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融合育人模式 赋能课程思政路径
——以《传播学概论》为例
2023-03-21惠珊
惠 珊
(陕西服装工程学院 西安 712046)
《传播学概论》课程是新闻传播类专业的基础理论必修课程。传播学作为社会人文类学科的分支,因其自身具有强烈的政治属性,所以其德育内容就颇为明显。传播学是“舶来品”,最早发源于上世纪20年代的美国,它是一门交叉学科,其中包含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政治学、历史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本门课程旨在通过让学生理解传播学的由来、概念、模式以及相关理论,并熟练掌握五种传播活动形态——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从而具备运用传播学的相关理论去分析并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
笔者认为,在我国,该课程要充分体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和育人模式,将德育思想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具体从爱国、法治、自由、文明、敬业等五个方面进行阐释。
一、爱国
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之一,是一种崇高的思想品质。我国是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古国,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长时间的屹立于东方,是因为作为一种精神主义和精神财富,它又是一种道德约束力量,具体表现为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对国家的忠诚度较高。在象牙塔里,大学生以追求知识、提升自我精神修养为目的,因此在思想教育层面,对于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应当放在首位。
传播学诞生于20世纪初期的美国,它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社会背景之下产生的。之所以出现在美国,这与美国当时的国情是密不可分的。
一方面,美国每四年一届的总统选举,利用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树立自身的政治形象和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俨然,美国的大众传媒已经成为民主党和共和党两党相斗的舆论阵地。另一方面,出于战时的需要,当时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美方军队为了让自己的政治宣言和主张得以传输,试图借用广播电台、电视、报刊、杂志等大众传播媒介扩大对外宣传的意图,此时,美国著名实验心理学家卡尔·霍夫兰的陆军研究应运而生。由此可见,传播学从一开始,就与国家利益结下不解之缘,其目的在于为国家和政治效力,美国学者赖特在阐释大众传播的社会性功能等核心概念时指出:传播有效的信息、价值观与行为规范是大众传播的基本功能所在,人们的所有社交行为与活动不单单是在家庭、学校等社会群体中展开,同样也适用于特定的大众传播环境当中。
因此,在教授传播学相关理论时,可以适时地穿插一些经典案例,让学生在潜移默化当中,学习如何树立自己的政治观和价值观。同样,在讲解信息与符号等内容时,可以将赋有中国特色的一些文化符号拿到课堂当中作为很直观的案例讲给学生,课后可以推荐学生观看一些优秀作品,譬如《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主持人大赛》《主播有新人》等节目。这样不单单可以拓展学生们的知识面,而且可以提升学生们热爱中华文明的民族自豪感,通过传播学这门课程将中国故事讲好、讲彻底、讲明白,从而使文化自信融入学生们的血液当中。
二、法治
新闻传播从业者享有传播信息的权利、发表言论自由的权利、舆论监督的权利、出版自由的权利,但是在行使这些权利时不能侵害受众的权利,其中包括姓名权、名誉权、隐私权、肖像权、著作权等。新闻传播从业者应当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恪守新闻职业道德,维护采访报道对象的合法权益,尊重采访报道对象的正当要求,不揭个人隐私,不诽谤他人;维护司法尊严,依法做好案件报道,不干预依法进行的司法审判活动,在法庭判决前不做定性、定罪的报道和评论,不渲染凶杀、暴力、色情等;涉外报道要遵守我国涉外法律、对外政策和我国加入的国际条约;尊重和保护新闻媒体作品版权,反对抄袭、剽窃,抵制严重歪曲文章原意、断章取义等不当摘转行为;严格遵守新闻采访规范,除确有必要的特殊拍摄采访外,新闻采访要出示合法有效的新闻记者证。在平时的课程内容中,会选取每年度最新的传播案例作为教学范例。比如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全球,在此期间,催生了众多的网络谣言,使民众产生了焦虑、恐慌、不安等诸多负面情绪。这些谣言一传十、十传百,对民众心理和疫情防控都产生了负面影响。如人民日报微博指出“双黄连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这一信息被误传为“双黄连可预防或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致使社会大众哄抢双黄连。再如,红十字会的“物资黑洞”:1月30 号,一名微博用户自称为“协和医生Do先生”在自己的微博账号上发布消息说目前协和医院的物资不是紧缺,而是彻底没有了。当时微博上面频频出现有医生领不到物资的文字消息、图片新闻、视频等,更有甚者,出现了自称协和医院的医生们为了缓解物资紧缺的现状,纷纷自发自制口罩和塑料袋来抵制新冠疫情的谣言。
目前据数据统计,中国有9 亿网民,其中,百分之八十以青少年为主,为此,学生作为信息的接收者,应当自觉培养和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用互联网思维看待当下的热点话题,对客观真实的信息进行积极响应和传播,对于破坏社会治安的不良信息进行有效抵制。学生应自觉提升自身辨别虚假信息的能力,不要盲目跟风,迷失自我,做到在网上不信谣、不传谣等,并自觉抵制不良信息和及时举报别有用心的不法分子。
三、自由
我国宪法明文规定,虽然公民有言论自由,但是滥用言论自由是法律不允许的。具体说来,言论自由要受到法律的两方面限制:第一,公民不得利用言论自由来侮辱、诽谤他人;第二,公民不得利用言论自由教唆、煽动他人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社会公德、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现在是网络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们不单单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获取各式各样的信息,还可以借助网络的力量,表达自我观点。匿名性是网络最显著的特征,这一特征为人们发声带来了更多的保护屏障,让知情人敢于发声,揭露黑幕。像前段时间好多网友爆出有多家餐饮部门卫生质量不达标,直接将视频上传至网络平台,揭露社会阴暗面,相关质检部门已经进行问题的解决。当然,滥用言论自由也同样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网络的匿名性特征为一些人肆无忌惮地发声和泄愤提供了温床,头脑冲动的网民往往在评判事件客观性和真实性的时候,失去原有的冷静和理智状态。韩国女星崔雪莉去世,再次引发人们对网络暴力的讨论。在网络世界,有些人仗着虚拟的身份,稍有不认同,便肆意宣泄自己的暴戾情绪,不仅挑战道德底线,而且涉嫌违反法律。祸从口出,也可“从键盘出”!法治社会,当守住言论底线,自觉抵制网络暴力!2019年10月14日,韩国知名女艺人崔雪莉在家被发现自杀身亡,在她去世之前,遭到了很严重的网络暴力。因其经常在直播间穿着比较暴露,不少网友就对其进行过人身攻击,谩骂她不守妇道,有失公众人物形象,随后,她也不止一次在综艺节目中说过自己不是坏人,希望大家不要把她当坏人看待。键盘侠们不管是非对错,只要是和雪莉相关的所有事情,就一定会第一时间跳出来抹黑她的形象。
对于中伤雪莉的做法,雪莉本人也试图想过去追究这些人的责任,可当她发现其中一位是名牌大学的留学生时,她放弃了,她觉得这个人本应该拥有更好的生活,不该被这种事背上一辈子的污点。可她的善良呢,只是换来了一次又一次更为猛烈的攻击。
网络暴力越来越引起人们关注就是因为越来越多的网民在网络上发布不实言论,我们只有把这些藏在屏幕后面的“蠕虫”抓出来,才能营造一个晴朗和谐的网络环境。因此,要把对自由价值观的理解和教育的任务自然地融入课程的教学中,是一件具有迫切性的事情。
四、文明
文明的内涵广而泛之,可以划分为两个维度,一个是物质文明,另一个是精神文明。从广义的角度来理解,文明体现的是人类文化的制高点,当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呈现出的特点是:生产资料极大地丰富,人们的精神追求会愈发地强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其中一大要素就是文明,将这一内涵落实到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里面,具体表现为良好的个人素养。当下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大学生更应该发挥自身的价值和作用,将自己的一言一行践行到日常的方方面面上。零零后号称“Z 世代”,就是说这批学生是伴随着互联网诞生的一代,他们自出生时,就被网络所包围,接受信息的速度往往比其他人要快很多。在当今信息如此饱和的状态下,媒介素养是个人素养的重要体现。媒介素养这一概念,最先由美国媒体素养研究中心于1992年提出,该概念具体指的是人们在看到媒体发布的信息时,人们所表现出来的信息选择能力、质疑能力、理解能力、评估能力以及创造能力。
据《互联网2021年数据报告》最新的结果发现,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破2 亿,并且未成年网民呈现低龄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面对海量信息,学生对媒介信息的选择、处理面临严峻的考验。因此,加强大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显得尤为重要,进一步深化媒介素养教育,营造清朗的网络环境势在必行。流量密码成就了一大批网红的腾空出世和网络热词的催生,之前的热词还有点含金量,譬如,“且行且珍惜”,“外面世界那么大,想出去走走”“人间不值得”“洪荒之力”“涨芝士了”,稍微能反映时代的特征。反观现在,“绝绝子”“芜湖”“yyds”“勇敢牛牛,不怕困难”,这些热词很无厘头。我们创造热词,要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流行但不等同于正确,更不要盲目跟风,抖音、快手占用了我们大量的时间,更有学生患上了严重的手机依赖症,24 小时手机不离手。我们掌控不了信息的发展速度,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获取信息的喜好方式,不要成为娱乐的附庸。美国媒体文化研究者、批判家尼尔·波兹曼曾经写过一本著作《娱乐至死》,我们终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因此,大学生应该学会明辨是非,擦亮双眼,不要被虚假信息蒙蔽双眼。
五、敬业
敬业,它具体表现为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遵守职业道德。《传播学概论》有一个章节讲授组织传播,传播体系当中存在着一定的阶层性,表现为上行下效的模式,组织与组织之间存在着传播关系,组织成员内部也存在一定的传播关系。大学生在学校会参加众多的课内和课外活动,比如话剧社、志愿者团队、街舞社、书法社、漫展社等,这些活动都符合组织传播的结构,组织成员首先要认清自己在组织中的角色,做到各安其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肩负起岗位使命,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成员爱岗敬业才能保证组织的有效运转。每年大学社团的纳新,都为同学们提供了不同的岗位,同学们可以选择适合和感兴趣的社团,锻炼自己的人际交流能力,在此期间,也要时刻遵守社团的规章制度,因为每一行业都有职业道德,职业道德就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大学生要有职业理想和职业诉求,为同学们做好服务工作,牢记“干一行爱一行”的使命,为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提早打好坚实的敬业基础,更为自身未来的职业愿景做好准备工作。所以,敬业教育同样也是思政教育当中的重要一环。
结语
当下各个高校争相以实现“立德树人”为培养人才的目标,要求教师在课程内容当中渗透进课程思政的内涵,旨在让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培养一批思想过硬、专业过强的优秀人才就显得特别重要,培养什么模式的人才,通过什么途径进行培养,为谁培养,这些问题一直是中国教育避不开的话题。“课程思政”作为一种隐形的育人方式被愈来愈多的高校所推崇,应当将思政教育贯穿于学生整个大学的学习生涯乃至未来。
在高校开设《传播学概论》课程,让思政进课堂,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结合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才能取得时效,实现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以言传和身教立德树人,为“课程思政”建设注入强心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