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规模化饲养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3-03-22王秀莲
王秀莲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畜牧工作站 内蒙古乌兰察布 012000)
随着牛养殖业不断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趋势发展,牛养殖业已成为畜牧业的支柱性产业。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们对优质牛肉、牛奶及其他附属牛产品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多,促进了肉牛、奶牛养殖业的发展。用科技赋能牛的规模化养殖,可以提高牛养殖业的专业性、技术性和规范性,才能促进肉牛、奶牛全产业链的发展。基于此,在规模化养殖背景下探讨牛饲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对于促进牛养殖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规模化养殖中牛饲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养殖场未树立“养防结合,防重于治”的科学理念
近年来,随着养牛业的不断发展以及肉牛、奶牛存栏数量不断增多,再加上跨省、市不同地区频繁调动、国际进出口贸易等因素,使牛群传染病较为多发,如口蹄疫、牛病毒性腹泻、牛副结核病等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像牛结节性皮肤病这种新病又不断出现,但未有疫苗上市,给牛群疾病的控制和消灭带来了很大困难。走访调研发现,一些养殖场认为只要做好牛群的疫苗防控,牛群就会很少发病甚至不发病,但是并未注意日常管理和生物安全建设,忽视了日常管理、饲料营养、严格消毒、规范用药的重要性,增加了牛群感染疾病的风险,不利于牛群的健康发展。
1.2 盲目引种,优良品种利用率较低
在规模化养殖中,牛品种的好坏决定了养殖场的生产方向和经济效益,而引进良种就显得尤为重要。从生物学角度分类,牛有黄牛、水牛、牦牛;按生产用途分类,有乳用、肉用及兼用品种。像西门塔尔牛、夏洛莱牛、利木赞牛、蒙古牛、荷斯坦牛等是目前饲养数量较多的牛品种,但每一种牛都有其优势和缺点,引种时一定要结合自身场区内的生产计划以及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环境等自然资源。走访调研发现,一些养殖场对引进牛的生活习性和生产性能并不了解,也没有改良现有饲养牛的利用计划,盲目引种。这样既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也减缓了牛品种改良工作的进程。有些养殖场为减少资金的投入,在引进种牛时压低购买价格,而不考虑种牛的生产性能,结果引进的种牛产仔率低下。多处引种还可能将多个牛场中存在的不同病原也带进来,导致疫病发生率增加。每个牛场的病原不同,而且现在的疾病多数呈隐性感染,不同牛混群后,一些疾病暴发的几率更大。
1.3 日常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
牛的日常管理是一项重要又复杂的系统工作,直接影响着牛的生产性能与养殖效率的高低。在规模化养殖生产中,日常管理工作主要包括牛舍管理、粪便清洁、日常防疫等内容,但是结合当前牛养殖中的实际情况来看并不容乐观[1]。牛舍管理方面,存在牛饲养密度过于集中,未按照不同生长阶段发育情况合理分群;一些规模养殖场的牛舍内的通风换气未采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因温度湿度对牛造成应激反应的情况仍时有发生;消毒措施不健全,部分场区内没有制定生物安全防范措施,饲养技术人员生物安全防范意识淡薄,不严格遵守场区内的消毒制度,增加了牛群感染疾病的风险,降低了牛养殖效率。在粪便清洁方面,一些饲养人员不能及时对圈舍内的粪便进行清理,或是缺乏环保意识,将牛粪随意堆放,这样不仅污染环境,还容易滋生病原微生物,导致饲养区域长期处于脏乱差的状态,更不利于牛的生长和繁殖。在日常防疫方面,基层畜牧兽医人员的防疫意识比较淡薄,养殖场内没有按照实际情况制定疫苗免疫接种程序,或是在疫苗注射时存在剂量不准、接种方式不正确的情况。
1.4 饲料搭配不科学
牛是反刍动物,食性广,几乎所有无害的植物都可以作为牛的饲料,但是一些养殖场在对牛进行饲喂时,会直接给牛饲喂秸秆、棉花壳子等一些难消化、营养成分低的饲料,饲料种类过于单一,不能满足牛的生长发育需要。在饲料营养配方上也存在较多问题,饲料中缺乏盐以及必要的维生素、矿物质等,会使牛在生长过程中营养失调,发生营养代谢病,造成牛体质下降,生产性能降低。有些养殖场为降低饲养成本,会购买廉价的劣质饲料,或是因饲料储存不当导致饲料、牧草发霉、变质,却仍对牛进行饲喂,引起消化道紊乱或是发生中毒疾病。
1.5 疾病防治体系不健全
现阶段,疾病的发生与传播仍是阻碍养牛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做好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是保证牛群健康,保证养牛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必要手段。目前,一些牛场并未建立起健全完善的疾病防治体系,诊断不准确、用药不科学等问题仍有发生。一些兽医人员对于疾病的诊断仅凭借经验进行判断,但对于一些临床症状不典型、混合感染的病例很难做出精确的诊断,只有借助实验室诊断法才能正确诊断,合理用药。另外,还有一些养殖技术人员对于患病牛盲目使用药物治疗,尤其是抗菌药物的使用,一种不管用就换另一种,另一种不行再几种联合使用,造成抗生素滥用局面。在兽医临床中,有些技术人员在使用化学药物、抗菌药物时,认为每次给药的剂量只要超过说明剂量反而会效果好,就会随意增加给药剂量或给药次数,这样不仅不会缩短治疗时间,反而还会引起患病牛发生其他的毒副作用,诱发二重感染。
2 规模化养殖中牛饲养管理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2.1 加强“养防结合,防重于治”科学养殖理念的宣传
基层畜牧兽医工作者以及规模养殖场中的驻场兽医要秉承“养防结合,防重于治”的科学养殖理念于饲养管理的方方面面。更要坚持“全进全出,自繁自养”的养殖模式。基层兽医部门、养殖场要合理利用广播、明白纸、微信公众号等对牛养殖生产各个环节中的必要技术、必要知识以及《畜牧法》《动物防疫法》《生物安全法》做好宣传和普及工作,提高从业人员的素养,改变传统养殖观念。
2.2 科学引种,注重牛品种的改良和利用
对于规模化养殖,应该注重对优良品种的选择和利用,充分认识到当前饲养牛品种的习性、特性、优势和劣势,有计划地引进优良牛品种对当前饲养牛品种进行改良,提高现有牛群的生产效益。在品种选择时,既要注重引进品种所具有的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屠宰率高的特性,也要注重地方品种的抗病性强、适应性好、耐粗饲的特性,实现多品种牛养殖的探索。规模养殖场对于引进的牛要严格进行检查工作,按照相关标准要求对牛进行必要的疾病筛查和隔离饲养,确保引进牛群无病后方可混群饲养。引进优良品种后,规模养殖场要注重良种培育工作,通过人工授精、同期发情、胚胎移植等方式提高母牛的受胎率,有针对性地对牛进行杂交以促进品种改良工作[2]。
2.3 加强日常的饲养管理工作
在牛舍管理方面,要注重圈舍内要有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和通风,按照不同生长阶段的牛群合理分群,冬季注意圈舍内的保暖,夏季注意对牛的防暑降温,减少冷热应激对牛的影响;合理设计牛舍,保证圈舍有适宜的通风和光照,为牛提供充足的运动场地,以增强牛只运动,增加机体免疫力;做好生物安全防范工作,定期对圈舍内进行消毒,做好灭蝇、灭蚊、灭鼠等工作,不为疾病传播提供可乘之机。在粪污清理方面,每天都要对牛群所排泄出的粪便及时清理,不可随意堆积粪便,按照群体数量建设一定容积的储粪池、氧化塘、粪便干湿分离等设施设备,做到粪便的无害化处理以及合理的资源化利用,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在疫苗免疫接种方面,要保证疫苗来源可靠,按照疫苗说明正确对牛群开展接种,确保疫苗接种后牛群免疫抗体效价处于较高水平。
2.4 科学搭配饲料,合理饲喂牛群
规模化养殖中,牛常用的饲料有青饲料、青贮饲料、粗饲料和精饲料等,养殖场要根据牛的采食特性和消化特点科学搭配饲料。规模养殖场要保证饲料来源的可靠,对各类饲料合理储藏,避免饲料发霉、变质、冰冻,尤其是饲料中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元素要及时补充,以减少牛只营养代谢病的发生。必要时,可在饲料中加入适量的微生态制剂和中草药制剂,以改善牛只的肠道菌群,提高机体免疫力。另外,对牛群的饲喂要做好“定时、定量、定点”,制定合理的饲喂计划。对于妊娠母牛、种公牛的饲喂要根据生产需要在饲料中加入适量的优质蛋白和青绿饲料。
2.5 建立健全疾病防治体系
规模养殖场要加强对牛只疾病的预防,摸清场区内近5 年来发生过的疾病的流行病学、致病特点和治疗措施,并制定相关的防治措施。对于患病牛首先做好隔离措施,兽医技术人员要借助实验室诊断结果对患病牛进行确诊,必要采用抗菌素开展治疗时,要进行药敏试验,根据试验结果选择高敏药物进行治疗[3]。必要时还可采用中兽医疗法对患病牛进行治疗,可采用针灸、中草药等方法提高治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