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owerPoint的信息技术应用研究
2023-03-22罗银
罗银
关键词:信息技术;新时代教师;PowerPoint
1新时代教师对信息技术基本技能的理解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正推动着教育时代的变革。特别是在信息化教育的大背景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是新时代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来改变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丰富课堂学习、提高新课程学习效率的重要手段。
1.1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发展性
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针对知识的面授、思维方法的引导:而现代化教学手段则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品德、情感、审美,也是对课堂精准测评的“神器”,在语言教学中有助于促进师生互动、情感交流,也可让学生感受到超前的思维、知识的维护、审美的演变等。
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共享使教师的教学手段更加丰富、饱满,也对教育领域产生直接影响。为了丰富教学内容,可结合信息共享来对教学资源、课件、随堂测试、知识抢答、扩展训练等内容进行开放式教学。学生利用终端设备即可完成以上内容,使其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在引入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后,教师可由原来的实施者变为引导者、组织者,可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进行在线辅导、催促完成知識节点、进行课堂讨论、完成课后作业;学生借助信息技术对教学资源进行自我学习、自我发现、自我探索、自我提高。
1.2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前瞻性
首先,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调整教学模式,不能固步自封。其次,教师要从感知、领悟、提升和体验4个方面出发,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实践。最后,教师要有灵活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将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应用到教学过程中。其中,制作质量高、交互性强的课件尤为重要。
在课件制作方面,教师在专业发展中做好岗前培训;熟练操作现代化教学设备;掌握PowerPoint的制作方法与技巧;选择合适的课件制作软件。而PowerPoint就可以很好地呈现多媒体信息以及拥有较强的表现力。PowerPoint(以下简称“PPT”)是Microsoft公司开发的演示文稿软件,通过计算机投屏显示即可进行教学演示,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多媒体教学软件。
一套完整的PPT文件一般包含:首页、引言页、目录页、过渡页、正文、结束页及各种动画。在设计过程中可采用文字、图片、图表、动画、音频、视频等作为素材。
2PPT的基本结构
2.1首页
首页就是一堂课的标题,也是PPT的第一页,主要用于展示该PPT的名称、用途、目的、作者信息及讲课日期等相关内容,而且要有明确的主题,在制作时可以通过设置字体大小、字体颜色、页面布局或插入特殊的图片、动画、音频以及调整色彩搭配来吸引学生,进而实现与主题共鸣的目的。
2.2引言页
上一节生动有趣、引人人胜的课,引言是关键,即引课。好的引言能够营造出一种良好的氛围,让师生愉快地投入本节课的学习中。但引言的表达方式是多种多样的:(1)播放与本节讲授知识相关视频引课,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采取引用提纲方式复习上节课的内容作为引课;(3)利用直观的图片,以说明图片蕴含的知识来引课;(4)抛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借机引课;(5)对本节课涉及的知识进行讨论分析,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借机引课;(6)将课程的主要内容以及核心思想作为引课;(7)通过展示LOGO或其他非正文内容,从而让观众对PPT有大致的了解,顺势引出新课。总之,若要利用PPT制作出多视角、多感观的引言,则语言上要“精”、形式上要“趣”、内容上要“新”、结构上要“巧”、运行上要“稳”,再结合课程特点、学生知识水平、教学环境等因素不断探索和更新。
2.3目录页
目录的制作在PPT中也非常重要,通过目录展示本节课的整体框架,明确授课内容,理顺讲课思路,起到支撑整个课程及检索的作用。可以利用超链接的方式直接从目录进入相应章节,通过设置大小标题、简要的文本、排版方式、颜色搭配等制作目录。
2.4过渡页
它的作用是承上启下,其内容力求简洁突出,主要用在不同章节之间的过渡,起到分隔的作用,使观看者可以明白上一部分结束,新部分即将开始。在制作过渡页时可以采用数字、形状、线条等方式实现过渡效果。
2.5正文
正文是PPT的主体,制作时应按时间顺序、空间结构、逻辑顺序组成所有的知识点页面。首先,组织精练的语言概述大致内容,将整合好的文字配上图片进行排版,调整版面的整体布局,增加层次感;其次,为了避免整面文字带来压迫感,使用图形、表格、动画、视频等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传递信息的目的。
2.6结束页
结束页作为PPT的结尾,主要用于向观众表示谢意。好的结尾不能草草写上“谢谢”二字收场,要给观看者加深印象,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制作时加一些简单设计,让俗套的内容变得更加华丽,或插入相关高清、有震撼力、有场景感的大图让页面格调十足;也可以对文字进行字体变形或选择艺术字增加艺术效果,从而增强视觉冲击力;也可以找一些线条素材,与动态的视频背景相结合,让PPT更具青春活力。总之,结束页一定要与首页相呼应,与整体视觉效果保持一致。
3提高PPT的制作效率
3.1合理调整结构
为了提高PPT的制作效率,教师需清楚整体内容与布局方式,构建思维导图,合理安排制作顺序与排版方法。
(1)内容与逻辑:合理安排上课内容与注重讲课的逻辑关系。
(2)美观丰富:PPT的排版要简洁、美观大方。
(3)精致贴切:用动画概括知识点,注重知识讲解的时间性。
(4)整洁高效:采用精炼的语言概括知识点,设置恰当的留白。
3.2改变查找素材的方法
(1)平时养成积累、制作素材的习惯。
(2)熟练操作搜索引擎。
Internet成为现代信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传播的主体、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为了从无限、无序、优劣混杂的信息中检索优质信息,需要掌握信息检索能力、选择不同检索工具与操作技巧,从而做出正确选择。首先,熟悉各种搜索引擎,检索不同的知识内容要选择不同的搜索引擎,要明确通用搜索引擎、垂直搜索引擎、元搜索引擎以及目录型检索工具的作用与分类方法。采取内容加关键词、猜测URL、右截断网址、网页快照等方法,提升信息检索策略、技巧及检索正确率。
3.3利用Photoshop对素材进行修饰
Photoshop是由Adobe公司开发和发行的图像处理软件,其主要以图像处理为主,在图像、图形、文字、排版、出版等方面优势突出。通过Photoshop对图像进行修饰及美化是新时代教师不可或缺的技能之一,也是制作课件的“利器”之一。
3.4快速生成PPT的技巧
(1)利用Word大纲极速成形。结合教案,利用“Word+PPT”快速形成课件。首先,需要在Word中制作出一、二级大纲,利用Word转PPT功能即可快速生成PPT页面。
(2)利用母版快速统一格式。
(3)利用普通页面快速插入、编辑、修改PPT内容。
(4)利用浏览视图对整体顺序进行调整。PPT的浏览视图是对所有PPT进行排列的一种视图模式,通过此视图模式可以轻松查看PPT的整体效果、结构逻辑。
4制作PPT面临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裸奔”式——缺时、缺力、缺素材:平时缺乏收集素材的习惯,制作时缺乏元素,采用大量文本加白底的页面,平庸无视觉冲击力。解决方法:引用模板。
“重口味”型——少见而多“嗨”。解决方法:多看获奖作品及浏览优秀网站与PPT论坛,掌握PPT制作技巧。
“卡拉OK”式——怕忘词而满屏小字。制作时应对知识点进行精炼,保证字体大小得当。
“精神分裂”型。仓促登场,制作时没有统一规划,时间不充足。解决方法:囤积模板,挑选适合自己课程的模板。
总之,制作PPT要有声则灵、图文并茂,一切应为教学目标出发,为教学服务。但是,对于文字变形、图形图像、音视频的应用要适当,该用则用,不该用则不用,不能为了形式上的多样而滥用。
5PPT影响教学水平的因素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PPT不能取代板书。若每学期备课时间少,相同课程使用相同PPT,且不写板书,则教学水平可能就会下降:若每学期对相同课程的PPT进行修改,并在上课时结合实际书写相应板书,则教学水平就会有所提高,因为备课时间充足。
综上所述,采用PPT教学,教师会针对知识结构讲得更加清晰、有条理,也在现代化教育中体现出“实践教学、分层教学、学中玩、玩中创、创中学”的特点。
6利用PPT相关插件,提高教学质量、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6.1雨课堂
雨课堂将信息化教学引入PPT中,为整个教学过程提供数据化、智能化的信息支持。与教师进行连线,可将“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堂互动-课堂作业-课后作业-考前复习”进行有机结合,最大限度优化“教与学”。
6.2Zoomlt
Zoomlt是一种注释和缩放工具,适用于所有Windows设备。该工具有许多应用程序,讲课时可对屏幕显示内容进行标注。由于Zoomlt在后台运行,可以使用自定义键盘快捷键轻松激活,调用相应快捷键可实现屏幕缩放、图形标注、时间提醒等功能,也方便对重点进行圈注。
7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面临的困难及对策
7.1面临的困难
7.1.1网络、软硬件设备不完善
(1)计算机硬件性能不达标。针对不同专业,需对硬件性能进行调整。教师要熟悉计算机各硬件性能,了解软件需要的硬件配置。
(2)硬件维护。硬件的构造和用途虽然只有少数专业人员了解,但教师要了解硬件的常用维护方法。
7.1.2教师对PPT软件不熟悉
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手段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使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扩充,更对传统的教学方式提出了挑战,加之PPT的应用广泛,作为新时代教师不仅要学习课程新理念,还需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从而满足教学的需要、社会的需要,进而更好地为教育服务[2]。
7.1.3合理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不断进步,信息化教学设备也逐渐在全国范围内普及,教育信息化政策落地颇见成效。如果在教学中不了解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规律,减少了动手、动口、动脑的时间,反而会降低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只有合理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才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7.2对策
7.2.1课件提前测试
教师在应用多媒体课件时,要熟悉多媒体教室设备,如了解显示器与投影的区别,以及导致分辨率低、成像效果差、颜色失真的原因。
7.2.2课前对设备进行检查
教師应提前5分钟进入教室,并调节室内灯光强度以及检查声音设备、投影仪、计算机、软件是否能正常使用,为上课做好准备。
8结束语
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手段,改变教学方式。教师应及时更新教学观念,体验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知识创新与发展;不断学习新技术,提升信息素养,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现代化高素质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