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工作室背景下研学旅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以重庆旅游职业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为例
2023-03-21翁天均
翁天均 刘 苗
(重庆旅游职业学院,重庆 409000)
引言
研学旅行是“以中小学生为主体对象,以集体旅行生活为载体,以提升学生素质为教学目的,依托旅游吸引物等社会资源,进行体验式教育和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教育旅游活动”[1]。我国自2012 年以来,在全国各地先后开展了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活动的试点工作,试点效果较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特别是得到了社会以及家长的关注与支持。随着各地研学旅行试点工作的推进,国家又相继出台了相关文件以规范研学活动,确保研学旅行的有序推进。研学旅行这一新生事物逐渐被纳入中小学的教育计划,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不仅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现实化、实践化,让知识更容易理解和记忆,还探索了中小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新路径。与此同时,研学旅行作为一种教学活动,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也更高。但目前研学旅行人才培养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
一、研学旅行人才的界定
研学旅行活动的开展,助推了研学基地的发展。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研学基地借助乡村振兴项目,成为乡村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研学基地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市场推广等也都得到了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研学旅行活动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为了保证研学旅行活动的顺利推进,研学活动的策划、组织、评价、反馈等环节,均需要相关人员实施,这些从事与研学旅行活动相关的专业人才统称为研学旅行人才[2],主要包括三类。一是中小学校相关课程教师。鉴于每次研学活动的年级、主题、时间、基地等不同,学校安排相关任课教师组成临时的研学旅行活动的负责人员,负责研学旅行活动的整体策划、研学课程设计、活动后勤保障、研学旅行活动具体组织、活动后的总结和研学效果的评价考核等相关工作。二是提供服务的第三方机构人员。负责组织研学旅行活动的第三机构,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年级,设计不同的研学主题,也出现了许多研学青少年活动中心、研学旅行训练营、研学教育、研学培训等机构,而相关工作人员也就成为研学旅行人才。三是研学基地工作人员。例如,基地的负责人、导游、讲解员或者内聘人员。研学旅行基地的导游、讲解员因为对基地设计和建设理念、功能分区、使用情况等比较了解,能更好地讲深讲透,也是当前研学旅行人才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参与研学基地的运营和日常管理,还参加研学活动设计、研学讲解、文化传承、路线引导等工作。
二、研学旅行人才严重缺乏
研学旅行人才的主要来源是高职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已经开设了研学旅行服务专业。但很多高职院校没有成熟的人才培养经验可以借鉴,对于研学旅行人才的岗位能力也不完全清晰,特别是对于在研学旅行活动组织过程中,要实现研学目标,需要具备何种程度、何种标准的综合素质、文化视野、知识技能、统筹协调能力等,高职院校的教师还没有足够的理论和实践来确定。事实上,高职院校的教师只有在真正的工作中,经过理论学习-岗位实践-经验总结-理论再学习-再实践-再总结-再提高这样反复的训练和学习总结,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研学旅行人才。因此,高职院校的研学旅行人才,只有在研学基地进行实际训练,才能得到更好的提升,而找到与其相适应的大师工作室作为研学基地,不仅不受时间限制,还不受游客限制,可以反复训练和总结,完成对人才的科学培养。
近年来,随着研学旅行的快速发展,很多旅行社看到了发展的机会,紧紧抓住研学这一契机,开启研学旅行的业务,从研学主题的策划、研学课程的设置,到研学基地的配套,甚至是研学人才的培养,都直接或者间接地参与。旅行社凭借发展的冲劲走上了研学旅行发展之路,虽然已经有了丰富的组织旅行的经验,但是面对全新的研学旅行,人才问题成了最大的困难。当前研学旅行发展的最大难题,就是研学旅行参与人数的快速增长与研学旅行服务人才严重缺乏之间的矛盾[3]。研学旅行经过不断的试点,使社会、学校、家长对研学旅行的认识更加深刻,其活动组织更加周密、运营更加规范、目标也更加清晰,社会各界对研学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当然这些对研学旅行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素质、知识、技能、沟通等的高要求,导致本来就缺乏的研学人才更加缺乏,进而制约研学旅行发展。因此培养研学旅行市场需要的研学旅行人才成为旅游类高职院校的当务之急。
三、研学旅行人才实景培养双向促进
“学校和企业联合共同培养学生,职业院校提供德、智、体、美教育和基本的技能训练,企业师傅言传身教地给予岗位技能指导,并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生产经验。”[4]重庆旅游职业学院2019 年建设了4000 m2的民族技艺传承创新中心,聘请9 位市级以上非遗传承人到学校组建大师工作室,以大师工作室的实景模式培养研学旅行服务人才。
(一)校企与大师共同制订研学旅行人才培养方案
学校与重庆市黔江区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合作,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充分发挥黔江区旅游投资公司对研学人才需求的主体性,企业、学校与大师一起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学校和企业的课程体系必须以企业的岗位需求为标准,让企业规定培养学徒的知识、技术和能力标准,职业院校根据企业的需求制订学生培养计划,设置工作本位和能力本位的课程模式。”[5]分工明确的前提下,三方合作开发和讲授研学课程。一是开设“研学旅行概论”课程。学校通过开设这一课程,让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了解和熟悉研学旅行的基础知识。二是强化交际与口才训练。研学旅行人才除了要具有传统旅游人才的带团和解说的技能,还要与研学基地、研学学校以及中小学生打交道,沟通和协调处理研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所以学校强化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交际与口才训练,开设了“演讲与口才”和“交际沟通能力”两门课程,让他们在未来从事研学工作过程中更加游刃有余。三是强化研学旅行岗位技能培养。学校以9 位市级以上非遗传承人组建的大师工作室作为实训场地,开展研学旅行课程开发、课程讲解、大师沟通等具体项目的实训,实训课由黔江区旅游投资公司与大师共同授课,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根据学生在大师工作室的表现,特别是在研学中表现出来的特质进行适度评价,提出修改和完善的意见。每一个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除了自身的专业技能,都必须选修一门以上的非遗课程,丰富知识面,增强文化自信。
(二)研学课程的实景教学
研学旅行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之后,学校围绕大师工作室的非遗项目,实施研学课程的教学。2020年新生入学,首先安排参观大师工作室,让学生对非遗项目有所了解,每位大师开设选修课,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没有选修的项目,也可以利用休息时间进行学习。大师不定期开展非遗讲座和非遗作品展示活动,让学生更加全面地理解不同项目的非遗文化,也在了解项目特点的同时了解每个项目在研学旅行中的意义。第二学年,根据选修课的情况,学生针对不同项目,确定一个项目作为自己的学习方向,以大师带徒弟的方式继续学习,随着非遗传承人更加深入地了解和学习非遗文化,同时负责大师工作室的接待和介绍工作。2021 年,全年大师工作室共接待部级领导11 人次,各类参观考察人员5000 余人次,每次参观考察,对学生都是一次考验,更是一次训练,跟随大师一起出面介绍和讲解,能近距离了解大师的思维方式,也能更深入地了解参观人员的思想动态,通过耳染目睹,在接待中增强突发应变能力,面对不同人的不同问题,不仅要快速地进行思考,作出反应,还要讲得有道理。第三学年,学生跟岗实习。大师工作室不同于一般的师徒制,这是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民族技艺传承创新中心,有9 位大师,可以了解不同的项目,接受不同的文化熏陶,对研学旅行有更加深入和直观的了解。跟岗实习就是学生代替大师,提供全方位的接待服务,从非遗技能的展示,到非遗项目的介绍,从学生、游客到教师,再到领导,要有针对性地介绍非遗文化。对于以往的教学模式和实习模式,学生都是从课本中学习理论知识,在教室里模拟导游,在旅游景点实践训练,但是不能对文化进行深入了解。在大师工作室中,学生不单纯是导游,而要了解非遗文化内涵和大师的想法,参与接待与介绍,在实景中了解研学旅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增强了实 践能力。
(三)专业教师的学习提升
重庆旅游职业学院的大师工作室模式,不仅使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综合素养得到提升,还使专业课教师通过大师的带动和影响,反过来向大师学习。在大师的带领下,教师走入大师工作室,熟悉大师的企业管理,真正成为“双师型”教师。旅游行业处于国家“十三五”规划的重点领域,其行业发展速度大大超越高校专业人才的培养进度,专业教师的行业敏感度较低是重要的原因[6]。对于研学旅行人才培养,学校以前没有相关的课程,专业课教师对研学也不熟悉,因此教师只有真正深入研学旅行行业才能真正地了解这个行业的发展现状、发展趋势,以及人才需求,明确研学旅行人才培养方式,与教学课本上的知识相结合,提高教学过程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同时,站在教育的角度,看研学基地如何围绕教育功能进行建设和完善,包括研学线路、体验项目、体验方式的设计,找到与研学的结合点。重庆旅游职业学院旅游管理专业连续两年在民族技艺传承创新中心,以大师工作室为研学基地进行实践锻炼。教师不仅参与非遗项目的制作体验,还参与非遗主题研学课程的设计,通过在研学活动与日常教学中与大师进行紧密沟通,了解大师的文化情怀怎么样通过研学展示给学生,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并且具有互动性、趣味性、知识性。在研学课程设计中,教师与大师共同讨论和研究把书本上的课程与非遗有机结合起来,与自身的修养结合,与生活常识结合,创新设计多种具有意义的非遗主题的研学活动。例如,民族技艺传承创新中心的国家级非遗项目“木版年画”能与课本“印刷术”很好地结合,在研学过程中,让学生不仅看到了雕刻、印刷,还看到了套色、制作纸张等传统工艺,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印刷喜欢的年画作为纪念品,增强了体验感,更留下了永远的记忆。民族技艺传承创新中心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传承基地,也是研学旅行项目的教学基地,更是研学旅行人才的实景训练基地、教师研学旅行的研究和提升基地。
四、实景培养研学旅行人才效果显著
重庆旅游职业学院的大师工作室实景培养模式,研学旅行人才培养效果明显,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学生在民族传承创新中心把理论知识与实践较好地结合,在大师工作室这个真实的研学旅行岗位上进行技能培训和岗位锻炼,其组织能力、沟通能力、策划能力、交际能力都得到了全面提升,成为具有较强综合能力的研学旅行专业人才,毕业后,其只需要再进行简单的培训,对研学项目本身有一定的了解,就可以迅速开展研学旅行服务工作。在与大师工作室共同培育的过程中,社会各界对学生更加认同,已经有多家旅游企业、研学企业来学校招聘研学旅行人才。
大师工作室实景培养研学旅行人才是一次探索,更是一次尝试,还有很多需要探索和完善的地方,如只有9 个非遗项目不足以代表全部研学旅行的主题,大师的带动和教学能力不平衡,研学旅行企业的参与度不高,学校的教学课程体系不够灵活等。在以后的研学旅行人才培养中,学校要继续探索和完善大师工作室实景人才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