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信息技术建构核心问题引领的活力课堂
2023-03-21范水娟福建建瓯市第一中学附属小学
◇范水娟(福建:建瓯市第一中学附属小学)
小学数学是典型的“定量性课程”,即学生的知识理解与掌握情况呈现极其明显的二元分布特征,学生如果不理解数学知识,便无法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可以说,学习数学的关键在于思考,不仅要思考知识的由来,更要思考知识的深层含义以及知识如何应用。但由于小学生的心智尚不成熟,对于数学的兴趣较低,即使使用核心问题引领的课堂教学法,仍然无法解决这一问题。基于此视角,信息技术与核心问题导向教学法的结合能够有效满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需求,因此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探寻如何使用信息技术提高基于核心问题的课堂教学的效果。这也是本文将运用信息技术打造核心问题引领的小学数学活力课堂作为核心论点的原因。
一、相关概念综述
(一)核心问题的概念
所谓核心问题,是指围绕课堂核心知识点提出的可通过延伸联系到本节课所有知识点的问题。简单来说,核心问题是一节课的浓缩与精华,学生在分析核心问题时能够逐步覆盖本节课的重难知识点。从核心问题特征来看,其应用策略与“big idea”“课堂任务教学”等教学方法大致相同,均是以单个核心作为轴心、通过学生主观能动性向外延伸各个卫星支点,形成以核心点联系本节课所有知识点的卫星结构。而驱动此类教学模式的关键在于,学生能否为教学过程提供驱动力。
(二)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应用核心问题的重要作用
首先,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数学知识之间缺少关联,互为个体。教师针对每个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解,却忽略了知识之间的联系以及学生的主动思维。而通过核心问题引领课堂教学,教师不仅能够赋予学生课堂主体地位、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同时也能重新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其次,围绕问题展开的课堂要比围绕知识展开的课堂更富有活力。学生在思考问题、探究问题、通过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必然持续探讨,而在探讨的过程中,课堂气氛自然更加热烈,学习氛围更加浓厚。最后,核心问题的应用使得课堂的节奏更加紧凑,不会再出现多个知识点切换过程中学生注意力丢失、跟不上教师节奏的情况。
(三)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应用核心问题的基本原则
在使用核心问题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时,教师应遵循建构性、情境性及开放性原则。
首先,所谓建构性,可参照康德提出的建构性与范导性概念,在应用核心问题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时,教师需将核心问题以及核心问题所延伸出的其他问题作为范导性知识,并为学生提供各种情境及生活问题作为建构性知识。这可以理解为:先为学生提供建筑的骨架,再让学生基于骨架补充各种材料、搭建成完整的建筑,其中骨架不变,但最终的建筑受不同个体的影响可能会产生一定差异。其次,教师需遵循情境性原则。考虑到数学知识的抽象性特征,教师在提出核心问题时,应尽可能结合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同时利用情境,将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内容以及知识的应用方式、应用领域转化为建构性知识,方便学生使用。最后,秉承开放性原则。针对同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往往并不唯一,同时,一个结果的形成也有不同的路径。教师在设计问题或设定问题结果时,应保留一定的开放性,允许学生基于基础知识,用自己的思路探寻知识本质,思考知识应用。
二、在基于核心问题引领的小学数学课堂中运用信息技术的价值
(一)依托信息技术强化问题情境代入感
在核心问题引领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下,问题情境占据核心地位,而使用信息技术能够有效提高情境的具象性,改变教师以表演和口头讲述等有限方式来构建情境的现状。学生对于情境的感知更加强烈,代入感也更加明显,对于课程的兴趣会更加浓厚。
(二)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数学知识具象性
本文已多次提到数学知识的抽象性特征,足以看出数学的抽象对教学效果的巨大影响,以及解决这一问题能够带来的巨大利好。从1~2年级到5~6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以及逻辑能力呈现显著增长趋势,但整个小学阶段,学生仍以具象理解为主要方式,以抽象论抽象容易导致学生认知混乱。而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数学知识能够以更加具象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方便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含义,从而有效强化学生的理解水平,提高课堂效率。
(三)通过信息技术拓展问题展现多样性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虽会用各种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却并未考虑到丰富问题的展现方式。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正是问题展现条件的匮乏,除书本上的图片以外,教师只能通过师生表演或口头阐述的方式展现问题。而这种单调的问题展现方式很难调动学生兴趣,难以帮助学生展开联想。而通过信息技术,问题的展现方式变得更加多样化,学生理解问题、感受问题的途径更多,也能够更加准确快速地抓住问题核心,推断出知识点。
(四)使用信息技术扩展核心问题互动性
信息技术的一大特征是互动性,其中不仅包含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以及学生之间的互动,同时也包含学生与知识、与问题的互动。在传统教学方法与模式下,学生和问题的互动完全基于学生与教师或学生之间的互动,无法直接和问题产生互动。但通过信息技术,学生能够通过操作直接解决问题,从而将间接应用转变为直接应用,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三、依托信息技术建构核心问题引领的小学数学活力课堂
(一)使用信息技术创设核心问题情境,带动学生主动思考
在核心问题引领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需要通过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在这一阶段教师可结合信息技术进行情境创设,提高情境的代入感,带领学生主动思考,为后续基于问题的探讨提供良好基础。首先,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视频图片、三维模型等问题情境,让学生直接看到问题,而不是通过文字理解来联想问题情境;其次,教师在选择问题情境时,应尽可能选择与生活有关的情境,并通过信息技术具象化,提高学生对于情境的熟悉度,以方便学生结合情境展开问题探究;最后,在设置情境时,教师可结合信息技术提高传统情境营造效果,例如,在多媒体设备上播放背景图片和音乐,再结合教师的语言方便学生进行联想。
以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 单元《生活中的复数》一课为例,教师可为学生播放一段菜市场买菜的视频,在视频中呈现“赔钱”这一概念,随后在多媒体上播放服装店的背景图片。教师扮演服装店老板,说:“今天有个人过来买衣服,相中了一件100 元的衣服,在讨价还价之后40元拿走了衣服,可衣服的成本价是50元,我今天赔了10 元钱。晚上我在纸上算账,想把这笔赔钱的买卖记录下来,但我数学比较差,不知道怎么写,你们觉得如何用数学的方式来表达我赔了10 元钱呢?”通过该方式,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极大提升,同时教师结合情境提出问题的流畅度也更高,学生的思考主动性得到显著提升。
(二)结合信息技术开展问题探究活动,建立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在完成问题情境创设后,教师可安排学生围绕问题展开探究活动,寻找核心知识点。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同样可利用信息技术布置探究活动,帮助学生思考知识与问题乃至生活的关联。以四年级下册第6 单元“数据的分析和表示”中的“栽蒜苗”为例,教师可先为学生布置“如何用数据直观表示14 天内蒜苗的生长情况”核心问题,随后将学生分组,每组3~4 人,要求每组通过分工的方式解决问题:1 位学生整理数据;1~2 位学生提出设计思路;1 位学生进行图表制作。随后,教师为每组学生发放带有Excel 功能的平板电脑或让学生在微机上进行操作。当学生完成操作后,教师将学生的成果播放在屏幕上,并邀请各组学生对该组方案进行评价。若学校条件不具备,也可让各组学生在纸上设计自己的统计图表,随后展示给教师,由教师根据学生的设计绘出数据图表,再带领学生对设计思路进行评判。学生能够在思考数据展现方式并动手完成数据图表的过程中,掌握数据统计图的制作方法以及应用方法,同时了解数据与生活的关联。
(三)通过信息技术帮助学生梳理思路,提高学生知识掌握度
在部分课程中,学生在完成任务探究后并不能真正理解知识的含义,找到知识特征。这时,教师要帮助学生梳理思路,提高知识掌握程度。而通过信息技术,教师可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水平,快速掌握知识概念,尤其对于几何类知识来说,信息技术的作用十分显著。例如,在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圆”的教学当中,学生往往很难抓住圆的共性、理解圆的特征,尤其对于圆的周长,学生往往无法理解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教师可通过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圆在滚动过程中直径线的运动轨迹,并为学生展示不同直径的圆在完成一周滚动后的长度变化,随后用图表的方式,将不同直径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发掘直径和周长的关系,从而推断出π 的概念,有效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
(四)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多元化评价,满足数学课堂评价需求
课堂评价是对学生能力变化和知识掌握情况的重要判断方式,也是保证课堂教学效果的主要方法。在传统评价模式下,教师需为学生布置试题以满足评价需求,但通过信息技术,教师可有效丰富课堂及课后评价模式。例如,在课上让学生在多媒体设备上操作,来验证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或者在课后为学生布置生活实践任务,并录制视频发布至网络平台,由教师观看视频并做出评价,从而满足数学课堂的评价需求。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在核心问题引领下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拥有较为广泛的应用方向,教师可将信息技术应用于问题情境、探究活动、思路梳理以及课堂评价四个部分,从而有效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应用知识,提高学生数学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