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新时代乡风文明建设
2023-03-22邱荷
邱 荷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乡风指乡土风俗,其经过长期的历史和文化沉淀,逐渐体现为一种人文传统、生活方式和礼仪制度,从而成为人类文明的一部分。乡风文明作为一种文明的传承和赓续具有稳定性,涉及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的范畴,受到人类物质文明发展程度的制约。乡风文明既是农村现代化实现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推进农村现代化进步的重要力量,而乡风文明建设是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现代化是推动乡风文明不断变革的根本性内生变量,乡风文明建设的内涵随着现代化的发展而不断丰富。中国式现代化既遵循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又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现代化道路,它源于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理论,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特质,立足于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以共同富裕为价值目标,以“五个文明”协调发展为根本要求,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发展方针,呈现出自身独特的鲜明特征,从而丰富了新时代乡风文明建设的时代内涵。
一、营造爱护生态的文明乡风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就决定新时代乡风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要努力营造爱护生态的文明乡风。当前,营造爱护生态的文明乡风,重点是要传承中国传统的生态理念,树立新时代的生态观和严格生态保护制度。
(一)传承中国传统生态观
一方面,要在农村广泛宣传“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生态自然观。“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生态观的整体思维范式,卜松山指出:“‘天人合一’是具有中国特点的人与自然的统一思想,是一个具有世界性影响的思想。”一要坚持人与自然相统一的观点,“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春秋繁露·立元神)天、地、人构成了一个有机统一的世界。人与自然界的地位平等,“物无贵贱”(庄子·秋水)、“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张载集·西铭篇)要教育人们做到“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周易·文言),尊重自然规律,将自然之道内化为为人之道,与他人谦诚相处,做到乐天知命,道济天下,达到人与自然在精神层面的有机统一。二要培育村民养成“仁爱万物”的中国传统生态伦理观。“天人本无二,不必言合。”(二程遗书·卷六)人与自然不可分离,关爱自然是基本的道德要求。爱人与爱万物是内在统一的,不关爱自然也就做不到“仁”。“君子之于万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要培养人们对自然界之物的恻隐之心。王阳明指出,“见鸟兽之哀鸣觳觫,而必有不忍之心焉”“见草木之摧折而必有悯恤之心焉”。要强化人们保护自然的伦理责任。曾子把人们对自然界的随意杀伐认定为一种不孝的行为,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伦化,“断一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礼记·祭义),进一步强调了自然乃人生存之根本的生态理念。要引导人们把保护自然当成是积德行善。“为善者天报之以福,为不善者天报之以祸”(荀子·宥坐),鼓励人们少杀伐多放生,多做善事以积德求福。
另一方面,引导村民践行“知止节用”的中国传统生态治理观。中国很早就重视通过制定法令制度对自然环境进行治理。据《周礼》记载,西周时就设有相关专职官员,如“山虞掌山林之政令。”(《周礼·地官·山虞》)制定相关法律,如“毋伐树,有不如令者,死不赦”(《伐崇令》)、“春二月,毋敢伐材取木山林。”(《秦律·田律》)同时,古人已经认识到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的欲望的无穷性的矛盾。“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而人之欲无极。”(白居易·《策林二》)如何解决这一矛盾,老子指出要“知止而行”,强调人们做事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凡事要留有余地,适可而止。这就要坚持“取之有度,用之有节”(陆贽·《均节赋税恤百姓六条》)的原则,以实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引导农民在生产实践中遵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砍伐树木要遵循其生长特点,打鱼狩猎要把握动物的生殖繁衍期,保护和节约生态资源。
(二)树立新时代的生态理念
一方面,要引导人们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在劳动实践过程中不断实现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化,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人与自然要和谐共生。幸福生活不仅要有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还要有优美的生态环境。当前,一是教育农民树立新时代的生态文明观,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二是农村卫生环境建设要从开始的“村容整洁”上升到“生态宜居”,不仅强调环境美不美观的问题,还要让人的思想产生从“爱干净”到“爱大自然”的飞跃,升华到生态文明的层面来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让人们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
另一方面,要培育村民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观。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优美的自然风光不仅可以让人们身心愉悦,又能让群众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把生态资源转化为生产力,使绿水青山成为人民群众的共同福祉。目前,一要鼓励村民建设好绿水青山,更好地吸引投资,大力发展旅游、观光、休闲、健身、养老等现代产业,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要树立正确的发展思路,把自然风光保护好,从本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选择好发展产业,做足山水文章,找到一条建设生态文明和发展经济相得益彰的脱贫致富道路。要通过改革创新,盘活土地、劳动力、资产、自然风光等要素,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让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带动贫困人口增收。二要推动农村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生态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要加快构建农村绿色生产体系,增强农民的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自觉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让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成为主流的生产生活方式,通过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推动农村能源消费革命,破解绿色发展难题。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把爱护生态、保护资源等内容纳入国民教育和培训体系,纳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全社会树立节能就是增加资源、减少污染、造福人类的理念,推动形成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二、形成崇尚劳动的社会风气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劳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因此,只有通过劳动奋斗才能实现幸福的生活。这就要求在乡风文明建设过程中加强劳动教育,涵养艰苦奋斗的良好家风,使热爱劳动、勤俭节约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一)重视劳动教育
一方面,要在农村宣传劳动的意义和科学内涵。一是让人们充分认识到只有劳动才能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因此,广大农民要积极劳动、善于劳动,引导青少年树立科学的劳动幸福观,坚决抵制当前社会上存在的享乐主义思想,杜绝好吃懒做的行为,不“躺平”“摆烂”“啃老”,走劳动致富的道路。二是要认识到创造性是劳动最本质的特征,在生活劳动中培养创造意识和创造精神。诚实劳动是劳动的根本要求,要教育村民在劳动中不投机取巧、偷工减料,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劳动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耗费,要消除不劳而获的思想。享受休闲是劳动的重要内容,但是“休闲一旦与工作分离,成为一种独立的活动时,它就不再具有任何价值”。要让人们懂得休闲必须建立在参与劳动这一前提之下,脱离劳动的享受最终会使人变成物质和金钱的奴隶。三是要认识到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密码。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要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坚决反对铺张浪费,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浓厚氛围”。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弘扬劳模精神,净化社会风气,扎牢崇尚艰苦奋斗的思想根基。
另一方面,要努力培养劳动精神。从狭义上看,劳动精神是指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精神;从广义上看,劳动精神包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的核心是淡泊名利、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工匠精神的核心是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培养劳动精神一是要让青少年儿童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劳动观念。父母要向子女大力宣传劳动模范和典型的优秀事迹,讲好劳模故事、劳动故事、工匠故事,使爱岗敬业、勤劳致富的思想在幼小的心灵扎根发芽;要为子女树立身边的先进标杆,明确学习对象,树立热爱劳动的思想,养成勤于劳动的习惯,用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崇高精神和高尚品格鞭策自己,学会在劳动创造中追梦、造梦,不断磨炼意志,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成为懂得劳动、善于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二是家庭要注重青少年儿童的劳动实践。实践是最有效的教育方式,要让青少年儿童在劳动实践中学会劳动、磨砺意志、理解劳动的艰辛,养成从小热爱劳动的习惯。在平时的生活中,可以多鼓励他们做家务劳动,做力所能及的农活,教会他们做饭、洗碗、洗衣服,提高他们的自我生活和自我管理能力。
(二)构建农村和谐的劳动关系
要使热爱劳动在农村成为良好的社会风气,就必须充分保障农民的劳动权益,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就是要“维护和发展劳动者的利益,保障劳动者的权利。要坚持社会公平正义,排除阻碍劳动者参与发展、分享发展成果的障碍,努力让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
一方面,要依法保障农民劳动者的基本权益。一要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地方政府要拓宽就业渠道,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为农民自主择业、自主创业提供更多的支持,降低创业成本,鼓励积极就业、大胆创业。要加大对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的资金投入,努力提高农民的劳动技能。二要保障农民的各项劳动权益。确定合理的最低劳动工资标准,健全落实工资的支付规定,严惩欠薪、拒付工资等违法犯罪行为,保障农民工按时足额领到报酬。进一步推进分配制度的改革,不断增加农民工的劳动报酬。落实关于工作时间的规定,保障农民工的休息权。严格执行国家劳动安全卫生保护标准,减少生产安全事故和职业病危害,保障农民工的劳动安全卫生。
另一方面,要及时正确处理农村劳动关系纠纷。一要建立健全劳动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加强对劳动合同制度实行的监督、指导和服务。对农民之间的劳动关系纠纷,要完善协调劳动关系的机制,充分发挥村民委员会和乡贤在调解劳动纠纷中的重要作用。二要健全农村劳动关系矛盾调处机制。全面推进农村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和网络化管理,强化对突出问题的专项整治。建立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完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制度,畅通法律援助渠道,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同时要加强对农民的思想教育工作,不断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认知水平。
三、培育互助共享的淳朴民风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要求村民邻里守望、相互帮助,先富帮后富,加大资金、技术合作,发展农村慈善公益事业,形成互助共享的淳朴民风。
(一)弘扬传统的“仁者爱人”思想
“仁者爱人”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核心价值,“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八节》),强调每个人如果做到尊重和爱他人,那么他也能够得到别人的尊重和爱,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和谐和幸福。
弘扬“仁者爱人”的美德,一方面,要做到家庭成员、家族成员之间的互相关爱。改革开放后,尽管农村人口的流动性大大增加,但中国农村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呈现家族相聚而居的特点。因此,在农村要形成互助共享的社会风气,必须充分发挥家族和家庭的作用。现在很多家族非常注重祠堂修建、家谱修订、家训修改,不断加强家族的凝聚力,这是市场经济文化对家族文化冲击的反映,有利于发挥家族在乡风文明建设中的作用。现在很多家训一般都包含爱党爱国、勤俭节约、保护生态、互助共享等积极内容,还有一些乡村的家族筹备家族基金,建立了助学奖学制度,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反响。乡贤往往是家族中德尊辈长或是返乡的成功人士,他们在农村具有很大的号召力和威望,要充分发挥乡贤的示范、劝导和教育作用,引导广大村民和谐友爱、孝敬父母、乐善好施。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在家庭中要以身作则,尊敬长辈、乐于助人,多做善事,严格要求子女,使其从小就懂得关爱他人。
另一方面,要树立正确的义利观。一是大力宣传中国传统的义利相统一的思想。“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要“舍生而取义”(《孟子·告子上》),认为“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里仁》),义与利可以统一于道。二是培育“舍小我而利公”的情怀。“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墨子·兼爱中》),“有力相营,有道相教,有财相分”(《墨子·天志中》),“万民被其利”“天下皆得其利”(《墨子·尚贤中》)。如果一个人能够从利他出发,那么天下每一个人都能得益,整个社会也就得利。当前要引导村民正确处理好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的关系,农村很多的矛盾纠纷大都源于经济利益,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同时,要教育人们将精神幸福置于物质幸福之上,不要“为物所役”,要做到“物物而不物于物”(《庄子·山木》)。
(二)践行新时代共享伦理观
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国共产党对共享发展理念进行了详细阐述,形成了时代共享伦理观。共享的主体是全民共享,共享的内容是全面共享,共享的途径是共建共享,共享的进程是渐进共享。践行共享伦理是坚持共同富裕目标的根本要求,是新时代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方面,要培育共享精神。一是在理念上,要在乡村宣传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平等、互助、共同发展的和谐幸福观,育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价值理念,真正做到人人享有、各得其所。坚持个人对社会奉献和社会对个人关怀的集体主义幸福观,发扬民主,激发民力,形成人人讲奉献的良好氛围。二是农村现代化的实现,最终要以集约化的经营为主。目前以家庭为单位的分散经营投资大、成本高、收益低,是影响当前农业收入的主要因素。要大力支持乡村企业、休闲旅游业的发展,积极稳妥引导农村合作经营,提高农产品收益率,构建新时代的农村经济共享机制,涵养人们的共享精神。三是建立农村帮扶机制,对一些贫困户,要从思想、物质、技术和制度层面予以帮助,扭转部分贫困户等、靠、要的观念,鼓励通过劳动致富。同时,政府相关部门和村委会要通过帮扶结对,让一些农村种植、养殖大户给予技术传授,支持贫困户以土地、劳动力参股加入农村合作经济,形成一个互助共享的友好氛围。
另一方面,要推动农村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当前,农村贫富差距较大,留守的老弱妇孺人口较多,发展慈善公益事业迫在眉睫。一是培育村民形成慈善公益理念,学校要加强青少年慈善公益意识的培养,矫正村民在慈善公益理解上的偏差,慈善公益不仅仅是捐钱捐物,而且包括义工等各种义举,形成人人都可以做慈善公益的观念。二是现在农村的慈善公益组织主要以半官方或家族为主,政府要积极拓宽慈善资金来源,加强引导、号召、组织村民参与慈善公益事业,并完善管理和服务。三是对参与慈善公益事业的企业予以减免税收的政策支持,特别是对农村企业和个体经营户从事慈善事业的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四是建立一支素质高、业务熟的农村慈善工作队伍,加强对志愿者、义工和慈善管理人员的培训。以上举措,不仅可以推进农村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而且可以大力弘扬人们的慈善精神,形成互助共享的淳朴民风,不断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