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职业教育教材管理的历程、变迁逻辑及未来展望

2023-03-21孙帅帅

教育与职业(下) 2023年3期
关键词:管理职能管理方式职业教育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教材从管理内容、管理职能以及管理方式等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充分体现了产业经济发展是职业教育教材管理改革的不竭动力、提质增效是职业教育教材管理改革的主线、政市协调是职业教育教材管理改革的主题。因此,面向未来,加强对职业教育教材的管理,应明确政府管理职业教育教材的内容、革新政府管理职业教育教材的方式、完善政府管理职业教育教材的职能。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材管理;管理内容;管理职能;管理方式

[作者简介]孙帅帅(1993- ),男,山东海阳人,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职业教育教材建设与管理政策)在读博士。(上海  200062)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2021年度教育部重点规划项目“职业教育教材开发需求与教材建设建议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1GH-ZD-ZJ-Y-01,项目主持人:徐国庆)

[中图分类号]G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3)06-0079-08

加强职业教育教材管理是提升职业教育教材质量的重要保障。新中国成立以来,政府先后印发了《政务院关于改进中等专业教育的决定》和《全国中专教材规划会议纪要》(以下简称《纪要》)、《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等,在加强职业教育教材管理的同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研究希望通过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在职业教育教材管理内容、管理方式以及管理职能等方面的变化,厘清政府对职业教育教材管理的逻辑,探索深化职业教育教材管理体制改革的路径。

一、我国职业教育教材管理的历程

(一)职业教育教材管理内容的改革历程

“管什么”是政府管理职业教育教材难以回避的问题。对于该问题,我国经历了漫长的探索过程。

1.新中国成立初期,明确对职业教育教材品类、数量的管理责任。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作为重点发展的中等职业教育存在教材紧缺的问题。为此,政府承担起缓解教材紧缺的责任,印发了管理职业教育教材数量的政策文件。例如,1951年,《积极整顿与发展中等技术教育——在第一次全国中等技术教育会议上的报告》指出“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存在内容过深以及不适合中国实际需要等问题,需要中央教育部及各业务部门编制适应各级各类技术学校需要的教材”。1952年,《政务院关于整顿和发展中等技术教育的指示》指出“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及有关业务部门应着手进行中等技术学校普通课和技术课教材的编审工作”。1961年,《解决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理、工、农、医各科教材的具体分工办法》指出,中等专业教育的“政治、语文以及外语等课的教材由教育部负责……工业类专业基础技术课程的教材由第一机械工业部、冶金工业部以及化学工业部等部门负责”。通过印发一系列关涉职业教育教材相关政策文件,政府明确了各相关业务部门解决教材紧缺问题的责任。同时,各相关业务部门通过协同合作编写的大量教材,有力地缓解了中等职业教育教材紧缺的局面。

2.从改革开放至20世纪末,加强对职业教育教材质量的管理。职业教育教材质量管理包括对教材编写者、教材内容、教材选用、教材审定等方面的管理。一是政府对职业教育教材编写者的资质进行了规范。职业教育教材编写者的管理涉及谁来编写教材、谁来组织教材等。改革开放后,政府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明确的规定。1985年《纪要》进一步明确了教师编写教材的责任,指出“要根据本系统、本地区、本学校的师资条件,积极主动地承担规划所列的选题项目,认真推荐参加课程组的教师人选,支持和帮助参加教材工作的教师开展工作”。1996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办好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农业类专业的意见》指出要“组织农业院校、科研单位的专家和教授编写当地需要的、内容新颖的、质量较高、实用性较强的专业课教材和补充教材”。二是政府对职业教育教材内容质量进行了要求。1983年,《农牧渔业部、教育部关于编写农民职业技术教育教材的通知》规定,农民职业技术教育教材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各门教材的编者都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摸清学习对象的特点和要求。要注意教材的科学性、系统性,同时还适当考虑农民自学的需要。三是政府加强了对职业教育教材的审定。1993年,《劳动部关于深化技工学校教育改革的决定》指出,“劳动行政部门和国务院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要按照《技工学校教材审定办法》的有关规定,组织审定教材,并向技工学校推荐。”为提高教材质量,我国在1993年成立了职业教育教材审定组织。国家和地方的教育委员会分别成立了职业技术教育教材审定委员会,并拟定了两级职业技术教育教材审定委员会的工作章程。职业教育教材审定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审查和评价职业技术教育教材。四是政府加强了对职业教育教材选用的管理。1993年,《国家教委关于职业技术学校教材选用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教育行政部门对职业教育教材选用工作的领导和管理责任,规定了对国家教委规划教材的组织选用原则。

3.21世纪以来,不断深化职业教育教材的管理内容。职业教育教材的管理内容涉及编写、出版、发行、组织、选用、审定等各个方面。一是继续加强对职业教育教材品类的管理,增强教材对产业发展的适应性。这一时期,政府不断强调要增加紧缺性教材的供给,丰富职业教育教材形态。同时,也不断强调职业教育教材要适应产业发展,保证职业教育教材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二是政府加强了职业教育教材的选用管理。相较于以往,明确指出要建立健全教材选用制度,规范教材选用秩序。2012年,《教育部关于“十二五”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规定,“要完善教材准入机制以及规范教材选用秩序……职业院校要建立由专业教师、行业专家和教研人员等组成的教材选用机构,健全教材选用制度,优先从国家发布的教材目录中选用教材”。2019年颁布的《办法》明确规定了国家和省级教育部门对职业教育教材选用管理的职责,并规定了教材选用的基本原则。三是政府加强了对教材编写的管理。《意见》指出,要“加强建设一支产教结合、素质优良的教材编写与审定队伍……要建立职业教育教材专家库,鼓励支持行业专家、教学名师、专业带头人跨区域、跨学校联合编写教材”。而且《办法》明确规定了职业教育教材编写实行单位编写制和主编负责制,并规定了教材编写人员的基本要求和教材编写的基本要求。四是政府继续加强对职业教育教材的审核、评价和监督。2006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印发的《2006—2010年职业培训教材建設规划》指出,“建立教材反馈评价体系,系统收集学校、培训机构、行业、企业及社会其他各有关单位对教材质量的意见和建议;定期组织各教材专业委员会委员及有关专家对教材质量进行评价,及时总结经验和不足”。《办法》强调了我国实行“分级分类审核,坚持凡编必审”的职业教育教材审定制度,同时也进一步规范了职业教材审核秩序。另外,《办法》还提出了职业教育教材评价和监督办法。

(二)职业教育教材管理方式的改革历程

职业教育教材的管理方式涉及“用什么管”职业教育教材的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政府对职业教育教材的管理方式经历了从运用行政手段管理为主到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协同运用的过程。

1.新中国成立至今,政府主要采用行政手段管理职业教育教材。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印发了大量具有行政命令性质的政策文件规范职业教育教材建设。其中,既有综合性政策文件,如《积极整顿与发展中等技术教育——在第一次全国中等技术教育会议上的报告》《政务院关于改进中等专业教育的决定》《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全国中等专业教育工作会议纪要》等。也有专门性的职业教育教材管理政策文件,如《纪要》《关于职业技术教育教材规划工作的意见》《意见》《办法》等。其中,《办法》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对职业教育教材管理规定最全面的政策文件,其奠定了我国职业教育教材宏观管理的基本框架。另外,我国还通过颁布法律的形式加强对职业教育教材的管理。例如,1996年颁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要加强职业教育教材的编辑、出版和发行工作”,2022年新修订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以下简称“新职教法”)第二十条进一步明确规定“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职业教育特点……宏观管理指导职业学校教材建设”。不仅职业教育相关法律,其他法律法规也对职业教育教材管理进行了规定。例如,2001年国务院颁布的《出版管理条例》第五十六条规定,“国家对教科书的出版发行,予以保障”。2020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以下简称《著作权法》)第二十五条规定“为实施义务教育和国家教育规划而编写出版教科书,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在教科书中汇编已经发表的作品片段或者短小的文字作品、音乐作品或者单幅的美术作品、摄影作品、图形作品,但应当按照规定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指明作者姓名或者名称、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权利”。该法律条款针对实施义务教育和国家教育规划而编写出版教科书的著作权进行了特殊规定。这些职业教育教材管理相关法律的制定,为职业教育教材的依法管理奠定了法理基础。

2.改革开放后,开始探索采用经济手段管理职业教育教材。一是职业教育教材尽管采用两级规划的方式,但规划教材选题采用各家单位公平竞争的方式入选参评。如2001年《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申报、立项及管理意见》指出,国家规划教材选题采用申报制,申报基地要提供申请出版新教材的竞争方案。教育部则根据竞争方案及相关文件,对其进行分类和审查,最终评选出正式立项的国家规划教材选题。同时,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出版基地的选择要遵循公平竞争的原则。二是采用项目资助、出版补贴、经费支持、规范教材定价和发行、打击盗版盗印行为等经济手段,对职业教育教材进行宏观管理;鼓励职业教育教材理论研究、教材建设、教材开发等。

(三)职业教育教材管理职能的变革历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政府对职业教育教材的管理职能发生了一系列变革,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变化。

1.采用表彰、推荐等方式对职业教育教材建设进行正面引导。政府通过设置奖项、评选优秀教材等方式给予表彰。例如,为鼓励编写优秀教材,2019年我国设立了“全国教材建设奖”,其中包括了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大类。《2006—2010年职业培训教材建设规划》规定,“每三年开展一次优秀职业培训教材评选活动,对优秀教材及教材组织开发单位进行表彰”。《2011—2015年全国职业培训教材建设规划》规定,要“进一步扩大职业培训教材开发规模”,开发“示范性精品教材500种”。

2.采用设置国家规划教材的方式,弥补市场失灵。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开始实行职业教育教材规划制度,先后颁布了《纪要》《关于职业技术教育教材规划工作的意见》《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申报、立项及管理意见》《办法》等,规范了职业教育教材的规划,并最终形成了国家和省级两级规划教材制度。其中,《办法》明确规定“职业院校教材实行国家、省(区、市)两级规划制度。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重点组织规划职业院校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教材,根据需要组织规划服务国家战略的教材和紧缺、薄弱领域的教材……专业课程教材”。

3.打击职业教育教材相关的违法犯罪活动。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先后颁布了《2006—2010年职业培训教材建设规划》《关于进一步加强技工学校教材开发和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对中等职业教育教材管理的通知》等文件,明确指出要依托新闻出版、公安等部门,加大对质量不合格及盗版教材的查处打击力度。

二、我国职业教育教材管理的变迁逻辑

(一)产业经济发展是职业教育教材管理改革的动力

产业经济发展带来的对职业教育教材需求的变化是引领职业教育教材管理改革的基本动力。

1.產业经济的发展要求政府拓展职业教育教材管理内容。新中国成立之初,产业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初级技术技能人才。为了适应产业经济的发展,国家开始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职业学校招生数量逐年增加。《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数据显示,1965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在校学生数量达到了126万人。职业院校学生的快速增加,促使职业教育教材种类和数量快速增长。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政府承担起了全面管理职业教育教材种类数量需求的责任。随着产业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经济对职业教育学生各项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要求我国不断提高职业教育教材质量以满足学生学习以及教师教学的需求。《纪要》明确指出,“由于特定历史条件的影响和对提高教材质量缺乏正确的理解”,要通过新编、修订和引进国外教材等多种形式提高职业教育教材质量。为加强对职业教育教材的科学管理,编写出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需要的教材,我国于1993年成立了职业教育教材审定委员会。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的加快,不但对职业教育教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政府管理职业教育教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办法》规定,教材规划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技术技能积累和文化传承创新”,要根据经济社会和产业升级新动态及时修订职业教育教材。为了加强对职业教育教材的管理,政府将职业教育教材管理内容拓宽到职业教育教材的编写、出版、发行、选用等各个环节。

2.产业经济的发展要求政府革新职业教育教材管理方式。产业经济发展对职业教育教材的需求,促使职业教育教材市场规模越来越大。《纪要》中数据显示,1983年底,全国共出版各类中专教材826种。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在用的“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类教材近8万种” ①。随着职业教育教材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政府对职业教育教材的管理由最初的完全施以行政手段逐渐转变为以行政手段为主、以经济手段等为辅的多种管理手段并用的方式。

3.产业经济的不断发展要求政府积极履行管理职业教育教材的职能。改革开放前,职业教育教材市场是完全垄断市场。政府对职业教育教材管理职能更加倾向于履行其文化职能和政治职能,即确保职业教育教材能够承载优秀的工匠文化、确保职业教育教材符合政治意识形态要求。改革开放后,随着产业经济的发展和职业教育教材市场的放开,我国形成了庞大的职业教育教材市场。此时,职业教育教材商品属性愈加凸显,政府对职业教育教材的管理隐含了政府履行经济职能的意味。进入新时代,政府对职业教育教材管理同时蕴含着政府履行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职能。

(二)提质增效是职业教育教材管理改革的主线

提升职业教育教材质量,适应产业经济发展,满足学生、教师和企业的需求,是职业教育教材管理的终极目标。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围绕提质增效这一主线不断提升政府管理职业教育教材的效能,加强职业教育教材管理。

1.加强对职业教育教材内容质量的管理。改革开放前,政府主要采用成立教材编写委员会、政府内部各相关部门负责组织编写、教师参与编写等方式,加强对职业教育教材编写的管理。改革开放后,政府在原有基础上采用新编、修订以及引进国外教材等方式提升职业教育教材质量。政府通过扩大职业教育教材开发队伍,加强了对职业教育教材开发的管理。1998年《面向二十一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原则意见》提出,“各地方和各部门、行业应根据专业建设分工,组织专家,下大力气做好相应的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工作”。为提高教材内容质量,加强对职业教育教材内容质量的管理,我国先后实行了教材规划制度和教材审定制度。进入新世纪,我国进一步规范了职业教育教材规划申报程序,确保国家规划教材质量符合学生、企业等各主体的需求。政府采取单位编写制、主编负责制等方式,加强对职业教育教材编写质量的管理。

2.加强对职业教育教材出版质量的管理。新中国成立以来,政府不断加强对职业教育教材出版发行质量的管理。1981年,国家出版局、教育部出台的《关于改进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教材出版供应工作的若干规定》从教材预订供应办法、出版社与书店协作、教材的储备和零售等方面规范了中等职业教育教材的出版。21世纪以来,《关于进一步加强对中等职业教育教材管理的通知》《办法》等政策文件均明确强调了对职业教育教材出版质量的管理。其中,《办法》从出版单位的基本条件、资质等方面对职业教育教材出版和发行进行了规范。

(三)政市协调是职业教育教材管理改革的主题

职业教育教材政府管理与市场管理的关系问题是职业教育教材管理中的基本问题。一方面,政府具有管理职业教育教材的责任和义务;另一方面,职业教育教材市场可以通过供需机制、价格机制等实现自我管理。在职业教育教材管理变革的过程中,政府如何运用行政与经济手段协调这一对矛盾始终是职业教育教材管理变革的主题。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政府只运用行政手段全面管理职业教育教材。职业教育教材的编写、出版、发行、选用等环节均由政府严格把控。当时尽管职业教育教材市场存在,但政府并未运用经济手段管控教材市场。改革开放后,我国开始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职业教育教材市场逐渐放开。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出版社工作暂行条例》《关于当前出版社改革的若干意见》《出版物市场管理规定》等政策文件的陆续颁布,我国职业教育教材出版领域引入了外资和民营资本的参与,改变了过去由公有制资本组建的出版发行单位垄断职业教育教材出版发行权的局面。在职业教育教材开发领域,我国陆续出台了《纪要》《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申报、立项及管理意见》等,鼓励市场主体参与职业教育教材开发的全过程,鼓励企业、职业院校等教材开发主体以公平竞争的方式竞选国家职业教育教材规划选题,充分调动了市场主体参与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的积极性。政府在采用经济手段鼓励职业教育教材领域市场竞争的同时,也采取了构建职业教育教材审定机制的方式,加强对职业教育教材的监管。进入新时代以来,《办法》的出台规定了部分教材实行国家统编制度,而部分教材实行单位组织编写的制度。这一编写制度明确了职业教育教材市场需要竞争的市场,更加便于政府采用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对职业教育教材进行管理。总之,在职业教育教材管理变革的过程中,政府最终通过综合运用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不断协调着职业教育教材市场与政府的关系。

三、对我国职业教育教材管理的未來展望

(一)明确政府管理职业教育教材的内容

加强对职业教育教材内容的管理,必须廓清职业教育教材的基本性质,厘清政府管理职业教育教材的法律依据,着力解决“管什么”的问题。

1.要廓清职业教育教材的基本性质。职业教育教材具有三个基本性质:一是职业教育教材具有鲜明的政治性。职业教育教材承载着传递政治知识、政治观念以及传播政治文化的功能。职业教育教材的政治性要求政府对职业教育教材中的文字、图片以及表格等内容进行严格的审查。二是职业教育教材具有鲜明的专业性。职业教育教材的专业性,一方面体现在职业教育教材的编写、出版以及审定必须要由相关的专业人员完成;另一方面体现在职业教育教材是直接面向就业的教材,教材内容必须符合职业岗位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基本要求。职业教育教材的专业性要求政府对职业教育教材进行管理时,要严格规范职业教育教材开发相关人员的资质,同时还要加强对职业教育教材知识产权的保护。三是职业教育教材具有商品性。职业教育教材的商品性体现在出版商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在合法合规的条件下自由组织开发、出版、发行以及销售职业教育教材,而职业教育教材需求者可以根据个人需求自由选择适合自己学习的职业教育教材。职业教育教材的商业性要求政府应当营造职业教育教材公平竞争的市场氛围、允许鼓励符合条件的职业教育教材编写人员、出版商以及发行商积极参与职业教育教材的建设。

2.要厘清政府管理职业教育教材的法律依据。法律是政府管理职业教育教材的依据。因此,明确政府管理职业教育教材的内容要厘清职业教育教材管理的相关法律。第一,要厘清与职业教育教材管理直接相关的法律。政府管理职业教育教材的直接法律依据见诸《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下简称《教育法》)、《著作权法》和新职教法等法律中涉及职业教育教材的法律条文。其中,《教育法》第六十五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对教科书及教学用图书资料的出版发行……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行优先、优惠政策”。新职教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国家鼓励行业组织、企业等参与职业教育专业教材开发,将新技术、新工艺、新理念纳入职业学校教材,并可以通过活页式教材等多种方式进行动态更新”。第三十六条规定“学校可以依法自主选用或者编写专业课程教材”。《著作权法》第二十五条规定了教科书中作品的著作权。第二,要厘清与职业教育教材管理间接相关的法律。政府管理职业教育教材与国家政治安全以及文化安全等有关。与职业教育教材管理间接相关的法律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下简称《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以下簡称《国安法》)等。其中,《宪法》第二条中明确规定了“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国安法》第一条、第四条、第二十三条以及第二十六条等条文从政治和文化等两方面规定了维护国家安全的任务和职责。从上述法律规定来看,政府对职业教育教材的管理内容包括了职业教育教材出版发行、职业教育教材的知识产权以及职业教育教材中涉及的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安全方面的内容。

(二)革新政府对职业教育教材的管理方式

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已经形成了协同运用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管理职业教育的基本方式。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未来职业教育教材会发生形态的转变,职业教育专业课教材市场也将逐渐扩大。因此,政府必须革新管理方式,提升职业教育教材的管理效能。

1.革新政府管理职业教育教材的行政手段。我国职业教育教材管理的行政手段主要体现在职业教育教材管理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上。因此,一方面,要加强职业教育教材管理政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职业教育教材管理政策的制定程序包括发现和提出职业教育教材政策问题、确定职业教育教材政策目标、拟订职业教育教材政策方案、论证职业教育教材政策方案以及进行职业教育教材政策决策五个阶段。因此,加强职业教育教材政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就要明确教材政策问题与目标,合理合规地拟订教材政策方案以及科学论证教材政策方案。另一方面,要加强职业教育教材政策的执行力度。职业教育教材政策普遍存在替换性执行、选择性执行、象征性执行以及残损性执行等问题。因此,加强职业教育教材政策执行力度,必须要对职业教育教材政策执行效果进行评估,完善职业教育教材政策评估标准,构建要素多元与联动协调的职业教育教材政策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切实可行的职业教育教材评估技术和方法,实行说理与反馈并用的职业教育教材评估结果反馈机制。

2.革新政府管理职业教育教材的经济手段。鼓励职业教育教材市场公平合理地竞争以及以项目、资金补贴等不同方式资助职业教育教材建设是政府管理职业教育教材的主要经济手段。政府鼓励职业教育教材市场竞争能够促进市场生产出更多精品教材以服务于学生、教师以及企业。政府采取项目、资金补贴等手段能够及时建设那些经济效益小但却又非常紧缺的教材,从而弥补市场失灵。未来提升职业教育教材管理经济手段的效能应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规范合理有序的职业教育教材市场竞争秩序。针对规划教材要严格审查参与教材选题竞争的出版机构、学校等教材建设主体,确保各单位公平参与规划选题的竞争。针对非规划教材,政府要完善职业教育教材市场秩序,避免出现寻租、劣质教材驱逐优秀教材等行为。二是要加强对职业教育教材建设项目审批监管。加强完成教材建设项目过程中职业教育教材编写、出版、发行等生产过程的监管,确保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的补贴资金能够用到实处,确保职业教育教材建设项目能够生产出精品教材。

(三)完善政府管理职业教育教材的职能

新中国成立以来,政府采用正面引导、奖惩、制定标准等措施履行对职业教育教材的管理职能,并且构建了较为完善的职业教育教材管理体制。但这一体制仍然存在监管不到位、缺乏严格的审查标准等问题,造成了政府管理职业教育教材职能的弱化。因此,未来政府要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教材管理体制,切实履行政府管理职业教育教材的职能。

1.政府要切实履行职业教育教材质量监管的职能。一是完善职业教育教材质量建设标准。课程标准是职业教育教材开发的基本依据。目前,除了中职政治、历史等少量公共基础课有课程标准外,大部分职业教育课程缺乏课程标准。因此,政府要完善职业教育课程标准体系建设。同时,政府还要完善职业教育教材开发标准,明确规定职业教育教材开发人员的资质标准、职业教育教材开发过程标准等。二是要完善职业教育教材质量审查机制。一方面,政府要完善职业教育教材审查标准,明确职业教育教材审查的具体内容,规范职业教育教材审查流程。另一方面,要完善职业教育教材审核人员的资质标准,加强对职业教育教材审核人员的培训和监督,促使职业教育教材审查人员能够根据标准切实履行审查教材的职责。

2.政府要履行治理职业教育教材市场的职能。我国职业教育教材市场存在教材市场竞争加剧、恶性竞争凸显、教材低水平重复出版数量较多、教材市场的实际销量低于预期销量等问题。为了发挥政府规范市场、维持教材市场良性竞争的作用,未来政府必须切实履行其治理教材市场的职能。一是加强对职业教育教材市场的整治力度,严厉打击职业教育教材违法犯罪行为。政府有关部门要制定相应的条例,加大对职业教育教材抄袭、版权侵权、扭曲意识形态等问题的惩治力度。二是要加强对知识产权的宣传。政府可以利用电视台、微信、抖音等平台加大对职业教育教材知识产权的宣传力度,增强公民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三是要加强职业教育教材法治建设。政府要建设和完善职业教育教材法律治理体系,从法律层面规范参与职业教育教材生产和销售相关人员的行为。

[注释]

①教育部教材局.坚持加强党的领导 整体构建“五大体系” 全面推进大中小学教材建设——“十三五”期间教材建设总体情况介绍[EB/OL].(2020-12-24)[2022-09-01].http://www.moe.gov.cn/fbh/live/2020/52842/sfcl/202012/t20201224_507267.html.

[参考文献]

[1]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1975)[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

[2]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76—1990)[M]. 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

[3]劳凯声,贺向东,吴安民,等.中国成人教育政策法规全书[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98.

[4]中国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协会.中国职业培训发展报告(2007)[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8.

[5]孙绵涛.教育政策学[M].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2010.

[6]祁占勇.职业教育政策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

[7]祁占勇,杜越.什么是好的教育政策执行效果的评估[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40(2):29-42.

[8]张珊珊,王晓丽,田慧生.质量管理学视角下教材管理效能的提升[J].课程·教材·教法,2020,40(1):50-54.

[9]杜瑞军,李芒.我国高等学校教材管理的基本逻辑[J].教育研究,2019,40(6):116-127.

[10]崔青峰.浅析当下高校教材市场健康持续发展的举措[J].出版发行研究,2014(9):33-35.

[11]徐国庆.职业教育的教材建设[J].职教论坛,2015(18):1.

[12]石伟平.提升职业院校教材质量的关键路径[J].教育研究,2020,41(3):18-22.

[13]曾天山.我国教材建设的实践历程和发展经验[J].课程·教材·教法,2017,37(12):17-23.

猜你喜欢

管理职能管理方式职业教育
CFO排序、产权属性与CFO管理职能
会计的管理职能与有效发挥途径分析及探索
经济条件下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定位与实现
中国管理思想史的回顾及研究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