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爆竹声中一岁除

2023-03-21张延伟

资源导刊(信息化测绘) 2023年1期
关键词:雪堆炸响炮儿

◎ 张延伟

“新年到,新年到,闺女要花儿,小子要炮!”儿时每逢过年,我们都会哼唱起这首歌谣,在长辈们的宠爱中,让期盼已久的愿望得到满足。

女孩子所要的“花儿”,最为奢侈的就是一件花棉袄,一件花罩衫或者一条花围巾;比较普遍的则是一只拇指大小的塑料发卡,上面粘着一个蝴蝶、蜻蜓之类的造型;抑或是一朵能够夹在头上的颜色艳丽的绢花......而让我们这些男孩儿牵肠挂肚的,莫过于各色各样的鞭炮。

按农村风俗,除夕夜和初一早上分别要燃放一挂鞭炮。每次父亲准备放鞭炮时,我们都会眼巴巴地瞅着,一副急不可耐、跃跃欲试的样子。父亲自然明白我们的心思,于是先撕开包裹整挂鞭炮的那层油光纸,从末端拆下三小节来,分给俺弟兄仨。我们高兴得得了宝似的,小心翼翼地扯开缠在炮捻儿上的那根细线,把属于各自的那一小节鞭炮拆解成三五十个单个儿的炮揣在衣兜里,再分别找一截儿麻秆,在灶台上引燃,吹灭明火,只留闪烁的“火头”,然后跑出窄长的巷子,来到街上。好多孩子已在那里聚着了,大家从衣兜里掏出炮,用麻秆火头儿点燃,随着“呲呲”的火花,赶紧扔向无人的地方,随着炮声炸响,大家的心里也乐开了花。

大年初一,随着村里第一声鞭炮响起,我们也一骨碌爬起来,穿上母亲三十儿夜里摆在床头的新衣,一溜烟儿跑出家门,到大街上或别人家院子里放过鞭炮的地方捡拾那些未能炸响的“哑炮”,有时候还能幸运捡到几个散落地上的带捻儿鞭炮。

“哑炮”也能玩出新花样。从中间折断,将药粉倒成一个小火药堆儿,人远远地站着,麻秆火头伸向小火药堆。“轰”的一声,闪电般腾起一片火光,煞是好看;或把炮从中间折成直角状,露出里面的药粉,10 个一组,在平展的地面上或石板上围成圆圈,只要把其中一个点燃,它呲出的火花就会把对面的点燃,依次循环着“呲花”,别有一番情趣;再有就是在折断的哑炮对面摆上带捻儿的炮,先点燃哑炮的药粉,呲出的火花瞬间引燃对面的炮捻儿,先“呲花”后听“响儿”,玩得不亦乐乎。

大人给的、捡的炮放完了,我们就会拿出还没捂的热压岁钱,到代销点买专供孩子们放着玩的100响鞭炮,以及各具特色的炮:有“拉炮儿”,两头儿各露出一节白线,两手扯着线用力一拉,“啪”的一声响,但炮纸依旧完好;也有“摔炮儿”,捏起一个,用力往地上一摔,“啪”的一声,里面的细砂粒四下崩散;还有“擦炮儿”,包装盒和火柴盒相似,贴有粗磷纸,把有药粉的那头儿在磷纸上擦一下赶紧扔出去,短暂的“呲花”后,就是一声脆响;更有一种花炮,外面裹着花花绿绿的彩纸,带着一根尺把长、线绳儿粗细的竹篾,把竹篾轻轻插在地上,点燃炮捻儿,随着“哧儿”的一声尖厉的鸣叫,花炮钻天猴一般腾空蹿起老高,在天上炸响。

我们更盼望着过年下雪,雪能为放炮增加许多的乐趣。点燃的鞭炮被飞快扔进雪堆,“嘭嘭”几声后,再比比看谁的炮炸开的雪坑最大、溅起的雪花最多。胆大的孩子从家里偷拿出来“大雷子”“二踢脚”埋在雪堆里,远远地用麻秆火凑上去,“嗵”的一声巨响,大家随溅起的雪花一起欢呼雀跃。

前些年,各地都颁布了严格的“禁放令”,过年很少听到酣畅淋漓的鞭炮声了,年味也少了许多。

今年春节,政府顺应民意,允许在规定的时间燃放烟花炮竹了,随着久违的鞭炮声重新在耳畔响起,记忆里的年味又慢慢在心头弥漫。

猜你喜欢

雪堆炸响炮儿
烙 印
奥地利一卡车穿越4米厚雪堆开辟道路
小镇之夜
村上的爱情
冯小刚:老炮儿伏枥,志在千里
爷爷出门了
捕熊妙计
现象级“老炮儿”折射社会转型之惑
《老炮儿》:在时代裂隙中扬弃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