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细小病毒感染的防治方法分析

2023-03-21

吉林畜牧兽医 2023年1期
关键词:细小猪舍母猪

肖 凯

威海市环翠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威海 264200

猪细小病毒对养殖业的危害非常大,现在我国将该病列为二类动物传染病。由于该病主要危害初产母猪的繁殖功能,因此会严重影响猪的繁育,降低猪的品种质量,减少猪群的数量,影响猪肉供应。该病的传播途径比较多,空气、胎盘都可以成为病毒传播的途径,仔猪会长期带毒,甚至影响其生长发育,因此必须重视该病的防治工作。

1 病原特征

猪细小病毒疾病的病原体为猪细小病毒,这种病毒包括两种毒株,一种为强毒株,另一种为弱毒株。强毒株可以直接引发毒血症,并通过胎盘传播,造成胎儿不能存活。弱毒株会导致健康猪被感染并产生免疫反应,但是不会产生胎盘感染的现象。猪细小病毒具有很高的生存能力,在50 ℃以上的高温下可以存活数天,不过在80 ℃的条件下仅能存活5 min。酸碱度不容易对病毒的活力产生影响,在pH值3~9之间,病毒都能够正常存活,一般的消毒液不容易消灭该病毒,因此使用甲醛、氯仿、乙醚等消毒剂消灭该病毒时需要使用较长的时间才有效果,但是使用浓度为1%~1.5%的氢氧化钠,仅用5 min就可以消灭该病毒。

2 流行病学特点

猪细小病毒的主要传染源是患病的母猪和种公猪。一般情况下,经产母猪的发病率要低于后备母猪。仔猪或死胎以及子宫分泌物都会携带病毒,导致该病容易扩散[1]。猪细小病毒的感染对象,不分猪的品种和年龄,通过交配或人工授精的方式都可引起感染,饲料、水和用具被污染,也可以引起该病的扩散,甚至能通过口、鼻等途径传播该病毒。因为感染母猪的尿液、粪便、鼻腔分泌物、子宫分泌物都可能携带病毒,因此患病猪所在的猪舍常成为病原体的扩散场所,有时数月之后仍然会引起该病的扩散,甚至严格消毒也不容易彻底消灭此类病毒。猪细小病毒在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无明显发病季节。

3 临床特征

公猪和母猪患有猪细小病毒的症状会略有区别。公猪感染后,精子活力和猪的性欲不会受到较大的影响,但是母猪就会出现较明显的问题,母猪反复发情,却不容易受孕成功,或不产生有效胚胎,因为胚胎被吸收,这是妊娠30~50d的情况,当妊娠50~60d以后,会排出死胎或形成木乃伊胎,妊娠后期母猪的发情开始变得不规律,有时猪胎可以存活,但是终身带毒,导致病毒的传播范围扩大。

4 诊断与鉴别诊断

猪细小病毒的诊断并不容易,因为这种病原微生物比较特殊,以影响猪的繁殖功能为主,因此应该对母猪的情况进行全面的观察,以临床表现为主,来确定是否患有这种疾病[2]。如果出现了死胎或木乃伊胎的情况,就可以认为繁殖功能有障碍,那么就可能患有这种疾病,即便没有其他明显症状,也要进行下一步的检查。在开展进一步诊断的时候,一般使用血清学的诊断方法,这种方法诊断的灵敏度较高,不过在使用这种方法的时候,应该对血清进行热灭活处理并采取其他措施,确保诊断结果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另外,还可以使用核酸探针技术来进行检测,这种方法敏感度更高,诊断速度比较快,不容易出现误诊的情况。这种技术需要的条件比较严格,因此不能大面积推广。

猪细小病毒非常容易与猪钩端螺旋体病混淆,这两种病都是能够大面积传播的传染性疾病,传播速度也比较快,都容易出现猪体温升高的情况,而且都会出现母猪分娩死胎及流产的情况,但是这两种病有显著的区别。首先病原体不同,另外钩端螺旋体病会感染人类和其它动物,猪患病后会排出红色或深红色的尿液,猪的生活场所具有明显的腥臭味,组织黏膜会发痒,但是患有猪细小病毒以后不会出现这些症状。

猪伪狂犬病也容易与猪细小病毒疾病混淆,两种病感染母猪以后都会出现流产或生产死胎等情况,但是猪伪狂犬病在发病的时候,猪经常口吐白沫、尖叫、站立功能变差,体温上升明显,眼睛发红,而且呈逐渐加重状态,容易出现昏睡的情况。还有一部分猪的饮食功能下降,例如呕吐、不喜吃食等,甚至会出现严重的腹泻症状。

5 防治措施

5.1 控制传染

猪细小病毒是一种传染性疾病,因此必须严格控制传染源,避免外界的病原微生物传播到猪舍内引起猪群的大面积感染。一旦发现患病猪,要及时淘汰并做无害化处理,避免病毒扩散,并对其它猪群进行检测。通过血清学检验的方法确保没有隐藏的传染源。猪场应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需要引进种猪时,应从具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种猪场引进,同时应有免疫证、检疫证、种猪合格证和系谱卡;引种时,不得从疫区引进种猪;种猪调入后,应当立即向输入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报检。种猪到场后,隔离饲养40~60d,按既定程序进行免疫接种,确定无疫病后方可混群饲养。

5.2 定期消毒

要重视猪的饲养环境管理工作,对猪的饮食环境和居住环境定期进行消毒,防止病原微生物流行。圈舍清洁必要时,使用钢丝球或刷子擦洗,确保祛除表面生物膜。圈舍消毒应使用不同消毒剂间隔12 h以上分别进行两次消毒。推荐使用过硫酸氢钾类消毒产品,刺激性小,可用于衣帽鞋、环境空气、饮用水消毒;二氧化氯类消毒产品可用于环境空气、饮用水、建筑物表面、宿舍食堂等消毒;氢氧化钠(火碱)可用于道路、消毒池、地面、建筑物等消毒。消毒剂应参考说明书标注的浓度使用。外来收猪车、饲料运输车、病死猪收集车、拉粪车、私家车等外部车辆及生猪贩运人、司机、保险理赔人、饲料销售员等外来人员严禁进入场区。外部车辆驶离后应对停靠区域进行清洗消毒。饲养人员实行封闭管理模式,不接触或食用外部新鲜猪肉及猪肉制品。

5.3 均衡营养

提倡按照饲养猪种的生长发育规律,采用多阶段的精准营养配方,满足猪只最佳生长发育需要,尤其要加强对哺乳仔猪的管理,让仔猪及时吃好初乳,提早对乳猪补料,促进仔猪的生长发育。饲养管理加强了,猪的体质及抗病能力相应地会增强。不能给猪饲喂被污染的水以及发霉的饲料,也不能给猪喂冷水,猪饲料中不能掺有较多的杂质,否则也会影响猪的健康。猪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必须补充充足,冬季天冷时必须加强猪舍的防寒保暖工作,夏季潮湿的时候必须加强猪舍的清洁工作,确保猪舍干燥。天热时要对猪舍采取适当的降温措施。为提高猪的营养水平和抗病能力,在对猪饲料配方进行设计时,除了增强一般的营养元素,还应该增强天然植物的采食量,因为很多天然植物都是中药材,既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还能够增强猪的抗病能力。为了提高猪的免疫力,还要加强猪的运动,避免猪长期躺卧。条件允许时将猪赶出猪舍,进行一定时间的放养,可以改善猪的呼吸功能,也能够使猪采食天然植物,改善营养结构。

5.4 科学接种

因为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因此接种疫苗是降低猪细小病毒危害的有效办法。后备母猪和育成公猪分别要在配种前的一个月和半个月接种两次猪细小病毒灭活疫苗,从而提高猪的免疫力。只有做好这项工作,才能够使猪在整个怀孕期间都不容易被猪细小病毒感染。如果不急于用母猪进行配种,那么也可以将疫苗注射的时间向后延迟。接种疫苗的时候必须在抗体消失后来进行,否则会影响免疫力的形成。一般情况下,初产母猪超过5~6个月龄就不再存在抗体,也就是说这个时候是疫苗注射的最佳时间,个别后备母猪抗体消失时间长,但一般不超过7个月。猪细小病毒氢氧化铝灭活疫苗的免疫程序比较简单,不需要较高的剂量,对本病的控制能力具有较显著的效果。

5.5 药物治疗

目前来说,还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可以解决猪细小病毒的治疗问题,一般情况下,多使用提升免疫力和抗病毒的药物来进行治疗,例如为病猪注射转移因子以提高猪的免疫力等。另外,中药治疗猪细小病毒有一定的效果,根据猪的症状,采用清热解毒和补气养血等中药,提高猪对抗疾病的能力,常用中药有黄芪、白术、苍术、山药和黄柏、黄芩、黄连、白头翁等。为提高猪的生育能力,也常常使用菟丝子、枸杞子、覆盆子等中药。必要的时候,也可以使用针灸疗法来治疗猪细小病毒病。

猪细小病毒对母猪群体的危害非常大,容易导致母猪的繁殖功能下降,还能够通过胎盘或精液传播给仔猪。因此,要重视猪细小病毒的防范和治疗工作,不能因为该病的致死率不高,就忽略防治工作。要做好病毒传播源头的控制,阻断传播途径,例如加强隔离、加强疫苗接种、加强饲养管理等,从而提高猪的免疫力,减少猪细小病毒的发病概率。

猜你喜欢

细小猪舍母猪
能繁母猪存栏半年减少235万头
浅析猪细小病毒病的诊断与防治
母猪补血的必要性
母猪怀孕后如何控制猪舍环境
如何防治母猪乳房炎
冬季猪舍有啥讲究
猪细小病毒感染的防治
阳光猪舍与普通猪舍育肥对比试验分析
犬细小病毒病(CPV)的诊断与治疗
新型帐篷式猪舍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