行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需要把驱动视作主要应用条件,关注顶层设计与按照步骤实施项目。重视学校基础设施的运用,提高师生应用信息化资源的水平,建设切合实际的教学资源库。

3.3 遵循一定的原则,完成个性化信息资源建设

在信息化资源建设中,与教学基本理论和教学基本内容以及教学基本策略息息相关,本质上是系统化的项目。建设高校教育信息化教学资源,应该从师生需求之处入手,体现出教学资源建设的原则。首先是标准性,标准性的建设教学资源库,使得资源数据之间有效共享,标准化的教学资源建设,以试题库建设和课件资源建设为主,通过统一的资源分类标准,对资源类别属性以及建设要点进行统筹,把资源共享活动落实。其次是体现实用性,资源库的建设要服务于教学,不管是资源库的内容建设还是资源户的功能建设都要顺应教学需求,给师生提供真正的服务。由此高校建设信息化教学资源,可以给高校师生的成长与发展助力[8]。再次是体现可持续性,资源库的建设应在教学需求的改变中得以优化,也就是说建设信息化教学资源不能一蹴而就,而是逐步充实的一个过程。建设资源库,研究资源的可伸缩性以及拓展效率,让资源库的建设真正满足教学需求,跟随学科的建设逐步发展。最后是遵循个性化原则,具体的课程教学中如果教师拥有丰富的经验,能够结合学生现有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情况开展因材施教的工作。建设信息化教学资源,思考学生个体成长差异,特别是资源的多元化整合,学生拥有开放性与灵活性的学习环境,顺应不相同乘势学生的学习需求。

4 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下要想高效率地进行教育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这是一项重大工程。每一所院校都要重视教学队伍的搭建,健全与完善现有的教学资源系统,真正给信息化资源建设提供支持条件。各方面人员的一同努力,促进教学资源有效建设,通过做好基础准备,形成信息化教学资源平台、关注调动多方力量,促进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工作、遵循一定的原则,完成个性化信息资源建设等措施。使得教学资源可以服务于教学工作,带动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升级与转型。

猜你喜欢

资源库教学资源师生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健身气功开放课程资源库建设研究
丰富历史教学资源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贵州●石斛种质资源库
高校冰上教学资源社会开放的意义及管理模式
基于共享资源库的混合式教学考核模式研究
高中历史信息化教育资源库应用探索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麻辣师生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