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世界生物医药创新发展趋势与政策展望
2023-03-21沈家文
沈家文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新冠疫情蔓延以来,生物医药成为最受全球瞩目的创新领域之一。
2021 年,我国生物药品制造、基因工程药物和疫苗制造等行业实现营业收入5918亿元,同比增长113.8%,利润在我国医药工业利润总额中的比重上升至41.7%。后疫情时代,生物经济、数字经济、低碳经济等将共同成为新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重要动能,生物医药创新呈现出越来越重要的发展趋势。
世界生物医药创新发展主要趋势
(一)生物医药创新对世界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影响越来越大
从世界科技发展历程看,生物科技领域呈现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趋势。20世纪末,人类基因组测序催生了结构基因组学和功能基因组学,推动生物医药进入基因组研究水平阶段。21世纪以来,信息科学、物理学、工程学等加速融入生物科学,生命组学、再生医学、合成生物学、脑科学等交叉融合,加速向健康、农业、能源、环境等应用领域转化。生物医药是率先应用生命科学新方法新技术的主要领域,生命科学技术前沿的基础研究引领基因治疗、表观遗传、干细胞、新靶点等一系列新发现。全球生物技术变革、研发模式转变和多学科交叉使得生物医药创新更趋全面、精确、定量,工程化改造利用能力不断增强,生物医药成为21世纪最有可能发生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突破口,生物医药创新面临新发展机遇,蕴含着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生物医药创新成果产业化速度越来越快
从全球生物医药创新发展态势看,技术创新成果向临床和市场转化的速度越来越快,生物医药产业化发展动能呈现快速增长趋势。生物经济呈现出与数字经济等领域交叉融合、相互促进的发展态势,加速新药研发进程,大幅降低新药从发现到最终上市的时间与成本。美国2006—2010年间年均批准新药22个,2016—2020年间年均批准新药46 个,总体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全球新冠疫情暴发后,BioNTech、Moderna等跨国制药公司2021年的业绩暴涨2000%;美国辉瑞公司2021年收入高达812.9亿美元,同比增长94%,仅COVID—19 疫苗一项就创造了370亿美元的销售额,占其总收入的45%。2021 年全球前20位的生物制药公司中美欧企业占比95%,其中12家公司的销售额增长10%以上,5家公司的销售额涨幅超过40%;美国强生公司2021年收入高达937.7亿美元,同比增长13%,其制药部门收入高达520亿美元,主要增长点是疫苗等生物创新药。中国生物医药市场规模稳健增长,2021年该领域新增121家上市企业,同比增长超过75%。未来中国生物医药创新成果产业化将加速发展。
(三)全球生物创新药市场需求呈现持续增长趋势
全球生物医药市场需求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不断完善的国民医疗保障体系成为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基础,为生物医药创新提供强大支撑。随着世界经济发展、人口总量增长、老龄化程度提高、民众健康意识增强、消费升级以及新兴国家城市化建设的推进,全球医疗支出不断增长。2015—2019 年,全球医疗卫生支出总额从67721 亿美元上升到75034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 2.6%。全球处方药销售将继续保持上升趋势,生物技术药的市场份额将继续扩大,预计2026年全球处方药销售额将达到1.4万亿美元,年化增长率将达到6.4%;2026年生物技术药将占处方药和非处方药总销售额的37%,高于2020年的30%;2026年生物医药销售额将占前100位畅销药总销售额的57%。伴随部分重要生物创新药专利保护期结束以及普遍存在的创新药高价压力,全球生物类似药市场需求将持续快速增长。
(四)全球生物医药研发投入呈现持续增长趋势
全球生物医药创新进入投资收获期,创新药和非专利药逐渐成为全球医药产业增长的新动力。20世纪90年代以来,生物医药成为发达国家争相加大投入的战略产业,全球生物医药产业远高于医药行业整体增长速度,并保持快速增长态势;生物技术专利占世界专利总量的30%以上,其中60%以上的现代生物技术成果应用于制药工业。全球生物医药研发投入长期持续增长,2020 年首次超过2048亿美元,2016—2020 年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为6.9%;预计2020—2025年研发支出的复合年均增长率为7.6%,2025年将增至2954亿美元,后续研发支出有望保持稳健增长。预计2024年全球CRO(生物医药研发外包)服务市场中的药物发现、临床前研究服务和临床研究服务的市场收入分别为204亿美元、135亿美元和622亿美元,在整体CRO中收入占比为21%、14%和65%,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9.5%。美国生物医药产业的新药研发经费呈现长期增长趋势,美国药品研究与制造商协会的成员企业1980年的生物医药研发经费为20亿美元,2019年达到830亿美元,40年间增长了40倍。2018年美国制药业收入4070亿美元,研发支出为796亿美元,生物医药研发强度远高于其他行业。总体看,全球生物医药的产业集中度逐年上升,跨国企业创新药的市场垄断程度不断提高,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创新仍然处于快速成长期。
(五)发达国家生物医药创新呈现体系化发展趋势
美国生物医药创新政策体系由政府研发资金支持政策、专利保护政策、新药许可政策、药品定价政策、药品费用补偿政策和药品监管政策构成,生物医药创新支持机制趋于体系化。通过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财政预算、金融投资、税收政策、产业政策等,加强官产学研合作创新,促进生物技术研究、鼓励发明创新和促进生物技术转移;建立生物医药产业适用的专利保护制度、数据保护制度、专利期补偿制度,为创新药上市后高定价提供较长市场独占期,促进生物医药研发投入产出良性循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和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等政府研究机构在美国生物医药产业创新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与大型制药企业、研究型生物技术企业、研究型大学等之间建立研发合作关系,促进研究型生物技术公司数量增加,提升生物技术企业的新药创新能力。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是生物医药基础研究的主要资助者,其经费预算的80%用于支持大学、公司的研究。世界级大型制药企业和数量众多的中小研发型生物技术企业,共同组成美国生物医药创新生态体系中的创新主体。中小研发型生物技术公司通过与大型制药企业、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以及研究型大学等行为主体建立研发合作关系或技术许可关系,在生物医药创新体系中的地位日渐重要。
(六)新兴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国际化水平呈现不断提升趋势
生物制药占全球医药市场的比重呈现上升态势。2021年全球生物医药市场收入为13930亿美元,预计2025年全球生物医药市场收入将达到17110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3%。2021 年全球创新药市场收入为9610亿美元,预计2025年全球创新药市场收入将达12170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6.1%。中国生物医药市场需求旺盛,2020年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市场规模达3.57万亿元,2022年突破4万亿元。多年来中国的药物出口主要依靠原料药,随着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国产药品和疫苗获得国际市场准入,中国制造的成品药、制剂、疫苗开始进入发达国家市场,药品国际临床试验数量持续增加。国际成果转让与合作交流更加广泛,技术平台获得国际认证,与国际接轨,生物医药企业的境外投资并购活动不断扩大,新兴国家的生物医药产业国际化水平呈现持续提升趋势。
(七)新兴国家逐渐成为全球生物医药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
全球范围内生物医药产业呈现新技术驱动创新、数据联通产业上下游的创新发展态势,全球生物医药产业链条发展完善,在干细胞、基因编辑等新技术的不断突破下快速增长。近年来,发展中国家迅速增长的药物市场需求促进生物创新药投资的急剧增长,生物医药产业的资金投入量迅速增长。中国、印度等新兴医药市场的投资迅速增长,对世界药物研发和上市新药的贡献率快速增长,中国的上市新药和在研新药在全球所占比重已进入第二梯队。“十三五”期间,中国规模以上医药企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约8%;生物医药领域成为投资热点,科创板上市生物企业占比30%以上。截至2021年12月31日,沪深上市企业中生物医药行业共有427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达81685.77亿元;市值超1000亿元的有13家,市值超3000亿元的有3家。2021年中国生物医药领域的投融资总额达到1113.58亿元,同比增长26%。中国在研创新药数量居全球第二位,基因检测、疫苗等领域形成比较优势,生物医药产业创新持续活跃。2019 年11 月,百济神州的创新药“泽布替尼”获准在美国上市,迈出了中国创新药在世界制药强国上市的第一步,未来将有更多中国的创新药在国外获批上市。新兴国家将逐渐成为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的重要力量。
图/中新社
(八)数字化创新发展成为生物医药产业变革新趋势
新冠疫情暴发以来,线上诊断和医药电商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推广,2021年中国医药电商规模突破2000亿元,行业进入快速成长期,预计2020—2030 年国内医药电商市场规模年化增速达22.6%。“互联网+医药”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经济形态,近几年来高速增长,生物医药数字化发展正成为趋势,覆盖线上咨询、远程医疗、线上药房、互联网医院、信息化管理以及临床信息采集数字化等应用方向。数字化生物医疗应用加速,许多跨国药企和医疗机构加大数字科技投资以转型升级。数字化创新发展已成为生物医药产业的基础,提升行业创新效率,加速全球生物资源要素整合。未来,生物医药数字化发展将保持快速增长趋势。随着用户需求不断增加,终端厂商、运营商、软件方案商等成为产业链的重要环节,大数据、云端化正在日渐融入药物研发领域,生物医药研发机构有更多机会集聚全球智慧研发药物,生物药研发迎来新变革,将出现新突破。
数字化发展缩短生物医药服务链,降低运营成本,生物药品的传统流通与分销环节会加快数字化转型。数字化对于新兴医药供给方式意味着更多的机遇,将推进生物医药产业结构变革。随着算力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面临智能化升级,开启一个探索与功能导向的结构生物学新时代,解决包括药物设计、病理探究等多领域问题。后疫情时代,医疗影像辅助诊断、新药研发等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有望大幅增加,加速生物医药产业智能化升级。数字化创新发展与生物医药产业深度融合,将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催生新生产方式、新产业形态和新增长点。
后疫情时代生物医药创新发展政策展望
生物医药创新已成为全球制造业中活力最强、发展最快、科技含量最高的领域之一,成为衡量生物科技现代化水平的重要参数。2021年9月29 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三次集体学习,强调“要加快推进生物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应用,推进生物安全领域科技自立自强,打造国家生物安全战略科技力量,健全生物安全科研攻关机制”。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未来,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将迎来高质量发展新机遇。
(一)新兴国家将越来越重视生物医药创新发展的政策法规和创新生态
新冠疫情凸显了生物医药创新的重要性,将催生更加高效的药品监管框架,出台一系列推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长期以来,发达国家不断加强生物医药领域的战略布局,加大对生物医药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的投资。美国政府一直将生物经济定为联邦机构重点研发的关键领域之一,为生物医药创新提供政策环境,将生物经济基础作为科技预算的优先重点,生物医药研发在美国政府科研经费预算中一直是国防科技之外投入最多的领域。2022年9 月,美国总统拜登签署《关于促进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创新以实现可持续、安全和有保障》的行政命令,进一步扩大美国的生物制造业,推动生物技术美国本土化。新冠疫情发生后,世界主要国家以前所未有的审批速度授权紧急使用或批准新冠疫苗、治疗及检测方法,大力促进生物医药创新。2021年3月,我国发布“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构筑产业体系新支柱,推动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融合创新,加快发展生物医药、生物育种、生物材料、生物能源等产业,做大做强生物经济”。未来,新兴国家将不断加强生物医药创新的战略地位,更加重视生物医药的战略规划与政策法规,构建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的开放式发展生态体系。
(二)新兴国家将加快构建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近年来中国、印度等新兴国家加快发展生物医药产业,亚洲已成为欧美之外的生物医药产业中心区域,逐渐改变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生物医药企业占据绝对优势的局面。2015年以来,我国发布了一系列促进创新药发展的政策法规,推动国产创新药与国际接轨。2015年11月发布的《关于药品注册审评审批若干政策的公告》仿照FDA审批制度,提出对新试验申请实行一次性批准,加快企业研发进度和新药上市。2016年2月发布的《关于解决药品注册申请积压实行优先审评审批的意见》提出,药品研发由“抢首仿”转为“优先审评”,鼓励新药研发。2016年3月发布的《化学药品注册分类改革工作方案》对新药的定义从“中国新”提升至“全球新”,鼓励新药创制、提高药品质量、促进产业升级。2016 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方案》的通知,明确了权责归属,推动药品研发创新。2018 年国家医保局成立,医保目录调整常态化、创新药国家谈判机制化,新药从获批到进入医保目录的进程加速,激励企业研发创新。2019 年新修订《药品管理法》明确规定国家鼓励研究和创制新药,为深入药品领域改革奠定法律基础。近年来,中国创新药的上市申报越来越多,仅2019—2020 年 就 有350 项 新药上市申请,超过了此前8年的总和,生物创新药领域出现了众多资本实力强、技术积淀深厚、管理经验丰富的创新型医药企业。未来,新兴国家的生物创新药数量和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加快提升生物医药创新的国际影响力,逐渐重塑生物医药创新发展双循环新格局。
(三)新药定价政策越来越鼓励创新,药物临床价值将成为生物创新药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生物创新药蓬勃发展,在传统疾病治疗领域获得了一系列新突破,在疗效、治愈等方面展示了巨大发展潜力。随着医保谈判常态化和药物经济学在定价中的广泛应用,创新药的定价逻辑正在发生深刻变革。2013 年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引入价值定价机制,药品定价与疗效挂钩,创新支付方式,构建平价而高效的医疗保障系统,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目前,主要发达国家的创新药定价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美国采用的自由定价法。美国政府不直接限制药品价格,重视创新药对患者治疗结果,上市后再评估。美国创新药市场高企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创新药的高定价,由复杂的价值链条支撑高昂的药价。二是日本采用的新药比价与成本计算法。通过比价和成本计算,赋予高临床价值的创新药更高溢价,促进创新药产业的发展。三是德国采用的谈判定价法。新药价格基于额外获益进行谈判,对新上市的创新药实行强制性价值评估,按照创新程度进行创新药的谈判定价。综合来看,基于临床价值对创新药定价将成为创新药定价较为主流的发展趋势。未来,创新药将逐渐回归患者的临床需求,临床价值成为创新药定价与销售的决定因素,First/Best-in-Class(同类第一/同类最优)、高临床价值的创新药将保持快速发展趋势。
(四)原研药、首仿药将成为我国生物医药创新发展的政策重点
我国医保带量采购常态化趋势已形成,普通仿制药将进入微利阶段,原研药、首仿药、难仿药将成为生物医药创新发展的重点。2015—2019年,中国的医疗卫生总支出从40974.6亿元增加到65057.2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2.3%。2021年中国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同比增长14.8%,占人均消费支出比重呈现上升趋势。中国已成为生物类似药在研数量最多的国家,先后有200余个生物类似药临床试验申请获得批准,部分产品已完成Ⅲ期临床试验并提交了上市注册申请,随着后续相关类似药产品入市,极大提高了国内生物类似药市场渗透率和可及性,未来将继续保持增长。目前我国生物创新药产业规模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成长空间巨大,发展前景良好。未来,我国生物创新药将保持快速发展趋势,First/Best-in-Class 创新药将成为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关键。
(五)新兴国家生物医药创新将全面融入高水平的国际标准和世界生物医药创新生态圈
全球制药行业的地理分布呈现向东迁移的态势,我国成为亚洲主要的新药研发国,新药研发企业数量占全球比例呈现增长态势。新兴国家生物医药创新活力和增长潜力大,创新成果不断取得重要突破,近年来加快融入高水平的国际标准和全球创新生态圈。越来越多的高科技应用于新药研发领域,提高新药研发效率、节省研发成本。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安全可控,加快推动创新研发、临床运用及项目管理、市场合作、销售队伍建设等多环节联动的全球资源配置,加快热门靶点新药、AI影像等新兴业态、特色原料药等领域的国际化进程。2021年,我国在疫苗、抗体药物、重组蛋白、血液制品、细胞和基因治疗等生物医药领域的创新成果突出,重组蛋白药物、血液制品新增上市产品数量是2020年的6倍。随着我国不断完善药品审评体系、药品专利体系,出台了《生物类似药相似性评价和适应症外推技术指导原则》《已上市生物制品药学变更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生物制品变更受理审查指南(试行)》等加强创新药物全生命周期管理、优化审评审批流程要求的政策和《药品专利纠纷早期解决机制实施办法(试行)》《药品专利纠纷早期解决机制行政裁决办法》《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抗肿瘤药物临床研发指导原则》《创新药临床药理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21年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强化对创新药的研发指引,细化药物研发监管内容,提升规范程度,推动我国医药产业从仿制向创制转型升级。未来,生物医药创新将以临床价值为导向,增强原创供给能力,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将成为新兴国家生物医药创新发展的政策重点。
(六)新阶段新形势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塑造创新发展新优势,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呈现高质量发展趋势
新冠疫情对全类别产业链形成冲击,加速世界生物医药产业变革,全球产业链出现了区域化、本土化的收缩重构压力,生物医药产业链布局的完整性、安全性、竞争性以及发挥国内市场作用越来越重要。新阶段新形势对我国新药研制和生物医药产业创新提出了新要求,加强创新药研发制造是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重点。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我国主要依靠跟踪仿制国外药物来支撑产业发展和临床医疗用药。20 世纪90 年代开始,我国先后与美、欧、日签订知识产权保护协定,尤其是21世纪初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药物化学结构纳入WTO知识产权保护,不能仿制处于专利保护期内的国外新药,新药研究转为主要依靠模仿创新,根据国外发现的药物靶点研发具有新化学结构和自主知识产权的药物,即me-too 和me-better 类药物。近几年,我国的新药研发能力迅速提高,1985—2007 年间中国创制的I类新药共有5个,2008—2017 年间诞生的I 类新药共有31个,2018年新增10个,2019年新增12个,2020年新增15个,2021年新增21个,我国原创新药的数量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22 年5 月发布的《国家“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大力夯实生物经济创新基础。坚持发挥创新在生物经济发展中的基础作用,强化市场导向、需求牵引,推动生命科学研究、生物技术创新与发展生物经济新动能紧密结合,加快推动生物经济创新发展”。当前,我国医药市场规模居世界第二位,新药研发投入和融资规模持续快速增长。后疫情时代,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将从仿制为主向创制与仿制并行发展转型升级,重点围绕临床价值为导向的原始创新目标,基础研究突破引领创新前沿,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和高质量发展进入新变革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