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公猪繁殖障碍的防治措施
2023-03-22范毅
范毅
(山东省平邑县畜牧技术推广站 山东临沂 273300)
种公猪的生产性能不仅与遗传因素有关,还与其饲养管理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密切相关。科学的饲养管理可以培育出体格健壮、精力充沛、抵抗力强、性欲旺盛、精液品质良好的种公猪,进而大大提升种公猪的繁殖性能和利用率。本文通过分析影响种公猪繁殖障碍的因素及相关防治措施,不仅对提高种公猪的繁殖性能具有参考价值,同时对促进养猪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养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1 种公猪与繁殖障碍
1.1 种公猪的定义
种公猪是指专门给多个母猪交配或提供优质精液的纯种公猪。我国饲养利用的种公猪多为大白猪、长白猪、杜洛克猪或者一些地方品种。纯种公猪除进行纯种扩繁以外,还广泛用于杂交生产商品猪。种公猪的利用年限一般可达4~6 年,但某些配种合理、养得好的种公猪利用年限可延长到7~8 年。
1.2 繁殖障碍的种类
种公猪的繁殖障碍主要分为三种:①丧失性欲或性欲减退。可能由先天性的生殖器官发育不良、体内繁殖激素分泌紊乱、营养不均衡或缺乏、调教方法不当等引起;②有性欲,但不爬跨母畜或爬跨困难。多由公猪体重过大、阴茎短小、包皮异常、或者睾丸炎症、肢蹄疾患等原因引起;③有性欲,可爬跨,但精液品质较差。精液品质鉴定时发现少精、死精、畸形精等。由于现代养殖场的集约化和规模化,种公猪的繁殖障碍多由饲养管理不当和疾病等因素引起。
2 影响种公猪繁殖障碍的因素
2.1 遗传因素
动物的遗传基因决定了动物的各种生理和生产性能,对于种公猪来说遗传基因是否优质严重影响了繁殖性能的高低。不同品种的种公猪精液活力、精子密度、精子有效存活时间、总精子数存在很大差异。一些先天性的遗传基因如NTF3、PLBD1、RAB3C、OXSR1 基因变异可能导致种公猪的生殖器官发育不良、精子活力弱等情况,不适合做种用。但在饲养时很难直接观察判断,一般到成年后发现已为时已晚。
2.2 疾病因素
疾病也是影响种公猪繁殖障碍的一个重要原因。常见的疾病如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蓝耳病)、猪乙型脑炎、猪细小病毒病、猪伪狂犬病、猪瘟等降低种公猪的免疫力,严重影响繁殖性能。另外,一些季节性流行病、肢蹄病等非繁殖障碍疾病也影响种公猪的健康状况,使种公猪机体内分泌紊乱,性欲严重降低或者配种困难。
2.3 营养因素
营养均衡且充足是维持种公猪生命活动和精液产生的重要基础。营养不良、缺乏必要的微量元素和氨基酸等都会影响种公猪的繁殖性能。形成精液的必需氨基酸有赖氨酸、色氨酸、胱氨酸等,赖氨酸尤为重要,缺乏必需氨基酸可使得种公猪性欲衰退,出现少精、精液质量低、精子活力低等。
2.4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室内外卫生条件、缺乏运动、环境温度过高等。首先,种猪场的卫生环境条件脏乱差会使猪的免疫力降低,引发细菌性疾病。在夏季时,猪舍温度过高会影响动物的健康状况和采食量,机体代谢和内分泌紊乱,直接影响精液的形成。另外,睾丸温度升高会使公猪性欲降低导致繁殖力下降。种公猪的过度配种、过度采精、缺乏运动都会使精液质量下降,精子活力降低。
3 防治措施
3.1 推进遗传改良,挑选优良猪种
种公猪的品种是决定精液品质的重要基础,随着养猪业的快速发展,猪的品种改良工作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快进行。公猪的繁殖性状属于低遗传力性状,通过常规选育已经无法进行很好的遗传改良,但随着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方法以及分子多态性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一些与繁殖性状相关的基因可以作为遗传标记进行遗传改良。在应用该技术时可筛选优势基因,增加良种数量进而提高种公猪的繁殖性能。在引进种猪时要仔细挑选优质猪种,选择母猪产仔的3~5 胎当中健康的种公猪,从外观上要选择睾丸大小适宜,体况评分良好,精力旺盛的种猪,在饲养的过程中要及时关注公猪的生殖器官发育是否良好,及时淘汰发育不良、阴茎短小或者睾丸炎症的公猪有利于减少饲养成本。
3.2 科学调教,合理利用种公猪
种公猪的配种要进行合理的规划。公猪在6~7 月龄在生理上基本性成熟,但不可过早配种,要等公猪达到体成熟才可进行配种,一般在10 月龄,体重达到100kg 可进行初配。种公猪的配种离不开正确的调教方式。为了提高种公猪的使用年限,一般情况下种公猪在8~9 月龄时就要进行调教配种,9~10 月龄正式使用,在生产中要根据种公猪的年龄和体重合理选择调教时间。常用的调教方法有观摩法、试配法和按摩法。调教配种时,需要保证配种栏地面平整和坚固,配种栏的空间要大,防止种公猪在配种时受伤。调教配种前每天要带种公猪到配种室适应环境,避免陌生环境引起应激。选择母猪时要注意与种公猪的体况相近,且稳定发情的母猪。调教时饲养员要有耐心,态度温和,不可鞭打恐吓引起种公猪应激。
种公猪的配种能力、精液品质和使用年限不仅与饲养管理有关,还取决于利用强度。公猪利用过度会显著降低精液品质,体力不支。公猪配种时要注意合理采精,一般成年种公猪2~3d 左右采精一次最为适宜,采精后要保证充足的休息。其次,人工采精要注意采精操作规范,整个过程保持卫生清洁。在采精结束后要注意对公猪的生殖器官清洁消毒,以防种公猪患睾丸炎症。对于采集的精液要及时检测其是否优质,每个月至少进行2~3 次精液品质鉴定来判断精液质量。严防死精公猪配种,对于较差的精液品质要及时进行营养调整,如若精液品质没有得到改善可立即淘汰。
3.3 定时运动
种公猪每天进行定时运动,不仅可以使肢蹄得到锻炼,同时还能够增强体质、促进采食、保持充足的性欲。运动不足会使公猪体重增加、性欲降低、引发肢蹄病导致利用年限降低。种公猪除自由运动外,饲养员还要对其进行驱赶,保证每天运动时间大于2h,每次行程3~4km,可每天上下午各1 次,夏季可在早晚时进行,冬季在中午运动1 次。
3.4 均衡饮食营养,提高营养水平
做好饲喂营养水平能够为提高种公猪的精液质量提供关键保障。在配制饲粮时要根据种公猪不同年龄和体况以及营养物质的需求实行精准配制。饲料的适口性要好,营养均衡。精液中蛋白质的含量占14%以上,因此种公猪饲料要以高蛋白为主,同时保证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的含量充足且全面,也可添加鱼粉、鸡蛋和少量青饲料以提高精液品质。适量的维生素和赖氨酸可以保证种公猪睾丸的健康发育,缺乏时对种公猪的危害极大。
饲喂时应当定时定量,每天饲喂2~3 次,不可过量饲喂,以防种公猪的体重过大形成肥胖导致配种困难。另外,保证充足和清洁的饮水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3.5 科学饲养管理,加强疾病防控
首先,猪舍要保持宽敞通风、干燥卫生,定时消毒,提供给种公猪温度和湿度要适宜,温度一般在18~20℃最好。种公猪对于高温环境特别敏感,环境温度高于30℃时,种公猪就会出现采食量下降和性欲减退的情况。因此特别要做好冷热应激预防工作,夏季防暑降温,冬季防寒保暖。种公猪要单圈饲养,避免相互爬跨、早泄、打架等现象。定时刷拭猪体,不仅能促进血液循环,同时可预防皮肤病和体外寄生虫病。饲喂、运动、采精、配种等事项各项应在固定时间进行,形成条件反射以便管理。定期对种公猪进行体重称量并观察其生长发育状况,并根据种公猪的精液品质和体重变化调整日粮的营养方案。
另外,种公猪的饲养成本偏高,因此在生产中要重视猪群疾病的预防工作。兽医部门应该根据当地情况制定科学严密的免疫接种方案,严格按照免疫程序接种。对于猪群中出现严重影响繁殖性能的疾病,如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蓝耳病)、猪瘟等要做出最快的防控反应,及时隔离猪只并消毒猪舍,避免影响整个猪群。每年定期对猪群进行肢蹄修剪,当猪只出现肢蹄炎症时及时治疗,重点护理,也要及时采精,防止精液质量下降。
4 结语
综上所述,种公猪优良的繁殖能力对于养殖场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而饲养环境和营养状况直接决定其生长性能和繁殖性能。影响种公猪繁殖障碍的因素多种多样,饲养管理条件差、饲喂营养不均衡、遗传繁殖力低、种公猪利用不合理均可使种公猪的繁殖能力下降甚至形成繁殖障碍。规模化种猪场应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加强猪群免疫接种,同时在生产过程中还要注意对公猪的细微管理,需要专门的技术人员根据实际状况及时做出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