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母猪子宫内膜炎的病因及防治措施

2023-03-21黄志明

吉林畜牧兽医 2023年1期
关键词:母猪内膜消毒

黄志明

贺州市八步区贺街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广西贺州 542801

1 母猪子宫内膜炎的病因

1.1 细菌感染

研究发现,高达60%的母猪子宫内膜炎为细菌感染所致,病原菌主要有大肠杆菌、链球菌、沙门氏菌、念珠菌和绿脓杆菌等。在混合感染的病例中,大肠杆菌占疾病感染的主要地位。主要感染途径为:①沿生殖道黏膜上行感染病原体侵入外阴、阴道后,或阴道内本身存在的病原体突破宫颈,或经过人工授精、公猪交配携带,病原侵入子宫内膜而发生炎症,是发情期、配种期、流产后及分娩后无生殖道创伤的主要感染途径;②经淋巴系统蔓延 病原体经外阴、阴道、子宫颈及宫体创伤处的淋巴管侵入,蔓延至子宫内膜而产生炎症,是人工输精机械划伤或分娩助产等产生生殖道创伤后感染的主要途径;③直接蔓延,腹腔内其他脏器感染后直接蔓延到子宫内,如肠炎、腹膜炎等。

1.2 疾病继发

临床经验表明,部分母猪患有滴虫病、病毒性腹泻和猪瘟等疾病时,也容易导致母猪继发出现子宫内膜炎症状。同时,因霉菌感染也可能造成母猪出现免疫抑制疾病,从而引发不孕、胚胎死亡或者流产等,继发子宫内膜炎。此外,母猪在分娩时经历难产或者产后抵抗力有所下降,抗病力较低,如果此段时间环境中存在病毒也容易致使母猪患病。

1.3 公猪原因

如果公猪存在生殖器疾病,在交配或者受精时精液可能带有炎症分泌物,从而导致母猪出现子宫内膜炎。

1.4 饲养不当

第一,如果母猪生存环境卫生不到位,猪舍没有定期进行清扫或者消毒,产后没有对环境进行处理,母猪生活在污染的环境中很容易感染病毒引发子宫内膜炎;第二,饲养管理不科学,饲养人员所喂饲料存在发霉变质的情况,或者各种饲料的比例不当,以至于母猪营养不均衡,出现体质降低,免疫力下降,也容易因感染病毒引发疾病;第三,因为配种或者人工授精时没有对母猪和公猪生殖器进行检查,或者在进行操作时没有进行严格的消毒,以至于器具或者操作人员带有病毒,从而导致母猪感染;第四,母猪自然生产分娩时或自然难产时,人工阴道分娩器及助产器的安装消毒不严谨,操作不规范;第五,胎衣已经剥脱、恶露时间过长出血滞留及早期死胎未完全顺利排出时易严重发生阴道黏膜深层腐烂,阴道膜剥脱、子宫宫腔内膜深层脱垂等,从而导致母猪早产死胎。在自然生产晚期,阴道内黏膜遭受损伤,从而引发母猪急性子宫内膜炎。

2 母猪子宫内膜炎的症状

2.1 急性子宫内膜炎

主要临床表现症状为急性子宫阴道内膜组织充血、水肿,有炎性物及渗出物,严重者子宫内膜组织坏死、脱落并可形成内膜溃疡。病理化学检验,以慢性子宫宫颈内膜炎性腺体内常常出现微小化脓性囊肿或出现中性粒线体细胞为主要特征。患病母猪鼻盘干燥,食欲不佳甚至不吃食,精神较差,体温上升,频繁排尿且时常拱背努责。由于急性病症多出现于围产期,即流产或者产后几天,该情况下由于母猪子宫黏液栓开张,容易导致病菌侵入,使得母猪排出污秽且有腥臭味的分泌物或者胎衣,且呈现灰白、灰黄色。同时,如果哺乳期母猪出现急性子宫内膜炎还会导致泌乳量降低,不愿意给仔猪哺乳的症状。伴随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尿频,母猪长期可能多次重复出现严重的泌尿路感染,频繁或者长期出现多次排尿困难的行为,每次出现重复频繁排尿的母猪数量不多。

2.2 慢性子宫内膜炎

该种疾病较为常见,其症状主要表现为母猪全身出现较轻的反应,体温上升、食欲减退、饮水量增加,精神欠佳,鼻镜干燥,尿少且呈现赤黄色。多因急性子宫内膜炎没得到及时治疗,或者治疗不彻底转变而来。慢性病症多出现在断奶后,容易在母猪尾巴根部和阴门处分泌粘稠的恶臭物,因炎症程度不同而呈现为灰、白、黄、暗灰等颜色,卧地时较为明显,并且母猪逐渐消瘦下来。

2.3 隐性子宫内膜炎

通常情况下,患病母猪食欲时好时坏,没有明显的全身症状,发情周期错乱不规律,会出现屡次配种却难以受孕的情况,当对子宫进行冲洗时流出的液体略微浑浊且呈现青鼻涕样。

2.4 并发症

此病导致的其他疾病,称之为并发症。①屡配不孕。多次配种失败,是母猪子宫内膜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②子宫炎症反复加重发作。由于慢性子宫内膜炎症有可能会造成子宫细胞内膜的严重破坏,局部机体防御免疫功能明显减退,如果同时遇到同样的多种致病细菌因素,可能会造成再次细菌感染从而导致子宫炎症反复加重发作;③其他常见并发症如果没有及时进行治疗,炎症不仅可向深层局部组织蔓延,而且直接感染肌肉深层结缔组织,在其中还可形成小小的脓肿,从而可能形成慢性子宫炎、输卵管炎及卵巢炎等,甚至还可能导致子宫败血症(全身性的血液感染)。

3 母猪子宫内膜炎的防治

作为一个规模化的母猪养殖场,母猪应严格执行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防控方案,控制各种病因以便很好地有效预防各种疾病的反复发生。通过不断加强母猪选种技术培育、生物安全、饲养质量管理和母猪营养环境调控,综合采取措施有效预防初产母猪并发子宫内膜炎。

3.1 选择优良的品种培育

任何导致难产的因素,都会增加母猪患子宫内膜炎的风险。严格选育后备母猪,挑选体躯深、盆骨宽的母猪留作种用,以避免难产。为减少难产发生率,后备猪初次配种时体重应不低于130kg,日龄不低于210日龄。

3.2 做好卫生管理工作

首先,猪舍要保持干燥清洁,保证良好的通风,确保猪舍温度适宜,夏季温度不可过高、冬季温度不过低。对猪生长的环境要定期并且及时进行打扫和清洗,及时处理猪的排泄物等垃圾;其次,还要制定科学的消毒计划,定期对猪舍进行消毒,可以选用高锰酸钾等药剂进行喷洒,尽早消灭可能致病的病菌和病毒。与此同时,工作人员、外来人员和外来车辆在进入猪场前应做好消毒工作,避免人员和车辆将致病因子从外界带入养殖场。

3.3 进行科学合理饲养

母猪在饲喂过程中,饲养员一定要确保饲料品质,防止给母猪喂食发霉变质的饲料。同时,饲养人员要根据母猪不同情况进行饲料合理配比,如妊娠和哺乳期要根据母猪自身条件合理搭配饲料,确保营养充足且均衡,能够满足母猪各个阶段不同的需要。分娩时母猪严重的便秘会延长产程、增加难产率,从而增加子宫内膜炎的风险。给妊娠后期的母猪饲喂中等纤维含量的饲料,让母猪的肠道得到充分的刺激,以维持良好的肠蠕动功能,避免因便秘影响产程。添加益生菌或者使用生物饲料,是防止母猪便秘的有效措施。同时,要保证母猪有充足且干净的饮用水,让母猪进行适当的运动。科学合理的饲养有助于提高母猪的免疫力,保证母猪健康,对预防母猪子宫内膜炎也有重要作用。

3.4 改善猪舍环境

保持合适的温度(15~20 ℃)和湿度(65%~70%),以及拥有良好的通风。高温高湿更有利于病原体的繁殖,低温高湿降低母猪血液循环,都会增加炎症发生的风险。

3.5 制定生产管理制度

在进行配种前要对母猪和公猪进行严格选择,确保种猪品质较好,也要严格检测精液,保证母猪安全。同时,人工输精人员要足够专业,严格遵守卫生规范,对其进行培训,要有无菌操作的理念,从而避免因人为原因而导致母猪患子宫内膜炎。此外,要在配种时做好消毒工作,对所使用的器具进行严格消毒,避免器具传播病毒造成感染。输精前,可以使用高锰酸钾溶液对母猪外阴和输精人员手部进行消毒,做到干净卫生。

3.6 健全产后检查机制

在生产后要进行检查,确保胎衣等排出干净,如果有残留物应当快速采取科学手段进行处理。产后还要对母猪后躯和产房进行消毒,对母猪产后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及时发现问题。如若母猪分泌物存在异常,必须及时进行治疗。在母猪产后半个月要检查母猪子宫的恢复情况,确保母猪恢复健康。

3.7 选择适当治疗措施

该病主要病因为病原菌感染,所以可以通过药敏试验确定病原菌,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尽量早发现早治疗,合理用药,轮换用药以防母猪出现耐药性。注射治疗可用于筛选敏感药物,根据母猪全身情况用药;中药治疗可以和饲养结合,在饮食中加入中药汤;激素治疗是对母猪产后出现轻度子宫内膜炎后采用催产素等药物进行治疗;子宫灌注治疗是最常见措施,当子宫内因炎症产生分泌物不能排出时,对母猪子宫进行投药,从而进行治疗。

3.8 后续处理

对于治疗后的母猪,发情后可以跳过一个发情期再配种,让母猪子宫有充分的恢复时间。避免配种刺激后,再次诱发子宫内膜炎,或者因子宫恢复不彻底,导致配种失败。患过子宫内膜炎的母猪,如果2次配种都失败,应果断淘汰出繁殖母猪群。

猜你喜欢

母猪内膜消毒
牛子宫内膜炎病因与治疗
如何做好家庭消毒
能繁母猪存栏半年减少235万头
专家建议这样消毒
母猪补血的必要性
如何防治母猪乳房炎
消毒攻略大派送
消毒,大头有话说
你真的了解子宫内膜息肉吗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