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作业设计,让“双减”精准落地

2023-03-22江苏省常熟市莫城中心小学金佳玮

新教育 2023年4期
关键词:双减小学生作业

◎ 江苏省常熟市莫城中心小学 金佳玮

当前,“双减”政策要求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降低作业负担、减少课外培训机构压力等,为学生创造更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双减”政策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用更加精准化的作业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可谓是一举多得。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针对当前学情,优化作业设计,为语文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帮助,实现立德树人的终极教育目标。

一、减少作业数量,降低作业负担

作业服务于课堂教学,要让学生在做作业时有效巩固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双减”政策下的小学语文作业改革势必要经历“减负”的阶段。教师需要合理安排学生的作业数量与作业质量,让学生有充裕的放松、休息、娱乐的时间;需要精准把握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尽量将其控制在20 ~40分钟,还需要合理掌握作业难度,让作业发挥其最大的价值。

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需要摒弃传统的教育观念,为学生甄选更有意义的作业形式与作业内容,避免作业中出现大量且无用的重复性习题,让小学语文的作业“精致化”。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白桦》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让学生认识课堂生字词的基础上适当减少作业中的习题量,让学生能够以简单、快捷的方式完成作业。还可以让学生仿照《白桦》的原文去写一篇类似的现代诗歌,同样也是以植物为参照物,以仿写为主,但又要与原文不同。这样的作业设计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作者的写作方式,同时也能够加深学生与作者间的情感共鸣,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提升作业在教学中的价值。

二、重视个体差异,设计分层作业

作业存在的意义是为了帮助学生在课后复习课堂内容,巩固课堂重要知识点,同时还能够锻炼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点的能力,有效实现知识内化。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的过程中,需要重视不同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以分层作业的形式为学生设计不同的作业内容,让语文课堂作业更具个性化,以此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存在差异、对语文学科感兴趣的程度不同、学习习惯不同等,种种差异都将会影响学生做作业的效率,从而影响学生学习语文的效果。这时候的作业设计就要从学生个人的实际情况入手,充分安排好作业的层次。例如教师在为学生安排读后感作业时,就需要了解不同学生的写作能力。分层的作业设计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能力,还能够快速缩短不同学生之间学习的差距,有效带动全班学生的语文成绩整体提升。根据学生的个人能力设计个性化的作业,也能够让作业难度更符合学生需求,有效降低学生的作业时长。

三、安排情境作业,提升学习热情

引导小学生学习要从提升学生对学科的兴趣与热情入手。小学生的心智与思想较为简单,对热爱的事情有着十足的冲劲,这也正是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利用的一点。教师在课堂中需要丰富课堂的教学形式,吸引学生对课堂产生一定的兴趣,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喜欢上语文学科。这样的教育理念也应当延续到语文作业设计中去,改变做题、抄生字等传统的作业形式,提升语文作业的多样性。

教师可以适当安排一些具有特色的情境类型作业,以体验度更高的情境激发学生对作业的热情,提高学生的作业完成度。情境类型的作业设计通常以情景演绎类作业为主,也就是课本剧的形式。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课本剧还是较为常见的,小学生易对角色扮演类作业产生浓厚的兴趣。

小学生普遍对情境类作业的接受度更高,更愿意完成情境类作业。由此可以看出,情境类作业在“双减”政策下的语文作业设计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师应充分研读并分析教材知识点,从中挖掘出能够灵活变换的知识点,以此构建情境类的主题作业,带领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

四、设计游戏作业,强化学习动力

在“双减”政策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需要遵循学生的天性,刺激学生在学习中成长。教师需要明确课堂的教学方式与作业安排,要让作业更具游戏性,更符合小学生的天性,让学习可以和“玩乐”结合起来。学生在游戏和玩闹中学习,也能够直接强化学生的学习动力。因此,教师必须要开发游戏化的语文作业形式,让作业成为教学的有力工具。

小学生还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但也正因小学生的这种天性,造就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灵活的思维,这便是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利用的点。例如《纸的发明》这一课的教学工作结束之后,教师便可以给学生安排以游戏类型为主的作业环节。文章中详细描述了造纸术的发明,教师可以让学生与家长一同制作几张纸,体验造纸术的神奇,感受我国古人的伟大智慧。

在设计游戏作业时,教师要注意游戏内容与教材知识点的结合。游戏只不过是一种作业的表现形式,并不能成为作业的目的,因此教师在游戏中要融入课堂知识,让学生在轻松的游戏中完成教师所布置的学习任务与作业任务。

五、布置实践作业,培养应用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也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专业素养。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应用在课堂中学习到的语文专业知识,教师可以安排一些实践类型的作业,以此强化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实践活动类型的作业设计,能够丰富学生的作业形式,改变原有的作业模式,让学生在不一样的作业模式中强化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同时也能够以丰富多彩的作业内容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动力与热情。

实践类型的作业形式丰富,而且可以和其他学科形成有效的联动,让语文教学不再独立存在,能够和其他学科的教学关联起来,让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对所学知识产生更多的感悟。如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只有一个地球》的课后作业设计就可以实践的形式开展。教师可以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去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例如在节假日由教师带领或由家长陪同,参观当地的生态公园、现代科技博物馆等,让学生感受宇宙、生命、自然之间的联系。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这一天的“出游”经历来制作一张以“保护地球,珍视生命”为主题的手抄报,用绘画和写作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为全面推动“双减”政策落实,教师需要从根本上改变作业设计的理念、创新语文的作业形式、运用更加有趣的作业形式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实践类作业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促进学生在实践中完成知识的内在转化。

六、开放作业形式,强化生活体验

文学与艺术的创作是离不开生活的,语文教学也是如此。“双减”政策下的作业设计不仅要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还需要通过作业提升教学质量,真正做到小学语文课堂的“减负增效”。为促进学生更好地吸收课堂知识,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教师需要在设计语文课后作业的过程中加入生活化的内容,创建更加开放的作业形式,以多种关联生活的活动形式设计学生的课后作业,以作业强化学生在生活中的体验感。

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爬山虎的脚》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文章细致地了解爬山虎这种植物的特征,在学习中充分感受爬山虎旺盛的生命力,了解大自然的神奇。在本课的作业设计中,教师可以从观察植物入手,安排学生自己动手养一盆小植物,类型不限,但是要求学生每天记录植物的生长状态。这种作业形式是一种周期较长的记录型作业,与生活有实际关联。学生在记录植物生长状态的时候,可以锻炼学生的观察与写作能力,也能够让学生在种植过程中产生对生命与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开放式的作业结构可以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多变的作业模式中对语文学习产生更多不一样的感悟,能够从侧面推动德育精神在语文课堂中的融入,真正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与效率,也能够强调课内、课外、生活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在实际的生活情景中实现目标,收获学习与成长的乐趣。

总之,在“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要改变原本的作业设计观念,以学生的角度去思考作业的合理性,完成语文作业的优化与改革,让学生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作业,也让作业能够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猜你喜欢

双减小学生作业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作业
我是小学生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