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地区宫颈病变筛查人群HPV 感染基因型、阴道清洁度与宫颈病变程度的关系
2023-03-21吕春亮夏金多闫萍王娓娓王丽丽康文艳于晨芳
吕春亮,夏金多,闫萍,王娓娓,王丽丽,康文艳,于晨芳
1 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妇科,河北衡水 053000;2 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手术科;3 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医务处
人乳头瘤病毒(HPV)为宫颈癌发生的常见危险因素,长期持续高危HPV 感染可诱发癌前病变、宫颈癌等疾病。然而,HPV 基因型多达上百种,其致病力及致癌危险性存在一定差异[1]。如何评估不同类型HPV 感染对不同程度宫颈病变的影响仍然是临床研究的热点问题。相关研究指出,阴道微生态的失衡与HPV 感染密切相关[2],不同人群及地域中HPV 分型存在一定的差异[3],了解不同地域感染人群HPV 分型对拟定当地宫颈癌防治策略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对衡水地区宫颈病变筛查人群HPV感染基因型、阴道清洁度、宫颈病变程度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 年1 月—2020 年8 月接受宫颈病变筛查人群500 例。纳入标准:①均为衡水地区妇女;②年龄34~65岁;③均有性生活史。排除标准:①既往有宫颈手术者;②哺乳期或妊娠期妇女;③存在认知障碍或精神疾病无法沟通者。本研究获得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2019014062Z),接受宫颈病变筛查人群对该研究内容知情同意。
1.2 宫颈HPV 检测及分型 检测前擦拭接受筛查者宫颈表面的分泌物,随后将HPV 专用宫颈刷放置在宫颈口,顺时针转动宫颈刷4~5 圈。随后将宫颈刷缓慢取出,于管口位置将多余的刷柄折断,将刷头放置在样本管中(装有细胞保存液),旋紧管盖,并做好标记。通过PCR-反向点杂交法(PCR-RDB)对宫颈HPV 感染情况进行检测,试剂盒购自北京义翘神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除膜条含内照质控点(IC)呈现显色信号外,其余位点均没有显色出现,记为HPV 阴性;除IC 外,相应HPV 基因型位点出现显色信号,记为HPV 阳性[4]。通过基因芯片分型法对上述HPV 阳性者进行HPV 基因分型,包括9 种低危型HPV(HPV6、11、42、43、44、81、53、73、82)和14 种高危型HPV(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6和68)。
1.3 宫颈细胞TBS 分级 采用液基薄层细胞学方法检查宫颈细胞并进行TBS 分级,包括无上皮内病变和恶性病变(NILM)、上皮细胞异常。上皮细胞异常又分为无明确诊断意义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鳞状细胞癌(SCC)。将NILM记为宫颈正常,将ASCUS、 LSIL、 HSIL 及SCC 记为宫颈病变。
1.4 阴道清洁度的检测 取膀胱截石位,于阴道上1/3 侧壁位置采用干棉签刮取分泌物并均匀涂抹在清洁载玻片上,加生理盐水1 滴,涂片后高倍镜观察。根据所见上皮细胞、白细胞(或脓细胞)、阴道杆菌与杂菌的数量进行判断,并划分清洁度。清洁度Ⅰ~Ⅱ度为正常,Ⅲ~Ⅳ度为异常。Ⅰ度:镜下以阴道杆菌为主,并可见大量上皮细胞;Ⅱ度:有部分阴道杆菌,上皮细胞亦可见,也有部分脓细胞和杂菌;Ⅲ度:只见少量阴道杆菌和上皮细胞,但有大量脓细胞和其他杂菌;Ⅳ度:镜下无阴道杆菌,几乎全是脓细胞和大量杂菌。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例数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宫颈HPV 阳性感染及基因型 500 例接受宫颈病变筛查人群中,HPV 阳性47 例,HPV 阳性感染率 为9.40%(47/500),其 中HPV 单 一 感 染 占74.47%(35/47),多重感染占25.53%(12/47)。47例HPV 阳性者中,高危基因型感染42 例,前4 种HPV52、HPV58、HPV16、HPV18 感染分别为10 例(占21.28%)、6 例(占12.77%)、5 例(占10.64%)、4例(占8.51%),其余10种合计为17例(占36.16%);低危基因型感染5 例,分别为HPV6、HPV11 感染3例(占6.38%)、2例(占4.26%)。
2.2 宫颈细胞TBS 分级情况 500 例接受宫颈筛查人群中,NILM 466例,宫颈病变34例(占6.80%),其中ASCUS 14例、LSIL 12例、HSIL 6例、SCC2 例。
2.3 宫颈细胞TBS 分级与高危HPV 基因型感染的关系 500 例接受宫颈筛查人群中,发现高危HPV基因型感染42 例,其中宫颈细胞TBS 分级NILM 19例、ASCUS 7 例、LSIL 9 例、HSIL 5 例、SCC 2 例,NILM、ASCUS、LSIL、HSIL、SCC 人群高危HPV 基因型感染率分别为4.08%(19/466)、50.00%(7/14)、75.00%(9/12)、83.33%(5/6)、100.00%(2/2),随着TBS 分级升高,高危HPV 感染率呈上升趋势,NILM人群高危HPV 基因型感染率低于ASCUS、LSIL、HSIL、SC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ASCUS、LSIL、HSIL、SCC 人群高危HPV 基因型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2.4 阴道清洁度与宫颈HPV 感染基因型的关系 500 例接受宫颈筛查人群中,阴道清洁度Ⅰ~Ⅱ度463 例,Ⅲ~Ⅳ度37 例。其中低危HPV 感染5 例,阴道清洁度Ⅲ~Ⅳ度1 例;高危HPV 感染42例,阴道清洁度Ⅲ~Ⅳ度36例。高危HPV感染者阴道清洁度Ⅲ~Ⅳ度占比(85.71%)高于低危HPV 感染者(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5 阴道清洁度与宫颈细胞TBS 分级的关系 接受宫颈筛查人群阴道清洁度Ⅲ~Ⅳ度37 例中,宫颈细胞TBS 分级NILM 16 例、ASCUS 6 例、LSIL 8 例、HSIL 5 例、SCC 2 例,NILM、ASCUS、LSIL、HSIL、SCC人群阴道清洁度3~4 度占比分别为3.23%(16/466)、42.68%(6/14)、66.67%(8/12)、83.33%(5/6)、100.00%(2/2)。随着TBS 分级的升高,阴道清洁度Ⅲ~Ⅳ度占比呈上升趋势,NILM 人群阴道清洁度Ⅲ~Ⅳ度占比低于ASCUS、LSIL、HSIL、SCC(P 均<0.05),ASCUS、LSIL、HSIL、SCC阴道清洁度Ⅲ~Ⅳ度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3 讨论
宫颈癌是一种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特别在发展中国家,发病率较高[5]。HPV 是一种具有双链闭合环状结构的DNA 病毒,根据其致病力、结构、功能不同将其分为低危型与高危型两种[6]。目前研究认为,HPV 是癌前病变及宫颈癌发生的危险因素,HPV 感染持续时间及基因型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以及预后密切相关。有研究指出,HPV 感染与阴道微生态改变显著相关[7],地域不同、种族不同,HPV感染情况也存在显著差异[8]。因此,探讨衡水地区宫颈病变筛查患者HPV 感染基因型、阴道清洁度与宫颈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显示,500 例接受宫颈病变筛查人群中,HPV 阳性感染率为9.40%,此与李乐等[9]研究结果类似。本研究47例HPV阳性感染中,高危基因型前四位分别为HPV52、HPV58、HPV16、HPV18,此与佛山地区15 867例女性HPV 感染情况[10]类似,未显示出不同地域HPV感染率存在一定差异[11]。随着TBS分级的升高,本研究显示高危HPV 感染率呈上升趋势。既往研究同样证实,宫颈病变与高危型HPV 感染率密切相关[12]。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多重感染的危险度明显高于HPV 单一感染,另外多重感染患者HPV 持续感染的发生风险相对较高[13]。张旭梅等[14]研究证实,阴道清洁度与pH值存在显著相关性。正常生育期的妇女的阴道清洁度多为Ⅰ~Ⅱ度,pH 值为3.8~4.4。阴道微生态的菌群构成与HPV 感染密切相关,乳酸杆菌在维持阴道正常酸性环境及清洁度方面起重要作用。当阴道微生态菌群失衡时,可导致阴道清洁度、pH 值异常,诱发宫颈部位感染HPV,从而引起宫颈病变[15],以至于发展为宫颈癌[16-17]。本研究显示,高危HPV 感染者阴道清洁度Ⅲ~Ⅳ度占比显著高于低危HPV 感染者,且随着TBS分级的升高,阴道清洁度Ⅲ~Ⅳ度占比呈上升趋势,提示阴道清洁度与HPV 致病性及宫颈细胞TBS 分级密切相关,阴道清洁度分级较高人群更易导致高危HPV 感染及宫颈病变。但本研究中,NILM 人群高危HPV 基因型感染率低于ASCUS、LSIL、HSIL、SCC,NILM 人群阴道清洁度Ⅲ~Ⅳ度占比低于ASCUS、LSIL、HSIL、SCC ,但ASCUS、LSIL、HSIL、SCC 人群阴道清洁度Ⅲ~Ⅳ度占比、高危HPV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本研究选取样本较小有关。因此,宫颈病变筛查人群不同宫颈病变程度与HPV 感染基因型、阴道清洁度的相关性仍需要扩大样本量继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