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文化带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对策探讨
——以邯郸市为例
2023-03-21董莉
□董莉/文
中国大运河作为世界上开凿最早、长度最长的运河,距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且仍在延续使用。它被视为世界水利工程史上的里程碑,于2014年6月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大运河邯郸段历史悠久,开凿于东汉末年,形成于隋,繁荣于唐宋,明清时期持续发展,至今,仍在使用。作为北方运河的发源地,邯郸大运河见证了不同历史时期民族融合的家国大事,也催生了因运河而生长、繁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传承利用大运河文化,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极好机遇。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我们要把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同生态环境保护提升、沿线名城名镇保护修复、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运河航运转型提升统一起来,进一步推进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
开展邯郸市大运河文化带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有助于在对大运河文化带现存非物质文化遗产情况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构建邯郸大运河文化带非遗传承利用发展框架、推进邯郸大运河文化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有效展开,对发展、建设邯郸市大运河文化带非物质文化遗产起到切实的指导作用。
1 邯郸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总体情况及大运河邯郸段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
自2005年邯郸市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至2023年下半年,邯郸市共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28项,居全省第一;列入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116项;已公布4批市级非遗名录共377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5名;入选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27名;公布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共421名。
大运河邯郸段历史悠久,始于东汉末期,邯郸市境内现存大运河长度共计141.8公里,流域面积701.5平方公里,分别称为卫河和卫运河。主要流经馆陶县、大名县、魏县、临漳县等地,是中国大运河中段重要流域。卫河流经魏县和大名县,共长61.3公里,其中魏县长15.9公里、大名县长45.4公里。卫运河流经馆陶县,河道长40.5公里。另有调查发现古运河故道约40公里。大运河邯郸段沿线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丰富、价值突出,主要分布情况如下:
馆陶县 21项
国家级:冀南皮影戏、四股弦(冀南四股弦);
省级:馆陶木偶戏、馆陶黑陶制作技艺、粮食画;
市级:二人扳、张家坠书、酱包瓜腌制技艺、杨家将传说、卫运河传说与民俗、馆陶陶山传说、狮豹会、馆陶漆画、龙凤花鸟字画、烙画、冀南鼓吹乐(馆陶吹歌)、剪纸、舞狮、馆陶蛤蟆翁、旱船、冀南扇鼓舞。
大名县 40项
国家级:大名草编、食用油传统制作技艺(大名小磨香油制作技艺);
省级:大名县佛汉拳、二郎拳、大名大平调、“南宫碑体”书法艺术、大名郭八火烧制作技艺、大名五百居香肠制作技艺、二毛烧鸡制作技艺、大名滴溜酒传统酿造工艺、冀南鼓吹乐、坠子、清真馓制作技艺;
市级:东屯风筝制作技艺、大名古城传说与民俗、豫剧(北派)、麒麟拳、燕青拳、大名芝麻焦烧饼制作技艺、烧麦制作技艺、赵氏罗汉肚制作技艺、豆制品制作技艺(孙甘店豆腐)、豆制品制作技艺(金滩镇豆腐皮)、豆制品制作技艺(束馆镇豆腐丝)、固城沙土炒花生制作技艺、清真粘粧馍制作技艺、清真羊肉饼制作技艺、鸡窝火烧制作技艺、许记小吃、清真蜜三刀制作技艺、传统棉纺织技艺、面塑技艺、清真八大碗制作技艺、饸饹制作技艺、东土山庙会、四股弦(大名大龙村)、落腔、查拳、泥塑、中医骨科医术(江家骨科)。
魏县 17项
国家级:冀南皮影戏、四股弦(冀南四股弦)、传统棉纺织技艺;
省级:魏县花布染织技艺、孩模烧制技艺、饸饹制作技艺、梅花拳、魏县落腔、大平调、木旋技艺;
市级:背阁(魏县回隆)、泥塑陶艺、花鸟字画、柳编制作技艺、六合拳(回隆六合拳)、太祖侠客刀、冀南鼓吹乐。
临漳县 18项
国家级:河南坠子、鬼谷子传说;
省级:撵花、临漳李家村高跷皇杠、临漳西狄邱落子;
市级:冀南鼓吹乐、临漳得胜鼓、英歌溜、临漳元宵花会、有阁留坠子戏、花布手工技艺、西后坊表花鼓、蛋壳彩绘、邺城传说、北关大杨拳、流珠制作技艺、冀南皮影戏(临漳)、送羊节。
2 开展大运河文化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利用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1)要保证大运河非遗资源“活”起来。一是推动大运河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建设,助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产业是支撑。加快以大运河非遗工坊、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为代表的保护示范基地建设,有利于传统工艺保护和传承,落实乡村振兴。自2018年以来,邯郸市先后公布了三批共59家市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其中魏县、馆陶县、大名县就有20家企业入选。通过整合基地资源,把散落的手工技艺人员聚合在一起,聚力非遗的传承开发,提供贫困人口就业机会,保证他们拥有稳定收入。二是继续推进大运河文化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设施建设,鼓励按照不同非遗项目类别,统筹传习所、传承基地、展示中心等的设施建设[1]。传承人难以寻找固定的传习场所,使得资料存放、教学排练、传习活动等工作无法得到有效开展。传习展示场所是非遗传承的重要基地。传承场所无法长期开展传习活动、添置传习教具、修葺完善传习场所,这些都成为阻碍非遗传承发展的重要因素。加强大运河沿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设施建设是保证大运河非遗资源“活”起来的重要一环。三是加强传统村落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2022年邯郸市争取大运河沿线国家级非遗项目保护资金82万元(大名草编32万、魏县传统棉纺织50万元)。如何有效规划、利用项目保护资金尤为重要,相关政府机关在对魏县传统棉纺织生存现状精准分析的前提下提出整体保护的建议和途径。
(2)加强大运河沿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普及。利用“‘一带一路’·长城国际民间文化艺术节”、中国非遗博览会、“长城脚下话非遗”活动、“百年百艺 薪火相传”中国传统工艺邀请展、河北省园博会等品牌活动,组织邯郸大运河非遗传统手工技艺、民间美术项目,以实物、图片、音视频现场展示,产品线上线下展销、游客现场互动体验等形式,举办非遗产品和非遗衍生品等文化创意产品集中展示活动,为推进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提升大运河非遗衍生品设计水平创造条件,蹚出路子。
(3)积极搭建大运河非遗传承体验平台,推动文旅项目建设。大运河沿线各地在文旅融合发展推进中,应着力开发非遗研学实践基地,抢抓研学旅游新热点,通过创新模式、搭建平台,依托非遗传习所、非遗工坊等打造非遗体验馆、研学基地,促进非遗基地、工坊与当地旅游高效融合,推动品牌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3 邯郸大运河文化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的重点工作
(1)加强大运河非遗项目和传承人队伍建设,提高传承保护利用水平。一是建立完善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机制。在现有非遗保护机制基础上,加大名录体系建设、传习场所、非遗展馆建设力度[2]。二是加强大运河文化带非遗各级名录的保护工作,针对有市场开发潜质的手工技艺、传统美术类项目合理开发利用。三是加强各级非遗传承人队伍建设。积极培养年轻传承人队伍,着力解决个别传承人年龄老化、丧失传承能力的问题,确保传承人代代相传、永续发展。
(2)争取国家、省、市、县级非遗保护资金投入。将大运河非遗保护工作专项资金列入市县财政经常性支出预算,采取政府购买、项目补贴、定向资助等方式,推进邯郸市大运河非遗保护工作高质量发展。
(3)推进大运河沿线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推动“非遗+旅游”模式,打造具有邯郸特色,融“保护、传承、休闲、旅游”为一体的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产业、非遗旅游线路。
(4)做好大运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利用工作。要让大运河文化带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活态传承,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育民、惠民、富民方面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依托,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向纵深发展。
4 建议开展大运河文化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创新举措
(1)谋划实施非遗旅游融合项目。在魏县、馆陶县、大名县等六个县(区)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心,重点扶持当地能够与旅游开发、生产经营、展示利用等有效结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建设提升大名草编、馆陶黑陶、魏县传统棉纺织技艺等非遗产业集群。培育馆陶陶漆工艺厂、馆陶县海增粮艺有限公司、郭家坊土纺土织有限公司等市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2)培育大运河非遗旅游线路。将中原民间艺术节、魏县梨花周等旅游节事活动“做大做强”,开发“运河文化印迹”研学游、“运河非遗美食游”等特色运河主题旅游线路,培育馆陶县、魏县、大名县等区域特色微旅游线路。例如制定大运河文化带非遗研学(大名县、临漳县、魏县、馆陶县)旅游线路:大名府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大名县京府黑芝麻小磨香油有限公司——大名县禹善工艺品有限公司——临漳郭小屯坠子村——魏县梨家班徒果木工艺品有限公司——魏县郭家坊土纺土织有限公司——魏县合裕花布手工艺品加工厂——馆陶县海增粮艺有限公司——馆陶县陶山黑陶科技有限公司。
(3)培育沿河特色非遗城镇。围绕运河主题特色小镇和运河文化村建设,打造邯郸大运河沿线特色非遗城镇集群,结合以名人文化、历史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代表的区域特色资源,打造特色运河文旅节点。依托卫运河、卫河的生态环境优势、丰富的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及便捷道路交通,主动承接园博、漕运、商贸等文化展示工程,通过组织举办运河非遗展示、实践,集休闲、游憩、通航、文旅、生态于一体,打造具有城镇活力的特色非遗滨水廊道。
5 创新开展大运河文化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应用价值
抢抓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机遇,扎实做好文旅融合发展工作是邯郸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依托。开展大运河文化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和创新要加强大运河文化带非遗项目宣传展示,制订邯郸大运河文化带中、长期非遗保护发展规划,紧紧围绕展示、传习、研究三大中心建设,着力构建科学化、社会化、立体化保护格局,从而推进邯郸大运河文化带非遗保护工作向纵深发展,进一步彰显历史文化名城风采。■
引用
[1] 张振鹏,栾晓平.大运河沿线区域产业结构升级路径及启示[J].山东社会科学,2018(7):150-157+164.
[2] 马健.文化产业生态圈:一种新的区域文化产业发展观与布局观[J].商业经济研究,2019(2):174-176.
[3] 李琳琳.大运河文化带文化产业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D].郑州:河南财经政法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