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结合模式下工程测量专业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策略分析*
2023-03-23党晓斌
党晓斌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背景下,很多高校都使用工学结合模式,通过实习实训,强化大学生的专业技能。同时在此渗透思想政治课的实践教学,让大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形成正确的三观与职业素养。
一、提升认知,科学规划工程测量专业思政课实践教学
高校工程测量专业中思想政治课程是主要组成,其中的思政实践课与理论课教学目标相同,都是为了帮助大学生构建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爱岗敬业的崇高品质,在工学结合模式下,建立正确的工程测量专业职业道德与态度,提升专业素养,促使大学生成才。基于此,要想高效开展思政实践课程,需要教师先对思政实践课教学的重要性有一定认知,然后科学规划思想政治实践课程。
一方面,全方位规划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第一,利用顶层设计理念,高校工程测量专业要将思政实践课融入到课程规划中,增加顶层设计理念,结合专业特点,对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施全方位的部署。在建筑学院内形成工学结合的“立德育人”教育机制[1]。第二,学校要意识到思想政治的实践教学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不只有教师,还要有学校教务,就业办等多个部门合作执行。第三,要想做好工程测量专业思政课程实践教学,关键是要有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优化教育模式中思政课程“人人都要上”体系,着重增强思政课实践教师的专业能力。适当可以实施校企融合策略,将企业中思想道德修养高的工程师聘请到校园中配合思想政治教师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
另一方面,在工程测量专业思政课实践教学中融入“学分银行”。2019 年国家开始在高等院校中推广“学分银行”策略,高等院校要与时俱进,尝试在工程测量专业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建设“学分银行”。详细的做法为,鼓励专业学生建立教育个人学习账号,学校科学计划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类型与对应分值,每次学生完成实践活动任务后,都可登录“学分银行”查看自己的评分。另外,还可利用“学分银行”对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表现进行评分,高校将此作为学生奖学金评比、先进评选的重要参考,以此达成思政课时间教学学习成果的查询与追溯。如此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最终真正实现育人的目的。
二、结合课程思政,提升工程测量专业思政课实践教学质量
工学结合背景下高校中工程测量专业的思政课实践教学,还要借“课程思政”改革的东风,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具体如下:
(一)工程测量专业课中渗透职业精神教育
基于观念的差异性,很多建设学院认为思政教育工作的责任只是思想政治教师的责任,各科目教师只负责讲授专业知识,没有意识到在专业课程教学中也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程测量专业中很多专业教师来自企业,实践经历丰富,其在专业教学中言传身教渗透思想政治,要比思想政治教师专业课程讲授更具说服力。如教师在讲授专业知识点的同时,结合自己丰富的实践经历,为学生讲解行业中先进人物的事迹,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在听故事中建立奉献社会,服务于大众的职业道德,增强职业责任与使命感,进而形成良好的职业情操。另外,还要增加工程测量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的联系,因为思政课实践教师大多没有经历过企业实践,在教学中很容易出现说服力不强的情况,学生难以信服,所以思政课实践教师要主动与专业教师沟通,学习工程测量专业行业的最新政策,了解相关企业的最新动态[2]。思政课实践教师还要与专业教师合作教研,建立实践、理论高度融合的课题研究成果,能够在思政课堂中更好地带领大学生进行实践活动。
工程测量专业课教师往往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与知识,但是据问卷调查发现,我校的专业课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处于“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钻研专业课”的状态,很少关注在课堂中为学生灌输职业道德、价值、精神等方面内容。所以,工程测量专业课教师还要向思想政治教师请教,更好地掌握三观与事业道德、价值与精神,能够将此融入到教学全过程中,培养工程测量专业学生成长为技术技能与道德品质全面发展型人才。
(二)工程测量专业实习实训与思政课实践教学结合
思政课实践教学还要与工程测量专业课实习实训结合,在大学生实习实训的时候,高校将思政课实践教师纳入到带领实习队伍中,为学生传递安全知识、职业礼仪、纪律意识等。同时还可组织模拟面试、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创新创业等与工作有关的校园实践活动,以此引导学生主动形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快速进入职业角色。以作者所在的沈阳城市建设学院为例,在每个学期的工程测量专业实习动员大会上,邀请思想政治教师为准实习生讲解安全意识、职业礼仪与纪律意识等内容的讲座。在实际实习中思政课实践教学教师与专业教师合作,担任带队老师,在思想上与技术上指导学生。在此策略方案下,我学校实习生在各企业中获得高度好评。本人曾做过一次“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的问卷调查,得到各个实习单位对我校工程测量专业实习生的职业礼仪与素养方面的评价都很高,更多的学生在实习期结束后,直接转为正式职工。现在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我校专业教育的品牌,吸引更多用人单位与我校建立合作关系。
三、工学结合模式为导向,开展多渠道的课堂内实践教学
(一)丰富活动形式
结合高校学生充满活力与朝气的特点,学校在《职业生涯规划》《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职业道德与法律》等课程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开展实践教学,如演讲法、案例分析法、辩论法、知识竞赛与模拟教学等。以《职业道德与法律》为例,其中法律基础知识的讲解时,可以运用案例教学方法带领学生分析,通过大量的工程测量相关案例的展示,引导学生课堂讨论,以此加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再如讲解“合同法”知识的时候,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将来工作职业特点,尝试拟“劳动合同”的条款,然后将学生拟定的合同与法律规定的做对比,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合同法”,知道“劳动合同”中的必备条款,防止在未来就业的时候,因为缺乏法律意识而上当受骗;还可使用辩论法,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到法庭进行观摩活动,让大学生亲临现场,在观摩中形成法律意识。在学生们了解法庭流程后,针对未来职场中大学生可能存在的价值取向偏额、职业道德缺失的问题,在班级中开展“大学生的工程测量技术重要,还是职业道德重要”的主题辩论赛,引导大学生在头脑风暴中,建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与职业道德规范。再以《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为例,教师可以结合较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的问题,建立“人才库”,包括企业工程测量专业中技术人员、优秀毕业生,定期聘请其为“特聘”教师,到学校为学生进行授课,并举办提升学生工匠精神的活动,带领学生了解工程测量行业的动态,进而更科学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二)多渠道进行职业文化素养教育
高等院校要充分利用思政课实践课程活动,有效为学生渗透职业文化素质教育,增强大学生职业文化素养,让课内实践教学与专业教育目标保持一致。基于此,思想政治教师要扩展渠道,通过校企合作企业、往届优秀毕业生等渠道,整合大学生未来职业有关的企业文化,然后将整合到的信息进行整理与处理,旨在与多种企业文化融合,提炼教育精髓,保证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渗透工程测量行业涉及的文化。学生在此潜移默化地吸收未来工作企业文化,科学处理企业文化与学校文化,能够快速适应岗位,避免出现因为学生自身文化与企业文化冲突而出现的价值偏差。例如,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开展“大家谈”的环节,将班级学生分成多个小组,小组成员分别承担材料员、组长、汇报员、技术员等角色,并由思想政治教师设置调研任务,如小组调查某企业的文化、解读国内最新就业政策、往届优秀毕业生的采访等。小组中组长统筹规划,技术员制作电子版汇报材料、材料员搜集与整合资料、汇报员准备演讲汇报等。一周选择一个小组进行汇报工作,然后由教师现场进行点评,考核以教师评价占40%、学生互评占30%、小组自评占30%为比例。此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主观能动性,更全面地了解未来参加工作的职业动态,增加价值观判断能力[3]。
四、加强校企合作,挖掘工学结合模式的教育资源
(一)将企业资源引入高校
高等院校要利用校外企业资源,在校内创建与企业理念、文化紧密融合的教育领地。以作者所在的沈阳城市建设学院为例,在发展中学院一直努力吸引企业进校园,建筑实践基地,在校园中构建校企合作氛围。现在,我校工程测量专业引进多个企业,并在校内成立专业教学实践基地,这也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基地。通过校企合作在学校内建立工作室,邀请学生参观,体会社会中企业发展的文化与理念等,以此达成校企合作的无缝对接。另外,还有的企业在我校建立单班助学金制度,每学期为家庭困难与成绩优异的学生发放奖学金,以此增强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在校内创造热爱学习的优良学风。
(二)以校企衔接形成资源互补
一方面,在校企合作中共享实践基地资源。有的高校受资金的限制,在校内不能建设实践基地,导致工程测量专业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只停留在课中实践,产生“纸上谈兵”的问题,实践教学育人效果较低。工学结合模式下,专业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可以使用“订单班”“学徒班”的形式,引用企业资源进行教育,构建实践基地,达成高校育人与企业招人的“双赢”局面。如本校在与外界建筑企业构建“校企合作”关系后,在企业的赞助下在校内建立“思想课实践教学活动室”,有效开展课内外思政课的实践,以此解决校内经费不足,实践场地建设不到位的情况。
另一方面,扩展教师资源。工学结合模式下的思政课实践教学,还可解决民办高校中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如高校中的思想政治教师到企业中实践学习,进行锻炼,以此深刻认知校企合作,加深对企业文化与管理、顶岗实习学生心理变化的了解,进而更好开展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社会培养与企业需求契合的全面发展型人才。以此解决思政教师短缺的问题,同时还能扩展大学生的视野。作者所在的学校近几年一直与工程测量专业相关的企业联系,邀请企业专业技术人才与往届优秀毕业生到校内开展“企业工匠进校园”“优秀毕业生校园分享”的讲座活动,以大学生都喜欢的新颖模式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4]。
近几年针对民办高校教育改革发展思路中,在工学结合模式下对社会力量的参与进行深入研究,融合了思想政治教学,进一步形成了完整的企业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新模式,在大学生工程测量专业教学中渗透思政课实践教学,引导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三观,为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教研提供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