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副伤寒的诊断与防治

2023-03-21

吉林畜牧兽医 2023年1期
关键词:副伤寒革兰氏沙门氏菌

王 岩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分院,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5

猪副伤寒又称猪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6个月以内仔猪多发的传染病。健康的猪普遍存在带菌现象,极大威胁了猪群的繁殖和健康,并且外界的不良因素也会影响猪的免疫力,从而使发病情况增多。在自然界中沙门氏菌普遍存在,是最常见的人畜共患病原菌,对畜禽健康、人类公共卫生和食品安全都造成了严重影响。

1 病原

沙门氏菌是一群抗原结构和生化性状相似的革兰氏阴性短杆菌,不产生芽胞,也没有荚膜。本菌为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在普通培养基上37 ℃经过48 h培养后,形成2~3 mm圆形、边缘整齐的无色半透明光滑菌落,猪伤寒沙门氏菌生长较缓慢、贫瘠;在中国蓝、EMB选择性培养基上生长,呈透明或半透明琥珀色、边缘整齐、中等大小的菌落。在肠道杆菌选择性培养基或鉴别培养基上,大多数菌株不发酵乳糖而形成无色菌落。本菌属在培养基上有S-R变异。沙门氏菌具有菌体抗原、表面抗原、鞭毛抗原和菌毛四种抗原,根据这四种抗原可将沙门氏菌分为不同的血清型。消毒剂可采用甲酚皂、过氧乙酸,均能快速杀死本菌。本属细菌不产生外毒素,但具有毒力极强的内毒素,在75 ℃下作用1 h后仍有毒力,能使人发生食物中毒。

2 流行病学

猪副伤寒主要发生于6个月以内的猪,以1~4月龄的猪最为常见,带菌猪和患病猪是猪沙门氏菌病的主要传染来源。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猪在多雨潮湿季节发病较多。仔猪因断奶过早,饲料和饲养方法突然改变,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不良,而导致仔猪抵抗力下降,均能增进本病的发生和流行。沙门氏菌可通过粪尿等排泄物和分泌物排出,污染饲料、饮水后经消化道传染,病猪和健康猪交配也可感染,子宫内感染也常见。病菌可存在于健康猪的淋巴结内,也可潜藏于消化道和胆囊内,当气候骤变或饲养管理不当引起机体免疫力下降时,本菌能发生内源传染。当病菌连续感染易感动物后,使细菌的毒力增强,并且传染范围也相继扩大。

3 临床症状

猪副伤寒潜伏期2d至数周不等,临床上可分为急性型、亚急性型与慢性型。急性型病猪呈败血症症状,病程多数为2~4d,发病率低,死亡率高。表现为体温突然升高至41~42 ℃,精神沉郁,不食。有淡黄色下痢,呼吸困难。濒死期耳根、胸腹部皮肤呈蓝紫色或有紫红色斑点;亚急性型和慢性型最为常见,病初精神和食欲不振,畏寒,体温40.5~41.5 ℃,结膜炎,眼有脓性分泌物,角膜混浊,甚至发展为角膜溃疡。最初便秘而后有淡黄或黄褐色下痢,有的粪内混有假膜或血液,恶臭。病猪显著消瘦、脱水,有的发生慢性肺炎而有咳嗽,部分病猪中后期腹部皮肤有弥慢性湿疹,病程2~3周或更长,多由于极度消瘦、衰弱而死亡。恢复猪生长发育不良,可带菌排菌数个月。

4 病理变化

急性病例主要呈败血症病理变化。脾脏肿大,呈暗蓝紫色,触及似橡皮,脾髓不软化。全身淋巴结,特别是咽及肠系膜淋巴结充血、肿胀。肝、肾也有不同程度的肿大、充血和出血,有时在肝脏内可见小坏死灶。浆膜面和胃肠黏膜有出血点。亚急性型和慢性型病例主要病理变化在结肠、盲肠和回肠,黏膜覆盖一层似糠麸样弥漫性坏死物,剥落后留有边缘不整的红色溃疡面,溃疡周围呈堤状。坏死黏膜下结缔组织增生,使肠壁变厚、变硬,致整个肠管厚薄不均,有的肠淋巴滤泡周围黏膜坏死,并由于纤维蛋白渗出和沉积,而形成稍突出于黏膜表面的轮环状坏死。肠系膜淋巴结肿胀,间质增生,切面有坏死灶。肝、脾及肠系膜淋巴结常可见到针尖大灰白色的小坏死灶。肺常有慢性卡他性炎症,切面有灰黄色干酪样病灶。

5 诊断方法

5.1 临床诊断

急性型病例诊断较困难,需采取内脏进行细菌学检查才能确诊。慢性型病例可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结合流行病学材料进行分析,即可作出初步诊断。慢性型以坏死性肠炎为特征,临床上表现消瘦、持续性或周期性下痢。剖检病变主要为大肠纤维素性坏死性炎症,肠道上形成底面凹陷、周围呈堤状的溃疡。肝、淋巴结和肺常有坏死病灶,脾增生性肿大等特点作为临诊的依据。

5.2 鉴别诊断

猪副伤寒临床上与猪瘟、猪丹毒、猪肺疫有很多类似的表现,诊断时要掌握这几种病鉴别的要点。

5.2.1 猪副伤寒与猪瘟鉴别诊断

猪副伤寒病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细菌病,猪瘟的病原为猪瘟病毒,因此可通过实验室检查来确诊。猪感染猪瘟时不分年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体温相对较高,皮肤上会出现紫红色斑点,肾灰黄色,斑点状出血,膀胱点状出血,淋巴结周边出血,脾边缘有出血性梗死。猪沙门氏菌病主要感染仔猪,发病率较低,病程持续时间长时大肠壁增厚,肠黏膜发炎、弥漫性坏死,并形成溃疡,是临床上鉴别猪瘟和猪副伤寒的主要依据。

5.2.2 猪副伤寒与猪肺疫鉴别诊断

猪肺疫发病时口鼻流泡沫,皮肤发红或有出血点,咳嗽。咽喉部肿胀出血,肺出血、水肿,下颌、咽及颈部淋巴结出血,切面呈红色,脾不肿大。猪副伤寒发病期皮肤有红紫斑,大肠淋巴结与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肝有灰色点状坏死,脾肿大。此外也可通过细菌学检验得出诊断结果,巴氏杆菌是革兰氏阴性两极浓染的细小球杆菌,猪副伤寒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

5.2.3 猪副伤寒与猪丹毒鉴别诊断

感染猪丹毒杆菌后临床上很少发生腹泻,体温很高,皮肤有红斑,胃和小肠有严重的出血性炎症,脾肿大,呈樱桃红色,淋巴结和肾瘀血肿大。猪副伤寒发病期下痢,有结膜炎,胸腹部皮肤呈蓝紫色。盲肠、结肠后段黏膜坏死,上面覆盖一层糠麸样坏死物。细菌学检查猪丹毒杆菌是革兰氏阳性的纤细小杆菌,猪副伤寒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

5.3 实验室诊断

5.3.1 分离培养

采集疑似副伤寒患病猪的肝、脾组织接种于血清肉汤中,37 ℃增菌培养24 h后,血清肉汤混浊,取培养物划线接种于血琼脂平板,37 ℃经过24 h培养,细菌生长良好,可见直径2 mm圆形,灰白色,边缘整齐的菌落。挑取疑似沙门氏菌的单个菌落,接种于血清肉汤纯培养,经过涂片、革兰氏染色后镜检,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两端钝圆的革兰氏阴性短杆菌,无荚膜和芽孢。在鉴别培养基中国蓝、EMB上生长,呈透明或半透明琥珀色、边缘整齐、中等大小的菌落。

5.3.2 生化鉴定

沙门氏菌可分解葡萄糖、甘露醇、麦芽糖,产酸产气,不利用乳糖和蔗糖。不液化明胶,不分解尿素,不产生乙酰甲基甲醇。过氧化氢酶试验阳性,甲基红试验阳性,多数能利用枸橼酸盐,能还原硝酸盐为亚硝酸盐,在氰化钾培养基上不生长,无苯丙氨酸脱氨酶。

5.3.3 血清学鉴定

猪患副伤寒一般在发病1~2周内,血清中出现特异性抗体,并随病程逐渐增高,发病第4周达高峰,以后逐渐降低。根据这一规律,用已知的伤寒杆菌H、O诊断菌液、甲型、乙型副伤寒杆菌的H诊断菌液与患猪血清作凝集反应,来测定患猪血清中有无相对应的特异性抗体和抗体的效价,作为伤寒与副伤寒的辅助诊断。

6 防治措施

6.1 预防措施

在猪沙门氏菌病常发地区每年可定期采用仔猪副伤寒活疫苗来预防本病的发生,目前使用的仔猪副伤寒活疫苗含猪霍乱沙门氏菌C500弱毒株,适用于1月龄以上哺乳或断乳健康仔猪,口服或耳后浅层肌肉注射。注射免疫时有些猪反应较大,口服免疫时可灌服,也可拌入饲料中,确保每头份含活菌数至少3.0×109CFU,疫苗的稀释要按规定执行,以免影响效果。另外应注意保持饮水和饲料的卫生、清洁,消除环境诱因。发生本病时,病猪隔离观察和治疗,被污染的猪舍应彻底消毒,耐过猪多数带菌,应继续隔离饲养,出现本病的症状和病变予以淘汰。病死的猪不准食用,防止食物中毒。

6.2 治疗措施

只有在改善饲养管理的基础上进行隔离治疗,才能收到较好的疗效。抗生素疗法可采用土霉素、呋喃唑酮和磺胺类药物,都有一定的疗效。土霉素30~50 mg/kg,口服每日2次,肌肉注射每日1次;磺胺嘧啶或磺胺甲基异恶唑0.2g/kg,每日2次分服,连用3~5d。中药疗法可采用黄连散,取黄芩15g、丹皮12g、黄连10g、川芎12g、黄柏12g、地肤子15g、红花10g、连翘12g、紫草15g、地榆12g、甘草6g、银花10g、栀子15g、芒硝15g、生地15g、大青叶15g、赤芍12g,煎成汤剂后去除药渣,加入芒硝,一次灌服,本方汤剂治疗效果较为明显。

猜你喜欢

副伤寒革兰氏沙门氏菌
女性下生殖道分泌物检测中革兰氏染色法的应用分析
仔猪副伤寒的流行病学、临床特点、诊断和防控措施
五代头孢有何区别
猪副伤寒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鉴别诊断及防治措施
鸡副伤寒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诊断和防控措施
猪副伤寒病临床症状及治疗方法
欧盟拟制定与爬行动物肉中沙门氏菌相关
草莓微生物污染分析及革兰氏阴性细菌和霉菌鉴定
MSL抗菌肽对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的预防作用
四种方法检测食品中沙门氏菌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