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亚市初中生睡眠及其管理状况调查研究

2023-03-22海南省三亚市上海外国语大学三亚附属中学李慧敏宋英瑞

新教育 2023年4期
关键词:三亚市寄宿制三亚

◎ 海南省三亚市上海外国语大学三亚附属中学 杨 羽 李慧敏 宋英瑞

当前我国青少年的睡眠质量和时效令人堪忧。《中国国民心理健康报告(2009-2020)》就“2009年和2020年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年际演变”进行了专题报告。研究发现,10年来各个学段青少年的睡眠时长均呈现下降的趋势,缺觉已成为全国中小学生面临的普遍问题。

海南省各地中小学生的睡眠情况也不容乐观。2021年笔者开展问卷调查发现,93%的中小学生睡眠要求难以达标,其中,中学生睡眠不足的情况更为普遍。具体表现为:夜晚睡眠质量较差;白天注意力不集中;白天瞌睡现象明显;少数学生存在一定的抑郁和焦虑倾向。

上海外国语大学三亚附属中学(以下简称上外三亚附中)自2020年建校以来即开展了睡眠管理及监测工作,对初中生睡眠时间和质量进行严格管理。为进一步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和“双减”等相关政策的要求,本研究在学校睡眠管理工作的基础上,采用不同工具,从多方面评估了当前三亚市三所公立中学学生的睡眠状况,并多角度分析了影响初中生睡眠质量的因素,为进一步改善初中生睡眠质量、提高睡眠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提供理论支持。

一、初中生睡眠管理调查开展

本研究采用横断面调查设计,内容包括:学校的睡眠管理及建议、被调查者的睡眠习惯和睡眠状态、影响睡眠的具体因素等。

1.调查问卷的设计。本次研究的问卷参考“理查兹——坎贝尔睡眠量表”“PSQI睡眠质量指数量表”“AIS失眠量表”及“SRSS睡眠状况自测量表”等,都是由调查者根据调查的方向和内容调整设计。问卷量表共包括63道题,分别从学校的睡眠管理、被调查者的睡眠习惯以及睡眠状态三个层面进行提问。其中,1 ~4题与学校的睡眠管理政策相关;5 ~13题与被调查者的睡眠习惯相关;14 ~63题与被调查者的睡眠状态(瞌睡情况、抑郁状态、焦虑状态)相关。经过小范围测试后,调查者对问卷中不具备信度、效度的问题进行了调整。

2.现状调查的开展。本次研究主要采取抽样调查的形式,对上外三亚附中及三亚市另外两所公立中学(以下简称A中学和B中学)的初中生睡眠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共回收调查问卷917份,其中有效调查问卷共计897份(有效应答率为97.82%),采用Excel和SPSS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

3.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在参与调查的897名初中生中,430人为男性,467人为女性,男女比例基本持平。其中,320人为七、八、九年级学生,分别占参与调查总人数的35.67%、59.53%和4.91%。有330人不寄宿,占参与调查总人数的36.79%;567人为寄宿生,占参与调查总人数的63.21%。11 ~12岁的学生有83名,占参与调查总人数的9.25%;13 ~14岁的有743名,占参与调查总人数的82.84%,年龄结构与本次调查的年级层次结构基本吻合。

4.调查结果及原因分析。从总体上来看,各校规定的睡眠时间均在22:00 ~22:30之间,规定的起床时间均在6:00 ~6:30之间,要求学生每晚有8 ~9小时的睡眠时间。多数学生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就寝、起床,夜间偶有醒来也能够在15分钟内再次入睡,满足8个小时以上的睡眠需求。只有不到10%的学生认为自己的睡眠质量较差。从个体反应来看,10%以上的学生会在上课时、自习时、餐后独坐时、公共场合就坐以及看电视时产生不同程度的困倦现象。

5.学校睡眠管理。从学校的睡眠管理情况来看,上外三亚附中的每日睡眠督促人次超过72%,而其他两所学校的睡眠督促人次均不足50%,其原因在于上外三亚附中是寄宿学校,有严格的睡眠管理制度,有独立的生活教师团队为支撑,能对学生的日常睡眠情况进行有效管理;而其他两所学校均为走读学校,无法对学生睡眠进行严格把关。

6.学生睡眠习惯。从学生实际的睡眠情况来看,上外三亚附中超过70%的学生能够遵守学校的睡眠管理规定,在22:00左右进入睡眠,在6:30左右起床,但仅有34%的学生实际睡眠时长能够达到8小时以上。三亚市A中学有54%的学生能够遵守学校的相关睡眠要求,44%的学生实际睡眠时长能够达到8小时以上。三亚市B中学有半数以上的学生能够遵守学校相关睡眠要求,且实际睡眠时长满足8小时以上的需求。

二、中学生睡眠质量不高的原因

根据前述调查我们发现,上外三亚附中在全面的睡眠管理制度和严格的睡眠时间要求下,学生实际睡眠时长却普遍较低。一个客观存在的现实因素在于,除却小升初所带来的学习压力以外,作为寄宿学校,学生还面临着首次离开父母进行较长时间独立学习和生活的挑战,因而在各个方面所需的适应时间会更长。

我们进一步根据学生睡眠惯性进行数据统计发现,学生在夜间醒来的情况普遍为1 ~2次,且基本能在醒来后15分钟内快速入睡。上外三亚附中的学生在熄灯后入睡前的时长普遍较长,而该时长与学生实际睡眠时长相吻合;此外结合学生的主观睡眠质量,上外三亚附中的学生睡眠质量在一般以下的比例达到了12%,是其他两所学校的3 ~4倍。因此我们得出结论,熄灯后入睡前的时长是影响学生实际睡眠时长的主要因素。

笔者通过统计系列调查数据发现,寄宿制学校能够确保学生睡眠作息的规律性,但学生的有效睡眠时长却难以保证,而熄灯后入睡前时长是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因素。为此我们展开了跟踪调查,发现学生睡眠质量不高主要是由于学习压力、集体生活兴奋、宿舍睡眠环境等因素影响。

三、提高初中生睡眠质量的建议

针对寄宿制学校学生存在的睡眠质量问题,我们对部分学生进行了访谈,结合访谈结果,提出如下提升初中学生睡眠质量的建议:

1.完善学校睡眠管理制度和协作体系。完善科学的睡眠管理制度和协作体系是学生,尤其是寄宿学校学生睡眠质量的基本保障。此外,还应从学生的年龄、心理入手,通过班会教育、体育锻炼、心理咨询和家校共育等协作手段,帮助学生迅速提高自主学习和独立生活的意识和能力,保持健康的身心,提高学生的睡眠质量,增强学生的活力。具体包括但不限于:

(1)提升作业设计,减轻作业负担。进一步关注各学科作业设计的教学研讨工作,督促各学科教师落实“双减”政策,确保作业“提质减量”,同时培养学生的时间规划能力,帮助学生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2)进行睡眠教育,树立健康意识。充分利用体育与健康课程、心理健康教育、班团队活动、科普讲座以及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多种途径,加大科学睡眠宣传力度,提高教师思想认识,引导家长重视做好孩子睡眠管理,增强学生对科学睡眠重要性的认知及睡眠对个人学习、生活乃至于思维延展和未来成长起到的重要作用。

对于寄宿制学校而言,需进一步落实睡眠管理督查力度,细化管理制度,落实管理细则。寄宿制学校应利用学生睡眠管理的便利性,进一步加强对学校睡眠管理的监察力度,出台管理细则,明晰实施睡眠管理措施的标准和要求,提高对学生睡眠监测的工作效率,全面了解学生睡眠情况及阶段性变化;深入了解学校睡眠管理情况,制定科学有效的总体实施方案和阶段性实施举措,加强对学生睡眠习惯的督促和培养;组织开展多方交流会,倾听各方意见,交流分享经验,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理论扩充,加快学校睡眠管理的落实进度,提升学校睡眠管理的实效。

2.改善睡眠/宿舍环境,营造温馨氛围。良好的睡眠环境能够促进学生的精神放松,缩短学生的入睡时长,提升睡眠质量。寄宿制学校应当进一步改善宿舍条件,树立严格的睡前纪律要求,保证宿舍睡眠环境。

3.“家——校——社”协作,有意识地培养初中生良好的睡眠习惯。

(1)在国家及地方政策指引的大背景下,学校要充分利用家长学校、家长会、班会课、社会实践等活动的反馈,不断检验课程方案,让家长、教师及社会相关人士充分认识到睡眠对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作用,并配合学校开展睡眠管理工作,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2)班级要充分利用班会课制定完备的课程体系,形成有效的课程方案,增强学生对科学睡眠重要性的认知,从而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

(3)各科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当中也应有意识地向学生强调良好睡眠习惯养成的重要性。对于在课堂上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瞌睡等问题的学生,应就其睡眠情况进行重点关注和了解,与班主任和家长形成联动。

初中生正值青春发育期,充足的睡眠是这一阶段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教育部及各级地方政府均出台有相关政策支持、指引学校做好初中生睡眠管理。本研究在这一背景下,通过抽样调查的方式,调查了三亚市三所公立学校初中生的睡眠及睡眠管理情况,发现寄宿制学校学生存在睡眠质量不高的问题,并通过针对性访谈,提出了提高初中生睡眠质量的若干建议,希望制定科学合理的初中学生的睡眠管理和监测模式,为各校尤其是寄宿制学校开展睡眠管理提供范例。

因横断面研究设计,本文未能对相关因果和量效关系进行探讨。在接下来的研究中我们将会进一步调整、优化结构,继续探讨寄宿制初中生睡眠管理的深层问题。

猜你喜欢

三亚市寄宿制三亚
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教育的研究
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的几点思考
『贵州小三亚』——罗甸
尚赫训练营燃情三亚
碰撞:海南三亚与河北迁西
农村寄宿制学校问题初探
跨境电商背景下三亚市服务业总部经济发展路径探讨
三亚市幼儿海洋教育的现状及其问题探讨
三亚市小额信贷业综合改革政策优化研究
三亚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