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大数据环境下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创新与发展研究

2023-03-22陈婷婷

科技风 2023年4期
关键词:信息化信息管理

陈婷婷

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南京 211135

信息时代带来的不仅仅有社会生活的变革,同时也带动着教育体制的改革,而在教育改革中,高校的信息化管理是以促进高校教育改革为目的的重要工作内容,但就目前来看,高校的信息化管理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发展和进步,但这些进步和发展相较于其他信息化管理模式而言,并没有发挥出真正的效用,因此还需要在现有的信息化管理方面继续加以创新和优化,从而提高高校的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这就需要高校在开展相关管理工作时,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来提高信息化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抓住大数据发展的高速时期,树立正确的发展理念,不断优化和创新高校的管理模式,从而不断提高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的水平。

1 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大数据和基本途径

1.1 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大数据的简述

随着教育改革进程的加快,高校在管理理念方面已经能够满足教育改革的要求和需要,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与教育改革的目标相融合。就目前来看,虽然大数据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管理体制的变革,但同时也为高校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机遇。大数据技术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数据需求,通过不断拓宽数据信息的获取途径和延长保存年限,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准确的数据信息。通常而言,高校在发展中的首要任务就是建立信息系统和教育装备建设,只有充分发挥出数据作用,才能够进行数据性和系统性的分析与研究。在此背景下,为了能够充分发挥出数据的应用作用,必须建立高效的信息平台和先进的管理体制才能够不断促进高校管理水平的提高。

1.2 建立信息系统

高校在建立信息系统的过程中必须要以完善硬件设施作为主要目的。其中硬件设施主要是指高校在建立信息系统中所需要的信息化设备,这一设备既能够整合数据、分析数据,同时还能够与其他教育设备相连接,从而构建出完整的高校内网络体制和信息系统。信息化的组织结构主要由高校服务部门、学术研究、教育教学和图书资料五个内容组成,将这五种因素融合起来,就能够更好地构建高校的信息化组织结构,同时也能够极大提高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对高校的教育质量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具有巨大的推进作用。

2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管理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

2.1 大数据技术创新意识不足

就现阶段来看,大部分高校都已经实现高校管理信息化的发展,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仍然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这主要是由于部分高校管理者对于信息化管理的认识不够全面,并没有将大数据技术灵活运用到高校的管理工作之中,从而导致高校的信息化进程中,没有掌握大数据技术的精髓,对于大数据的应用能力和应用思维有待提高。除此之外,部分高校在教育管理方面仍然采用传统的管理方法,缺乏对管理方式的创新和优化,导致教学管理不能及时跟进教学需求。同时在大数据信息应用方面技术水平不高,以至于管理信息化的发展缺乏科学性和应用性,这主要是由于部分高校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资金有限,使得高校的信息化管理工作出现滞后的问题,而高校没有建立贴合高校管理实际的信息化管理制度也是制约高校信息化管理推进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2.2 缺乏教育管理数据的统一标准

高校想要实现信息化管理,首先要树立统一的信息化发展目标,将数据信息作为信息化发展的基础和依托,遵守数据管理的原则和要求,建立统一、高效、准确的数据信息库,以此来实现高校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开展。近年来高校在实现信息化管理目标方面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传统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用于当前对数据信息处理能力的要求,因此在高校方面,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成为当前高校寻求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除此之外,复杂的教育管理内容和管理方式要求高校必须要通过信息化的管理辅助系统来进行数据整理和数据分析。就高校的课程安排而言,也需要先收集学生的专业信息,在所收集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和学校的安排来进行相应的课程安排,从而实现高效完成管理工作任务,为学生安排健康科学的课程学习。而这些数据信息化的管理都离不开标准化的数据,目前来看,由于缺乏统一的信息化数据,导致高校之间的信息不能及时进行整合,教育部门和学校之间的共享数据差异较大,统一性降低也会导致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受到一定的影响,导致高校管理信息化的发展滞后。总的来说,缺乏统一的数据管理标准是当前高校在推进管理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重要问题。

2.3 高校各个部门之间教育管理的数据相对独立

高校管理信息化建设并不是指学校某一个数据信息的数据建设,而是高校整体部门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尤其是在大数据时代,高校想要将建立一支高质量的数据信息库,离不开相关部门之间的配合与协作,通过建立统一的数据信息库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高校对学生工作的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但就实际情况而言,高校之间的各个部门都处于相对独立的状态,所获取的信息内容和实际需求也有一定的差距,导致信息化管理的发展始终存在一定的滞后性,高校的信息化管理建设的整体水平参差不齐。除此之外,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处理系统不同,信息覆盖范围存在信息重叠的问题,同时也会产生一些管理信息方面的漏洞,导致高校在建立统一的数据平台中无法将各个部门的数据进行有效整合。大数据时代,信息化管理是为了能够实现全数据的流通,以此来提高教育的管理水平,而实际情况却与目标相差甚远,数据信息不统一,信息整合质量不高成为阻碍高校信息化管理的重要因素。

3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信息化管理创新途径

3.1 提升大数据技术应用水平

为了能够有效实现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创新,必须要充分结合各个部门之间的数据信息,不断提高信息管理者的工作水平和专业素养,树立良好的信息化管理意识,转变传统的信息管理观念,从而为高校信息化管理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而提升大数据技术应用水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是教育工作者想要全面提高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水平,就必须要深刻认识到信息化的必要性和发展趋势,详细了解信息化的发展进程和规律,以此来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化应用水平,提高自身对信息的灵敏度,及时对所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合和更新,使得信息化管理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以此来助推高校的长远发展。

同时不断提高自身大数据应用能力,为高校信息化管理的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让高校管理者能够根据数据信息和高校实际来进行信息化管理方式的改革和优化,从而不断精简自身的信息化管理系统。

二是高校管理工作者还需要及时更新自身的教育管理思维模式,结合当前高校实际对管理机制进行改革和创新,打破以纸质记录为主的传统管理模式。将学生的管理工作通过灵活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来管理,实现对传统管理方式的变革和创新,促进高校信息化管理思维的建立。

三是高校信息化的管理过程不仅仅是数据信息的收集和整合,也是对收集到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的过程,以此来得到相应的量化考核数据,使得教育教学的质量能够更加直观地展现出来。还能够通过所分析的数据内容来反思高校在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优化和创新,让数据内容能够更直观地反映出高校的发展实际,从而实现数据信息在不同部门之间的高效流通。除此之外,通过数据来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真正将数据信息和信息化管理落实到高校的精细化管理之中,适应大数据时代下教育理念创新发展的新趋势。

3.2 解决各个部门之间存在的数据独立问题

目前,高校在收集数据信息的过程中,存在各个相关部门的数据信息相互独立的问题,这就导致高校无法实现对数据信息的统一管理。在这一问题中,需要高校进一步优化自身的管理结构,并对各个相关部门制定统一的数据信息录入标准,以此来为数据信息的共享奠定基础,同时也能够更好地推进数据信息管理的统一化进程。除此之外,在高校的大数据管理工作中,还需要消除传统管理方式对信息化管理方式带来的影响,从而实现数据信息的统一与共享,提高教育信息化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3.3 充分发挥网络平台作用,开展信息改革

新时期高校的信息管理工作量逐渐增加,工作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教育管理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是高校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途径。高校的教育工作者也需要紧跟时代的发展,不断优化和创新自身的管理方式和管理内容。充分掌握大数据信息的发展规律,对现阶段的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进行变革,以此来建立正确的发展观念和科学的管理制度。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作用,及时了解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并通过网络平台广泛听取学生的心声,让学校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需求,对学生的反馈意见进行收集和整理,营造出和谐民主的校园氛围。

3.4 高校信息化管理制度的创新

大数据信息背景下,高校推进信息化管理的最终目的在于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能够更有效地解决在学生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并能够及时发现数据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从而实现高质量高效率的管理。除此之外,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由于部分高校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就需要对管理方式和管理内容进行创新和优化,提高高校的管理质量,解决高校在数据信息收集过程中,存在的信息不完善,数据信息不科学,决策不合理等问题,从根本上解决传统管理模式遗留的问题。通过高校信息化管理的创新,来提高高校数据信息的完整性和连贯性,实现高校的民主化管理。

除此之外,在高校的信息化管理创新中,管理者还需要切实了解师生的实际需求,减少因为自身的主观臆断对决策的影响,以此来更好地满足师生的发展需求,营造出良好和谐的校园环境。同时大数据的精细化管理能够使高校的管理工作更上一层楼,也为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极大地提高高校的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

3.5 增强网络安全的建设

随着高校管理信息化的创新发展,高校对于信息系统的依赖性也会逐渐增强。信息化的管理方式虽然对高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同时网络信息安全也存在一定的隐患。因此,为了有效保障高校管理信息化工作的持续推进,就必须要重视网络安全的管理,做好网络安全防护,为促进高校的信息化管理进程提供充足的保障。

增强网络安全建设,首先,离不开高校对校园内信息网络的监测和管理,尤其是发现非法入侵时,要能够及时发现并消除隐患,因此来提高校园内的网络安全。同时增强网络安全建设还需要对高校的信息化管理体系定期进行数据筛查,找出系统中存在的漏洞并及时进行修补。其次,完善数据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数据信息安全管理的责任人,避免出现系统瘫痪和数据丢失的问题。最后,强化校园内的网络安全管理还可以通过设置访问限制的方式,来提高自身的监管力度,从而推进校园信息网络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大数据背景下信息化改革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是高校工作者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要求。因此对于高校管理者而言,必须要借助时代的东风,大力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的进程,促进大数据技术和信息管理的全面结合,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在时代的洪流之中稳步向前发展。

猜你喜欢

信息化信息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订阅信息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展会信息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管理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