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县域经济发展能力研究
——以河南省汤阴县为例
2023-03-22王娜
王 娜
(中共汤阴县委党校)
古语有言:“郡县治则天下安,郡县富则天下富。”县域经济发展在国家高质量发展战略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提出与实施,县域经济发展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基于此,本文以河南省汤阴县为范本,通过实地调研,分析新阶段汤阴县经济发展的形势,并对如何提升汤阴县经济发展能力提出可行性的对策建议,以期为相关管理决策提供参考。
一、汤阴县经济发展形势分析
要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就必须重视县域经济发展。综合来看,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时期,汤阴县经济发展既有自身的优势,也有潜在的风险和劣势;既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也有来自外部的挑战。
(一)优势
从历史、地理、经济、生态、社会环境等方面来看,汤阴县经济发展优势显著,主要表现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区位优势明显、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生态环境和营商环境持续改善。
第一,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汤阴县有5000年文明史、3400年文字史、2226年建县史,是联合国地名专家组命名的“千年古县”,是著名的“三圣文化之乡”:“文圣”文王拘而演易,“武圣”岳飞精忠报国精神永耀中华,“医圣”扁鹊悬壶济世、救人无数。绚丽多姿、内涵丰富的文化资源,造就了汤阴县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第二,区位优势得天独厚。汤阴县地处河北邯郸、河南郑州、山西长治、山东菏泽四省市之间,位于河南安阳、鹤壁、濮阳三市交会中心,自古就是南北交通要道。如今,京港澳高速、107国道、中华路纵贯南北,302省道、219省道横贯东西,京广铁路、京广客运、晋豫鲁铁路在汤阴县形成双十字交叉状,铁路口岸、安阳机场、安罗高速、城际铁路开工或即将开工建设,万庄物流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保税仓申报成功并投入运营,铁路专用线开通,安阳东向出海国际物流大通道正式打通,汤阴县公铁空海“四港联运”区位优势和承东启西的区域性战略价值日益凸显。“南水北调”“西气东输”“晋煤东运”等国家重大能源工程贯穿全境;冀鲁豫成品油储备库建在汤阴县;投资7.8亿元的华能安阳热电项目,发电机组已通过验收并开始发电;建成开通5G基站137个。这些为汤阴县未来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能源支撑。
第三,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建成以省级产业集聚区为主载体的“一区三园”(食品医药产业园、新型制造业产业园、新型材料产业园),产业集聚区入驻企业206家,先后3次荣获河南省“十快产业集聚区”。益海嘉里、安井、众兴、甘源等28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等食品工业企业先后落户,拥有“金龙鱼”“嘉士利”等26个中国驰名商标及598个系列名牌产品,培育形成小麦、玉米、大豆、肉鸡等10大产业链,带动建成3.6万公顷优质强筋小麦、3.3万公顷优质玉米、8000公顷优质蔬菜、2亿袋食用菌、1333公顷中药材、6000万只家禽、150万头生猪生产加工基地。
第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实施全县域生态水系规划,对汤阴县“两库、四河、三水、五园”进行水系治理。其中汤河贯穿县境东西,沿河两岸绿树成荫,人文景观密布。汤河国家湿地公园总面积710.2公顷,其中湿地面积568.7公顷。以汤北新城建设和城市提质工程为抓手,不断改善城区环境、提升城区品质、优化服务供给。
第五,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健全“政府承诺+社会监督+失信问责”机制,稳步实施“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全县35家职能部门、1788项服务事项进驻企业服务中心,“进一个厅,办一揽子事”,积极推进“管委会+公司”机构改革。从“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完善产业配套和要素供给、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3个维度发力,逐步叫响了“汤阴服务”品牌。
(二)劣势
汤阴县经济发展的不足之处体现为产业结构有待优化、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有待提升、社会民生事业尚存短板。
第一,产业结构层次有待提升。同区域产业呈现同质化竞争态势,产业链条仍然延伸不足,高端要素资源集聚能力欠缺。汤阴县主导产业规模相对偏小,产业层次整体偏低,食品、医药等初级产品占比高,产品附加值低,税收贡献少,装备制造业税收贡献突出,但龙头企业数量少,产业链条相对单一,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正在培育当中,规模和总量较小,尚未成为经济增长的有力支撑。物流业已形成一定规模优势,但发展方式相对粗放,对经济的整体带动作用有待增强。
第二,文化资源优势还未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汤阴县历史悠久,文化深厚,是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联合国地名专家组命名的“千年古县”,有“易经圣地”“岳飞故里”“北艾之乡”的美誉。但现实文化资源优势尚未转化为产业优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相对缓慢,产品吸引力、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度、旅游要素配套等方面存在短板。
第三,社会民生事业尚存短板。近年来,汤阴县经济社会发展虽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公共服务能力仍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快速增长的需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优质化压力大,医疗、幼儿教育等方面供给不足,人口老龄化问题较为突出。
(三)机遇
目前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汤阴县经济发展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窗口期。中部崛起、中原城市群建设、“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等多重国家重大战略的深入实施,为汤阴县乘势推动高层次的跨区域产业、文化、旅游、科技交流合作,争取更多经济发展项目纳入国家和重大区域发展规划,提升相关产业发展能级创造了新机遇。
(四)挑战
当前国际形势日趋复杂,国内又处于供给侧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强力攻坚期。周边县、市发展迅速,对生产要素的争夺更加激烈,招商引资竞争更加激烈,压力更大。制约汤阴县经济发展能力提升的因素主要源于新旧动能转换的不足。当前,汤阴县新旧动能转换主要面临着五大瓶颈:一是现有食品医药主导产业难以拉动汤阴县经济持久发展;二是企业缺乏相应配套,产业链延伸度较低,生产成本比较大;三是下游企业多、低端产品多,创新度不够,特色不明显,常常陷入同质化低价竞争困境;四是环保硬约束加大,倒逼企业绿色发展,滞产、慢产甚至停产成为不少企业担心的问题;五是产业、地域品牌化程度不高,缺乏知名度、美誉度。
二、提升汤阴县经济发展能力的对策建议
要实现经济高量发展,必须有坚实的产业基础。事实表明,只有坚定不移地发展产业,才能增强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促进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汤阴县经济发展能力的提升应坚持走特色产业之路,同时稳步推进乡村振兴,发展全域旅游,采取多种激励措施,释放发展新动能。
(一)坚定发展路径,推动县域特色产业提档升级
第一,持续壮大实体经济。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立足县情实际,发挥比较优势,着力培育壮大特色主导产业,培育龙头企业,推动企业集群发展,巩固产业基础、延展产业链。要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增强发展后劲,以大项目推动大发展。
第二,培育壮大医药大健康产业。大力发展医药产业,鼓励河南科伦药业有限公司等医药龙头企业提升产品层次,延伸成品药产业;加快华润三九医药、郑州泰丰制药、广东溢多利等一批高附加值的成品药、中成药、中药制剂、创新药的产业转移;加快现代中药转型发展,加强对汤阴北艾等大品种及名优中成药的二次开发,积极推进种植、采集、加工、提取、研发、制药全产业链发展。促进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打造高端医疗康复器械产业园,培育医药大健康产业新动能;发挥县域生态优势,依托初具规模的艾草产业,启动传统民居体验村落等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打造融合医疗、保健、康养、文旅于一体的大健康养生基地。
第三,培育战略新兴产业。积极融入安阳市百亿级新材料产业集群,重点围绕新型建材、新型包装、装备制造等应用领域,着力培育新材料产业集群,探索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先进基础材料制造水平,依托古贤新型材料产业园发展基础,积极引进和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市场活力足的特色新材料企业,重点拓展绿色包装材料、环境替代材料等生态环境材料以及新型墙体材料、新型保温隔热阻燃材料等新型建材材料领域。
(二)强化发展支撑,增强县域承载能力
第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乡村。必须注重发展乡村经济,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探索土地流转方式,形成农场经济,利用现代化农业种植方式,促进农产品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经济附加值,发展绿色、安全、健康农业。下大力气形成特色农业,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促进农业产业化、集群化发展。
第二,加快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围绕全域旅游规划,持续推进旅游单体工程提升整合,逐步构建现代化、综合性旅游产业体系。以汤河旅游景观带和连接羑里城、岳飞庙的历史文化特色街区为依托,借力城市提质、乡村振兴,以全域旅游为引导,发展传统村落、乡村农宿、观光采摘游、工业研学游、中医康养体验游、赛事活动观摩游。推进城市旅游化建设管理,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
(三)释放发展动能,推动县域改革开放提质提效
第一,持之以恒推进改革。要坚持用改革破解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不断释放改革红利,激发市场活力。要结合汤阴县发展实际,持续深化政府改革,简化办事流程,大力推行“保姆式服务”,推出更多的改革举措。不断完善产业集聚区服务平台建设,在高新技术人才引进、资源整合等方面下功夫,推动更多资源向县内集聚,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第二,激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创新财政资金投入方式,优化投入方向和重点,加大企业研发后补助、研发准备金、研发风险分担等财政奖补力度,支持企业建设技术中心。落实企业投入基础研究税收优惠和创新产品政府优先采购等普惠性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第三,优化创新发展环境。整合利用空闲地、零散空地、空置厂房等资源,集中布局创业孵化项目和人才公寓等配套服务设施,设立专项人才基金,为创业人才提供办公场地及金融财税支持。积极探索实施科技创新券计划。探索产业知识产权运营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健全知识产权侵权查处机制,建立“快速维权”通道,构建开放有序、公平高效、活力迸发的产业创新生态。畅通人才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流动渠道,鼓励支持高技能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在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合理流动,激励人才向科研一线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