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猪养殖中传染病的预防与治疗策略探析

2023-03-21

吉林畜牧兽医 2023年1期
关键词:耳病猪群病猪

陈 倩

辽阳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辽宁辽阳 111000

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带动下,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饮食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人们越来越重视营养物质的摄入,对于猪肉的需求量逐渐增大。猪肉是我国居民最常食用的一种肉类,随着生猪养殖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人们对猪肉质量和安全性的要求逐渐提升,有效地预防与治疗生猪传染病,既能够保证人们的饮食安全,同时还可以提升生猪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因此,生猪养殖中传染病的预防与治疗成为当前人们较为关注的问题。

1 生猪传染病预防与治疗的现存问题

由于近年来生猪养殖规模逐渐扩大,在养殖过程中出现养殖和管理工作疏忽,极大的增加了生猪传染病的发生,为了控制生猪养殖中出现的传染病,首先需要对其在预防与治疗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第一,当前生猪养殖的方式缺乏一定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从我国当前的生猪养殖行业来看,各区域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其养殖的技术具有先进性,养殖过程中也更加重视科学地预防与治疗,因此,对传染病的预防效果也比较好。而相对落后的地区,养殖技术较为落后,很少将科学的养殖技术应用在养殖过程中,养殖场的卫生也未到位,生猪的粪便等没有进行及时的清理,而容易产生大量的病原菌,引起传染病的大规模扩散。在发生传染病后,大多养殖场管理人员由于缺乏先进的管理技术,而无法快速找到传播源,传播途径也无法及时得到控制,进而引发大规模的病毒扩散,既造成了经济损失,同时又威胁着生猪的安全。

第二,生猪养殖中缺乏对预防工作的重视。调查研究可以发现,当前我国大多生猪养殖都属于大规模的养殖方式,在养殖过程中能够应用科学的养殖管理模式,在传染病的预防上,其流程也比较完善,对传染病预防工作有一定的重视。而当前仍然存在部分规模较小的生猪养殖场或是个体户,这类养殖户对于传染病的预防缺乏重视,也不具备熟练的预防管理知识,以致于在生猪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未能做好预防工作,预防的效果相对较低。另一方面,在生猪的传染病预防中,需要为猪群接种相应的疫苗,而小型养猪户在疫苗使用上缺乏一定的规范性,且大多目前都未接受过专业的养殖技术学习,仅仅依靠经验来进行预防,未掌握各个阶段或不同剂量疫苗的使用。其他药物的使用也不规范,整体预防工作缺乏科学性,对生猪传染病的预防工作造成不利影响。

第三,生猪养殖中存在传染病药物的滥用现象。在猪群发生传染病时,需要及时地对疾病进行判断并采取合适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一般多使用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在抗生素治疗传染病中,初期会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然而随着药物的摄入增加,猪群会产生一定的抗药性,在这时,养殖户往往会出现一定的药物滥用现象,药物的剂量和品类使用缺乏科学性,加重体内抗药性,使得治疗难度增加。

2 预防生猪传染病的措施

2.1 加强传染病预防宣传,提升养殖户预防意识

提升养殖户的预防意识对于传染病的预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保证预防效果,必须要加强对养殖户的宣传教育工作,不断提升养殖户对预防重要性的认识,进而使其能够将传染病的预防落实在养殖工作的方方面面。为了提升宣传教育效果,应从基层做起,防疫部门以及畜牧兽医站做好宣传工作,对养殖户进行集体性或上门一对一教育宣传,向其介绍生猪传染病的病情类型、特点、危害、预防措施等,加强养殖户的认识。在传染病高发期,需要加强宣传和监管,不断推进预防工作。此外,还可以借助互联网、新媒体进行传染病预防知识的普及,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快手等平台扩展预防宣传教育的范围,提升养殖户的预防意识,进而提高预防的有效性。

2.2 严格挑选仔猪,保证养殖猪的健康

严格挑选仔猪过程中,选择体质强健的仔猪,这种仔猪的免疫力一般相对较强,因此对传染性病毒的抵抗能力也较强,这样有助于减少后期养殖中传染病的发生,提升猪群的健康状况。这就要求在挑选仔猪时,需要对仔猪的健康状况进行检查,避免选择存在病原体的仔猪,增加猪群的感染风险。同时,还需要对仔猪的生活习性进行了解,保证后期能够采用正确的方式进行养殖。对于小规模养殖场而言,养殖户对于仔猪的挑选不够重视,往往因其缺乏正确的认识以及对于经济成本的控制,而使猪群的健康受到影响。基于此,必须加强对仔猪挑选的监督管理工作,制定完善且科学的挑选制度和流程,不断规范仔猪挑选过程。

2.3 创设良好的环境,加强消毒清洁工作

做好养殖场地的卫生环境工作,为生猪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有助于其健康的生长。因此,在日常养殖中,养殖户需要对猪群生长的环境进行优化,做好清洁通风工作,同时将猪舍内的湿度、温度等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适宜生猪生长为原则。尤其在传染病高发期,更需要注意环境作用,保持通风和清洁,避免传染病菌的大范围传播。引进合理的养殖方式,定期进行舍内消毒,建立完善且严格的消毒工具,此外,对养殖器具也需要做好定期消毒。在消毒剂的使用中,要保证定期更换,避免病菌产生耐药性。尤其在高发期,可加强消毒频率,要求养殖场所有工作人员进出舍内都需要做好消毒防护工作,降低传染病的传播。

2.4 定期进行疾病检测,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定期对猪群进行检查,以便及时发现疾病,进而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在检查中,需要对猪群的体质、生长情况进行严格检测,在生猪出现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状况时,需要及时对其进行全方位检测。若存在病猪,需及时进行隔离,并对猪舍进行消毒,防止病毒大范围扩散。要保证监测内容的全面性,定期与不定期检测相结合,提升预防效果。同时,在生猪的运输过程中,也需要保证检测和调查的全面性,避免病猪流入。

2.5 提升疫苗接种率,做好防范工作

无论是幼猪还是仔猪的养殖中,都需要按照不同生长周期来注射接种疫苗,以保证传染病的有效预防。然而当前在生猪养殖的疫苗接种中,存在较多的问题,要求养殖户在对生猪进行疫苗接种时需要在国家相关卫生标准的要求下选择相应疫苗,防止出现因降低成本而选择不符合要求的低质量疫苗,接种这种疫苗会对猪群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在接种疫苗时一定要保证其科学规范性,一般情况下,疫苗需要在幼猪和仔猪阶段分别进行接种,定期接种疫苗有助于保证疫苗接种的效果,有效提升猪群的免疫力。与此同时,疫苗的引进需要严格与谨慎,寻找有专业资格及专业认证的供应商购买疫苗,确保疫苗的生产日期,在接种后需要关注猪群的反应,做到一针一苗,避免注射针多用,同时对疫苗用具做好消毒,不断提升防范效果。

3 常见生猪传染病的治疗策略

在生猪养殖过程中,容易出现多种类型的传染病,近年来以猪瘟、猪链球菌病以及蓝耳病最为常见,因此,本文对这几种传染病的治疗进行探讨。

3.1 猪瘟的预防策略

猪瘟在所有生猪传染疾病中具有破坏力大和传染性强的特点,因此在养殖过程中发现猪瘟病猪时,需要及时向有关管理部门上报,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避免病毒传播和扩散。患猪瘟的生猪表现为高烧不退,身体伴随出血斑点,一般在发病1~2d就会直接死亡;慢性病猪会出现日渐消瘦,反复高烧等,容易随病情发展而成为僵猪。在养殖过程中,需要做好生猪猪瘟的预防,定期按时接种灭活疫苗或弱毒疫苗,同时注意观察生猪的状态,如出现持续高烧、食欲下降等现象,需及时确诊是否出现猪瘟,并采取相应措施。

3.2 猪链球菌病的治疗策略

猪链球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败血症,主要由链球菌感染而引起,在猪群发生感染后,其淋巴结会出现明显肿胀、变硬现象,逐渐还会出现破裂,呼吸道和扁桃体也会出现明显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在晚期时生猪淋巴结会流出大量的脓液。在疾病的确诊中,需对生猪进行体温测量,并关注其是否出现尿血现象。采用中医和西医都能对猪链球菌病进行治疗,西医一般采用链霉素、青霉素等进行肌肉注射,中医使用蒲公英、地丁草,煎汁后口服。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将病猪进行隔离,以避免传染病的扩散,在病猪恢复健康后,可将其转移至猪舍内进行养殖。

3.3 猪蓝耳病的治疗策略

猪蓝耳病在生猪传染病中属于较为常见的一种传染病,该病症的发病不固定,而根据经验来看,处于妊娠期的病猪患蓝耳病的风险较大。患蓝耳病的病猪主要症状表现为食欲下降、精神萎靡、呼吸困难等,采用青霉素等抗生素治疗能够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如果病猪出现高烧不退等严重情况,可用安乃近等药物配合葡萄糖溶液进行肌肉注射,连续用药3~5d。值得注意的是,处于妊娠期的病猪不能进行抗生素治疗,在治疗后需要及时对猪舍内部进行消毒,保证其他猪群的安全性。

总而言之,当前生猪养殖中传染病的防治已成为社会较为关注的问题,为了保证生猪养殖场的收益和发展,养殖户必须要做好生猪养殖中的传染病防治工作。在传染病的预防中,可采取加强传染病预防宣传、严格挑选仔猪、创设良好环境、定期进行疾病监测以及提升疫苗接种率几方面来入手,同时本文明确了生猪养殖中出现的猪瘟、猪链球菌病以及蓝耳病几种常见传染病的防治方法,以期能够为生猪养殖户提供一些帮助。

猜你喜欢

耳病猪群病猪
中兽医辨证治疗猪湿热黄疸
健康猪群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氟苯尼考对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治疗效果观察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病猪喂药有办法
耳病治鼻,事出有因
两种猪蓝耳病活苗单独与同时免疫试验
猪蓝耳病的防控
猪群发生传染病时的控制措施
一例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