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鸡饲养管理和防疫技术探讨

2023-03-21

吉林畜牧兽医 2023年1期
关键词:禽类鸡舍鸡群

马 建

昌图县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辽宁昌图 112599

鸡养殖业作为重要的养殖项目之一,能够全面带动部分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然而,如果不能采用科学合理的饲养方法,也会给外界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对此,当地政府及检疫部门应结合国家养殖行业的相关标准,制定完整的动物养殖饲养政策和检疫标准,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向基层鸡饲养人员普及并推广饲养管理方法和防疫手段,降低鸡群发病致死的概率,避免养殖人员承受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1 鸡饲养管理和防疫工作重要意义

经过大量实践表明,当鸡群的疫病种类逐渐增多时,多数情况下是因为各类细菌病毒进入鸡体内后,造成鸡体自身免疫力下降造成的。针对大型的养殖场而言,例如,在实际的鸡饲养管理期间,大量细菌主要是通过飞禽和空气进行传播的。饲养管理人员应高度重视疫病防控管理工作,对圈舍进行全面的消毒管理,积极学习附近地区先进的疫情防控管理方法,有效杜绝各类疫病快速蔓延。通过了解后发现,当前我国的鸡饲养管理工作还存在许多不成熟之处,部分饲养人员没有按照国家的饲养流程和防疫标准进行综合管理,为了保证鸡饲养疾病防控管理工作能够达到预设的工作要求,防疫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对养殖、防疫管理存在困难的用户给予适当的经济补贴。

2 鸡饲养管理和防疫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防疫意识薄弱,不重视环境

通过实地考察后发现,大多数地区的养鸡人员没有经过相关部门专业的技术培训,在日常饲养过程中,相关人员并不具备充足的疫情防控管理知识,只是顾及眼前鸡群带来的短时间经济效益,而没有高度重视鸡群的卫生环境管理,在采用不规范的饲养方式后,整个生长环境不能达到养殖标准,一旦没有进行防疫监测工作,可能导致鸡群在外界因素影响下感染病毒。

2.2 疫病检测不及时

部分地区大型养殖场没有聘请实际工作经验丰富的防疫人员对鸡群进行系统全面的检测,养殖人员并没有从根本上了解鸡体每天的运动、休息等状况,对鸡只的食欲、粪便情况简单地对其进行记录后,整个鸡舍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急剧降低;其次,当禽类疾病暴发期间,养殖管理人员没有配置完整的应急管控,在没有将病鸡及时隔离后,可能产生交叉感染的现象。

3 鸡饲养管理和防疫技术应用的整改措施

3.1 加强日常饲养管理

首先,养殖人员应具备相应的禽类饲养知识,定期及时观察相关鸡群的进食情况,并详细记录不同类鸡每天的精神、食欲及粪便情况,一旦发现其出现异常状况,及时进行治疗和处理;其次,应派设专人对鸡群适当补充营养。例如,对于产龄较久的鸡群,身体基本已经出现疲劳的症状,饲养人员应及时为其补充维生素,促进母鸡能够摄入充足营养。

3.2 加强卫生管理

首先,在实际的鸡群饲养管理期间,饲养人员应为鸡群提供通风干燥的鸡舍环境,并定期及时地清理鸡粪,做好消毒工作,将消毒之后的粪便堆积发酵,可以作为有机肥料应用于农业生产中,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其次,应加强对鸡群饲养料槽及饮水器具进行全面清洗,使用适量的消毒液,有效杜绝病菌产生及蔓延;最后,还应及时清理料槽和饮水器具,进行系统消毒后,遏制大量传染病原体,避免禽类疾病快速蔓延,最大限度地为鸡群快速生长创造诸多有利条件。

3.3 优化养殖环境

首先,应对鸡舍温度进行严格管控,合理的室内温度能够促进鸡群快速生长,并对饲料的转化效果也起着促进作用,因此,应结合自然气候情况,结合鸡群的生长状态,确定适宜的鸡舍温度,如果环境温度过高,鸡会出现热衰竭症状,尤其是在夏季高温的情况下,饲养人员应及时向鸡舍内部喷洒清水,在保证鸡舍通风完好的情况下,对饲养环境统筹规划。

3.4 保证饲料的充足

为鸡群提供充足的饲料是促进其快速成长的条件之一,例如,在实际的饲养管理期间,养殖人员应投入适当资金,采购大型正规厂家生产的鸡饲料,保证饲料不会出现发霉变质的情况下,应科学合理地在饲料喂养中坚持少食多喂的原则,与此同时,饲养人员可以在饲料内部适量添加维生素和相关矿物质,以达到鸡体日常的营养需求。

3.5 严格消毒

在实际的鸡群饲养过程中,相关人员进行消毒管理不应简单地进行消毒水喷洒处理,首先,应积极采购专业的消毒设施及用具,每消毒一次就要及时更换,在采购大量的消毒液后,在其保质期内合理应用;其次,养殖人员不但要关注养殖场的消毒工作,也要注重个人卫生,进入养殖场之前最好进行一次全面的消毒,穿戴已经消毒过的养殖场工作服;最后,应及时对鸡舍的粪便进行清理,减少粪便内大量细菌滋生对鸡群造成的不利影响。

3.6 重大疾病应急处理

当地检疫部门应积极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疫病防控处理方法对禽类疾病进行综合管控,采用相应的应急管理措施,快速找出受感鸡体后,及时将其进行隔离处理。例如,饲养人员一旦发现某种疾病依附于某个鸡只中,应立即进行具体地启动应急措施,专业防疫人员将可疑的鸡只放入隔离区进行科学隔离,卫生管理人员将用具进行彻底消毒,对可疑鸡只进行全面观察后,记录相关鸡群的进食情况,通过适当管控措施,进一步找出发病原因,避免疫病发生传染其他禽类。

3.7 做好疫苗管理工作

3.7.1 控制疫苗接种剂量

在实际的鸡养殖管理期间,对鸡群进行全面的疫苗接种管理能够预防鸡只体内产生大量病菌,在增加机体免疫力的同时,促进禽类快速健康生长。故此,针对疫苗接种管理,饲养人员应结合鸡只的体重、生长情况,根据不同类型疫苗接种剂量对鸡群进行体内注射,避免接种疫苗用量超标问题情况的发生,因为一旦出现超标现象,鸡群体内极易产生应激反应,破坏自身免疫力。

3.7.2 选择适合疫苗接种

现阶段,鸡养殖人员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经常受到外界因素影响,甚至部分饲养人员为了谋取更多的经济利益,从不正规渠道低价购买大量疫苗对鸡群进行注射,严重时可能诱发各类禽类疾病。对此,当地政府及工商监管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向基层饲养人员普及疫苗管理知识。首先,帮助相关人员正确仔细辨别生产批号与兽药产品追溯码,符合标准的疫苗生产批号必定是具有国家认证的,反之假冒伪劣疫苗产品不具备任何生产批号,无法保证质量要求;其次,在进行疫苗购买期间,饲养人员应严格按照国家检疫标准,选择正规生产批号的疫苗,饲养人员可以结合兽药产品追溯兽药标签是否为质地伪劣产品;最后,应选择品牌较好且正规的厂家购买疫苗,以保证其整体质量。

3.7.3 把握好疫苗接种时机

对鸡群疫苗接种时间进行合理规划也是相当重要的,在实际的防疫管理过程中,很多养殖人员认为诸多疫苗的保质时间相对较长,饲养人员在进行疫苗接种的时间段不会受到约束,此种养殖思想是没有科学性的。近年来,随着禽类疾病种类的逐渐增多,不同鸡群在不同时期接种的疫苗也是存在很大区别的,饲养人员应按照检疫人员的具体要求,采用适当的肌肉注射方式和通过口服方式进行管理,如果鸡群在运输期间出现明显的应激反应,为了确保达到相应的接种效果,应稍后进行注射,精确把握疫苗接种时机。

3.8 全面提升养殖人员的综合素养

首先,养殖人员应具备与时俱进的思想,利用先进的大数据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及时更新并学习先进的畜禽饲养知识,养殖人员不应存在敷衍偷懒不作为的行为,仅凭工作经验对鸡群进行饲养,也不应为了节约养殖成本而忽略饲养流程,应严格遵守国家规定的饲养标准提升养殖管理水平;其次,当地政府及管理人员应深入基层内部,派设专业技术较强的人员深入基层内部,向基层养殖人员讲解先进的养殖知识,并通过印发大量宣传手册,确保养鸡户能够及时吸收并汲取科学完整的饲养方法,与此同时,畜禽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实地指导,帮助养殖用户掌握相应的技能;最后,可以通过企业官网、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及内部交流群及时向相关人员推送禽类饲养和检疫知识,确保相关人员掌握防疫技巧。

3.9 定期灭虫

众所周知,鸡类疾病的传染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蚊类、苍蝇和寄生虫进行传播的,对此,养殖人员应高度重视对鸡群的灭虫处理,采用适当措施进行驱蚊、蝇、虫,禁止饲养猫、犬等动物,有效遏制疾病大范围蔓延事件的发生。

猜你喜欢

禽类鸡舍鸡群
林下养殖鸡群人工免疫失败的成因及应对措施
引起鸡群呼吸道疾病的因素
影响禽类养殖的不利因素及措施
禽类呼吸道疾病防治措施
解除美国禽类产品进口限制
SPF鸡如何定期监测
鸡舍消毒程序小结
鸡舍消毒程序小结
别请狐狸建鸡舍
鸡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