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园林绿化中滨河绿化带的设计与养护
——以沈阳市浑河为例

2023-03-22孙黎黎

新农业 2023年1期
关键词:浑河滨河驳岸

孙黎黎

(沈阳市园林科学研究院/沈阳市环境卫生工程设计研究院,辽宁 沈阳 110016)

滨水绿地景观设计是综合性较高的景观设计,由于位于河流两岸,考虑到水的特殊性,所以,在规划设计与后期养护管理时应结合生态景观规划原理,合理利用资源的同时,给城市景观增添色彩。在环境心理学中,人总是会对水有好感,表现为“亲水性”,所以,滨河绿化带是城市中最能吸引居民的园林绿化。协调好景观与水利的相互关系,在城市绿化景观整体规划的基础上展开创新,科学开展规划布局、功能分区,设计景观节点,将沈阳市浑河绿化带打造成休憩娱乐、生态环保于一体的综合性河流景观。

1 沈阳市浑河滨河绿化现状

沈阳市浑河是辽河最大支流,同时也是辽宁省内资源最丰富的内河,古称沈水,又称为小辽河。浑河在沈阳境内的全长为172公里,而流经城市约32公里,东起东陵大桥,西至浑河大闸,为温带季风气候,河道两岸有浑河乐园、五里河公园、长白岛森林公园、浑河森林公园、湾甸子镇度假村、瞭望塔、滑雪场、狩猎场等景观节点,是沈阳重要景观带。随着沈阳城市迅速发展,浑河水域污染严重,两岸生态环境破坏较为严重,且早期硬质驳岸较多,透水性差,水土流失严重,景观性差。总体来说,浑河现存以下几点问题。

1.1 驳岸形式单一,生态性差

驳岸是保护河流,阻止河岸冲刷或崩塌的构筑物,保护园林水体的设施。沈阳市由于早期较为注重水利发展,多考虑防洪、交通、灌溉需求,浑河河道两岸采用硬质驳岸较多,而忽略了景观性与生态性。这导致很多赖以栖息的动植物消失,自然河岸多样性降低,浅滩、湿地等逐渐消失,水体流失严重,使生态环境恶性循环。同时单一驳岸的形式让滨河绿化的硬质铺装变得枯燥无味,使游憩者失去兴趣,观赏频率下降。

1.2 水域污染严重,绿化带被破坏

沈阳一直以重工业为主产业,而浑河作为城市主干河流,在生产的过程中工业污水、工业废渣的不合理排放,会导致水域严重污染。除工业之外,沿河流域的农业灌溉以及居民生活污水等人类活动也会使浑河的水质不达标。虽在2000年以来政府阶段性治理过,但目前沈阳市仍存在污水偷排等现象,河岸绿化带破坏,鸟类、水生、两栖等以滨河绿化带为主要栖息地的生物逐渐消失,绿化带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1.3 植物种类较少,季相变化不明显

由于沈阳市地处华北植物和长白山植物区系交界,与南端的华北地区相比,气候较为寒冷,很多华北区系的植物无法在这个最北边界生长;虽没有长白山植物区系寒冷,但是缺乏水源,所以,植物多样性较低、稳定性差,可选用作为滨河绿化的园林植物更少,植物色彩不丰富,季相变化不明显,影响绿化效果。

1.4 非景观节点带缺乏后期养护管理

由于浑河全段较长,流域高达25000平方公里,贯穿于城市内部,对于沈阳城市规划有很大影响。在规划的过程中,浑河两岸建造了很多景观公园,如五里河公园、鸟岛、长白岛森林公园等,对此也有专门进行后期管护管理的部门,但在景观节点的间隔地段,管控力度不够强,甚至有些地段缺乏养护与管理,杂草丛生,生态与景观效果不佳。

2 浑河绿化带规划设计原则

2.1 协调好水利与景观设计的关系,营造多样性使用空间

滨河绿化带规划设计最大的矛盾在于与水利部门的协调性,河岸首先要满足城市防洪的功能需求,在此基础上与水利部门进行沟通,不降低景观设计的需求。随着现代风景园林学科的发展,生态驳岸逐渐出现在大众视野,它是一种融合功能性、观赏性和生态性于一体的新型驳岸,既提高了水利功能的效率,还可以通过泥沙沉淀达到净化河水的效果,同时增添了美观性。因此,在对浑河绿化带进行规划设计时,应结合沈阳地区的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城市风格、材料特点、植被特色、施工方法以及经济要求来选择生态驳岸结构形式,使其与周边景色和谐,营造出宜人的滨河绿化景观带。

2.2 科学治理水域污染,进行生态修复

科学治理污水是提升浑河绿化景观亟待解决的问题。依据生态景观规划原理,水生、湿生植物的特殊结构有利于过滤水源,所以,在符合植物生长原则的前提下,增加水生、湿生植物的种类,同时还可以扩大浅滩面积,全面进行生态修复,为绿化带的建造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2.3 强调地域性和创新性,塑造城市形象

园林景观设计作为一门环境艺术,创新性是十分必要的,且由于它的独特性,往往可以通过规划设计体现一个地区的地域性。浑河作为沈阳城市的代表河流,其滨河绿化带可以通过材料铺装、植被配置和景观小品体现出沈阳地域特色和地方文化,同时结合新手段、新理念和新技术,坚持园林绿化的创新性,为城市发展塑造形象。

3 浑河绿化带养护管理建议

在园林绿化工程中,后期养护是十分重要的环节,所以,针对沈阳市浑河地理条件,提出以下几点养护管理建议。

3.1 定期植物管护

植物是滨河绿化带的主体,对其管护主要包含定期浇水、施肥及修剪。由于沈阳地区冬季较为寒冷,不必考虑浇水施肥这一养护过程,但冬季需做好防寒保护工作,那么,主要的浇水施肥时间为春季到秋季落叶前,具体方案应视不同植物而定。东北地区春秋两季气温整体偏低,尤其春初秋末,此时应选择在中午,对缺水的土壤和植物进行适当补水和施肥,而夏季温度较高,宜早晚进行,浇水时应遵循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的原则。此外,对植物定期修剪是维持景观观赏性的最佳途径,修剪不但可以使树形优美,还可以合理分配光照资源,有利于植物生长。

3.2 防治病虫害

病虫害是影响植物生长最常见的因素之一,沈阳地区园林植物的病虫害多集中在杨树、柳树及火炬树等树种上,这些树种是沈阳市较为普遍的,所以,如果不有效防治,会造成大面积感染,危害环境,破坏景观效果。柳树是浑河沿岸数量较为庞大的乔木,在对其进行防治的过程中,首先,考虑采取生物防治措施,其次,加强园林植物自身免疫,合理搭配乔灌草,提升抗性,最后,合理搭配生物抑制农药和器械,将对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从根本上防治病虫问题。

3.3 加强园林绿化监管记录

除了在技术上解决问题外,后期养护管理中的监管也十分重要。园林管理部门应对浑河进行分段管理,有专业的人员去定期记录植物的生长以及铺装设施的情况,包括植被种类、土壤含水量、气候、地形、长势、设施完备性、铺装材料等,做到时刻掌握滨水绿化带的状况,以便针对问题对其提出详细养护方案,用最少的资源产生最好的管理效果。

河流是城市中的生态廊道,滨河绿化带对于城市生态和景观都至关重要。本文以沈阳市浑河为例,分析了浑河绿化带现今存在的问题,如驳岸形式单一、水体污染严重、植物种类较少以及部分地段缺乏养护管理,并探究了形成问题的原因,阐述了滨河绿化带的规划设计原则,同时在植物管理、防治以及监管提出了养护管理建议,希望可以对浑河绿化带的设计和养护提供帮助,建设独特的沈阳滨河景观。

猜你喜欢

浑河滨河驳岸
观赏草研究概况及其在太原市滨河两路的应用
浑河各河段水质随季节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研究
城市滨水空间生态驳岸审美设计研究
流域尺度的浑河水污染防治环境经济政策
基于随机森林的浑河沈阳段水质评价
河流防洪堤驳岸生态化设计研究
滨河湿地在城市河道治理中的价值探索
等待候鸟——第五山城步道滨河区灯光设计
探究园林驳岸的构造设计
泥水盾构施工对驳岸沉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