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2023-03-22王刚毅

奋斗 2023年3期
关键词:粮食市场高质量现代化

■ 王刚毅 丁 爽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践行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体现,也是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立足当前农业农村发展现状,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必须坚定不移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全面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夯实物质技术基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支撑。

一、站在乡村振兴的角度把握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农业农村现代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要举措,是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环节。

站在乡村振兴的角度把握高质量发展,就必须把握好乡村振兴中“质”的发展问题,实现高质量乡村振兴。准确把握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过程中,要注重历史、社会、实践的统一,在“量”的增长中蓄力“质”的提升,在“质”的提升中实现“量”的增长,正确认识把握发展理论与实践问题的辩证关系,始终将提高发展质量摆在农业农村发展的突出位置,加快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步伐。

站在乡村振兴的角度把握高质量发展,就要准确把握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特别是要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亟须补齐农业农村发展中的短板,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破解农业农村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更好满足人民个性化、多样化、高端化的美好生活需要。

二、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端稳“中国饭碗”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特殊商品和重要战略物资。保障粮食安全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

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不仅要立足国内粮食市场,更要将国际粮食市场作为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对世情、国情、农情的深刻把握以及对未来发展的战略远见,以党的二十大报告为指引“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一是要立足国内粮食市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牢守住18 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二是要立足国际粮食市场,在国际经济下行的环境下,建立健全国际粮食市场信息监测与预警体系,掌握国际粮食市场变化趋势,保障粮食进出口动态平衡。同时要构建粮食多元化进口格局,避免对单一国家形成依赖,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粮食贸易合作,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降低粮食进口风险。

三、以产业兴旺扎实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产业振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根本之策,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内容。扎实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必须立足高质量发展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促进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产业振兴引领乡村振兴。一是促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依托农业农村资源促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做优做细农产品深加工,延长农产品产业链,增加产品价值。打造特色乡村旅游产业,借鉴优秀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案例,结合不同地区独特优势推动农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二是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引领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主力军,是带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主体。要进一步激发龙头企业创新活力和发展动力,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引领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好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引导更多企业在乡村落地产生集聚效应,扩大产业集群。三是加强农村电商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积极推进农村电商物流网格工程建设,打通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助力城市新产品“走进来”、农村农产品“走出去”,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缩小城乡差距,进一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

四、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一项重大任务,必须坚持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让乡村实现由表及里、形神兼备全面提升。

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是乡村振兴的主要参与者和受益者。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依法依规,切实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一是建设绿色乡村。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垃圾污水的处理,做好农村垃圾分类处理,对部分垃圾进行资源化利用。坚持“宜旱则旱、宜水则水”原则,扎实有序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二是建设宜居乡村。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和实际情况科学规划村内基础设施建设,特别要注重加强防疫、养老、教育、医疗等方面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三是建设文明乡村。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要注重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农村法治教育,推进移风易俗,引导农民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自觉遵守村规民约,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为农民群众提供更加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猜你喜欢

粮食市场高质量现代化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边疆治理现代化
清代的省级粮食市场网络与市场中心——基于粮价和商路视角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当前粮食市场管理现状及对策
深化粮食供给侧改革 确保乐山粮食市场供需平衡
国家粮食局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粮食市场监测工作的通知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