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创新创业:从融合到教育
2023-03-22李华晶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文/李华晶(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人工智能正在让人类社会感受到“神机妙算”如何“机智过人”,但是震撼的“大模型”依然还在寻觅应用的“小场景”,看似鲁棒的人工智能难以回答抽象的人类思考。无论是科幻作家笔下的“机器人三定律”,还是哲学家设计的“电车难题”思想实验,无不反映出以人工智能为“头雁”的硬技术一直在与以哲学智慧为“底座”的软思想激烈碰撞,而创新创业者正是将碰撞火花形成燎原之势的魔术师,引爆颠覆的商业产品同时引发深刻的社会变革。创新创业为何能够、如何更好实现人工智能与人文智慧的共振,不仅需要设计融合机制,而且亟待开拓教育赛道、培养创新人才。
一、无所不能的人工智能与无所不包的人文智慧
人工智能似乎正在无所不能,从深度学习到职业取代,再到替代人类的预言,人工智能的角色从学徒到工人,正在一步步朝向人类的主人演变。借用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的判断,人工智能是人类在不知不觉中创造的“不朽独裁者”。尤其是2022年底横空出世的ChatGPT,短短两个月实现月活用户破亿,再次掀起惊涛骇浪般的人工智能大讨论。
人文智慧可以说是无所不包,比如中国的儒释道,这些关乎出世入世的思考,就像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所言,虽不在于增加积极的知识即实用的信息,但却会让人类心灵达到超乎现世的境界,获得高于道德价值的价值。哲学家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中文屋”思想实验向人工智能提出关于自主意识的深刻挑战,甚至被视为导致人工智能当时走向低谷的原因之一。
那么,人工智能硬技术与人文智慧软思想,为何能碰撞出火花呢?这首先要从二者共同的哲学根基谈起。1950年,阿兰·图灵发表的论文《计算机器和智能》被视为人工智能的先声,其实,这篇发表在英国哲学杂志《心智》上的论文也是哲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再看标志人工智能起源的1956年达特茅斯会议,虽然参会者没有职业哲学家,但他们却未囿于讨论具体问题的解决算法,而是围绕大问题——如何跨越机器智能与人类智能之间的鸿沟并最终实现二者交融找寻最终答案。
后来,美国哲学家约翰·赛尔提出了“强人工智能”和“弱人工智能”的分类:强人工智能强调电脑拥有自觉意识、性格、情感、知觉、社交等人类的特征,弱人工智能主张机器只能模拟人类具有思维的行为表现而不是真正懂得思考,他认为二者应当区别开来,并且指出用图灵计算机理论不可能发展出强人工智能。
虽然争议依然存在,但是不可否认,这些围绕人工智能与人文智慧关系的哲学讨论还会一直继续,而且发展趋势有个不容忽略的关键词——融合,无论是通用还是生成式人工智能,一系列显性、爆炸的人工智能应用盛况,都反映出硬技术与软思想融会贯通的共振效应。
二、无处不在的创新创业者
在人工智能科学家与人文智慧哲学家对话的同时,创新创业者的声音尤为响亮。可以说,创新创业者从未缺席过创新技术与经典思想的碰撞,而且他们的角色不是观众,而是无处不在的行动派。
先来看看前三次工业革命中的创新创业者行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产品蒸汽机,发明人是詹姆斯·瓦特,但是,如果没有工厂主马修·博尔顿的支持,这项技术就不会获得资助并得以推向市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标志产品是电灯,托马斯·爱迪生对电力的广泛应用功不可没,原因不仅在于他是发明家,而且还在于他创建了著名的通用电气公司。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是计算机,发明人冯·诺依曼是数学天才,还是IBM公司决定通过开发商用电脑实现公司转型时聘请的顾问,时任董事长小沃森在诺依曼的参谋下确立了计算机方向,在诺依曼原型机基础上研发拓展,既助推了计算机行业发展,也使IBM迅速成为行业霸主。
尤其是以人工智能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今天,无处不在的创新创业者行动更是从个体转向组织,影响力更加重大。《福布斯》杂志曾评价道,我们尚不清楚人工智能能在多大程度上渗透到人类生活之中,但可以确定的是,围绕这项新技术正在创造一个巨大的市场,企业家、开创者和新进者争相入局、抢夺市场先机,初创企业、数字平台、软件供应商和硬件制造商都在努力提供产品、解决方案和商业模式,以满足终端用户日益增长的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创业者对技术的敏锐洞察力,与其思想的穿透力密不可分。瓦特形容博尔顿“对事业无比的关心和费心的经营并拥有高明的远见”,提到参加“月亮社”极大活跃了自己的科学思想。这个学社是由科学家和文学家组成,在每月满月时集会一次,围绕文学、艺术、科学等问题互相交换意见或进行专题演讲,而介绍瓦特加入的正是博尔顿。同样,还有坚信天道酬勤的爱迪生、秉持变革之道的小沃森等等,这些创业者都在通过行动消弭创新技术与经典思想之间的边界。
人工智能时代的创业者概莫能外。以“熵”为例,这原本是物理学中的概念,指一个系统混乱的程度,系统越无序、熵值就越大,系统越有序、熵值就越小。后来,“熵”被赋予哲学蕴意,用来指导人们看待世界的思想和行为,还被彼得·德鲁克引入管理领域,对抗熵增成为管理重点工作之一。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佐斯运用反熵思想带领公司“流动”而不是“混乱”起来,华为公司任正非也将熵思想融入管理之道,用来激发企业在技术创新时代的生命活力和创造力。可见,在人工智能硬技术和人文智慧软思想之间实现动态平衡的引领者非创新创业者莫属,在跌宕起伏的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大潮中,他们就像“弄潮儿”,在不停试错和快速迭代中持续验证和永续成长。
三、无巧不成书的人工智能创新创业
巧合的是,创新创业管理三个关键要素——创业者(团队)、创业机会、创业资源,与人工智能三个基本支柱——算法、算力、算料(数据),以及人文智慧三个哲学问题——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具有异曲同工之妙,三要素、三支柱、三问题对应衔接、形成整体。
人工智能算法的标志是深度学习,与人工神经网络密不可分,是人工智能焕发生命力量的来源。创业者和团队作为创业过程的起点,发挥着主观能动的作用,推动创业活动不断创新和迭代。而本体论正是回答一切存在的本源问题,这么来看,创业者和团队就是创业过程的本源,就像算法在人工智能中的种子地位。如同创业研究领域的效果逻辑所主张的,“我是谁”是创业行动的第一步,因此,创业者是人工智能新事业启动并不断重塑的本体。
人工智能的算力以芯片为标志,具有专用架构,应用在云端和终端不同场景,是实现算法的载体。机会是创业过程中“目的—手段”关系的组合,以未充分开发的市场需求、未充分利用的资源为载体,承接着创新创业者认知与不确定性情境。而认识论所揭示的正是个体对知识获取所持有的信念以及这些信念对人们改造世界的影响,这也反映了机会作为创新创业主体的认知结构,发挥着如同“芯片”的承载转换作用,一方面驱动创业者通过满足市场需求来减少情境中的知识“能耗”,另一方面启发创业者通过创造市场需求来提高情境中的知识“性能”。
人工智能的算料就是海量数据,没有数据就没有人工智能发展的土壤。引发2023年初人工智能热议的ChatGPT大模型所包含的参数在千亿级以上,但是,数据再多,如果没有挖掘数据的能力、不去打通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最后一公里,那么也就难以实现数据的价值。对于创业而言,没有资源是万万不能的,但资源又不是万能的,这与人工智能和数据的关系非常相像。而价值论的核心问题就是考察和评价各种事物的效用,那么,数据和资源能否以及如何在人工智能创业中产出实效、发挥作用,也契合价值论的思考,特别是当下关于人工智能伦理的探讨,本质上也是关于价值评判的哲学问题。
关于创业者的引领地位,可以用维特根斯坦等哲学家的观点作为注脚:知识的意会成分涉及人类生存的久远历史和广泛领域,无法被完全形式化为可计算编码的数据,只有人,才是行动的主体,人的自主性和意向性源于进化过程中与环境互动的结果,难以被技术取代。借鉴社会技术系统理论的思路进一步总结,人工智能创新创业不是源于人工智能技术系统内部,而源于技术系统与社会系统之间的协同联动,在此过程中创新创业者是推进新价值涌现的中坚力量。
根据以上关于创新创业三要素、人工智能三支柱、人文智慧三问题内在联系的分析,可以提炼出如图1所示的“一体两翼”的人工智能创新创业框架,即以创新创业者的管理行动为引领主体、以人工智能硬技术和人文智慧软思想作为两个支撑体系。
图1 人工智能创新创业框架
四、从无尽的前沿到无限的可能:人工智能创新创业教育
在“三百六十行、行行出人工智能”的今天,不少人开始审视创新创业者是否还能继续引领人工智能何去何从,换言之,人工智能是不是也会取代创新创业者?这种思考并非杞人忧天,人工智能已经开始像科学家一样破解蛋白质折叠的生物学难题,像艺术家一样创作高水平音乐绘画和诗词歌赋,还能够像管理者一样为企业做出兼具科学性和艺术性的高效率决策,人工智能创新创业的无限潜能将不断涌现。正如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近期对ChatGPT的评论中所言,人工智能具有创造力,将改变就业市场,即便其边界仍待讨论。
伴随人工智能的发展,争论一直在持续。不少学者认为,每个人的大脑不同,实际情况也不同,数据只能分析过去的情况,不能预判未来,尤其是市场具有不确定性,比较典型的观点如“即使把阿里巴巴的整个发展历程记下来,让另一家企业跟着阿里巴巴的思路再走一遍,也不可能再复制出一个阿里巴巴。”同时,也有不少专家和企业家相信或宣称,人工智能能够成为具有创造力的主体,因为人类的原创性通常也是建立在以往教育或者一般规则基础上,就像电影《流浪地球2》再次引发的人类意识数字化问题,乐观者甚至提出,人类大脑意识上传计算机从而实现数字化永生的“奇点”时刻将在2045年到来。
无尽的探讨体现出无尽的前沿。“信息时代教父”范内瓦·布什作为美国“曼哈顿计划”、国家科学基金会、硅谷和128号公路诞生的助推手,曾用“无尽的前沿”作为报告题目向罗斯福总统解析科学与社会之间方方面面的联系,自己也用集科学家、教育家、政府顾问和企业董事等身份为一体的传奇经历,诠释着科学技术与思想智慧碰撞所产生的神奇效应。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是中国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首要方向,而人工智能在新技术增长引擎中具有“头雁”效应,全民数字素养和技能提升为人工智能创新创业提供了无尽动力。
当前,人工智能创新创业教育日益受到关注,越来越多的创新创业者认识到要及时跟进人工智能时代创新创业的实践前沿和发展规律,从而能更好地开展人工智能与创新创业融合的前沿探索。人工智能创新创业教育应有如下定位:一条主线——紧扣人工智能与创新创业融合的主线;二元属性——兼顾人工智能的数字技术属性与创新创业的经济管理属性;三层定位——整合学科交叉的理论定位、情境不确定性的实践定位、服务社会的价值定位;四个面向——遵循面向科技前沿、面向经济战场、面向国家需求、面向美好生活的指向。为此,图2提炼了人工智能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设计五个模块和十讲主题,以期启发更多创新创业者主动拥抱人工智能时代、积极释放人工智能创新创业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潜能价值。
图2所示的人工智能创新创业课程设计包括五个内容模块和十个主题要点:一是“基础模块”,指导创新创业者要“谋融合”,通过学科交叉、产学协同、科教融汇,打好硬技术与软思想融合的知识基础。二是“主体模块”,引导创新创业者要“强领导”“守伦理”,面对汹涌而至的人工智能技术浪潮,创新创业者仍要保持定力,不断升级领导认知和能力,坚决守好伦理道德的底线。三是“行动模块”,主张创新创业者要“建生态”“塑思维”“设模式”“重精益”,通过搭建开放平台、塑造创新思维、设计创业模式、重视迭代精益,实现人工智能创新创业行动的高质量和好价值。四是“环境模块”,强调创新创业者要“拓区域”“善治理”,积极响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诉求、开拓应用场景,伴随营商环境不断优化,良法善治成为人工智能企业成长沃土。五是“展望模块”,指出人工智能创新创业的未来发展关键在于“育人才”,人工智能创新链要与人才链深度融合,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的背后是天下英才汇聚而成的爆发力,亟待人工智能创新创业教育的加持助推。
图2 人工智能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模块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人工智能极大促进了教育变革和创新,教育部出台《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引导高等学校瞄准世界科技前沿,不断提高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国际合作交流等能力。2022年12月召开的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大会上发布了《无限的可能——世界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报告》,报告由中国教育部牵头指导和策划编写,再次凸显深化人工智能融合应用的重要意义和教育担当,相信人工智能创新创业教育将为建设数字中国、发展数字经济创造无限的可能,为新的增长引擎注入新的教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