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药治疗体位性低血压的研究进展

2023-03-21张同同魏宇晴邹丽萍李丹梅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3年2期
关键词:立位卧位结果表明

张同同,魏宇晴,邹丽萍,李丹梅,陆 艳

体位性低血压(orthostatic hypotension,OH)在我国临床上较为常见,对病人的健康、日常生活造成了很大影响。随着年龄的增加,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病率也随之增高,尤其在75岁及以上人群中[1]。相关研究发现,65岁居民体位性低血压的患病率约为20%,75岁居民约为30%,疗养院的体弱老人甚至可能达50%或更高[2]。体位性低血压可进一步加重病人骨折、心血管病、脑病等发病率[3]。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病机制目前大多认为是压力反射敏感性降低、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血流动力学异常等[4]。体位性低血压病人临床上以站立后几秒钟内开始头晕,视物不清,颈后和肩膀有钝痛为主要表现[5]。有的病人或无头晕、视物模糊等症,仅表现为疲乏无力。通常情况下,仰卧时症状不明显,站立时症状更突出,坐下或躺下时症状会缓解[6]。治疗体位性低血压的西药治疗主要以氟氢可的松、奥曲肽等为主,但易引起腹痛、泄泻、多汗、尿失禁、低血钾、头痛等不良反应[7-8]。中医药治疗体位性低血压可以根据病人的整体症状辨证论治,具有用药灵活、副作用较小等优势。

1 病因病机

在中医学的相关疾病中未见体位性低血压这一名称,但依据体位性低血压的相关临床表现,可将其归为“眩晕”“脱厥”“虚劳”等范围。张聪雪等[9]认为体位性低血压是由脾胃受损,气血化生不足,无力升举鼓动,脑失所养所致,治当以补气养血、升阳举陷、活血化瘀、补肾益肝为主。王峰等[10]认为当肺脾之气受损,病人在日常生活中会出现眩晕、乏力等症状,治当补气健脾。潘春梅等[11]认为体位性低血压多因心肺亏损,气虚津亏导致,治当以补气固脱,滋阴生津。唐炎良等[12]认为老年性眩晕的发病原因是脾气不足,清阳难升,血虚导致清窍失养,当以益气养血为其治疗原则。静馨等[13]认为阳气消乏、气虚下陷是体位性低血压主要病机,治当益气温阳。由此可见,体位性低血压大多由气血不足、肝肾阴虚、清阳不升导致。

1.1 肝肾亏虚,气阴不足 肝藏血,肾藏精。精血同源,能够互相之间转化。肝血虚可造成肾精虚。阴虚进一步发展会出现阴阳俱衰,难以相互维持,发生厥脱。肾阴虚会牵连于肝,导致肝阴不足,肝肾同损,肾阴无法制约肝阳,阳亢于上,导致病人出现头晕目眩。目为肝之窍,肝血亏虚,眼睛无法得到滋养,可出现视物不清。肾阳气不足,阴液失于制约,阴寒内盛,水泛于上,阳气不上达,导致头晕目眩。

1.2 脾胃虚弱,中气不足 脾主运化,精微物质由日常生活摄入食物通过脾气的推动化生而成,是精、气、血、津液生成的原料。如脾胃虚弱,气血生成不足,则气血无法上注头面以濡养清窍,脑失所养可见头晕目眩。肌肉四肢依靠精微物质的滋养。脾虚则营血生成不足,无法滋养四肢肌肉,可出现肢体乏力、劳倦神疲等症状。水液的运行依赖脾的运化,如脾胃虚弱,无力推动水湿的运行,停而为饮或液聚成痰,阴浊上蒙,清窍不利,导致病人出现头痛眩晕。气能够推动血液运行。脾气不足,无力推动血液的运行,血流运行不畅,壅塞成瘀,气虚血瘀,上阻于脑,出现头晕目眩等症状。

1.3 脾肾两虚,阳气失运 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脾脏的正常运化功能需依靠肾阳的温煦;肾精气的生成与充足需要依托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的濡养与资助。在病理情况下,若脾气亏虚,摄入的食物无法化生为水谷精微,血液生成不足,无法荣养头面,发为眩晕或脾阳不足,无法制约水饮,水湿壅盛,水为阴邪,进一步损失阳气,阳更虚。脾虚及肾,肾阳亦衰。若肾阳亏虚,无法温煦脾土,脾阳也会出现亏虚。脾肾阳虚,则水液潴留,饮停清窍,可见头晕目眩。

1.4 肾精不足,髓海空虚 肾藏精,精生髓,髓汇聚于脑。眩晕由清窍受损所致。脑为髓海,髓由肾精生,精可化血、化气、化神。脑髓充足,则脑的生理机能可以正常发挥。如脑髓不足,脑失滋养,可出现头晕目眩。

2 中医治疗

2.1 益气养阴 气阴两虚型临床上可见眩晕、头痛昏蒙,疲劳易乏、气息短促、烦热不安、潮热、小便黄、大便干、舌质红、苔少、脉细涩。有研究采用自拟升阳举陷汤治疗体位性低血压属气阴两虚者,发现基础治疗和升阳举陷汤联合应用可以改善病人头晕、气短、疲劳等症状,延缓疾病的发展,缩小病人从卧位转为直立位时收缩压与舒张压的差值[4]。潘春梅等[11]选取参麦注射液治疗体位性低血压,结果显示,参麦注射液可以缩小立位与卧位血压差值,减少头目眩晕、疲劳乏力等现象出现的次数,减轻病情严重程度,缩短发作持续时间。

2.2 补中益气 脾胃气虚病人多见头晕乏力,泄泻,脘腹胀满不适,饭后更甚,神疲倦怠,短气少言,食纳欠佳,舌淡,苔薄白,脉缓或弱。梅可夫[14]采用补中益气丸联用米多君治疗36例体位性低血压病人,结果表明,在持续1个月的治疗中,病人日常生活中出现头晕、黑蒙、疲劳等严重程度较前显著减轻。郑义等[15]在口服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静脉输注治疗体位性低血压病人,结果表明,治疗组立位与卧位收缩压、舒张压差值明显缩小。王峰等[10]运用参苓白术散治疗体位性低血压,结果表明,大部分病人在由卧位转变为直立位时出现的头昏、头晕症状有明显改善,且随访期间未再出现晕厥等现象。

2.3 益气升阳 脾肾阳虚的病人日常生活中可出现头晕目眩伴见面色萎白,言语无力,四肢萎软乏力,畏寒,夜尿频,舌淡苔白体胖,脉细弱等症状。静馨等[13]将体位性低血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四味回阳饮加味,结果显示,治疗组眩晕等症状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的卧立位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升高程度优于对照组。金华锋[16]通过益气温阳法组方治疗体位性低血压病人,结果表明,治疗后病人收缩压明显升高。郑春叶等[17]采用中药保元汤治疗中晚期帕金森病体位性低血压病人,结果提示,保元汤可以改善病人直立位后出现眩晕黑蒙、视物不清等症状。冯晓东等[18]在斜床站立训练、佩戴腹带和高质量长腿弹力袜的基础上加升陷汤,发现病人服药后收缩压与舒张压差值缩小。

2.4 填精益髓 髓海不足的病人可见头痛头晕,发脱齿摇,耳鸣如蝉,腰酸腿软,易感疲劳,记忆力下降,反应迟缓,舌淡,苔白,脉弱。张沛然[19]予益髓汤治疗脾肾亏虚型体位性低血压病人,结果表明,在改善晕厥、跌倒等临床症状上,益髓汤有着较好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傅能等[20]给予自拟加味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体位性低血压,结果表明,治疗后卧位与立位收缩压、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提高。陈星等[21]采用补肾填精法治疗多系统萎缩致体位性低血压,结果表明,治疗后病人卧位与立位收缩压与舒张压之间差值明显减少,眩晕、言语不利、步履不稳等现象较前好转。

2.5 其他中药疗法 丁锐等[22]认为体位性低血压的病机多为脾虚痰湿兼杂血瘀。瘀血阻滞经络或痰浊与瘀血兼杂,阻塞于脑,导致清阳不升,头目失于荣养,从而出现眩晕等症状。自拟清养化浊法方药治疗体位性低血压,结果表明病人服药后立位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所上升,且停止服用药物后,眩晕疲劳等症状仍较前改善。唐炎良等[12]认为老年人脏腑虚损,气血不足,气能行血,气虚则血液运行不畅,血液瘀滞经络。气不足,清阳难以升举,血液亏虚,无法滋养脑髓,气虚血瘀常为老年性眩晕致病因素,治宜益气养血、活血化瘀。自拟益气活血方联合耳穴埋豆治疗后病人头晕目眩等症状明显好转。

2.6 穴位针灸疗法 督脉行于脊里与脑、髓有密切联系,与足厥阴肝经会于巅顶,与肝肾关系密切。《素问·骨空论》曰:“督脉为病,脊强反折”。《难经·二十九难》曰:“督之为病,脊强而厥”。督脉髓海亏虚,脑失滋养,则头昏眩晕,目视昏花。许明霞等[23]采用穴位埋线法治疗体位性低血压,通过刺激经络达到平衡脏腑阴阳的作用,结果表明,病人由卧位变为立位时收缩压与舒张压的下降值较治疗前减少,并且头昏目眩等症状减轻。刘小利等[24]通过针灸百会、内关、足三里等穴位治疗体位性低血压,疗程结束后,病人立位收缩压较治疗前升高,目眩、昏扑等症状好转。陈邦国[25]通过艾灸百会、双侧足三里等穴位治疗体位性低血压,有效率为93.62%。

3 运动锻炼与养生调摄

体位性低血压病人应尽量减少卧床、久坐,在久坐过程中可经常起身做一些全身拉伸运动[26]。病人平时可做一些有氧运动,如太极拳、快步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无明显症状的体位性低血压病人平时可做物理对抗运动以减少静脉容量,增加总外周阻力,并增加静脉血液回流。如双腿交叉和收缩、大腿肌肉共收缩、腰部弯曲、原地缓慢运动、抬高腿[27]。病人平时可通过多饮水,补充膳食盐扩大血浆容量,睡眠时可将床头抬高15~23 cm[28]。躺卧时可模拟骑自行车、划船等锻炼;久坐时应交叉腿,收紧臀部;日常可用腹部绑带、齐腰高的压缩长筒袜等。日常生活中应该避免热水淋浴和桑拿,因为湿热的天气和环境会引起血管扩张,加重直立不耐受[29]。

4 小结与展望

体位性低血压的治疗主要目标是改善眩晕、疲劳等相关临床症状,减少跌倒发生的风险[30]。随着近些年来中医对体位性低血压的研究,认为其病机主要是中气不足、清阳不升、脑失所养或肝肾不足、髓海空虚所致。中医药在治疗体位性低血压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临床疗效颇佳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中药治疗体位性低血压疗效较好,可以明显改善其临床症状。但本病的病机认识尚未统一,且现有研究样本量不足,观察周期短,停药后随访时间较短。今后当进一步改善其研究方案,扩大样本量,把握中医药治疗的独特优势,争取对体位性低血压的临床治疗做出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立位卧位结果表明
血浆醛固酮/肾素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中的应用
睡姿不对,当心病情加重
孕30周胎位不正能转过来吗?
斜卧位与俯卧位B超引导下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对比研究
站立位与卧位X线摄影对腰椎曲度测量影响的研究
立位体前屈,刚柔相济韧有余
女飞行员立位耐力试验阳性参考值探讨
体位变化对飞行员心电图的影响
册亨县杂交水稻引种试验
体育锻炼也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