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治理内生能力培育研究
2023-03-21唐乾
唐乾
(西华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四川,南充 637009)
近年来,随着科学发展观与新的国家发展理念战略思想在党的重要会议中先后被提出,同时为了契合国家对深入贯彻治国理政方针的需求,国家治理理念也随之诞生。自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国家治理理念以来,新农村建设的工作在我国农村如火如荼的开展并取得显著成效。乡村作为中国最基本的治理单位。乡村治理的有效与否既影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又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的晴雨表。但是,根据国家统计局年度乡村发展数据调查报告当中显示,目前对于乡村治理内生能力的培育课题还有待深入探讨,即如何培育乡村治理中内生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功能。内生能力是指由于丰富的经济资源和政治制度的利益,在一定条件范围下的内部发展能力,具备这种能力的地区必须更加注重国家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促进经济协调发展。本文准备针对乡村治理内生能力培育过程中面临的现实困境及发展不足的原因分析,分别从经济、政治和文化三方面就相关问题进行简要探讨。
1 乡村治理内生能力培育的现实困境
乡村内生能力的弱化和发展不足是不能够支撑乡村经济资源和民主政治建设的转型升级。内生能力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源,一个地区发展的战略性升级是需要调整、激活、开发和继续维护社会的内生能力的存在[1]。就目前的现状来看,乡村内生能力的培育还面临许多现实的困境。
1.1 财政管理与公共服务欠缺导致乡村内生能力弱化
乡村的财政是一个村庄在经济机制规范运行方面的根本基础,但是“村财乡管”的现象依旧在乡村经济中存在[2]。这种现象使原本应该属于村民和由村民选举产生的村委会所管理的乡村集体财政形式化和模糊化了,扰乱了村务的正常运行,从而导致了乡村之间缺乏明确的沟通机制以及有效的财政衔接方式,正因为缺少了对村与村之间实际情况的了解,使财务中心对乡村经济的真实性不能起到有效的监督作用。同时对于管理乡村财政的村民委员履行自我的责任有很大的影响,工作效率低下,贪污腐败不断滋生。在这样的财政管理模式下,乡村的公共服务水平无法得到提高,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乡村内生能力没有得到调整和激活就不能够支撑村庄经济的发展。
1.2 村民参与不足、基层自治意识淡薄导致乡村内生弹性不足
事实上,村民自治在很多地方就只是走个过场或者流于形式,民主政治未能得到真正的体现。在村委会选举中,有些地区并不是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所规定的由选委会主持村委会换届选举。正式选举没有召开选举大会,很多时候都是随意委托投票或者甚至是不会检查票箱就宣布选举结果。在乡村治理中,会存在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制约力量的权利者,最主要的就是乡镇党委的行政权力与村委会自治权力的关系界限不明确。“两委”关系的不协调使得党组织在管理村级事务的整体能力下降。这种村民自治无序、“两委”权力界限不明确的状况,导致村民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村民对领导干部不满,使得乡村内生能力不断弱化。
1.3 乡村人口老年化、劳动力流失导致主要建设力量匮乏
习近平总书记2012年底在河北阜平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指出:“贫困地区发展要靠内生动力,如果凭空救济出一个新村,简单改变村容村貌,内在活力不行,劳动力不能回流,没有经济上的持续来源,这个地方下一步发展还是有问题。一个地方必须有产业,有劳动力,内外结合才能发展。”[3]在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下,农村人口的不断流动,主要表现在越来越多的青壮年流向了城镇。也正因为青壮年和乡村贤者能人的外流,才造成了乡村社会空巢老人不断增加,从而出现“空巢化”的现象。同时由于乡村精英人士大量流向城镇,使得乡村治理的主体能力素质弱化,由此导致乡村内生能力无法得到开发和持续发展。
2 乡村治理内生能力发展不足的原因分析
2.1 国家财政支持覆盖不全面
国家治理的约束是乡村治理内生能力弱化和发展不足最根本的限制性因素。国家的法律法规和乡村治理相关的体制机制不完善都会造成乡村内生能力发展不到位。现代社会需要自治、法治和善治相结合,而拥有健全的法律体系是保障村民自治和国家善治的基本条件[4]。但事实上,国家制定的法规的内容对于乡村治理内生能力的培育在很多方面都没有涵盖到,村民自治无序的现象层出不穷。在部分地区,国家下放的财政资金未能得到有效的利用,导致乡村的基础设施依旧不完善。规范乡村“两委”之间关系的法律条文有时候过于模糊和原则化。国家对于乡村的治理很多时候都是以施压的方式开展,在这种压力型的体制机制下,村党委和村委会之前的权力未能明确清晰,“两委”的职能转变不断滞后。
2.2 村民有效参与不足
在国家的治理和乡村的管理压力下,村民的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都明显不足。而村民的积极有效的参与正是乡村治理内生能力培育得以顺利开展的关键因素。一方面,村民参与村里事务大多都是出自自我利益的考虑。马克思主义认为,利益是人们社会存在的特定条件和状况,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性范畴和人的本质内容,利益在社会关系中相互比较而显现,利益追求是推动人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前提和动力[5]。因此,无论什么样的治理环境下都必须首先满足人们的物质利益的需求。但是,在国家治理和乡村管理中都很少考虑到农民的切身利益,未能使农民的要求真正得到满足。谁都想有更好的发展,更强大的经济基础,因此农村的青壮年也不例外,他们大多会为了有更好的发展机会而选择外出务工。另一方面,面对村“两委”的复杂权力关系,很多村民都对村干部的管理失去了信心和信任,使得农民在思想上对参与村务管理产生了抵触的心理。或者大多农民在村委会选举和村务管理中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未能真正参与到村民自治组织中[6]。
2.3 乡村管理不到位
国家治理包含三个层面,一是国家政权治理,它包括国家领导阶层以及与之配套的制度与机构,二是城市治理,包括市政管理与城市发展,三就是乡村治理,包括对乡村的管理与经济的发展。乡村稳定是国家政权稳定的重要根基,因此对于乡村的振兴与规划是我国政权稳定以及国家有序正常发展的必然选择。如果说乡村治理内生能力的弱化与不足的根源在于国家的治理层面,那么乡村治理出现的种种问题在客观上则表现为乡村的管理不当。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很难得到真正的落实,乡村干部的治理并没有在以农民为主体,以民意为核心的原则下进行,这就使得《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的“四个民主”在农村的实施与法律规定呈现明显不对称性。最主要的还是村民自治组织在乡村治理内生能力的培育过程中扮演着双重角色,这两种角色的相互矛盾和失衡也正是乡村治理内生能力弱化与发展不足的又一深层的原因。村委会既是乡镇政府的代表,又是村民意愿的表达者,这样一种“双重角色”,常常会导致这两种角色都无法扮演好。面对乡村人口老龄化的现实问题以及农村劳动力的不断外流,村干部不能及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老年人能够老有所养,老有所依以及留住优秀劳动力。
3 培育乡村治理内生能力的路径选择与措施方法
3.1 从经济方面来培育乡村治理内生能力
3.1.1 深度挖掘乡村自身发展的内在优势 每一个村庄之所以能够以不同与其他村庄的方式存在,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该村庄拥有的独特优势是其他村庄所没有的。而正是因为这种独特性才使村庄占据了利用自身优势的发展机会。从经济上来看,这种内在优势是存在于多种方面的。村庄所处的优越的地理位置,拥有的特殊资源,便利的交通干线等等,这些都是乡村自身内在优势的表现。在村庄拥有这些内在优势的前提下,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深度挖掘乡村自身发展的内在优势,并将其发展壮大,从而来培育乡村治理的内生能力。乡村更需要发挥自身的内在优势,从多元化的角度出发,结合村庄的独特性,充分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充分发挥现有农村资源,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内生动力,展现新时代新农村的新面貌。
3.1.2 发挥有能力者的带头示范作用 费孝通的《乡土中国》中有专门谈到“乡贤”这个特殊群体在地方乡村建设中发挥的独特作用[7]。乡贤对于乡村建设的独特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于乡村经济的拉动与贡献;二是对于乡村政治稳定的作用;三是乡村优秀文化的一种传承。根据乡贤群体对于乡村建设独特的作用,在后来乡村振兴战略当中我们也有提到主要从乡贤文化的构建以及乡贤群体、乡村先进人物的培养这两个方面来发挥其作用。这启示我们在乡村振兴建设中,一是要加大优秀人才的培养力度与引进,比如优秀大学生村官;二是建立一种以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一种乡村文化。
3.1.3 加强乡村合作化组织的运作模式 用市场化的语言来说,村庄的经济要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就必须要加强乡村经济合作化组织的运作模式。目前,我国农村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农业发展不足、农村有待完善、农民需要得到重视。在现代化、工业化以及不断开放化的背景下,农业可以说是一种典型的短板产业。为了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与振兴,我们需要在建立乡村合作化组织。乡村合作化组织主要包括三个层次,一是乡村经济合作化组织,二是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经济组织,是一种新型的集体经济组织,它结合了股份经济和合作经济的一些原理和因素[8]。既有股份制又有合作制,这使得在农村的管理和运作中有了一定的特殊性。村庄加入股份合作组织的集体经济模式,是乡村产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一种能够加强农民组织化程度的运作模式。
3.2 从政治方面来培育乡村治理内生能力
3.2.1 以村民参与促进村民政治的发展 村民积极主动的政治参与不仅能够加强乡村民主政治的发展力度而且能够培育乡村治理内生能力。民主政治说到底就是一种村民参与性政治,而不是村委会干部的个人集权政治。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村民参与水平不高和监督参与率底下的现象仍然存在。研究表明,村民参与村务管理的程度高低与政治社会化程度高低、政治信任程度高低、参与政治效率的高低有显著的联系。村民自治和基层民主政治实践以及村务民主管理质量的提高是离不开村民的积极主动的参与[9]。在政治方面,为了培育乡村治理的内生能力与进一步加强乡村民主政治的发展力度,我们更加需要村民的积极参与。
3.2.2 提高村民的政治参与能力素质 在新时代背景下,村民应该主动提升自我的能力素质以发挥自身潜力更好完善村民自治组织。“三农”问题,关键还是在于农民自身的问题,农村人口的问题,村民能力素质的问题。没有村民能力素质的提高,整个农村就不可能发挥自身潜力来培育乡村治理的内生能力。只有让村民主动提升自我的能力素质才能有更加完善的村民自治组织的存在。培育发展并且接纳新型农民,同时发挥农村强大的内在人力资源的优势基础,增加当地人力资本和利益[10]。村民的能力素质是该村特有的移动名片,拥有良好的能力素质的村民在参与村民自治组织过程中能够更加积极和主动,提高政治参与的意识和规范民主政治参与的行为,并且为村务管理出谋划策,使村民自治有序进行。村民应该充分意识到,发挥自身潜力和提升自我能力素质才能培育乡村内生能力,从而使得乡村发展致富。
3.2.3 建立相互帮助的和谐乡村关系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从政治上来讲,良好的邻里关系是培育乡村治理内生能力的关系纽带与联系桥梁。村与村之间,民与民之间都需要做到互帮互助和互相理解支持,新农村的建设需要一种良好的和谐关系作为纽带和桥梁。现代社会,虽然社会化的程度比较高,但是在乡村这种户与户相邻的生活方式,难免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相互帮助就成了处理这类事件的有效方法。正因如此,邻里之间自然就会少一份冷漠而多一份温暖,从而建立一种和谐的邻里关系。
3.3 从文化方面来培育乡村治理内生能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重大决策和部署:坚持实施“工业繁荣、生态宜居、农村文化文明、有效治理、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11]。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在乡村治理中,文化不再是仅仅为经济、政治振兴的发展助力,而更重要的是乡村治理的灵魂和指导方向,从文化方面来培育乡村治理的内生能力,是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中流砥柱的伟大工程。
3.3.1 提升村民的乡土自信,传承优秀的乡土文明通过提升村民对自己乡土的自信,并且传承优秀的乡土文明从而来培育乡村文化的内生能力。只有自信才能自立。在新时代背景下,要赋予农村文化与时俱进的新内涵,彰显农村深厚的文化魅力,发挥其凝聚人心、教育村民的现实功能。充分利用乡村的有利资源,村民们以为不起眼、用不上、过时了的东西,都将其视为资源加以利用,使村民们对村子的自信,对历史的自信,对自己的自信大为提升。从而夯实乡土文化的底蕴,重新拾起乡土文化的尊严,促进村民对于优秀的乡土文明的根本认同和主动传承,激发新时代乡村治理的内生能力。
3.3.2 激发村民理想信念,构建乡村治理新发展 为理想奋斗是一件很快乐的事。自我的理想信念一旦被确立,人们便会为之奋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主要思想指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重要思想引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核心价值观的理想信念才是我国人民应该始终坚持的文化信念。激发村民的理想信念,构建乡村治理新发展来培育乡村内生能力。新时代下的新农村需要有新发展,以乡村为本、以农民为主体,以尊重理解村民为前提,激发村民的理想信念,促进乡村治理的新发展。同时,将优秀的乡土文化与先进的社会主义优秀文化相结合,促进乡村文化朝着创造性和创新性的方向发展。
3.3.3 深度挖掘乡土文化特质,塑造完美乡村文化品牌 在文化层面上来培养乡村治理的内生能力,就是要善于深入发掘乡土文化的独特韵味,塑造完美乡村文化的品牌。乡村的内在发展主要依托于乡村自身别具一格的独特文化特质和充分展现乡村特色且别具风味的文化品牌。要探索本土文化的特点,塑造本土文化的品牌,必须以创新的思维探索本土文化的产业链结构,实现本土文化的可持续管理。它强调文化的创造性,强调与农村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增加了当地文化的内在价值。乡村文化品牌应该能够彰显乡村独有的特色,同时培育多元化文化形象,将乡村文化资源有机整合,形成地方特色文化产业品牌,提高文化竞争力。最后,必须要与政治、经济和生态环境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真正实现农业、农民、农村三合一的融合协调发展,恢复乡村自主造血的能力与活力,进而培育乡村治理内生能力。
3.3.4 培育村民乡土情怀,争取优秀返乡人才 乡村治理内生能力的培育要更加注重村民对于乡村的乡土情怀,这样才能争取更多优秀的人才返乡创业。乡土情怀不仅仅是存在于身在国外,心在祖国的华侨同胞,而更多的是存在于被迫外出打工的青壮年们。乡土文化是农民对于乡村的认同、依赖感和落叶归根的内在表现,也是乡村文化的优势资源和可利用的资本[12]。培育村民乡土情怀来争取优秀返乡人才,要以浓浓的乡愁为基本因素,以乡情为联系纽带,以贤者能人为模范标准,弘扬优秀返乡人才的精神,发扬乡贤文化。新时代乡村治理要激发优秀人才的带头示范的热情,争取进城务工的农民荣归故里,促使大学生村官返乡,为村庄贡献一份力量。
4 结语
乡村治理的关键是要充分利用国家的有效管理并且结合村民的积极参与来进行乡村的内在治理。乡村治理更多的是要将外在的机遇转化为内在的机会优势,而在这一过程中,乡村治理内生能力的培育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面对培育乡村治理内生能力的难题,无论是从经济上、政治上还是文化上都是需要从乡村内部发现问题并且采取措施。通过挖掘村庄内在的优势,彰显村庄的魅力,塑造村庄的文化特色品牌吸引村庄的优秀人才等方式,将乡村的优势资源发挥到极致,从而使乡村治理内生能力能够得到可持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