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员导师制下提升教师家校沟通能力的探索

2023-03-22施建英

中国德育 2023年2期
关键词:小汤家校导师

■ 施建英

家校沟通也不是学校导师单方面的努力就能行的,需要家校携手,保持开放、平等、协作、共赢的关系,才能构建家校和谐共育的良好氛围,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每位教师都是集德育教师、学科教师、心理教师、生活教师、生涯教师等于一身的全科教师。这就要求改变以班主任为主的和家长沟通的模式,变成以导师为主的和受导学生家长沟通的模式。这样有助于提高家校沟通的广度和深度,但也对教师家校沟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了解家长需求的背后,做到沟通在点上

家校沟通中,很多时候家长会主动寻求导师的帮助,而这背后一般会有深层次的原因。新导师热情有余,容易不假思索满足家长的需求,却忘了去了解家长需求背后的原因。

1.案例呈现

老师,孩子作业做得慢,请您批评!

三年级的小晨同学今天没有来上学。原来,几天前家长提出,希望导师以孩子作业做得慢为由在课堂上批评教育一下孩子,这位导师答应并照做了,结果孩子回家后和妈妈大吵了一架,认为妈妈和老师串通一气,让自己在全班同学面前抬不起头,于是拒绝上学。家长束手无策,责怪起导师来。

2.案例分析

关于作业问题,教育部“双减”政策中要求,小学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当家长让导师以“孩子作业做得慢”为由批评孩子时,年轻的导师没有了解孩子在家里做了什么作业、为什么慢、慢的程度等情况,直接答应了家长。其背后的原因可能是:第一,导师想通过满足家长的需求来体现自己的职责和价值;第二,导师不清楚家庭教育中导师的职责;第三,导师不了解该家庭亲子关系的状况和家长的动机。

此案例中家长提出诉求背后的原因可能是多样的:家长在孩子面前没有权威,家长对“双减”政策下的作业管理不甚了解,家长依赖导师、考验导师等。

3.改进措施

导师有“学业辅导”的任务要求。导师应定期帮助学生进行学业分析,发现问题,提出建议,指导学生自主制订学习与发展计划;采取有效措施端正学生学习态度,激发其学习动力,培养其良好学习习惯。

在本案例中,导师需要指导家长如何应对,以此帮助家长提高家教水平。导师应在严格遵守教育部“双减”政策下作业管理相关规定的基础上,第一,引导家长客观分析孩子的态度、兴趣、意志力等,指导家长和孩子一起探讨作业的难度、数量,在亲子探讨中增进亲子良性互动关系,并在分析原因、相互理解、寻找对策中达成一致;第二,指导家长学会调试自己的焦虑情绪,不能以成人眼光来看待孩子,不能以作业本身的完成率、正确率、速度等作为衡量孩子学习能力的标准,而是要指导家长以孩子学习有没有动力、学业有没有进步等作为衡量标准;第三,指导家长进一步了解孩子,相信孩子,帮助孩子,给孩子一个缓冲和调整时间,做孩子的坚强后盾。

学生的学业情况是家长非常关心的问题。导师需要积极缓解家长的养育焦虑情绪,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发现孩子的个性潜能和优势特长,建立对孩子成长的合理预期。当涉及不是自己所教的或者擅长的学科时,导师还要联系任课教师,把了解到的学生课堂表现、作业情况等告知家长,家校合力促进学生学习进步。

二、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做到沟通在心上

家校沟通要到位,导师就必须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据此有的放矢开展工作。沟通要讲究方式方法,是主动沟通还是静心等候,是课上沟通还是课下沟通,需要细心斟酌。如果采取了不太恰当的沟通方式方法,不仅走不进学生的心里,还会产生“副作用”。

1.案例呈现

老师,我家孩子碰到一点儿小事就哭

五年级的小美同学因为班级男生给她取绰号,回家大哭。小美妈妈跳过导师,直接把这事告诉了班主任,班主任在班级里对相关人进行了批评教育,男生保证以后不会说了。小美因为这件事全班同学都知道了,更加难为情,回家又哭了一场,并且希望任何人都不要再提起。第二天,导师知道了这件事,在课上走到小美面前说:“一点儿小事,有什么好哭的,胆子这么小,要像XX学习,瞧她大大咧咧的,不要总是把别人的话放在心上!”小美听后又大哭了一场,之后再也不理睬导师了,有什么心里话也不告诉妈妈了。妈妈很头疼,问导师:我家孩子碰到一点儿小事就哭,该怎么办呢?

2.案例分析

本案例中女生哭了三次,特别是导师一句话,更是让她大哭一场,并关闭了心门。究其原因,第一,导师对孩子的性格特点不甚了解,没有意识到其性格比较敏感内向;第二,导师没有了解前期发生的事情,缺少与学生及家长、班主任之间的沟通,不了解女生此时的心理状态;第三,导师在不恰当的时间,采用了不恰当的方式教育学生,加剧了这件事对学生的负面影响,最终让学生对导师和家长都产生了排斥心理。

3.改进措施

导师有着“心理疏导”和“成长向导”的任务要求 。所谓“心理疏导”,是通过各种渠道及时了解受导学生心理状况,疏导学生不良情绪,化解学生心理压力,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成长中的挫折和烦恼,激发学生自尊、自重、自爱、自信意识,培养学生拥有阳光心态和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所谓“成长向导”,是帮助学生分析自身优缺点,全面认识自我,明确发展方向,不断完善自我,真正实现自我。

作为导师,教师要了解每一位受导学生的身心特点,对学生做出客观、全面的评价,根据不同学生特点采用不同的沟通方式方法。本案例中的女生特别敏感,更适合在课后或校外悄悄地进行沟通。譬如,和家长约好时间,上门家访;和学生坐下来,一对一谈心……此外,如果孩子暂时不愿意谈,导师和家长就需要放慢节奏,安静陪伴,耐心倾听,不要急于解决问题。

面对性格特别内向的学生,导师也可以合力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如美术老师可以通过画一画、涂一涂、说一说等,让孩子吐露心声,提升亲子关系、师生关系;体育老师可以通过搭建平台和创设机会,和胆小的学生一起运动,一起闯关,以此来锻炼学生胆量,培养学生自信心。

三、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做到沟通在实处

学生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特质各不相同:有的学生活泼开朗,有的学生内向孤僻,有的学生容易偏激……学生身上所具有的特质,往往与家庭密切相关。所以,导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以便在沟通中准确定位,把握教育的尺度。

1.案例呈现

老师对我家孩子不关心

小汤同学是四年级的新转进生,班主任尹老师和他结对,成为他的导师。小汤个性活泼,到了新环境也毫无拘束感,一下课就找同学玩。有一次,小汤找小屠同学玩时,因小屠正在写作业,就没理睬他,在拉扯中,小汤没站稳摔在地上,“咯咯”笑个不停。尹老师看见了,认为是同学之间嬉戏,没当一回事。第二天,小汤家长来校找领导告状,说孩子刚来新校,受到同学欺凌,导师不管不顾。

2.案例分析

案例中的家长认为自己家孩子碰到这件事是大事,但导师像没有看到一般,没有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尹老师在事件发生时,认为这是一件同学之间嬉戏的小事,没有必要告知家长。双方由此产生了矛盾。探究原因,第一,尹老师对该事件仅凭自己的经验,认为是同学之间嬉戏,没有深究;第二,家长和老师之间不是很熟悉,老师和家长之间还没有建立起良好的关系;第三,家长对老师不信任,或者想要引起学校足够重视,因此跳过了导师,直接上报到学校。

3.改进措施

导师有着“思想引导”和“生活指导”的任务要求。所谓“思想引导”,是指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并学会处理与自我、他人、社会和国家的关系,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所谓“生活指导”,是指帮助学生分析自身优缺点,全面认识自我;明确发展方向,不断完善自我;确立成长目标,真正实现自我。

导师须深入了解每个受导学生的家庭情况,了解每个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教育特点。对于新转进生,导师要多加关爱,可以通过家访,多了解学生及其家庭。譬如,本案例中的家长,在家里特别溺爱孩子。如果老师在第一时间告诉小汤家长事情经过,孩子之间只是嬉戏,家长了解事情真相后,感受到老师的真诚和对自己家孩子的关心,就会消除误会。此外,导师还要对新转进生进行校园生活适应性的指导,使其了解校纪校规,了解班级公约,让学生快速融入新集体之中,结识新朋友,明确新目标,开启愉快的校园新生活。

当然,家校沟通也不是学校导师单方面的努力就能行的,需要家校携手,保持开放、平等、协作、共赢的关系,才能构建家校和谐共育的良好氛围,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小汤家校导师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关于发起创建“家校共育实验校”的函
一个纸团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痛”,也是一种爱
“痛”,也是一种爱
V eraW an g
导师榜
爱情导师
雨中(短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