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结晶
2023-03-22沈桂萍李军龙
沈桂萍,李军龙
(1.浙江大学 国家制度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0027;2.山东大学 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山东 青岛 266200)
从2014 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提出的“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到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到2021 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等新部署,再到党的二十大报告重申并进一步强调,要不断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形成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1],中国共产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不断形成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什么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怎样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一系列重要论断,不仅是这一思想的重要内容,还是立足中华民族繁荣发展的新时代,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结合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特点和发展趋势作出的科学理论判断。
一、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的学理探讨
2014年以来,我国学者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从历史学、政治学、民族学等视角进行了多学科理论阐释,这些探讨主要集中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渊源、内部构成、属性等方面。
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渊源来看,我国学者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主要来源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实践探索以及中华传统文化的“大一统”思想三个方面。王希恩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是基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基础的创新理论。[2]郝亚明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时代化成果。[3]郝时远认为斯大林关于民族的“四要素”论,是国家民族的典型特征。[4]王延中、青觉等学者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人探索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重要理论成果[5],其中,党的民族理论和政策是其重要来源[6]。严庆、李元晖等学者认为,中华文化的“大一统”思想形塑了中华儿女的文化心理结构[7],对于多民族国家中国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8],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的重要思想基础。此外,也有学者从以上三个方面探讨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渊源。如洪美云认为,“大一统”传统和“和合”文化是其文化底蕴,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是其思想根基,不同时期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于民族理论的探索是其重要来源。[9]
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部构成方面,学者们着重探讨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论述与学术界提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之间的关系。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费孝通先生提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他认为中华民族是由不同民族单位逐渐形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元统一体。[10]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话语叙事,实现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与各民族共同缔造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的相互连接,得到了我国学术界的普遍认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由此逐渐成为我国学术界的主流话语。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论述,则是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学术共识提升到治国理政的高度,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在新时代背景下的重大创新。王延中、朱维群等学者都表达了类似观点,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是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的深化和发展[5,11]。
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属性方面,王延中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阐释,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一个实体,是对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深刻反映[5],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包括“大家庭论”“石榴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观、“四个共同”的中华民族历史观等重要内容[12]。麻国庆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在多民族共生的历史过程中,各民族之间经过长期的双向互动和文化交流而逐渐形成的一个紧密的共同体,具有多元一体属性。[13]周平认为,中华民族同时具有文化性和国家性,中华民族既是历史文化共同体,也是政治共同体。[14]石硕认为,中华民族是历史上各民族交汇融合的结果,是具有共同历史记忆、共同命运和共同未来的民族共同体。[15]李大龙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指在政治上对统一多民族国家中国有着认同的中国人,即“56个民族是中华民族共同体”。[16]
综合来看,在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研究上,仍有较大的挖掘空间。纵观我国学者们的学理探讨,可以总结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主要来源有三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过程理论和“交往联合”观点,特别是列宁的“两个历史趋向论”①即列宁在《关于民族问题的批评意见》中指出的:“在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出在民族问题上有两个历史趋向。第一个趋向是民族生活和民族运动的觉醒,反对一切民族压迫的斗争,民族国家的建立。第二个趋向是民族之间各种联系的发展和日益频繁,民族壁垒的破坏,资本、一般经济生活、政治、科学等等的国际统一的形成。”和斯大林的民族定义;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大一统”思想;三是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致力于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民族工作实践探索。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的核心,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论述大体涉及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中华民族内部结构多元一体;二是“四个共同”的中华民族历史观②即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 年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指出的,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包括中华民族整体史观、发展观和多元一体辩证史观[17],并内含“大一统”的思想观念;三是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四是各族同胞需牢固树立“四个与共”③即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不断增进“五个认同”④即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这四个核心内容科学地阐释了历史与现实的关系、中华民族与各民族、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以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关系,为我们准确理解和把握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提供了根本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论述是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在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的背景下,立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要求,总结概括中国共产党百年民族工作经验和中华民族大家庭各族同胞交往交流交融客观趋势而形成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民族观,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阐明这一观点,对于动员全体中华儿女“一起来想、一起来干”,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一脉相承
一般认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指的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认识民族发展演变、民族关系、民族与国家等方面关系而形成的思想和观点,既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和观点,也包括无产阶级政党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指导各国实践形成的思想和观点。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就是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为指导,总结历史上各民族发展演变、中华民族与各民族关系、中华民族与国家关系的理论观点。
(一)中国共产党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是以马克思主义民族过程理论为指导的
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不仅系统论证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历史唯物史观,还论证了古代民族从血缘共同体——氏族到地域共同体——部落,再通过政治力量的整合,发展到国家共同体。[18]“交往联合”属性主导了历史上不同的血缘共同体——氏族,逐渐向地域共同体——部落转变。在这种转变过程中,政治力量整合起到了决定性作用。通过政治语言文字、宗教意识形态和政治生活的一体化整合,部落联盟逐渐发展为国家共同体,具备共同历史文化是国家共同体的重要特征。中国共产党人在考察研究我国历史中古代民族集团发展演变的基础上,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过程理论,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源自中央王朝对古代民族部落意识形态的“大一统”整合,是以千百年各民族经济文化交往交流交融为表现而逐步形成的多元一体的人民共同体。
针对中华民族发展演变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论述,如我们56 个民族是经过历史上许多古代民族不断“诞育、分化、交融”产生的①在2014 年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史上,曾经有许多民族登上过历史舞台。这些民族经过诞育、分化、交融,最终形成了今天的五十六个民族。”、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②在2014年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历史演进的这个特点,造就了我国各民族在分布上的交错杂居、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在2019年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的等。这些关于中华民族发展演变的重要论述,是对各民族共同汇聚成中华民族的科学总结,也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过程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成果。
(二)“四个共同”的中华民族历史观与马克思主义的“交往联合”的观点具有内在契合性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不但以“交往”的概念将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一切其他的社会关系联结起来,而且论证了交往的历史趋势是联合,最终是走向人的自由联合体,这种观点与“四个共同”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具有内在契合性。
2019 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阐释了“四个共同”的中华民族历史观,随后,又对其进行了多次强调。“四个共同”的中华民族历史观以动态的视角深刻概括了古代各民族交往联合、共同缔造中华民族的历史。以团结统一为重要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是其核心所在,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精神纽带。这表明,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交往联合”主导民族形成的观点与内含中华文化“大一统”思想的“四个共同”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具有内在契合性,共同成为指导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和把握中华民族发展演变规律的重要理论依据。
(三)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是“两个历史趋向论”的中国化时代化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现代民族发展演变有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资本主义上升期。在这一阶段,资本促进现代民族与国家之间的结合,进而成立民族国家。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就已经提到资产阶级会使得生产资料、财产、人口等的分散状态逐渐消弭,进而导致政治的不断集中[19](P255),形成一个在政府、法律、民族阶级利益、关税等方面都具有统一性的国家[19](P255-256)。列宁认为,民族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斯大林也认为民族产生于资本主义上升时代①斯大林将现代民族产生的原因表述为:“当时资产阶级打破封建主义和封建割据局面而把民族集合为一体并使它凝固起来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壮大促生了现代民族。此外,斯大林还从具有共同性的“四要素”②即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出发,对现代民族作出了界定。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详细论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促使现代民族出现,揭示了现代民族和民族国家是相伴而生的,一方面,国家的出现为现代民族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另一方面,现代民族的发展又促进了国家的形成。这意味着,现代民族所依托的国家是民族国家,国家共同体也不断塑造民族共同体,现代民族和民族国家的关系是一体两面的。此外,处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许多现代民族是由众多没有经历资本主义阶段的部落共同体构成的,斯大林指出,意大利民族和法兰西民族等,是由罗马人、日耳曼人等不同的种族和部落的人所组成的③斯大林指出:“意大利民族是由罗马人、日耳曼人、伊特拉斯坎人、希腊人、阿拉伯人等等组成的。法兰西民族是由高卢人、罗马人、不列颠人、日耳曼人等等组成的。英吉利民族、德意志民族等也是如此,都是由不同的种族和部落的人们组成的。”。可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民族国家内部存在着不同语言、风俗习惯、历史文化传统的共同体,用我们今天的观点来看,即民族国家是多元一体的。
第二个阶段是资本促使国家或地区内部多元文化共同体走向一体化的时期。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表示,随着地区和民族间封闭自守状态的逐渐打破,各民族之间的往来互动和相互依赖关系逐渐成为主流。“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19](P255)“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19](P255),在资产阶级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各国人民之间的民族隔绝和对立日益消失了”[19](P270)。
列宁还系统总结了民族在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两个历史趋向,即“两个历史趋向论”。列宁指出,资本主义不断发展的过程会促使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国际统一体系的形成,而建立社会主义的目的则不只是要消除民族隔绝的状态,还要使得各民族融合。[20](P11)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两个历史趋向论”为指导,考察当代中国民族融合的过程特点和趋势,对现阶段我国民族关系作出了“交往交流交融是民族关系的主流”的理论判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了各民族跨区域流动的历史活跃期。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网络通信、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的普及率不断增高,我国各族同胞之间的联系变得频繁且紧密,在空间、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呈现出交融式发展的态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格局日益深化。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各民族在社会生活之中的相互包容、相互融合的程度进一步加深,各民族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已经呈现出全方位、经常性的交流模式[21];另一方面,各民族间日益紧密的联系也推动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格局的不断形成,深刻地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发展方向和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要求[22]。此外,各民族同胞之间交往交流交融的广泛性也深刻体现在文化方面共同因素的不断增加。比如在学校、工作或日常生活中,各民族同胞逐渐成为了同窗邻居乃至挚友至亲,各民族的传统节庆活动也愈加深入地渗透到各民族交往交流的社会活动之中。在各种节庆活动中孕育的团结统一、和谐圆满等中华文化精神,也随之沉淀为最浓厚的共同民族文化心理。[23]
2014 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出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后,习近平总书记又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特别是在2021 年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必须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守望相助、手足情深。”[24]这不仅顺应了现代民族发展演变规律,还体现了“两个历史趋势论”的中国化时代化。
(四)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是对斯大林民族定义的升华与超越
在中国民族理论界看来,斯大林提出的用于指导苏联民族国家建设的民族“四要素说”,主要是对取得国家形态的国家民族的定义,“至今仍是我们认识和理解国家层面的民族的一个无可替代的经典定义”[4]。至于怎么看民族国家内部的多种语言文化共同体,斯大林的民族定义没有深入探讨。此外,斯大林关于民族的定义也局限于对资本主义产生以来民族的概括,不适用于不同类型、不同历史时期的民族,并有利用“四要素”来固化民族定义的倾向,也未能解决历史文化共同体与国家政治共同体之间的关系问题。为此,中国共产党在借鉴斯大林的民族定义,对我国多语言文化共同体进行民族识别时,逐步探索将斯大林的民族定义中国化。这种探索以2005 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出的民族“六要素说”①即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一般说来,民族在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有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宗教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标志,解决了斯大林没有完成的国家内部多语言文化共同体的民族定义问题。在此基础上,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我国各民族形成的多元一体格局,则是完成了“国家民族”中华民族与国家内部各民族关系的理论建构,这是将斯大林民族定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进一步探索。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中华民族大家庭里各个民族成份结成的“相互依存、共担共享的亲缘体和有机统一体,其中,多元一体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在结构”[25]。可见,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构成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的重要内容,这里的“多元”主要指中华民族的组成要素是多元的,56 个民族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一体”是指各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在地域、文化、经济、心理等方面都具有共同属性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整体。此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着重强调两个层面的涵义:一是公民共同体,即只要拥有中国国籍,作为中国公民,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一员;二是文化共同体,不排斥以共有历史文化记忆为基础的全体海内外中华儿女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了精神认同。这意味着,与斯大林的现代民族“四要素说”相比,这一理论包容性更大、适用性更广、内容更加丰富、在实践中更加灵活。“就民族国家中的‘民族’来说,将不同民族单一化、同质化被证明是不符合规律的追求与构想,我们需要做的是在承认民族多元化的前提下来进行国家民族的一体化建设。”[26]这也深刻表明,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实现了对斯大林的民族定义的升华与超越。
三、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探索形成的理论成果
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是在中华民族阔步迈向繁荣富强的新时代提出的,但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探索贯穿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投身于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全过程。
回顾党史,正确把握中华民族与各民族的关系始终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历程的一条主线。建党伊始,中国共产党以“平等团结”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承担起了领导各民族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整体解放的历史重任。中国共产党创始人李大钊认为,实现民族解放是中国革命的要务之一。他强调各民族在中国漫长历史中“畛域不分、血统全泯”“五族之文化已渐趋于一致……凡籍隶于中华民国之人,皆为新中华民族矣”[27](P302-303),并提出了“新中华民族主义”概念[28]。瞿秋白也吸收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关于民族平等的内容,并提出中国与蒙古的平民在同受压迫的情况下,应当联合起来[29](P480)。虽然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相关内容照搬或教条化的应用较多,但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探索始终进行着。
长征期间,中国共产党穿越了11个省,经过了2亿人口的不同民族地区。1935 年,红军总政治部发布的《关于争取少数民族的指示》中指出,要把争取少数民族的问题提到重要的地位。[30](P339-340)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各族同胞共同参与到中国革命中来的伟大实践,为后来我们党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奠定了重要基础。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将我国汉族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国情,与民族分布“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格局相结合,探索了符合中国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理论,这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突破。
经过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以来各族同胞持之以恒的团结奋斗,少数民族的面貌、民族地区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对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探索,是一条与苏共解决民族问题完全不同的道路。比如,中国共产党继承了“既大一统而又因俗而治的治理理念”,将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相结合,以自治之分促进了国家之统;而苏联的宪法却允许各加盟共和国通过“自决”的方式自由地退出联盟,为地方民族主义兴起与苏联解体埋下了隐患。比如,中国共产党重视阶级解放也重视民族解放,重视阶级整合也重视民族整合;苏联却将阶级关系凌驾于民族关系之上,一味用无产阶级专政消灭民族差异,反而激化了民族矛盾。再如,中国共产党不仅重视阶级平等,也重视民族平等,强调各族同胞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而苏联却鼓吹俄罗斯民族优越性和突出贡献论,大俄罗斯沙文主义极大激化了民族矛盾。
纵观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历程,主要有以下几个阶段性成果:
(一)建立了中华民族大家庭以及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新中国成立初期,如何构筑新型民族关系,成为了中国共产党面临的全新课题。毛泽东同志认为,“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那一天起,中国各民族就开始团结成为友爱合作的大家庭,足以战胜任何帝国主义的侵略”[31](P211)。他指出,“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32](P204)在民族关系方面,1954 年宪法规定:“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各民族团结的行为。”[33]这里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基本成果是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以民族平等、团结、自治、发展为核心内容的一系列理论和政策[34](P459)。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同志根据我国民族关系的实际,提出了社会主义的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新型民族关系。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我国各民族之间建立和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2005年,胡锦涛同志总结道:“我国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作为新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理论,进一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的不断结合,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中国化过程中的时代化发展。
(二)确立了“两个共同”的民族工作主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社会发展的活力被多方位的改革创新充分地激发了出来,发展成了民族工作的立足点。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两个共同”的民族工作主题。在“两个共同”的指导下,党和国家制定并实施了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兴边富民行动规划、少数民族事业规划三个专项规划和一系列发展政策。进入新时代,“两个共同”内含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内容,实现了团结和发展的有机结合,充分激发了各族同胞实现自身发展的积极性,并将其凝聚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中。“两个共同”不仅直接推动了各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也日益巩固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使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程度更加深入。
(三)建设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在继承以往民族工作方针政策的基础上,顺应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发展趋势和共同因素日益增多的时代特点,创造性地提出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系列话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
在2021 年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系统阐释了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要坚持的“十二个必须”和党的民族工作创新发展要重点把握的“四对关系”,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团结奋斗。可见,中国共产党对于民族理论的探索和发展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深刻遵循了坚持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国家观,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增进一体的民族观,“四个共同”的中华民族史观以及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文化观。
随着我们党对多民族国家国情的认识进一步深化,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内涵实现了创新发展。在具体实践中,充分考虑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实际,逐步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有效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更加坚实。
总之,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具有深刻意涵,它既蕴含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又彰显了国家民族要素。[35]立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基础上形成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推向了新的境界。
四、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的现实启示
(一)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受到历史、地理、国际关系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中国国内的民族问题和民族事务具有与世界其他国家不同的特点。要处理复杂的民族问题和事务,依靠教条化、机械化地照搬理论和他国经验是行不通的。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问题上,早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就开始了探索。经过多个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我国国内的民族和民族问题逐渐形成了深刻细致的认识,并形成了诸多重要的理论成果。新时代,我们党将马克思主义与各民族命运共同体关系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大力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开创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局面。历史和现实证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民族工作成功的根本保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是立足于我国具体实际之路,更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时俱进之路。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民族大团结才能够实现,民族工作才能够不断取得成功;只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不断推进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实现各民族同胞共同富裕,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二)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新中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不仅体现在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等方面,还反映在马克思主义对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引领中。古往今来,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逐渐孕育出团结统一的价值共识,这些价值共识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在当代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互联网时代,各种思想观点争锋交融,各种社会思潮并存,应当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发挥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的引领作用[36]。必须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自觉抵制不良思潮,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建构共有的历史文化记忆和现实文化形式,使之在文化和情感方面更好地发挥联系联结每个民族、每个社会成员的纽带作用。
(三)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不仅体现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上,也体现在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的提出与实践之中。在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中,各族人民血脉相连、生死相依,各族同胞的前途命运都与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关。过去,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历史、地理等原因,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采取财政扶持、对口援助、精准扶贫、兴边富民等多项措施,有力推动了民族地区同胞与其他地区人民一起,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要求,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以人民为中心价值导向的重要体现。中华民族共同体作为各族人民在历史实践中的伟大创造,也必将体现人民意志。在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仍需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不断满足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增强各族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建设坚不可摧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打下坚实基础。
(四)必须坚决反对各种民族主义,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民族主义不仅存在于单一民族国家中,也存在于多民族国家中。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国家之间交流的广度和深度都在不断增加,与此对应,民族主义情绪逐渐抬头,各国为捍卫本国和本民族的利益都采取了相关行动[37]。国外反华势力为遏制中华民族发展步伐,采取各种手段破坏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比如一些国家制造了将新型冠状病毒称为“中国病毒”的妖魔化中国事件等一系列事件[37],这些都是影响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风险隐患。而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中的“多元一体”“四个与共”等内容,既坚决否定了如“汉族是主体民族”“中华民族等于汉族”等大汉族主义论调,又纠正了将本民族自外于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地方民族主义的倾向。同时也强调,坚决打击危害边疆稳定、祖国统一的极端分裂思想和行动,坚定不移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核心利益。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的提出,一方面是对民族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的有力回击;另一方面也意味着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还需要各民族同胞“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共同努力奋斗”[38],奔向更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