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畜禽养殖场防疫检疫工作规范化管理初探析

2023-03-21吕艳杰

吉林畜牧兽医 2023年1期
关键词:检疫规范化养殖场

吕艳杰

长春市九台区卡伦湖街道综合服务中心,吉林长春 130500

随着国家整体经济实力的提升,促使国民开始以饲养畜禽作为经济来源,提升自身的经济水平。但是在国民开展畜禽养殖活动时,出现疫病的影响,严重降低畜禽养殖的效果。而疫病的影响范围之所以较大就因为防疫检疫工作开展得不规范。因此,要重视畜禽养殖场防疫检疫工作规范化管理研究工作的开展,从多个角度建设规范化管理工作,减少疫病对于畜禽养殖的影响,推动畜禽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

1 畜牧养殖场防疫检疫工作规范化管理的作用

目前畜禽业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导型产业。尤其是在近几年之中该行业的发展势头极其猛烈,为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鲜的动力。在这个过程中发现,畜禽的发展促使城市市场的多元化发展和区域内经济的全面发展等目标得以实现。现如今,国民在自身收入水平提升的背景下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要求,增加动物产品的需求,尤其是对产品的质量极为重视。同时,受到国家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影响,促使国民在日常生活中更加重视食品安全与卫生等问题。这时畜禽防疫检疫工作的出现和开展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体现。且推动畜禽养殖场防疫检疫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可以为畜禽业经济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此外,这项工作的开展对于养殖户而言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具体表现为对养殖户自身的经济利润、产品销售品质等产生直接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促使畜禽养殖场检疫防疫规范化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但是在防疫检疫工作的实际开展过程中发现其存在诸多的不足,导致防疫检疫工作质量的开展效果受到影响,更是难以保障养殖人员的经济利润。因此,就要结合畜禽养殖场防疫检疫规范化管理的内容制定相应的措施,提高养殖场防疫检疫的规范化程度,降低畜禽出现疾病的概率,保障养殖人员的养殖效果,有助于畜禽养殖行业的发展。

2 加强畜禽养殖场防疫检疫工作规范化管理的措施

2.1 开展科学监测畜禽疫情的工作

要想保障养殖场畜禽防疫检疫工作的规范化效果就要重视疫情监测工作的开展,以便可以及时发现和了解疫情的具体情况,进而可以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理措施,减少疫病扩散的概率,保障其他畜禽养殖的合理性。这时就要做大以下几方面:首先,严格控制外来人员的进出,并对进入的人员全身消毒,阻断病原传染的可能性;其次,提升养殖人员的防疫检疫意识。因为在实际的防疫活动进行时因为少数养殖场人员不接受动物防疫人员的进入,致使防疫检疫工作的开展呈现片面化的特点,难以保障防疫检疫的全面性。所以,就要提升养殖人员的防疫检疫意识;最后,按照国家的标准开展防疫检疫工作,以此提高畜禽养殖防疫检疫的开展效果。此外,对于不配合防疫检疫工作开展的养殖人员进行警告以及罚款,乃至追究刑事责任等处罚措施,以此保障畜禽养殖场防疫检疫工作的顺利进行。

2.2 完善防疫检疫的制度

在开展规范性的养殖场防疫检疫工作时需要完善的防疫检疫制度,明确管理人员的工作权责、机制,落实门卫与仓库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另外,要重视药物管理与使用和监督建议报告以及生物安全消毒等诸多制度的落实,保障畜禽养殖场防疫检疫工作的顺利进行。最后,要求畜禽养殖场要建立相应的疫苗管理制度,掌握和管理畜禽不同时期的疫苗使用方法、种类以及免疫程序等多项工作内容。通过这样的方式,为畜禽养殖场防疫检疫工作的规范性管理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

2.3 建设优质的饲养管理体系

通过调查发现,部分畜禽养殖场经常出现因为饲料霉变而导致的疫病,还有繁殖性障碍和脱肛、脱宫以及癞痢等多种疾病,导致畜禽的免疫质量大幅度下降。这时为了解决这类问题的影响,借助制定优质饲料管理体系的方式,对饲料原料的材料制定科学的技术,严格控制饲料各个阶段的质量。同时,在我国畜禽选择饲料时要结合动物的品种和生长阶段等条件对饲料进行合理选择。另外,对饲料原材料进行检测,保障这方面的要求符合国家的要求,以此保障畜禽养殖的效果。

2.4 控制畜禽饲养的环境质量

在饲养畜禽的过程中,疫病的出现与畜禽生长环境的质量有着直接关系。因此,要想充分发挥防疫检疫工作规范化管理的效果,就要借助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体系的方式,控制畜禽饲养的环境质量。同时要重视消毒卫生工作的开展,并将这项工作的内容和要求落实在畜禽饲养的全过程之中。首先,当畜禽动物处于不同生产时期时,其所需的营养不同,所以要为畜禽提供科学且质量合格的饲料;其次,控制畜禽饲养的密度,降低应激问题的影响,进而达到提升畜禽预防和抵御疾病的能力,最终从源头上降低感染性疾病的出现和影响;再次,在建设养殖场的过程中,为了保障畜禽的健康生长,饲养人员就要对污染危害的因素进行充分的考虑;最后,要求饲养人员结合《畜禽养殖业污染排放标准》处理废弃物和污染物。同时充分利用先进的施工技术与操作手段等达到提升防疫检疫工作的效果。通过这样的方式,为畜禽营造健康且卫生达标的优质生长环境,减少疾病的出现和扩散,保证畜禽养殖的效果。

2.5 保证引种工作的安全开展

在正常的畜禽养殖场中,引种工作是保障养殖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环节。所以,要想保障防疫检疫工作的效果,就要保证引种工作开展的安全性,及时开展相应的检疫活动。这要求养殖人员在对动物种苗进行引入时,要首先开展采血和化验等操作,在得出结果,明确种苗不存在病毒以及疫情之后,才可以进行引种工作。同时,在引入之后,要对动物种苗进行隔离,时间最好在45d以上。当隔离结束没有出现异常,可以进行病群操作。另外,要把全进全出的制度应用在引种活动中,这就要完成以下两方面操作:首先,做好饲养环境的消毒。而消毒工作的前提是转移全部动物;其次,加大对畜禽检疫的力度,按照季度开展抽检工作,减低疫病出现的概率。通过这样的方式,保障引种工作的效果,还可以减少疫病出现的影响,维护畜禽养殖人员的经济利润。

2.6 培训相关人员的专业素养

畜禽养殖场防疫检疫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不光需求防疫检疫工作人员的参与,还需要养殖场人员的参与。因此,要想保障防疫检疫的效果,就要培训相关人员的专业素养,以此提高防疫检疫工作开展的科学性和高效性,保证防疫检疫工作向着规范化管理的方向发展。具体的培训内容如下:定期举办生产例会、按月举办培训活动、制定完善的技术培训制度、建立防疫技术服务中心等。借助这样的方式,提升防疫检疫专业人员和饲养人员等多个类型人员的专业素养,进而为防疫检疫规范化管理工作的落实做铺垫,有效降低畜禽养殖场出现疫病的概率,维持畜禽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2.7 管理养殖档案和标识

通常情况下,在养殖场养殖动物时,并没有建立详细且完善的养殖档案,导致防疫检疫工作人员难以对畜禽养殖场的检疫和免疫等情况进行掌握,进而增加防疫检疫管理不规范的程度,影响畜禽养殖场的健康发展。所以,在实际的畜禽养殖场进行动物饲养活动时,要及时建立相应的动物养殖档案,对于生产中各项信息进行记录,落实标准化的生产要求。具体的信息如下:畜禽的种类与数量、标识情况、饲料与添加剂使用情况、畜禽来源与进入场时间、兽药使用情况、检疫免疫情况等多项内容。通过这样的方式,为防疫检疫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助力。

2.8 重视疫情报告的开展

在饲养动物的过程中不可能做到完全不出现疫病,但是在大部分养殖场中一旦出现疫病就会导致传染问题的出现,致使动物大量死亡,而这种现象和疫情很相似。这时养殖人员会害怕因疫情的出现,一旦上报政府会对患病的动物进行大规模的捕杀,但是后续对于自身的补助较少,造成自身出现更大的经济损失。所以就会出现养殖人员瞒报或者少报的现象发生。因此,为了保障疫情报告工作的顺利进行,减少疫病出现和影响,国家制定了《动物防疫法》,疫情上报、政府补偿以及拒不配合或者瞒报病情的处罚等内容进行重新规范,以此为养殖场防疫检疫规范化管理目标的实现提供法律支持。

2.9 进行申报检疫的操作

一般在实际的畜禽养殖场进行畜禽出栏时,存在不主动申报检疫的问题,致使其采用无检疫证出售和运输动物的问题,难以保障动物产品的质量。一旦动物产品存在疫病依然在市场中进行流通,那么就会危及国民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所以,国家制定《动物防疫法》,根据其中的第42、78条规定的内容,对于申报检疫的要求和不进行申报的后果进行详细规定。同时要求畜禽养殖场人员要严格落实这些政策,以此推动防疫检疫工作向着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方向发展,有效提高食品的安全性,满足国民健康生活且高质量生活的需求。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想保障国民饲养畜禽的效果,就要重视防疫检疫工作的开展,推动其向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但是因为畜禽养殖人员对于防疫检疫工作认知程度有限的影响,导致畜禽养殖的防疫检疫工作管理不规范的问题频繁出现,降低防疫的效果,增加畜禽出现疾病的概率。所以,要开展分析畜禽养殖场防疫检疫工作规范化管理的工作,结合规范化管理的内容制定管理措施,保障防疫检疫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畜禽养殖的效果。

猜你喜欢

检疫规范化养殖场
规模养殖场防疫现状及对策
英国检疫隔离立法源流及启示
《检验检疫学刊》简介
检验检疫学刊
《检验检疫学刊》简介
价格认定的规范化之路
规模化养殖场猪的繁殖障碍发生原因与防制
新建规模养殖场的环保新要求
关于某养殖场毒物中毒病的调查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