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男生有泪也可弹

2023-03-22庄子运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燕子矶新城学校小学部南京210000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3年7期
关键词:眼泪家人解决问题

◎ 庄子运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燕子矶新城学校小学部,南京 210000)

他又哭了,泪珠大颗大颗地从脸上滑落,狠狠地砸在桌上。但是他依然死死地咬着嘴,憋红了脸,像是要鼓足劲把这些眼泪“逼”回去一样。

之所以用“又”,因为这个男孩子在班里是有名的“小哭包”,入学的半年里他在老师面前哭的次数用两只手都数不完,可是他的表现又是矛盾的,别的小朋友哭起来,或者嚎啕大哭,或者呜咽而泣,或者一边哭一边告状,总之不可能一点点声音都不发出的。但是他却真的将哭做到了“细而无声”,如果你不去看他的脸,甚至都不知道原来他在哭。

而且,他“哭”得很不一样,他是想哭的,受到了委屈,他嘴角一撇,眼眶一红,这就是要哭的前兆了。可他又是不想哭的,他对自己哭的前兆似有察觉,每次在眼泪快要夺眶而出时,他总是死死地咬住下嘴唇,鼓着气,用力吸,又将眼泪硬生生逼回去。只有实在忍不住的时候他才会迅速低下头,如果这时有人想去问问他怎么了,他一定是挥手拒绝别人的关心,然后背过身或者迅速跑走,好像被人看见他在“哭”是一件非常丢人的事情。

或许他年纪再大一点的话,我不会觉得这种“哭=丢人”的想法出现在他身上有多不正常,但是他才一年级,刚刚结束幼儿园生活踏入小学的一年级孩子,怎么会觉得“哭”这件事情是一件令人“羞耻”的事情呢?甚至我在尝试告诉他“我想和你妈妈聊一聊这件事”时,他表现得极度抗拒和害怕,拼命和我保证“我以后再也不哭了。”“我不哭,我不会哭的。”

到这里,我觉得需要更正一下之前的猜测,也许他不是不想哭,而是不敢哭。

之后的期中家长会,他的妈妈主动找上了我,孩子在家里也出现了类似的行为,妈妈明显“慌”了神。

和孩子妈妈的沟通也印证了我的部分猜测。比如孩子的妈妈对于孩子在校有没有受委屈或被别人欺负这件事情非常在意,看起来她很了解自己的孩子一定是一个不会“欺负”别人的小朋友,同时,他妈妈反复在问句中提到“敢不敢”这三个字,如“他敢不敢上课发言”“敢不敢和别的小朋友玩游戏”“别人拿了他东西敢不敢拿回来”“和小朋友发生冲突敢不敢保护自己”。

这让我迅速意识到一种矛盾性:孩子的妈妈既知道自己的孩子温和甚至有些胆小,担心他受到伤害,又似乎期盼他能强大起来,勇敢地甚至冲动地用强硬的方式“捍卫”自己。

在交流中我也听出了这位妈妈的焦虑:孩子爸爸因为工作长期不在家,回家后也鲜对孩子有什么溺爱行为,对孩子来说,爸爸回家就意味着“压迫感”袭来。所有家人都不允许他有一点点“胆怯”的行为,他必须像个男子汉一样,否则家人担心孩子会因为父亲在成长过程中的陪伴缺失而形成懦弱、胆小的性格。

关于孩子妈妈的求助,在交流过程里我问了她几个关键问题:

1.在你们看来,哭等于懦弱吗?

回答这个问题时妈妈先点了点头,复又摇摇头。我没有催促她,只是静静地看着她。过了一会她说道:“我不知道,但是只有想不到办法的时候才会哭吧,明明有很多比哭更能解决问题的办法。哭不能解决问题。”

2.你的家人哭过吗?可以自己举例说一说。

妈妈非常肯定地点了点头:“哭过,家人去世的时候,他爸爸眼眶哭红了几次。”

3.家人这时哭也没有解决问题,所以也是懦弱的表现吗?

这个问题是紧接着问题2 提问的,妈妈似乎愣了一下,沉默了一会后说:“不是,哭过之后还是要去解决问题的,要去办理很多手续。”

到这里,妈妈对于哭和懦弱之间的关系似乎厘清了一点头绪,之后我也和她探讨了“哭泣”这种情绪的作用,并为孩子的家庭教育方法给出了具体建议。我也意识到像这样的家庭,在生活中真的不是少数。有些家长意识到了,想改变,方向却不对;有些家长暂未意识到,孩子因心理矛盾带来的痛苦却是与日俱增。

所以,家长们首先要做的,是重视孩子的“想不想”,之后才是“敢不敢”。

在孩子矛盾行为的背后,我看见了很多来自家庭的“枷锁”,每一个家庭成员的意愿对他们来说都是沉重的负担,因为这些意愿并没有问过孩子自己的“想法”,甚至并不符合他们的特点。

孩子想用哭泣表达委屈和愤怒,被家长制止甚至指责,于是他们只能默默地憋回去,但他们憋回去的时候也会想“为什么我不能哭”“哭泣是一种错误吗”。如果家长们能观察自己孩子的性格与日常行为的特点,尊重他们的个人意愿,在此基础上结合父母对孩子的一些美好愿望,以循循善诱的方式加以引导,对于孩子来说,这些都是更易于接受且愿意接受的。

另外,家长们也要明晰良好特质的内涵,而不是将其与性别对立。

以“男儿有泪不轻弹”为代表的性别刻板印象依然留存在教育观念里,从某种程度来说,这其实是希望男孩子坚强、果敢的。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这句熟语似乎并不是对于品质的评价,而更多是围绕性别进行评价的。我们期望的坚强、果敢等良好的品质,既可能发生在男孩身上,也可能发生在女孩身上,如果我们从孩子身上发现了这样的品质,应该赞叹的是品质本身,而不是“不愧是小男子汉,真勇敢!”

反过来说,即使“弹”了眼泪的孩子,我们也不应该去看究竟是男孩还是女孩,而应该关注事情本身,看看究竟是什么事情让孩子流泪,其实在某些情况下,流泪也是孩子情感丰富、有同情心、善良等美好品质的表现。

想一想我们对于孩子的期望,我们期待他们成为拥有各种美好特质的孩子,成为能适应未来多元化挑战的人才,成为更好的自己。

那么,听从他们内心的需求,使他们将更多注意力放在自我成长和挖掘自我潜能上,从而成为身心全面发展的个体,这样做显然能为他们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

猜你喜欢

眼泪家人解决问题
Tears in the Ocean大海里的眼泪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眼泪
最好的养生是对家人和颜悦色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
家人不支持直销怎么力?
完形填空三则
完形填空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