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篇精读:基于学情 立足文本 关切大单元
——报告文学《包身工》单篇教学课例

2023-03-21阮建秀

中学语文 2023年4期
关键词:包身工报告文学文本

■ 阮建秀

温儒敏先生在《统编高中语文教材的特色与使用建议》一文中所说,“群文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但也不要理解为群文教学就比单篇教学更高级,也不是群文教学要一律取代单篇教学。”单篇要基于单元视域中的整体内容,重新定位教学价值,讲求与单元的协调性,注重单元任务的渗透与达成,做到既见这一篇,也见整单元。必修教材单篇组课仍占一定比例,单篇要与群文两相兼顾,并行不悖,在群文阅读盛行的今天,单篇精读仍然有着不可或缺的价值。

本文试通过人教版教材选择性必修第二单元报告文学《包身工》的单篇课堂教学,反思单篇精读如何“基于学情,立足文本,关切大单元”。

一、基于学情,个性阅读

“为什么要学这篇课文”“学了之后对我有什么用”?这是很多学生对语文课发出的疑问。作为教师,对此还真需要认真思考一番:这篇文本对于学生来说解读会存在哪些困难?他有多少发展、创造的机会?通过对这篇课文的学习,他应该有哪些收获?等等。教师在备课时,要像学生一样去阅读文本,要寻找学生的需要点。教师能围绕所确定的教学点和情境任务,预估学生实际学习所存在的困难,根据学情调动多样资源、提供学习支架,以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难点。

1.创设情境,让学习真实发生

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起点,紧紧围绕所确定的教学点进行情境创设,达成真实性与有效性的统一。

高中语文课堂进行有效教学,始终不能离开“学生”这个根,以学生直接或间接的回答,进行平等的师生对话。一旦学生贮藏的生活经验被激活,他们很快就能融入创设的情境中,展开有效的课堂对话,积极投入到语文学习过程中,此时每个学生在课堂上的生命参与,个性解读,是有效课堂活起来的关键因素,每种可能的个性解读都要体现在逐层深入的学习过程,可以这么简单勾勒师生在课堂上的互动生成:

图1:课堂互动生成过程

报告文学《包身工》这篇作品夏衍的报告文学作品《包身工》主要反映了1932 年“一·二八”事变到抗日战争爆发前夕国民党统治区的社会黑暗情况。作品所描述的社会生活虽然已经远去,但是,其中蕴含的人性光辉、人文关怀,如今读来依旧使人震撼,发人深思。所以在课堂学习中设计了如下的情境:

夏衍先生在生前接受采访时说:“我觉得我的作品中只有《包身工》可以留下来。”而历史的选择总是残酷又苛刻的,2010 年《包身工》退出语文教材,在《包身工》“隐世”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对它的议论并未消减。于是,作为影响了中国几代人的经典报告文学《包身工》,经历了数次波折,再一次重回中学语文课本。

受教材编委会委托,各校召开《包身工》“进退”教材的座谈会。邀请你以学生代表的身份参加此次座谈会,谈谈个人看法。

学生能够结合时代背景、当代青年和时代精神、民族文化,从教材所处的地位、《包身工》课文自身具有的艺术价值等方面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对于“退”和“进”的分析都有理有据有节。更有学生站在更高的思考和发言,一篇文学作品的价值不以能否进入教材为评判标准。同时课堂互动中由学生主持人,让座谈的形式和氛围更显轻松和自然,而教师把学生的发言用视频记录,这是真实的课堂真实的休息,这是课堂的成果,也是可以利用的语文课程资源。

2.层级而上,鼓励个性化阅读

个体的特殊性和知识的普世性之间的距离永远存在,尊重学生主体性和差异性,帮助学生建构个性化的言语实践。高中语文课堂学习是综合性较强的工作,其中涉及到的内容有情境建设、语言解析、文本诵读以及生活体验等,在分析之后可以发现,各项内容均需从不同层次给学生的体验式学习以帮助。

在课堂教学这个“教学场”中,学生、教师、教材三者都以自己不同的方式决定着课堂的生成,生成和个性化阅读是新课程场的一个主要教学理念,也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教学形态。

报告文学《包身工》的教学课堂上,教师设置了如下学习任务:

概其全貌,震惊认知

《包身工》是作者( )写于( )年代的一篇( )。记录了( )在( )一天内( )( )( )( )场景。她们因为( ),来自( );她们又因为( )被( )称为( ),所以( )是他们的待遇。

如果文章有色彩,这篇文章是( )色的。

第一个语段的填空着眼于基础,是对本文的阅读的概括,培养学生的文本感知能力和语言提炼,基本属于固定共识的答案;第二个语段的填空立足学生的个性阅读,培养学生的审美体验和思辨能力,此处也是课堂精彩的生成。

课堂实录片段:

生1如果文章有色彩,这篇文章是灰色的。灰色是指全文的时代背景是灰色的,当时处于半殖民半封建制度下的中国底层劳动人民的生活境遇是灰色的,包身工们的遭遇是非人的待遇是灰色的。作者说,“黑夜,静寂得像死一般的黑夜”。

生2如果文章有色彩,这篇文章是红色的。

师红色是指向文章的题材。

生2是的,这篇文章是中国革命传统文学作品,我们称之为:红色作品。虽然基调是灰色的,是暗黑时代的揭露,但是我们看到的是有识之士的使命担当和人文关怀,是积极冲破黑暗的革命斗志和民族精神、品格。这是红色的作品。

师非常棒,两位同学从不同的角度感悟文章的色彩,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思想分享。前一位同学着眼于课文的主旨,而后一位同学能观照到大单元。

生3如果文章有色彩,这篇文章是冷色的。前面两位同学从颜色的成分定调,我从颜色的温度定调。《包生工》这篇文章中的女孩们没有光,没有热,没有温暖,是冷色调的。

生4如果文章有色彩,这篇文章没有色彩。文章最后写到“在这千万被饲养者中间,没有光,没有热,没有温情,没有希望……没有法律,没有人道。”

此处,学生从不同角度深度解读《包身工》,填筑色彩,学生的思维是灵活的,能够关注此课和此单元,还能跳出文本联系生活经验,带来彼此思维的碰撞,并非“预设”而胜于预设,学生的“高见”和“妙语”让课堂学习从容地充满个性。当课堂上学生的反应即个性参与出乎我们意料时,教师若能智慧地加以点拨,或者是有技巧地深度追问,或是留给学生更多的个性化思索,此时迸发的智慧火花、师生互动和课堂激情便是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了,也让单篇精读走向纵深。

二、立足文本,依体而教

新课程视角下的课堂转型为任务化、活动化之后,也容易出现文本边缘化、文体淡化的现象。因此,坚持因体而教的原则很重要,因为缺乏带有明显文体知识特征的“术语”的聚焦,文体长期淡化,就会带来语感的钝化,最终导致阅读和写作能力下降。因而需要借助文体知识欣赏某一类文体独特的艺术魅力,教学中内嵌这一文体的专业知识,并引导运用,最终建构、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

《包身工》的体裁属于报告文学,报告文学在我国是三十年代新兴的一种文学样式,它以散文手法报导真人真事,它的特点是新闻性与文学性的有机结合。本课的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口在让学生感悟报告文学“真实性和文学性的有机结合”,基于此,设计了课堂学习任务——赏其细节,震动灵魂。

1.真实性对文学性的限制

单篇精读中,教师设计了抓住报告文学中的“数字”这一学习环节,引导学生细读文本,完成表格概括。

表1

作息时间的梳理,发现包身工制度的严酷;起居环境的恶劣,是包身工非人的待遇;劳动产出和成本付出的对比,可见包身工被剥削的惊人程度。种种数字是最有力的事实,如此非人的制度和遭遇,在那个特点的时代,震惊我们的认知。文字是无声的,然而通过夏衍先生笔下的文字,我们似乎能听到来自那个时代的凄厉的哀嚎,似乎能看到那一幕幕令人心惊的场景,深深地体会到旧殖民地、旧封建社会底层民众的痛苦、悲惨和绝望。此处,在精准的数字中,体会作者夏衍说的:这是一篇“报告文学”,不是一篇小说,所以我写的时候力求真实,一点也没有虚构和夸张。通过前后数字的对比,充分的说明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剥削正积聚的扩大加深,细细品读作品中的数字,看看30年代的历史材料,读者会被报告中详实充分的信息所震撼。

2.文学性对真实性的揭示

上海大学中文系教授吴欢章《欢章散文》:20世纪30 年代初期和中期所产生的不少报告文学作品,一般说来都还是纪实成分较多,像《包身工》这样能在叙事中注意突出人物描写,而且取得一定的艺术成就,这在当时确实是难能可贵的。牢牢地把握住报告文学首先是文学的特性,忠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包身工》的这个艺术经验,到今天也并没有过时。

课堂实录片断:

师我们从数字的梳理中,感受到包身工处在如此严苛的制度中,又被剥削的如此惊人。而当他们对这些数字产生一定的破坏或者是不能保证的时候,挨打就成了他们的待遇。我们一起来赏析一处被认为破坏制度最严重的“寄信者”被打的片段。

学习任务:赏其细节,震动灵魂

原文 一把扭住她的头发,踢,打,掷,和爆发一般的听不清的嚷骂。

改写一 一把狠狠地扭住她的头发,拼命地踢,使劲地打,猛力地掷,和爆发一般的听不清的嚷骂。

改写二 一把扭住她的头发、踢、打、掷,和爆发一般的听不清的嚷骂。

生1加上“狠狠地”“拼命地”“使劲地”“猛力地”四个修饰性词语,就带上了作者的主观评价。而原句中,作者好似冷眼旁观,只是在客观地叙述。

师你说的冷眼旁观,是不是指向作者是冷漠的叙述?

生2不是冷漠,恰恰是客观的叙述中更显得施打者无情冷漠和残暴,把包身工不当做人。

师我把你的思维往前退一步,概括一下,施打者是充满了“兽性”的残酷。

生3对对,那么包身工就是“物性”的存在。而此处的人文性就是通过冷峻的叙述来展现。

师非常棒,你把原句再读一读。

生3(读)

师 这就是报告文学中,真实性对文学性的限制,是理性的叙述。

生4如果是把逗号改成顿号的话,读起来就是停顿非常短暂,好似这个动作是过场的、敷衍的。

师请你读一读改写的第二句,再读一读原句。

生4(读),读完后,我更加感到原句中施打的每一个动作,“踢”“打”“掷”是持续了一定的时间,是完整的进行到底的打,更见包身工生存境遇的悲惨。

师 在这黑夜中,有担当的知识分子用文字肩负自己的使命,有识之士用自己的鲜血和斗争迎来时代新的光明。这是感性的诉求,是文学性对真实性的揭示。

教师是课程的执行者,所以必须落实教材中规定性的东西;学生是课程的建构者,所以让学习真实发生是语文课堂的高标。与传统单篇精读教学不同的是,单元教学视域中的单篇精读教学,不再追求面面俱到的条分缕析,而是要能围绕单元教学点进行深度学习,也就是说单篇精读教学需要凸显单元教学点。

三、关切大单元,让学习走向纵深

“单元教学”本身就要求要有单元整体思想,不能只顾独立的语篇。2017 年版课标又提出了“群文阅读”的要求,更是强调了教学要突破“篇”的局限,要有“群”和“类”的观念。因此,我们教学一篇课文,不仅要教学这一篇文本,更要教学阅读这一“类”文本的方法。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要指导学生能够学习《包身工》这一篇课文,还应该指导学生阅读和学习新闻类文本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也即应该从“事实材料”和“背景材料”入手。

同时,大浪淘沙沉者为金,《包身工》的“复活”证明: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经典作品,凝固着岁月和人们的记忆,是不会淡出每一个有思想、有忧患意识的人的视野的。“包生工”的苦难史是民族的苦难史,本单元是“革命传统”专题文学作品,一个民族的经典文化是促进社会进步、塑造民族灵魂、纯洁人们心灵的很好的精神资源,无论在什么时期,这些民族文化的精髓都应得到珍惜和保护。根据课堂生成,设置了如下课外学习任务:

课外学习任务 苦难与新生

1.专题阅读 新时代青年应该如何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发表自己的看法。

2.完善《包身工》“进退”教材的座谈会的发言稿。

3.小组合作,把《包身工》“进退”教材的座谈会视频资料整理剪辑成合集,配上片头、文字画外音等。

实现学生从静态积累到综合操作,在丰富多样、真实的、富有意义任务情境中开展有目的、有步骤的言语实践活动。在实践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主观能动性,在形成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互相对话、相互讨论、相互观摩、相互交流和相互促进的局面。

学生的参与在此环节中如果能把他们组织到合作讨论的语文学习中上,逐渐体会到在群体的交流氛围中的乐趣与收获,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小组中不同的思想进行优化整合,把个人独立思考的成果转化为全组共有的成果,以群体智慧来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讨论中更多体会学习语文的无穷乐趣,有利于形成良性的有效教学模式。

在群文阅读盛行的今天,单篇精读仍然有着不可或缺的价值。学习任务群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体验探究性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凸显学生学习语文的根本途径,所以我们不必急于匆匆奔向终点,充分参与的活动过程、主动体验学习的过程比获得一个外化的结果要重要的多,或许过程经历、体验的价值有时候会超出结果。大单元主题教学应当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向来把握,既要保证整个单元的统一性,也不能忽略单篇教学的基础性,二者的相互促进,才是理想的教学状态。

猜你喜欢

包身工报告文学文本
注重创作技艺 彰显内涵本质
——从写作特色的角度解读夏衍《包身工》
充实中国报告文学的理论一翼
当代语境看“包身工”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中国青年报告文学作家创作会举行
自由与权利
阵痛与激情:1979—1989年的灾难报告文学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浅析如何写好报告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