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秀地方传统文化在高校传承的价值研究
——以江苏泰州为例

2023-03-22孙康康

中关村 2023年1期
关键词:泰州中华传统

文 孙康康

优秀地方传统文化是我国各民族各地区的文化象征,是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来源,是当代大学生增强“四个自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实根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鲜明提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方针。国家层面从2017年就出台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央文件从传承发展的角度,以专题的形式对中华传统文化相关工作作了翔实的阐述。中央还印发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十四五”重点项目规划》,对未来五年的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工作绘就蓝图,规划明确了23个重点项目,包括15个原有项目和8个新设项目。

一、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成的根基

我国幅员辽阔,地域文化多样,经过长期的历史沉淀后,每个地区都有着自身独特的优秀传统文化,这些优秀地方传统文化是中华儿女智慧的结晶,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瑰宝,共同组成了我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以江苏泰州为例,这是一座具有2100多年的悠久历史的古城,素有“汉唐古郡,淮海名区”的美誉,文化遗存丰厚,其文化之美千年闪耀,传承不息。自古以来,泰州盐税文化繁荣至极,“天下盐税,两淮居半,两淮盐税,泰州居半”,泰州因盐而生、因税而兴,盐税文化更是随着古运盐河流淌千年;再者,泰州的儒学文化在中国文化、思想、教育史上有较高的地位,代表着泰州传统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成了泰州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并代代传承下来,古泰州人以文会友,泰州学派创始人王艮提出的哲学命题“百姓日用即道”便可窥探一二,儒学文化如同璀璨明珠,点亮了泰州的人文。如果说盐税文化奠定经济,儒学文化打造内核,泰州的戏曲文化更是享誉全国,泰州人的精神世界是由戏曲填满的。泰州是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的故乡,“早起唱京剧、饭后听评话、入夜赏闲戏”,此是泰州人日常的生活情趣,听一曲《桃花扇》,唱一曲《霸王别姬》,从清晨到傍晚,泰州各大公园里总有票友戏曲声回荡悠扬。

泰州还拥有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亟须保护和传承,如民间传说、茅山号子、当地谚语等各式各样的民间文学,反映出泰州民间文学内容丰富、地方特色浓郁,还有泰州扬派盆景技艺、书画装裱、锡器制作、渔网编织、纸牌制作等均有涉及传统手工艺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目前,泰州现有非遗代表性项目248个,国家级7个、省级33个,市级74个、县(区)级134个。这些优秀地方传统文化瑰宝对泰州高校而言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同时对地方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起着积极作用。

二、大学生对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现状及存在问题

泰州优秀地方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丰富多彩,值得泰州各大高校的学生进行传承和创新。为了获知大学生对泰州地区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笔者通过访谈和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江苏泰州6所高校进行了调研,共发放《在泰大学生对泰州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与传承情况的调查问卷》1000份,收回859份,问卷为选择题的形式,共计20题,问卷星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对泰州优秀传统文化认知尚可答对12—15题的大学生仅占18%、了解很少答对5—12题大学生占72%、几乎不了解的答对少于5题的占10%。通过走访调研,在校大学生普遍认为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导致他们走出去学习的机会较少,缺少实地学习优秀地方传统文化的机会;此外,由于当地重视程度的原因,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还不够,导致学生缺乏对当地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及认知。在渠道获取方面,大学生获取方式呈现多元化的趋势,超半数以上学生是通过关注当地新媒体平台推送的文章,随后是参观博物馆、文化馆、当地的旅游景点等公共场馆获知,也有部分学生则是参与了学校开展的地方传统文化主题教育活动或听取了相关专家的优秀传统文化讲座。

三、高校传承与发展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高等教育重要的使命任务,为了培养大学生具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近年来,泰州各大高校高度重视优秀地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工作,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学课程和主题活动,将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活动充分结合,使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突破传统的局限,融入了大量的地方特色,高校主动对接地方,跨越校园围墙,超越时空界限,使高校的传统文化教育更接地气,更具有针对性,也让高校为地方传统文化传承贡献出价值。同时,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影响下,更有利于让大学生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一)传承与发展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高等教育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精髓通过课堂和实践传授给学生,教育工作者应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努力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教育教学相融合,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青年。优秀地方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也是一张城市靓丽的名片。高校应该注重吸收地方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髓,正确把握其蕴藏的人生哲理、行为准则,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优秀地方传统文化的选修课程,这些传统文化课程可以有助大学生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一方面可以让大学生获取到书本外的重要知识,有利于拓展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让大学生充分领略优秀地方传统文化,将会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思想意识、审美情趣等都有产生积极影响。同时,也有利于抵触社会上的不良文化的侵蚀,培养一批发展和创新地方文化产业的人才。

(二)传承与发展优秀地方传统文化有助于大学生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爱国是一种坚定的民族精神,更是一种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在中国,爱国始终是每一个大学生应具备的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泰州是一座英雄之城,因为这里的土壤和空气充满了红色基因,在这里,光荣地诞生了中共江浙区泰兴独立支部,这是扬州泰州地区第一个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沈毅同志在泰州地区播下红色火种,他也是泰州历史上第一位共产党员;泰州籍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在抗美援朝战斗中埋骨他乡。高校要利用当地红色资源将爱国主义深深植入当代大学生的心中,要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责任担当,“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胸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凌然正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和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联系起来,进一步提高大学生政治站位,将国家的富强、荣辱和大学生个人发展联系起来,让其勇担时代赋予的责任,不负党和国家交给的光荣使命。

(三)传承与发展优秀地方传统文化有助于高校发展特色校园文化建设

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载体,高校可将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其重要的载体,在充分挖掘本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努力寻找优秀地方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结合点,并不断地进行实践探索,这样既让高校发挥出自身的优势,担负起传承地方传统文化的责任,同时,也有助于高校发展特色校园文化,让校园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泰州籍宋代理学先驱、著名教育家胡瑗提出了“明体达用”的教育思想,形成了独特教学文化“分斋教学”,意思就是对学生进行主体性、个性化教育,并让学生能够从中愉快学习,这些传统教育理念虽历经近千年,但在如今仍然不过时,且对当代教育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高等院校在开展优秀地方传统文化教育时,能够将泰州优秀传统文化中类似“明体达用”等文化内涵融入到校园文化中,并与当代教育改革实践融合、创新,从而营造出较为浓厚的学习气氛和校园文化氛围。

(四)传承与发展优秀地方传统文化有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

高校除了传授知识、科学研究和培养人才的价值外,服务社会也是高校重要的职能之一。优秀地方传统文化是城市发展的重要软实力,高校应扎根地方,牢固树立主动为地方社会服务的意识,积极挖掘当地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内在价值,这有助于地方老百姓树立文化归属感和认同感,增强本土文化的自信心,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正能量。江苏泰州虽作为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但与周边城市相比,在人才引进、财政投入、城市吸引力等方面没有多大优势,弘扬与传承优秀地方传统文化,会大大增进社会外界对泰州这座城市的认识、对泰州人民的了解、对泰州地区文化的认同和向往。另一方面,优秀地方传统文化可以通过高校各载体的有力传播,反向辐射到社会,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需求,促进本地区经济和文化的繁荣发展。高校要以地方文化进校园为抓手,大力弘扬优秀地方传统文化,营造地方发展良好的人文环境,为泰州在“十四五”新一轮城市发展竞争中夺得先机。

四、结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绵延五千年而历久弥新,在创新性发展传承中不断焕发出新的活力,早已深深植入国人的大脑,流淌在国人的血液里,烙印在国人的心中。如今更是深刻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规范着他们的行为举止。当前,我国正处在历史性交替的重大时间节点上,高校要全面客观正确认识国内外发展大势,科学推进优秀地方传统文化进高校工作,这对地方、高校、学生三方都有重要价值。高校要高度重视对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让大学生通过优秀地方传统文化认识到中华民族的基本国情、文化积淀、历史传统和历史必然,激发爱国主义情怀,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同时,大学生通过地方的优秀传统文化,也会增强留在学校所在地发展的信心,为地方提供人才支撑。

猜你喜欢

泰州中华传统
Taizhou Stinky Tofu泰州臭干
幸福水天堂——泰州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泰州古韵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