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作谈:从小叶子说起

2023-03-22◆叶

长江文艺评论 2023年6期
关键词:布谷鸟文艺武汉

◆叶 梅

深秋时节,在美丽的中南民族大学校园里,我聆听着来自全国不同地方的数十位专家学者的高论,他们是我近年一些作品的阅读者、批评者,每一位的发言都让我心动,受益匪浅。

到武汉后,手机微信里跳出一行亲切的文字:“噢,到武汉了?我去看你好了。告诉我一个时间,我找儿子要车去。”我本来没敢惊扰发来短信的王春桂老师,但她能来,却是令我我极为欣喜的。那天下午,她果然在外孙陪同下来了。年过八旬又体弱多病,头发花白的春桂老师看上去却是儒雅漂亮得很,她坐在学术报告厅一群学者们中间,让我一下子想起当年叱咤风云的她。春桂老师从吉林大学毕业后曾在武汉测绘学院任教,后任《布谷鸟》杂志副主编,又创办了大型通俗文学期刊《中国故事》,任主编,同时参与创办《通俗文学评论》,著有35 万字的《中国通俗文学概论》,著名作家金庸、古龙、卧龙生、柳残阳等的武侠小说,及后现代派武侠小说代表名家温瑞安的作品,最初引进大陆时,大都首发刊载于她主编的《中国故事》。而对我来说,她更是一位文学路上特别愿意提携青年作者的热心人。

1979 年,我尚在恩施县文化局创作组写剧本,写完一出大戏,文工团得花很长时间排演,于是我趁着一些闲工夫开始学着写小说。最早写的短篇《香池》,是我在鄂西乡村插队时熟悉的人物故事。稿子从邮局投给了《长江文艺》,半个月之后接到一封来自省文联的电报,让我去武汉参加学习改稿班。就在武昌首义路二招改稿的前后日子里,见到了干练利落的王春桂老师,她风风火火的,只要她一来,安静的招待所里就会响起脆生生的东北口音和欢快的笑声。她大概出于东北亲昵的习惯,见面就叫我小叶子。

我修改过的小说《香池》发表在当年9 月的《长江文艺》,第二年春天,《布谷鸟》又发了我的另一篇小说《谢了的花》,春桂老师请《长江文艺》的吴耀崚老师专门写了一篇评论。那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得到的文学评价,文中有一段:“她常常随着故事和人物命运的发展,以散文式的抒情笔调,好似不经意的,在故事的背景上,轻轻地点染着鄂西山区常见的山光水色和风土人情。”我那时还未曾写过散文,如今回顾起来,应该是从那时起,已由这些老师引入了文学更为广阔的天地。

小叶子在那些年里,经常得到《长江文艺》《布谷鸟》编辑李文夫妇、田野先生、张忠慧等的关怀照顾,他们亦师亦友,毫无保留地对我的作品加以指导。恩施是全省距离武汉最远的山区,我每次来汉改稿,他们都会嘘寒问暖,有时候还会让我去家里吃饭。

记得一个冬日,外面刮着风,屋里并没有暖气,可坐在春桂老师家里却很温暖,是她的笑脸和话语让屋子里暖烘烘的。吃罢她家的好饭菜,她的一双儿女进里屋做作业,先生忙着收碗,让我们说话。她穿一件薄毛衣,披一件咖色格子外套,胳膊肘撑在饭桌上,笑吟吟地对着我,那样子真是漂亮极了。我心里羡慕着,想何时也能像她那样大度自信,又能帮助他人就好了。

走过几十年的文学之路,路边的风景大多会淡去,但终归有一些东西铭心刻骨地留存于心底,成了抹不去的底色。近些年我仍然写鄂西,写三峡,只是更多地写这片土地与世界的联系;写对撞机,因为正负电子的对撞让我们得以探知客观世界的无限可能性;写元代戏曲家王实甫,从而得知由那个多元的时代走到今天,其实并不遥远;写《根河之恋》《福道》,用脚步丈量山川江河,体察自然生态的前世今生;应孩子们的召唤,希望孩子们眼里有星辰大海,写了儿童长篇小说《北斗牵着我的手》。

今年我前后走进了好些校园,孩子们七嘴八舌地念叨我书中写到的主人公和故事,也随之提出一个个关于航天科技、人类想象的问题,我和同行的航天专家跟他们进行有趣的对话。那天在浙江衢州新星小学对话结束之后,孩子们拥到我跟前,一个小男生递给我一块巴掌大的小纸片,我接过来一看,竟然是他自制的一张奖状,上面写着:“叶梅老师:在讲座中表现优异,荣获一等奖,特发此状,以资鼓励。”落款是他的班级和姓名,天气有些热,小男生手上的汗让字迹洇出了好几个墨团。我站直了,给他敬了个队礼。

见到这张小奖状的朋友都笑着说,这是你得到的最高奖励。我觉得也是。我把这件事告诉了王春桂老师,我想这或许能让她和那些当年精心培育我的老编辑家开心。

猜你喜欢

布谷鸟文艺武汉
1942,文艺之春
布谷鸟读信
布谷鸟读信
别哭武汉愿你平安
我们在一起
武汉加油
决战武汉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艺高级感?
□文艺范
布谷鸟叫醒的清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