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推动农业伦理教育发展
——第四届中国草学会农业伦理学研究会年会暨农业伦理学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学术研讨会综述

2023-03-22焦阳姜萍

中国农业教育 2023年6期
关键词:伦理学伦理现代化

焦阳,姜萍

(南京农业大学,南京 江苏 210095)

2023年12月2日至3日,第四届中国草学会农业伦理学研究会年会暨农业伦理学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农业大学召开,会议围绕“农业伦理学与农业农村现代化”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来自全国20多所涉农高校和挪威卑尔根大学的专家学者和师生代表与会,论坛共设置了7个主旨报告、17个主题报告和17个分论坛报告。本次会议是在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以及教育部启动高校科技伦理教育专项工作会议背景下召开的一次盛会。

中国草学会农业伦理学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任继周发来贺信,作为我国农业伦理学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也作为一位世纪老人,他在贺信中表示,后工业文明时期,回归自然、建设生态文明已成为世界共识。农业伦理学要面对新的发展方向,探索出新的发展模式,创造新的文明。要全力以赴推动农业伦理学发展,将农业伦理学事业持续推进。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董维春教授在致辞中指出,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要立足国情农情,体现中国特色,建设农业强国。董维春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推进农业伦理学研究,不仅有助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同时也有助于回应当前人类发展的历史方位所提出的重大课题。另外,董维春提出了为什么到了后工业化时代我们才从理论上认识到农业伦理学的重要性,我们又将如何构建农业伦理学学术体系和实践体系,在新农科建设中如何有效开展农业伦理学教育等问题。

目前,我国正处于从农业大国走向农业强国的历史关键期,如何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推动农业伦理学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以及培养一大批有伦理思维和素养的农业工作者,是本次会议讨论的重点,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农业伦理思想与理论、农业伦理学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伦理实践与方法研究和农业伦理路径与治理等带来新思考和新观点。

一、 农业伦理思想与理论研究

(一) 任继周农业伦理思想研究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推动人类持久的稳定与繁荣,不仅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要求,也是人类当前所处历史方位提出的时代性课题。任继周院士是当代中国农业伦理学的开创者和旗手,研究任继周院士的农业伦理思想对于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兰州大学张言亮教授总结了任继周院士的农业伦理思想,即农业伦理学是研究农业实践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生存环境发生的功能关联的道德认知,并进而探索农业行为对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系统这两大生态系统的道德关联的科学,其终极目的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填平城乡二元结构的鸿沟,使农民获得尊严与幸福,使农村繁荣而美丽;任继周院士农业伦理思想的核心是“时地度法”,倡导农业活动应尊重自然规律,为农业伦理学奠定了基本理论框架。张言亮教授指出,任先生的农业伦理学面临着能否应对“三农”问题,能否进一步概括基本原则,“时地度法”能否与现代农业相适应等问题。

(二) 古代农业伦理思想研究

中国悠久的农耕历史形成了丰富的农业伦理思想资源,对于推动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黑龙江大学齐文涛副教授梳理并总结了我国古代种植、养殖、采伐渔猎和农业经营四个方面的伦理思想,认为中国古代的伦理思想总体上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类对于自然规律的尊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方义凤总结了《管子》中的农业伦理思想,认为《管子》将时、地、度和自然视为一个有机整体,物质和精神相互作用,符合中国传统农业伦理“重时宜、明地利、行有度、法自然”的基本原则,对发展生态农业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陈晓萱认为《齐民要术》系统展现了时、地、度、法四者辩证关系,对当今发展生态农业,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实践价值。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宋超教授和硕士研究生龚铭璇认为江浙地区稻作谚语蕴含农业伦理思想,体现中国古代“三才”思想和“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具有重要的传承和保护意义。

(三) 现代农业伦理思想研究

“同一种健康”(One Health)思想是当代人们处理人与动物和自然关系的重要指引,也是当代农业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南京农业大学客座教授蔡畅通过对“同一种健康”的实施过程和实施要点的分析,提出了对“同一种健康”的理解:“同一种健康”是一种综合的、增进联合的方法,目的是可持续地平衡和优化人类、动物和生态系统的健康,人类、家养和野生动物、植物以及更广的环境(包括生态系统)的健康是紧密联系和相互依赖的。该方法动员社会不同层面的多个部门、学科和社区共同努力,增进福祉,并应对健康和生态系统的威胁,同时满足对清洁水、能源和空气、安全和营养食品的共同需求,采取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促进可持续发展。南京大学蔡仲教授阐释了“同一种健康”的哲学基础,通过回溯笛卡尔、德里达、哈拉维和拉图尔等人关于人与动物关系的思想,从哲学史的维度总结出人类对人与动物和自然的关系演变趋势是从二元对立向多元共生,人们需要以新的理论指导重建自然与社会的关系。

湖南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程钢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大食物观”的理论逻辑,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大食物观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立场,以自主性和丰富性为关键维度,以忧患、安全与生态为战略意识,以宜、藏、烹、惜为发展路径,推进科技赋能与产业协同、文化自信与文明认同,从而实现中国的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云南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宋雨轩总结了竺可桢的农业气象与生态伦理思想,即农业生产不但要因地制宜,而且还要因时制宜,要因地制宜地采取农、林、水统一规划,要尊重规律,开发与保护并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盐城工学院助教蒋晓月和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姜萍梳理了欧洲农业伦理学自20世纪60年代至今的发展脉络,总结了欧洲农业伦理学在学科建制、研究理论与方法等方面取得的成果,指出了其对中国农业伦理学发展的启示和意义。

(四) 农业伦理学理论研究

也有学者从伦理学基本理论的角度思考了农业伦理学理论建构的问题。中国农业大学张月昕副教授和刘巍教授通过规范伦理和美德伦理视角对农业伦理进行比较分析,指出基于人类德性话语方式、主张人的主体性觉悟的美德伦理为农业伦理摆脱单一的规范伦理模式提供了思想借鉴。美德伦理为农业伦理研究指明了新的研究方向和理论视域,有助于形成系统完善的有中国特色的农业伦理学理论体系。广西师范大学练新颜副教授指出,人造干细胞、培养肉的出现使得“同类相食”作为一种禁忌难以继续得到支持,所以食品伦理学的建构应该将技术作为一种建构性的因素,而非仅仅以道德中立性理解技术。兰州大学方锡良副教授指出,农业伦理教育与研究既需要综合性、引领性的“导论”工作,同时也需要前瞻性、指引性的“规范”研究,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开展一种“系统性、根基性”的探索工作:在农业实践活动、时代发展、复杂矛盾共同组成的问题谱系中增强农业伦理意识、洞察力和决断力,在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中去追溯农业的深厚文化根源与丰富伦理意涵,进而从哲学层面探讨其伦理规范。

二、 农业伦理学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研究

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是落实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环节。农业伦理学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基本内核和价值基础。与会学者关注了农业农村现代化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且从农业伦理的角度提出了解决思路和方案。

中国农业大学的李建军教授指出,农业伦理学不仅仅是一种批判性的视角,还是形塑未来的建设性的工具;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蕴含着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人平等发展、尊重文化形态多样性等伦理价值和道德原则;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需要农业伦理学,农业农村现代化将为农业伦理学发展提供丰富的场景和动力,讲好中国乡村振兴、农业科技强国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农业农村现代化故事都需要以农业伦理学为基本内核和价值基础;农业伦理学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南京师范大学王露璐教授从三个层面探讨中国乡村伦理现代重建的立场、方法和路径:第一,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和方法,确立以农民为本的乡村发展伦理;第二,以现代化样式和发展路径多样性的阐释为参考,重视“地方性道德知识”对乡村伦理现代重建的资源意义;第三,以“记得住的乡愁”为乡村伦理的现代建构提供独特的道德文化之根,为实现乡村“美好生活”提供了理想追求、精神家园等伦理意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郭洪水教授认为,农村作为一种现象学意义上的“生活世界”,对于农人来说,是一种家园,是一种熟悉的生存境遇;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回应农村社会巨变可能带来的农民生存困惑,在此背景下,农业伦理从大地伦理、生命伦理、生态伦理和生活伦理的融贯中生成,为实现农民的幸福生活提供理论支持。

重庆旅游职业学院高翔副教授和中国农业大学李建军教授梳理了我国传统村落保护的发展历程与政策转型的特点,认为政策从依附式到多元化的转型,体现出政策的演变与国家发展战略紧密相关。中国人民大学的滕菲博士探讨了基于“韧性”的活态保护理论在农业文化遗产及其可持续性保护中的应用。为了有效回应农业遗产在发展与保护之间的张力,滕菲博士引入了韧性理论;在韧性理论的视角下,活态保护的目标在于使农业文化遗产能够在外部环境的变化与干扰的情况下保持其核心的生产、生态和文化功能,并且提高农业系统对自然和社会变化的自我调节与反馈能力。这一基本理念为活态保护的实践提供了一系列具体的行动方案,也为区域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思路。

中国农业大学的尹北直副教授和研究生李啸天分析了中国共产党在“三农”工作中的伦理精神,认为中国共产党以“公私兼顾”为原则,以“工农联盟”为基础,以“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为理念开展“三农”工作,体现了为人民服务、实现共同富裕、协调自然与农业发展的伦理精神。

三、 农业伦理实践与方法研究

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关键在于推动农业生产现代化,农业生产是农业伦理理论来源的实践源泉,从农业生产中凝练而出的农业伦理理念又引导农业生产向好向善发展。与会学者从种植业、草地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的农业实践中总结出了一系列有益于当今农业发展的伦理经验与方法,这能够为实现当代农业向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 种植业的伦理实践研究

耕地农业方面,南京农业大学的严火其教授指出近现代中国农业生产中存在农业产量与土壤健康之间的矛盾;近代以来,虽然中国通过增加化肥使用量提高了粮食产量,但对于土壤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中国传统土壤观念对于化解这一矛盾提供了思想支持,只有保证土壤健康,子孙后代才有健康生存的条件。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博士研究生李梁小娟总结了日本环境保全型农业的生态伦理意蕴,她以茨城县为例,认为日本的环境保全型农业关注季节特点,注重保护土壤,重视农业生产可持续,要求依自然法则进行农业生产,对中国农业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二) 草地畜牧业的伦理实践研究

草地畜牧业方面,北京林业大学草业与草原学院董世魁教授总结了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的生态意蕴。董世魁教授提出继承传统草地畜牧业的伦理思想,在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牧民生活水平、促进农牧区经济社会发展等过程中,探寻解决畜牧业发展困境的出路和途径,是关系农业伦理学容量扩增的重要命题;从国内外的实践经验来看,生态畜牧业是解决生态环境保护和农牧区社会经济发展矛盾、助推农牧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兰州大学的赵安博士提出应该打破农业、林业、草业的分裂格局,通过将农牧、林牧、草牧,将农地、林地、草地等自然资源统筹起来,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多赢局面,真正使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王子丹从时宜、地利、法度等方面分析了中国古代沿海滩涂开发利用的特点,认为其体现了鲜明的生态伦理色彩。

(三) 水产养殖业的伦理实践与方法研究

关于水产养殖,挪威卑尔根大学的Carl Walter Matthias Kaiser教授在报告中对于水产养殖提出了几点伦理考量:第一,计划性的生产可以使得水产养殖具有市场优势;第二,控制投入与产出能够使得水产养殖具有可持续性;第三,由于政策、法规、生产者和产业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水产养殖在许多领域尚未实现其积极潜力;第四,小规模传统单位的水产养殖存在积极方面,但缺乏有效和透明的控制能力;第五,水产养殖管理计划是关键,多样化生产需要良好的管理模式;第六,水产养殖可以成为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积极贡献者,例如通过开发更多的综合多营养水产养殖系统(Integrated Multi-Trophic Aquaculture Systems),增加海藻等低营养产品的生产;第七,水产养殖发展应寻求与广大利益攸关方和民间社会的对话。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宋超教授通过总结明清时期贝类养殖技术的特点,认为农业生产应该围绕技术所产生的伦理关系中的道德现象和道德关系,探究在技术所发生的伦理关系中应该具备的道德品质,应该遵守的道德规则和应该尽到的道德责任等方面,改进和扩展技术正面价值,同时制约或控制技术带来的负面价值。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博士研究生张骞认为中国古代的渔业养殖具有稻田养鱼、桑基鱼塘、挖田筑塘等生态模式,对于现代生态渔业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肖维芳和董淑童运用“时地度法”四维结构分析了我国古代稻田养鱼的生产模式,指出我国古代稻田养鱼是一种具有生态价值的农业生产方式。

四、 农业伦理治理路径研究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其中,农业伦理治理现代化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推进农业伦理治理现代化的主要任务是转变农业发展思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围绕这一目标,与会学者就动物伦理和动物福利方面的治理问题,以及农业农村与生态治理相关问题展开了探讨。

(一) 动物福利与伦理治理研究

南京师范大学张燕教授以动物伦理与治理为主题,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并提出动物伦理治理的框架应纳入科技伦理治理体系,她从现状(从技术先行向伦理先行的转变)、问题(治理模式、范围、原则、保障机制)和挑战(刚柔相济、动态适配)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贵州大学硕士研究生陈雪琦提出应该从生态平衡、道德关怀、法律保护三个角度重新对动物的权利进行解释和维护,从而实现人与动物的和谐关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博士研究生周智威通过归纳总结英国近代早期动物医疗的若干特点,论证了15—18世纪近代早期英国医疗中的人类中心主义,并指出随着19世纪动物福利、动物保护运动和英国兽医的科学化,现在动物医疗已经转变为一种弱人类中心主义活动。

(二) 农业环境伦理与生态治理研究

华南师范大学特聘教授肖显静分析了生态学理论、传统生态文化以及生态伦理在应对生态危机时的作用与不足。通过对比三者内部的观点论争,肖显静认为当前集中有关环境问题的理论思潮各自存在着不能有效应对环境问题的情况;生态学理论的真理性和局限性尚不明确,在运用生态学解决环境问题时需要持谨慎态度。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研究未能着眼实际,对当今农业实践的影响不大,需要进一步关注现实。生态伦理学有待于进一步吸收科学研究成果,建立一种科学的生态伦理学,并且运用科学的生态伦理学进行环境保护的实践还没有展开。据此,肖显静认为农业伦理的发展任重而道远,更重要的就是把目光放在实践上,要提出真正改善农业问题的方法。

面对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产生的生态危机,安徽科技学院王有炜教授基于敬畏生命观视角提出了四条应对路径,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与自然是有机统一整体的观念,二是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生天地之大德”思想超越人类中心主义思想意识,三是强化农业农村现代化之本质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认识,四是提高善待宇宙间万物、体恤生命、视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的主体责任意识。山东女子学院史玉丁副教授以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地环境伦理治理为主视角,提出了环境伦理本土化的方案:治理方式需要强调主体参与的有效治理,治理关系需要注重村民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核心作用,治理经验应当充分吸收和利用传统伦理文化知识和经验知识,实现环境伦理治理的本土化,避免拿来主义的治理方式。

云南农业大学赖毅研究馆员从自然对文化具有塑造作用的角度分析了民族地区生物多性农业文化的自然与社会协同。她认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生物多样性文化的形成,既有自然环境多样复杂的因素,也有社会财富分配不公的因素;在以现代科技提高生物多样性农业生产效用的同时,还要尽可能弥补由技术转型带来的效益损失,从而全面发挥农业生产的生产功能、生态功能和生活功能。东北农业大学王晓为教授在农业创新领域提出培育绿野生态文明理念,强调农业创新应顺天时地脉,和物性之宜,顺势借力,行术有为;通过人与绿野生态的完美结合,科技与生产活动的有效嫁接,谱写农业生产的绿野欢歌。

五、 结语

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现代化,农业伦理学在其中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与会专家认为,农业伦理是一个历史悠久的领域,包括道法自然、和谐共生、生态优先、尊重自然等人类在漫长的农业实践中总结出的基本原则,它们可以为农业农村现代化乃至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持。农业伦理学也是一个有待发展的崭新领域,在面对现代农业的新形态和新情况,农业伦理学需要不断丰富理论资源,以应对当代的新问题和新挑战。农业伦理学还是一个开放的领域,需要充分吸收当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最新成果,借助新文科、新农科的建设成果,不断创新理论范式,扩展理论视域,丰富理论资源。总而言之,在后工业时代以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农业伦理学应有所为,大有可为。农业伦理学研究者需要更加深入地探讨农业伦理学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系,在推进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不断推动中国农业伦理学研究和教育普及事业的发展。

(致谢:感谢兰州大学方锡良副教授对本文提出的修改意见及建议!)

猜你喜欢

伦理学伦理现代化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边疆治理现代化
开拓·前沿·创新与学科建设——简评《中医生命伦理学》
“纪念中国伦理学会成立40周年暨2020中国伦理学大会”在无锡召开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伦理批评与文学伦理学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医改莫忘构建伦理新机制
“蚁族现象”的伦理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