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山无恙风雨同行
——董继宁中国画作品展”研讨会会议综述

2023-03-22章雅玙萧涵耀

长江文艺评论 2023年6期
关键词:山水画山水绘画

◆章雅玙 萧涵耀

2023年11月17日,“家山无恙风雨同行——董继宁中国画作品展”研讨会在湖北大学艺术学院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美协美术理论委员会主任、湖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特聘教授尚辉主持,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特聘教授陈池瑜,中国美协美术理论委员会委员、四川大学艺术学院资深教授林木,中国美协美术理论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资深研究员郑工,湖北省文联二级巡视员、湖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驻会副主席李建华,湖北省美学学会会长、武汉大学教授范明华,中国美协美术理论委员会委员、《光明日报》美术部主任张玉梅,中国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副主任许向群,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张鹏,中国美协美术理论委员会学术秘书、《美术》杂志编辑部主任吴端涛,湖北省美术家协会驻会副主席、湖北美术学院科研创作处处长王志新,湖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许开强,湖北省美协副主席、湖北省美术院副院长谢晓虹,湖北省评协副秘书长、《长江文艺评论》编辑王琴应邀参会。此外,湖北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张立与湖北大学艺术学院2022 级硕士研究生王睿婕分别作为教师代表与学生代表参加会议。

董继宁是著名山水画家,湖北省美术院原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七、八届理事,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山画会副会长,湖北省美术家协会顾问,湖北省人民政府文史馆馆员,湖北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武汉理工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师范大学特聘教授,武汉纺织大学特聘教授,湖北大学特聘教授、艺术学院名誉院长,湖北省第十二届人大代表、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等。曾被评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湖北省文化名人”“文化部优秀专家”“全国艺德标兵”,获得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享受国务院专家津贴。其山水画作品突破传统写意表现手法,丰富了国画的意境创造。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画研究院等机构收藏,曾在北京、深圳、武汉、香港、台湾、美国等地举办个人画展,出版有《董继宁画集》《董继宁中国画作品精选》等。此次研讨会的专家学者充分肯定了董继宁山水画的艺术高度与历史贡献,并对董继宁的风格特征进行了深入总结,也对他的后续创作表达了殷切期待,还积极为湖北美术界的团结发展与开拓创新建言献策。

一、董继宁绘画的历史成就与时代价值

优秀艺术家往往具有深刻的历史意识,这种历史意识根植于对艺术传统的领悟,正是这一领悟反过来激发了艺术家突破传统、锐意进取的雄心。尚辉指出,应从历史意义上探究董继宁绘画的成就与价值。从清初至近代,以渐江、黄宾虹等为代表的传统中国画为主流,他们重视绘画章法上的虚实统一,行笔线条有纵横奇峭之趣,黄宾虹对笔墨技法尤为重视,概括出“五笔七墨”的绘画技巧,即通过墨色追求山水画之意境;徐悲鸿则主张国画融入西画技法,强调光线、结构和造型,形成了写实主义基调的中国画风格;其后,艺术界受到西方抽象表现主义影响,中国画开始出现抽象意识,并形成新派国画风格;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艺术界再次对写实派山水画进行了反拨。回望历史,国画的发展呈现出传统性与现代性交织的现象。在此历史语境下,董继宁的艺术创作实现了现代性与写实性的融合。从技巧上看,传统山水画通过图景和笔墨追求心境的释放,其中皴法是极其重要的,光有水墨没有皴染往往意味着没有境界,但是,董继宁的山水画调和了色彩与墨调的关系,超越了皴擦的技巧性,他用整体性色调来表现山水,用镜焦的方式来表现花叶,将色块和笔墨有机地结合,实现了绘画技巧的演变和创新,其画面不仅是审美性的,也蕴含着意境。董继宁将笔墨与技巧结合,叠加了两个年代的风貌特征,赋予了自然对象现代性的视觉特征,表现出画家自觉的抽象意识。郑工指出,董继宁是理论自觉意识极强的艺术家。他认为大山到家山的转变,实际上是一种回归和回望,董继宁对家山的回望包含了对家乡的赞美和抒情,体现出他在面对苦难的时候,所寄托的希望与美好,这也开创了后疫情时代的山水情怀;在他的绘画中,充满了过去的诗意和安静的、滋润人心的精神力量;此外,在宁静和缤纷之间还体现出“画意”与“时间观”的统一,画中景是树叶摇曳、细雨迷蒙,描绘的是万物生机,它不停留于一时一事,董继宁从大山大水走过,又回到了眼前的事物中去,以毛笔践行,从小中见大,表达出对本体笔墨的理论思考。

而李建华另辟蹊径地从王跃文的小说《家山》揭示优秀文学家与优秀画家的默契,深入探讨了优秀艺术家所共享的原初经验、基因密码与文化内涵,并从题材、母题到主题解释了由大到小、由浅入深的“家山”意涵。《家山》引起了中国文学界的热烈的反响。评论家们都认为这部小说是在中国本土叙事的传统中寻找一种新腔调,试图摸索出一套根植于本土文化的文学表达方式,《家山》表面上写的是家族百余年来的兴衰史,其实骨子里面刻画的是中国文化与传统在近现代的转型中的重生。同样,董继宁的画展也以家山为主题,这说明家山作为一种文化意象,在中国当代优秀小说家和优秀美术家之间的浓浓分量,它象征着一种记忆,意味着中国人与世界最本真的关系,蕴含着中国人的精神密码和文化基因。这次画展本质是董继宁对家乡的回望和守护,也是一种致敬和祝福。李建华还以海德格尔的“大地”的概念阐释了董继宁绘画的多重意涵。他认为本次画展呈现出两个主要特征:第一个是“大地性”,所谓“大地”是借用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在《艺术作品的本源》中提出的哲学概念,“大地”既是自然的显现和世界存在的根基,也是人类的家园和遮蔽者、庇护者的场所,在海德格尔看来,“大地”不仅是自然指向,还隐含着家乡土壤的历史性内涵,“大地”的多重意涵对理解董继宁的山水画的创作颇具启示。第二个是“现代性”,在创作观念上,董继宁不断地强化人文理想,努力在山水画的创造中实现文人归隐田园的玄妙境界,通过对人文景观的刻画,营造出生命的质感和昂扬向上的精神,并将传统笔墨和现代审美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凸显出现代意识。在创作实践中,董继宁营造了一种有意味的现代感的形式,使画面达到空间感、节奏感、平衡感和稳定感的统一,并将色彩融入到中国画原本的笔墨之中,以强化色彩带来视觉冲击力。从艺术创作的观念到实践,董继宁的山水画是在中西文化的大碰撞之中,合理地借鉴西方绘画,又坚持在中国画传统体系中延伸和发展,并引发“新”的可能。

张鹏则在滥觞于六朝的古典山水传统与“85新潮”的现代山水改革的历史背景中分析董继宁创作的学理内蕴,指出其画作亲近自然、直面山河,将传统文人的古典意态融会转化成了淳朴本真的现代样态。吴端涛则从“为祖国山河立传”出发,探讨了如何立足时代、创新表达的同时保持对时间、存在本身的追求与叩问。谢晓虹则认为董继宁画作兼有美学之理想与时代之精神,认为董继宁在因心造境、随情赋彩的精微点染间塑就了其山水画独特的哲思与禅境。

二、董继宁绘画的生命特征与风格嬗变(生命反思)

成熟艺术家的标志便是发展出独立的美学风格、独特的艺术气质,并不断自我突破与革新。尚辉以“现代性视觉”概括董继宁山水画的现代意涵,还从创作本体论角度阐发其“家山”创作主题,并以《黎明静悄悄》为例解释其画作经皴染而见风骨,见风骨则境界全出的艺术特点。陈池瑜以《二十四诗品》“雄浑”一品中的诗句“大用外腓,真体内充;反虚入浑,积健为雄;具备万物,横绝太空”描绘董继宁自《长河落日圆》以来的艺术风格,并以“含道应物、澄怀味象”阐释董继宁山水画作中蕴含的道德情性。他认为,儒家提倡“德化自然”的思想方式对山水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古人将山川视为一种精神外化,董继宁的绘画同样如此,并指出其风格新变是从壮美到秀美,从外化到回归,董继宁用诗意的色彩表现家乡的秀美,呈现出诗境和清雅秀丽的风格,是曾经宏观雄伟风格的演进,这种从壮美向秀美转换,体现的是他对家乡山水的热爱和艺术生涯的探索精神。最后他以《周易》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总结了董继宁在中国山水画发展历程中的突破性贡献。林木将“块”视作董继宁独异的艺术语言,他以《冷杉林》中金色的柳树与若隐若现的天空为例阐释了其绘画“块面”中的张力结构,并详细分析其独特“皴法”,还与黄宾虹的用墨七法相比照指出董继宁笔法、墨相的两相圆融。郑工也指出董继宁在笔墨关系中往往以结构为先,注重“非线性透视”,非常擅长描绘光影间的“间隙”。李建华认为,董继宁的国画作品还体现了两种意识: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二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从民族共同体意识来看,董继宁的山水画创作弘扬了中国的山水精神,它是一种文化的建构,也是中华文明的积淀和衍生。从人类共同体意识来看,董继宁的山水画创作具备天下情怀和人类的视野,它以艺术之地参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篇章,既符合时代的要求,又体现出中国当代的人文理想。

范明华则认为董继宁创作具有克罗齐所谓“抒情的表现”之意味,而且在三个维度上达到了和谐统一:一是“诗情与画意的统一”,在他看来,西方人画风景是徘徊于科学和宗教之间,他们把大自然的风景当成视觉的对象,但是中国人则把山水看成自己的父母之邦,正如辛弃疾所说:“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董继宁的绘画完满地继承了这样的山水画特点,他将山水视为个体的精神家园,其绘画中表现出既富有诗情又富有画意的美感;二是“醇厚情感与纯粹形式的统一”,情感的丰富指的是家国和历史的情怀,在董继宁绘画中常出现的古建筑,这即是出于对传统情感的写照,通过建筑之物性体现崇古之情怀;纯粹的形式指的是绘画语言的简洁性,董继宁对色彩和形体的提纯和用笔的爽利,形成了一种简洁的美感;三是“楚山楚水的灵气与画作中圣洁之境的统一”,董继宁的表现手法既寻常又超常,其山水意境乍看寻然实则超然,体现灵气与圣洁的统一。张玉梅基于观看视角描绘了当代视觉结构的变迁,她指出董继宁不仅是描绘了一个可游可居的境界,还承载了更大的山水理想,即以自己的洪荒世界映射世人的山水世界的雄心。此外,她就艺术家的创作如何在经验、回忆和感受引发起心的思考,提出了两点灼见:其一,中国画是一种很“冷”的艺术,如何让没有审美经验的人走进其中是一个难题,随着视觉结构和生理的变化,中国画也应该在现代性上有一些更高的拓展空间,即提供更加全方位的审美视觉经验,也许能拉近观者与神圣艺术之间的距离。其二,董继宁通过绘画传递了一种强烈“情绪价值”,情绪太饱满也让观众为之眩晕,让观者不自觉地引起回忆和情感,但完美的技巧和宏大的画面缺乏了一些能够回应和想象的空间。

许开强从“三气”概括董继宁绘画的艺术特征,认为他的作品充满着“大气、胆气与灵气”。谢赫的绘画六法以“气韵生动”为最高追求,是对中国绘画中所具有的生命迹象和节奏运动的要求。苏辙也曾写道:“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把文艺家所赋的“气”列为致要。董继宁的为人与作品中的大气是其与生俱来的气质,他作品的构图、构思与构成都非常的大气。他的作品雄厚奇险,波澜壮阔,其“胆气”扑面而来,体现了他与其他山水画家之间的距离。另外,有些小幅作品从“家山”的角度出发,充满了静美之气,优雅清新,也是我认为的“灵气”。从他的“江山万里行”到今天的“家山无恙”中的每一幅作品都或多或少地体现了“三气”,是他作品中的宝贵精神。

王琴认为这70 多幅展览的作品饱含着山水之美,艺术之美,人生之美。与2015 年“江山万里行”展览的作品相比较,董继宁的艺术表现内容和表现方式、艺术特色都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创作“江山万里行”展览的作品时,他是一种出走的心态,体验大山大河,创造大气之美,表现出的是一种浓郁的壮美。但是疫情的发生,2020 年之后,董继宁将他的艺术眼光放到了家乡。十九世纪的法国著名浪漫主义作家夏多步里昂说过一句话:每个人身上都托带着一个世界,由他见过、爱过的一切所组成的世界,即使他看起来是在另一个不同的世界里旅行、生活,他仍然不停的回到自己身上所托带着的那个世界里去。作为艺术家的董继宁,他的“那个世界”就是他的山水画和他的故乡,他将山水视为个体的精神家园,家山则是他的精神慰藉和心灵归宿。从“江山万里”到“家山一域”,实际上是一种回归和回望,董继宁对家山的回望包含了对家乡的赞美和抒情,体现出他在面对苦难的时候,所寄托的希望与美好,这也开创了后疫情时代的山水情怀。从大山大水走过,又回到了眼前的事物中去,创作主题和表现内容上发生的这种变化,相应的艺术创作手法也就作了一些相应的调整,艺术风格也就随之有所不同。作为欣赏者,我们能直观的感受到作品审美风格,从壮美到秀美的转变,这种转变体现的是他对家乡山水的热爱和对绘画艺术的自觉的探索精神。这次展览的作品,给我们创造了一个诗意的境界,一个充满着诗情画意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世界,并用视觉形象去反思现代社会对自然过度的开掘和破坏,表达出他对人类自身命运的忧虑和美好前景的展望。

三、董继宁艺术人生的源泉与圭臬

董继宁的艺术创作与其人生阅历密不可分,他孜孜以求的艺术准则具有超越性价值。陈池瑜分享了董继宁的研究履历、学术贡献、艺术历程,全面结合董继宁的艺术人生说明了其艺术创作源泉是其鄂东南山区的大山大河。林木则直接指出董继宁作为从大山、大水里走出来的孩子,在绘制大场面、营构大气象时始终凸显其独特的大开大合的大块面结构,其绘画风格的总体特点是“大气势、大场面、大气象、大境界”,在其国画表现语言上,体现出抽象意识,董继宁把大千世界复杂的细节归纳为单纯的块面,并通过对块面构成达到整体性,这种不拘泥于内部细节的形式书写,形成了一种强悍的艺术张力。此外,林木还指出董继宁运用了独一无二的“破风皴”,这种技法既不同于“斧劈皴”,也不同于“披麻皴”,而是一种独创的形式语言,它以破笔皴出墨法而形成块面,是一种反面结构式的表现方式,这些艺术表征既使其画作有异于传统山水画,也让他在同时代画家中脱颖而出,而且其墨法亦有别于西方的光影塑造。郑工认为观看艺术其实就是走近艺术家、贴近作品,而董继宁艺术创作的“静”“精”“尽”的特点无疑阐发出了一种“致广大,尽精微”的艺术境界,并从亲缘情、地缘感阐释了“家山”对五六十年代画家的深刻意涵,而此次董继宁近作中“无恙”的表达、“风雨”的呈现处处可见董继宁在三年疫情困难岁月中的洞见、玄心与妙悟。范明华指出董继宁的山水画作超脱于一般的物性山水而具有灵性与神性特质,却又将这二者融汇在自身的艺术家德性之中。他指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山水可能存在四种面相———神性山水、德性山水、情性山水、个性山水,而董继宁的绘画作品体现出神性山水的特性,这源于他对远光、天光的描绘以及对树林间的斑驳光影的表现,董继宁以光调和画作色彩,达到了山水灵性和神性的统一。

张鹏以有别于《诗经》的《楚辞》为例,阐释了受楚文化滋养的董继宁如何对山水精神进行整体性、想象性的瑰奇提炼,强调其从印象到形象乃至心象的艺术创作并没有终于对概念、观念、符号的抽象演绎,而是始终内蕴着艺术家自身的道德情感、回响着楚地的乡俗民风。许向群则指出董继宁的山水画创作始终贯穿着宏大的“宇宙意识”,其清新勃郁的自然气象、粗细兼备的笔墨心境将中国画带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他从情怀、气象跟语境三个方面探讨了董继宁的绘画价值:一是“涵养深沉的大美情怀”,这源于董继宁深厚的人文素养,在他看来,人类的一切文化艺术活动都是以引领社会的进步,有利于人类自身发展的终极关怀为目的的,他将这种对传统文化的深刻认识倾注于作品之中,用画笔抒写心中意气,体现出涵养深沉的大美情怀。二是“清新博雅的浩然气象”,董继宁的诗意追求和生命礼赞构成了其山水画的磅礴气象,例如,《黄河之水天上来》这幅作品以磅礴的气势和浓丽的色彩描绘了母亲河的渊源流长,充分体现出祖国山水的凌云之气;三是“粗细兼备的笔墨心境”,二十世纪以来,中国山水画的现代转型是其发展的重要课题,董继宁用独具个性的笔墨与领会,开辟了当下山水画创作的新境界。从经营位置来看,董继宁的山水形态是一种开放性的空间结构,画面中他通过装饰性色彩、色块与线条穿插,来展现大开大合的境界,具有现代性的构成意识;从笔墨语言上看,其笔墨形式是粗细兼备的,董继宁早年注重块面结构,当下又回归到注重机理效果,以细致的描绘穿插块面,体现出时代性的艺术心境。董继宁在反复的调整和螺旋上升的状态下,探索自己的艺术人生,引领了当下山水画创作的新方向。李建华强调董继宁山水画为描绘古典中国与现代中国提供了重要启示:一是其艺术观念包含着深刻的人文理想诉求;二是其表达手法筑基于有意味的现代感性形式;三是其创作实绩为中西结合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四、湖北国画艺术的传承与展望

陈池瑜建议以本次展览与研讨会为契机,积极团结湖北画界乃至文艺界、促进美术事业长足发展,并鼓励湖北画家积极走出湖北,参与全国活动与国际展览,而湖北艺术界也应该积极推广、宣传本土艺术家甚至主动承办相应的大型展览活动。张玉梅指出中国画的色彩变化其实没有跟上中国画的发展进步,她认为现代色彩的开发技术的落后使得国画颜色体系未能赶上当代视觉审美的丰富性,在此层面之上,她殷切期待以董继宁为代表的湖北优秀画家在色彩上做出更大胆的尝试和拓展,让中国画也走向时髦。王志新则立足湖北美术生态,指出研究好、宣传好、推广好湖北本土艺术家是湖北文艺界工作的重中之重。最后,教师代表张立以“专于学、立于德”概括了董继宁的教学成就与人文理想。学生代表王睿婕则从研究董继宁的学术经历阐释了自己的见解感悟。

会议最后,尚辉从文学创作中的“家山”意涵、美学理论中的“家山”概念、绘画创作中的“家山”实践等角度肯定了本次研讨会在思想交流层面的碰撞性和学术专业方面的交汇性。董继宁对筹办展览、参与研讨的专家学者表示衷心感谢。本次“家山无恙风雨同行——董继宁中国画作品展”研讨会成果丰硕,在研讨著名山水画家董继宁艺术贡献的同时,也总结了其艺术特征与创作源泉,极大丰富了湖北文艺界创作土壤与批评生态。与会专家的热烈讨论为中国画的新精神、新样态、新关切提供了宝贵而有价值的建议,对传播推广本土文化与艺术作品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猜你喜欢

山水画山水绘画
我来打开山水画
爱在一湖山水间
中国山水画的成熟
山水之间
一幅山水画怎么题字?
一处山水一首诗
《山水》
陆俨少山水画谱 (五)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