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疾病的预防及治疗策略研究

2023-03-21匡德春

吉林畜牧兽医 2023年1期
关键词:萎缩性猪群患病

匡德春

辽宁省调兵山市现代农业服务中心,辽宁调兵山 112700

针对畜牧兽医工作,基础项目是防止畜禽疾病的产生,进行畜禽疾病的防治能够确保畜禽健康生长,畜牧兽医工作的开展,使得我国养殖行业高效率发展。目前我国生猪的养殖业规模有所拓展,可是增加了猪感染疾病的可能性,一旦猪产品流入市场,在无法保障猪产品健康的前提下会威胁到群众的身心安全。所以养殖过程中进行猪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是比较重要的事情,以下是笔者进行的具体研究。

1 开展猪疾病防治工作的困境

1.1 预防工作不够充分

即便我国养殖行业是比较发达的,然而体现出生猪养殖的问题,一些养殖人员匮乏专业性的养殖知识和技能,对应的养殖环境有些简陋,不利于保障猪舍的卫生环境。缺少定期消毒和通风的意识,猪食用的饲料质量得不到保证,均会引起猪生病[1]。猪养殖阶段一些错误模式都会造成生猪患有疾病,一些养殖户并没有对猪群进行疫苗接种,一些偏远区域的畜牧兽医工作水平不强,影响着养殖户的科学判断与规范管理。所以畜牧兽医人员要加强工作水平,进行生猪养殖的预防管理。

1.2 用药过程存在问题

养殖中进行猪疾病的防治,有可能在用药过程出现问题,一些畜牧兽医工作者的经验不够充分,盲目地运用药物对患病猪进行治疗,尚未结合标准规范实施工作,增加了患病猪的病情。并且在药物剂量上出现问题,我国已经明确规定了相关人员应该结合动物的体重判断药物剂量,然而没有标明用药剂量的上限条件。畜牧兽医工作者的能力不强,不能灵活地调整药品使用剂量,可能擅自增加药物运用的剂量,让患病猪面临着死亡的威胁[2]。最后是给药途径不恰当,不相同类型的药品存在给药途径的差异性,一些药品应通过肌肉注射的方式进行、一些药品应通过口服的方式进行。若畜牧兽医人员在具体工作中尚未关注到这个环节,很有可能延长患病猪的治疗时间。

2 猪疾病的预防管理

2.1 给猪群提供优质的生长环境

如果养殖环境的质量不佳,会增加猪感染疾病的概率,畜牧兽医工作者要组织养殖户重视圈舍的通风,使得圈舍环境卫生达到一定标准。定期处理猪群的排泄物与多余饲料,运用清水对圈舍的地面进行冲刷。通过专用的消毒产品消毒圈舍环境,这样圈舍的通风条件良好,不会出现患病猪的感染现象。

2.2 认真落实免疫流程

猪疾病的预防工作中,工作人员要关注猪群的疫苗接种,在进行疫苗接种项目时全面预防疾病的出现。畜牧兽医工作人员落实免疫流程,给猪群制定疫苗接种的方案,增强猪群的免疫力水平,以免猪感染相关疾病。在接种疫苗阶段,畜牧兽医人员要按照操作规范进行疫苗接种,挑选高质量的疫苗产品,规范管理注射量与疫苗注射的平均时间。因为疫苗能够被注射器吸附一部分,因此工作人员应增加一定的注射剂量,时刻了解猪群的生长情况。部分猪的皮肤比较松弛,因此疫苗接种时可能出现疫苗外流的情况,此时疫苗的剂量不能达到标准,要补充疫苗的剂量。与此同时,注射方式影响着疫苗接种的效果,如果不能保障注射模式的恰当,会增加猪皮下应激的出现,挑选科学的接种位置完成接种。一般情况下,把疫苗保存在冷柜中,疫苗的温度指数比较低,那么接种疫苗之前要事先把疫苗取出一段时间,使得疫苗与室温基本相同的情况下进行疫苗接种,不然猪群有可能发生应激反应。关注交叉感染的防控,畜牧兽医工作人员接种疫苗的过程不应该多次运用针头,应在一头猪注射疫苗之后再更换针头对其它猪进行注射,控制交叉感染的现象出现。

比如猪链球菌病活疫苗的注射,猪链球菌病时常出现在夏季,患病猪突然倒地,嘴巴以及鼻子都有可能流出红色液体,猪的腹部表现出红色斑点[3]。此种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是十分必要的,由此才可以保障养殖户得到更多的养殖效益。畜牧兽医人员进行疫苗注射,应该分析疫苗标签的信息,把每一瓶疫苗运用1 mL的生理盐水进行稀释。通过皮下注射以及肌肉注射的方式进行疫苗接种,使得个体猪能够接受剂量为1 mL的疫苗。排除注射的模式,可以通过口服实现目的,也就是通过生理盐水稀释疫苗,接下来在饲料中添加疫苗,使得猪食用饲料能够增强免疫效率。口服疫苗的用量是首选4 mL,接种7d后能够产成免疫力,14d之后会生成较高的免疫力水平,同时起效的时间是半年。

又如猪支原体肺炎疫苗的接种,支原体肺炎也是猪气喘病,尤其是气温指数比较高的情况下,猪群是更容易受到支原体肺炎疾病的影响。患病猪出栏的速度有所减慢,自身免疫力降低,影响着猪个体的正常生长。把疫苗划分为灭活形式的疫苗与活疫苗,若畜牧兽医工作人员运用灭活疫苗进行接种,应该通过肌肉注射的形式进行。由于此种疫苗基本上不会在干扰素的影响下出现效果变化,所以能够安心地给猪群接种[4]。如果运用活疫苗,应思考抗生素的影响,所以应分析猪个体是否存在服用抗生素类药物的情况,不然会影响猪群的健康生长。在疫苗接种之后,支原体是不会在猪群之中生成传播链条的,可有效地增强猪个体支原体肺炎预防效果。

最后是萎缩性鼻炎疫苗的接种,萎缩性鼻炎是一种传染性疾病,患病猪的免疫力有所降低,自身的呼吸系统备受阻碍。造成患病猪不能呼吸,甚至威胁患病猪的生存。患病猪会出现打喷嚏或者流鼻血的症状,降低进食欲望,影响着饲料转化效果,严重情况下会让养殖户面临经济损失。兽医根据猪群的生长状态,研究妊娠期母猪的疫苗接种方法,由于对母猪进行疫苗接种,其体内能够形成抗体,这样仔猪具备的抵抗力水平比较高。对仔猪进行疫苗接种,仔猪出生后7d,应该及时接种此种疫苗,按照皮下注射的模式完成注射,帮助猪个体清除鼻腔中的细菌。或者按照鼻腔接种的模式进行,可以起到一定预防萎缩性鼻炎的作用。

3 猪疾病治疗的相关对策

3.1 治疗支原体肺炎

一旦猪被支原体肺炎所感染,身体状况会大不如前,兽医也要关注此种疾病的治疗。选择科学的方法提高疾病治疗的效果,可肌肉注射青霉素40 mL/kg,同时对患病猪注射土霉素,每日注射1次,持续注射7d后,患病猪的症状会有所改善。除此之外,还可以对猪进行泰乐菌素的口服治疗,用量为10 mg/kg。在患病猪服用3d之后,会缓解症状。兽医在治疗阶段不可心急,而是要坚持治疗,科学地运用药物剂量,促进患病猪疾病的治疗效果。

3.2 治疗萎缩性鼻炎

研究萎缩性鼻炎,归属综合性疾病,兽医应该了解到患病猪出现萎缩性鼻炎,要通过科学的治疗方式控制疾病传播。饲料品质好坏对感染萎缩性鼻炎会产生极大程度的影响,所以疾病的治疗阶段应重视饲料品质的调整,兽医安排养殖户给猪群服用高质量的金霉素,因为金霉素对疾病可产生重要的治疗效果[5]。要求养殖户及时隔离患病猪,隔离时间大于等于半年,使得患病猪全面恢复健康之后才能够进行猪群混养,不然疾病可能潜在圈舍中。

3.3 治疗链球菌病

所谓的链球菌病,属于发病率比较高的一种类型,兽医应该合理地指导养殖户,若出现患病猪要通过隔离处理的方式治疗。前期的治疗成效比较显著,后期治疗效果会相对缓慢。在此阶段若患病猪存在脓肿的问题,脓包变大的过程要对脓包进行切开处理,接下来把稀释完成的高锰酸钾运用在伤口冲洗中。使用安乃近0.2 mg/kg,每日对患病猪进行肌肉注射2次。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猪养殖是一项重要的工作,畜牧兽医进行猪养殖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新时期下,畜牧兽医工作人员要自主加强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全面指导养殖户科学规范地养殖猪,调动畜牧兽医人员丰富的临床经验,控制猪疾病的产生与发展,使得猪疾病的预防和控制环节能够有效。畜牧兽医人员在平时工作中要严谨对待工作,指导养殖户给猪群提供良好的环境,保持适量调配的科学性,进行猪群的疫苗接种,把畜牧兽医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猜你喜欢

萎缩性猪群患病
健康猪群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补虚解毒化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随机对照试验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为照顾患病家父请事假有何不可?
野生动物与人兽共患病
猪萎缩性鼻炎的防治
猪群发生传染病时的控制措施
“glifo”帮助患病儿童圆提笔之梦
60例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
萎胃汤治疗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6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