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地下室渗漏质量通病防治研究
2023-03-21徐豫青
徐豫青
(南通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江苏 南通 226000)
0 引言
建筑工程地下室承担着传递上部结构荷载、提供特殊功能区间的重要作用,具备必要的防水功能是建筑物整体功能发挥的基本保证。地下室渗漏问题多年以来被列为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问题,很多地区在国家防水规范基础上出台了一系列管控和技术措施,但仍然无法根治地下室渗漏问题[1]。究其原因,地下室渗漏防治是个从时间跨度上涉及到设计、施工及竣工交付后多阶段的系统工程,防水功能的发挥涉及到建筑材料、施工工艺、现场管理和过程管控、关键节点验收把关等多个环节,地下室渗漏防治应提升设计标准、细化节点防渗要求、严控现场管理和验收环节并研究建筑工程交付后的渗漏管理,力争实现工程全寿命周期的渗漏防治目标。
1 地下室渗漏防治概述
地下室防水工程设计应根据现场实际水文地质、环境条件结合项目的结构形式、使用功能、使用年限进行综合考虑,根据工程特点选择适当的防水材料和节点构造措施,注重从源头上减少渗漏隐患,综合考虑防水材料的特性和混凝土自防水能力,以建筑物整体防水理念进行防水设防,对项目易发生渗漏问题的部位进行深化设计,明确关键节点构造详图,并做好设计交底工作[2,3]。施工阶段严格依据经审合格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和相关技术标准,渗漏治理工作实施样板引路模式。做好防水施工过程检查、检验把关,对蓄水、淋水等功能性检验环节留存影像资料。同时考虑到工程交付后进行维修保养的便利性,保证防水工程的耐用性能。
2 混凝土结构自防水施工
地下室结构作为建筑工程的底层承载支撑,同时也是接触地下水环境的渗漏防治关键部位,其中混凝土结构自防水能力至关重要。地下室混凝土结构除了满足强度要求外还要具备一定的抗渗等级,混凝土抗渗性能关键在于混凝土自身的密实度。因此,必须加强对地下室底板、外墙、顶板等混凝土结构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从严控制现浇结构密实度、外观质量、位置及尺寸偏差,保证混凝土构件具备一定的自防水功能。模板出现破损、变形、错台等缺陷时应及时处理,避免因模板问题导致的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和尺寸偏差。钢筋及预埋件设置应符合设计及规范标准要求,使用定位件设置好钢筋保护层预留位置,水平构件浇筑时要设置浇筑平台防止工人踩踏造成顶部钢筋变形。混凝土进场正式浇筑前要做好润管工作,做好润管砂浆回收处理并留存相关影像资料。浇筑混凝土前根据设计和施工方案要求确定后浇带和施工缝的位置,并做好后浇带和施工缝位置的止水构造措施,确保关键部位不留下渗漏隐患。
同一层内墙不同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时,应先浇筑强度等级高的混凝土,后浇筑强度等级低的混凝土。当柱、墙混凝土设计强度比梁、板混凝土设计强度高两个等级及以上时,应在交界区域采取分隔措施,分隔界面距离柱边≥500 mm;同时应合理控制混凝土拌合物浇筑间歇时间,避免不同标号混凝土浇筑衔接不及时造成大量的冷缝形成渗水路径。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强化管理严禁加水来提高和易性,坍落度不满足的混凝土不得用于构件浇筑。
3 地下室外防水质量控制
建筑工程地下室防水设计等级一般为一、二级,采用一级防水等级时地下室结构迎水面外设防水措施应不少于两道,其中一道应为防水卷材,另一道为聚氨酯防水涂料等,底板、侧墙后浇带、变形缝处应设计超前止水措施。防水材料的选用应考虑相容性、互补性等因素,地下室不得采用水泥基防水材料,鼓励防水混凝土掺入合成纤维等抗裂材料[4]。基于防排结合的防水理念,地下车库应设置排水沟和集水坑。地下室内不同区域分户隔墙应设置与墙同宽高度≥ 200 mm 的混凝土导墙。地下防水工程,应设计柔性防水套管,外墙外侧柔性防水层应设计有效保护措施。
3.1 混凝土基面处理
混凝土垫层基面要求平整光洁,即在混凝土浇筑后、初凝前及时进行机械收光,如因结构型式复杂、操作时间不足时可设置与混凝土垫层同等级的砂浆找平层。对于侧墙结构紧贴外围护结构须先做外防水层的情形,要将侧面围护结构表面修补成平面或弧形过渡面,保证后续防水卷材能够铺贴紧密。地下室底板找平层在与侧墙相交处做成 50 mm ×50 mm 砂浆倒角,底板阴角部位应做成宽高为 50 mm 的钝角,阳角做成 20 mm ×20 mm 的钝角。
3.2 防水材料铺设
防水卷材铺贴遵循先节点后大面、先低后高的原则,在阴阳角部位和折角部位加设防水附加层,尤其在桩头部位根据设计要求采取与桩头交界处加设止水胶圈、涂刷防水涂层等方式,卷材在桩头部位形状要根据桩型密贴桩型周边。无论采用自粘连接还是热熔连接,都要保证足够的搭接宽度并将接头处压紧密贴,施工完成后发现有局部搭接处张口、褶皱情况的可加贴覆盖缺陷处的附加层或采用塞贴热熔方式进行修复。对于高分子防水卷材用于侧墙外防水时,根据侧墙尺寸和卷材规格进行卷材粘贴预排,确定排列方式后将卷材用机械方式进行有效固定,下一幅卷材施工搭接时将之前的固定点覆盖。对于局部卷材三层搭接处形成的空隙以及无法覆盖的固定钉子,应及时用密封胶进行密封处理。
4 关键部位渗漏防治探析
4.1 施工缝防水施工
对于大体积地下室及分期施工的地下室,施工缝是常用的混凝土分段施工形式,也是地下工程渗漏控制要点。施工缝部位一般设置中埋式止水钢板,如图 1 所示,止水钢板预设在先期浇筑的混凝土中,在水平类构件或竖向构件纵向分期施工时应设置混凝土分隔拦截措施,止水钢板接长时搭接长度≥50 mm 且采用双面焊接,止水钢板形成闭环,先后浇筑混凝土交界处因止水钢板延长阻碍渗水路径实现止水效果。止水带本身的搭接质量以及两次浇筑混凝土易形成的渗水通道是后期渗漏形成的主要原因,止水钢板搭接时要可靠焊接,止水带部位的混凝土浇筑振捣效果直接影响止水效果。竖向构件的施工缝位置,后期浇筑混凝土前应将交界面凿毛并清理干净,刷一层水泥基渗透结晶涂层;水平构件的施工缝位置止水钢板下混凝土振捣质量非常重要,为此在浇筑混凝土时采用分层振捣的方法,浇筑时混凝土面高于止水钢板位置,振动棒要插入钢板下部振捣密实,保证混凝土密实度。
图1 施工缝处防水构造示意图
4.2 超前止水后浇带做法
地下室底板沉降、收缩后浇带优先采用超前止水形式,如图 2 所示。该部位防水卷材应设置附加层,上翻至大面 250 mm。后浇带两侧采用钢丝网或快易收口钢网,避免底板混凝土浇筑时漏浆,影响后续后浇带施工;止水钢板设置于后浇带两侧混凝土构件中部,折边方向朝向迎水面,双面满焊。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前,应将表面松散混凝土、浮浆凿除,并清除杂物,清理干净。后浇带混凝土采用高一级强度的微膨胀混凝土浇筑,振捣密实,后浇带混凝土不宜掺粉煤灰,控制好塌落度,且一次浇筑,不得留设施工缝。防水混凝土要等两侧的混凝土养护 60 d 后才能浇筑后浇带,后浇带洒水或覆盖养护 28 d。
图2 底板超前止水后浇带构造示意图(单位:mm)
4.3 外墙螺杆洞及穿墙管处理
地下室外墙模板固定采用一次性止水螺杆,止水螺杆的止水片厚度应>1 mm,环宽 30 mm,焊缝饱满,止水螺杆外侧垫片,应采用圆形垫片,常规用方形垫片易产生混凝土表面裂缝;做好螺杆洞位置渗漏防治,螺杆从凹槽的最深处切断,清除凹槽垃圾后,再用聚合物水泥砂浆封堵,与外墙表面齐平(常规不做防水卷材时,凹槽位置做凸出墙面φ50×10 mm 灰饼),涂刷防水涂膜附加层,范围为圆形 200 mm。出入地下室的所有管线,必须按照设计要求设置刚性防水套管,埋入结构混凝土的穿墙管在浇注混凝土前埋设,在模板安装前固定在所设位置。穿墙套管一般采用圆管,直径比穿入管道大50~80 mm,并在管外侧加焊一道止水环,采用钢筋定位件连接固定在钢筋骨架上,在浇筑外墙混凝土并形成强度后进行穿管作业,套管与穿入管道间隙用防水胶泥或胶圈填塞,外侧边缘用防水砂浆抹平后加刷有机防水涂料封闭。
5 结语
建筑工程地下室渗漏防治应遵循系统防治的理念,从设计阶段提升防水设计标准,施工阶段同时做好混凝土结构自防水和外防水施工质量管控,工程交付使用后注重防水工程维护,实现建筑物安全使用年限内的防水功能保障。以“防排结合,以疏为辅,多道设防”为原则,在施工图设计文件确定后对施工图纸进行深入研究,理解防水设计意图,针对防水各细部做法及部位对班组进行样板示范和可视化交底,对施工的薄弱环节加强控制,对关键工序加强检验把关,保证建筑工程地下室防水施工品质。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