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心脉癥瘕谈慢性冠脉综合征的中医病因病机
2023-03-21王铭铭李平李瑞杰史大卓
王铭铭 李平 李瑞杰 史大卓
慢性冠脉综合征(chronic coronary syndrome,CCS),是指除急性冠脉综合征之外的其他冠状动脉疾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的统称[1]。2019年欧洲心脏病学会指南中首次提出CCS的概念,代替既往的“稳定性冠心病”,旨在突出本病连续性、动态性及不稳定性的病理特点,同时明确提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急性血栓形成是CCS病情进展、恶化的病理基础[2]。
CCS属于中医“胸痹”“卒心痛”“心痛”等病的范畴。《素问·藏气法时论篇》指出:“心痛者,胸中痛,胁支满,肋下痛,庸背肩甲间痛,两臂内痛。”张仲景云“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明确指出胸痹心痛病本责之虚,标责之实。本虚与标实此消彼长,构成了这一慢性、动态的疾病发展过程。中医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病因病机的认识,经历了从阳虚寒凝、痰瘀痹阻到瘀毒互结等的发展[3],也体现了这一疾病病机的动态变化。CCS大多以冠状动脉粥样斑块形成、冠脉管腔狭窄为病理特点,即有形实邪积聚心脉,故与中医学的癥瘕十分切合。此外,癥瘕为病,因瘕致癥,从无形到有形,也和CCS动态进展的特点相似[4]。因此,本文基于心脉癥瘕认识并探讨CCS的中医病因病机,旨在丰富CCS中医病因病机理论,为CCS中医药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1 CCS为心脉之癥瘕
癥瘕,原指腹部结块,伴有或胀、或满、或痛、或出血的一类病症,古代医籍中也常与积聚互换为名。《难经·五十五难》云:“积者,阴气也,其始发有常处,其痛不离其部,上下有所终始,左右有所穷处;聚者,阳气也,其始发无根本,上下无所留止,其痛无常处,谓之聚。”癥瘕作为病名,首见于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该书将癥瘕细分为七癥八瘕。宋代陈无择则另辟蹊径,提出“癥瘕积聚,随气血以分门”。清代叶天士则秉承陈无择的观点,基于临证实践对癥瘕气血论加以梳理和发展,其在《临证指南医案·癥瘕》云:“夫癥者征也,血食凝阻,有形可征,一定而不移也。瘕者假也,脏气结聚,无形成假,推之可动也。”简言之,即瘕为气聚,癥为血结。《叶氏医案存真》曰“夫热邪、湿邪皆气也,由膜原分布三焦,营卫不主循环,升降清浊失司,邪属无形,先着气分……但无形之邪久延必致有形,由气入血,一定之理也”,明确指出癥瘕的发生过程,即先有气聚,然后血结,为一个由无形酿成有形的过程。
冠心病可分为阻塞性CAD与非阻塞性CAD,前者常继发于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等危险因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逐渐形成并凸起于冠脉管腔,冠脉狭窄导致心脏供血受限,为有形之凝块阻滞。正如《医林改错·膈下逐瘀汤所治之症目》云:“气无形不能结块,结块者必有形之血也。”阻塞性CAD可谓之“癥”。非阻塞性CAD主要包括冠脉痉挛及冠脉微血管疾病,其中冠脉微血管疾病包括冠脉微血管痉挛、微血管结构及功能障碍,冠脉造影可不见阻塞性改变,临床表现以心绞痛为主,常于静息或夜间发作,活动后可减轻亦可加重,类似“瘕”之结聚无形、发病无常。刘少宾等[5]基于风邪致病阐述冠心病心绞痛发作的中医病因病机;陈世龙等[6]则提出“风瘕”这一概念来阐述血管痉挛性心绞痛;针对冠脉微循环障碍,血管舒缩不良或微小血栓阻塞,有学者提出此为“微小血瘕”[7]。无论临床表征,还是病理变化,CCS与癥瘕的形成和演变具有高度一致性,可理解为心脉之癥瘕。心脉癥瘕之发病特点为何?癥瘕一病的治则治法应当如何运用到CCS的中医诊疗中?这些问题值得临床医者进一步思考。
1.1 虚为心脉癥瘕之本
气是温煦、推动人体气血升降运行的动力,正气亏虚是邪实积聚的先决条件。如《医林改错》云:“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血脉无气为瘀血形成的本因。《中藏经·积聚癥瘕杂虫病论》云:“积聚癥瘕杂虫者,皆五脏六腑真气失,而邪气并遂乃生焉。”癥瘕之为病,其根源责之真气亏虚,因虚致积。对于CCS而言,气为血之帅,脉为血之府,心气不足,鼓动无力,则血行瘀滞,日久血瘀、痰浊相生[8],心脉积聚乃成。CCS发病始于各种危险因素,如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等,或因气虚运化无力,输布无权而致摄入的脂质、糖分积聚;或因肝肾亏虚,虚阳上亢而致气血上逆,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外源创伤耗伤正气,构成了心脉癥瘕发病之基础。临床研究表明,CCS患者多表现为乏力、气短、倦怠、胸闷等气虚证,气虚证为CAD的主要中医证候,占比可达87%。进一步表明气虚为CAD的病机核心[9]。
1.2 痰为心脉癥瘕之始
《医学正传》云:“津液稠粘,为痰为饮,积久渗入脉中,血为之浊。”饮食无节,脾气自伤,津液无以运化,致痰浊内生。“五脏皆有痰结,非独脾肺也”,水湿虽归脾肺统调,但痰浊无所不到。心气不足,心阳不温,痰浊内渗心脉,沉积成疾,致脉道不利,终成痰凝瘀结之态,致心脉癥瘕[10]。正如冠脉粥样斑块的形成,始于低密度脂蛋白在局部沉积,继而引起胆固醇结晶、细胞碎片、部分细胞外基质等成分共同形成冠脉粥样斑块的核心部分[11],这一病理过程类似中医所说“痰浊凝聚”。临床研究表明,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如糖尿病、肥胖、血脂异常等均与痰浊证相关[12],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蛋白a升高与痰浊证成正相关[13-14],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则与痰浊证呈负相关[15]。在临床表现方面,CCS患者临床常表现为腻苔、胸闷、滑脉、身体困重、体胖、头晕等痰浊证表现,构成了冠心病的主要证素[16]。因此,痰浊凝聚为心脉癥瘕之始动因素。
1.3 瘀为心脉癥瘕之基础
“心痹者,脉不通。”CCS以冠脉狭窄病变为基础,伴血小板反应性增高、血液流变学异常,呈现高凝状态。患者常表现为活动后膻中及左胸膺部闷痛,伴口唇和舌质紫黯、舌下脉络迂曲等瘀血征象。临床研究证实,血瘀征象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呈显著相关,血瘀证为稳定性冠心病的主要证型[17]。癥,即“夹瘀血而成形”,《圣惠方》云:“血结聚不消,则变为血瘕,经久磐结成块,亦作血癥。”这与CCS慢性进展性的发病特点相符,久病入络,病久则血脉瘀滞由生,此为心脉癥瘕的基础。此外,瘀血阻滞,脉道不通,血行不畅,筋脉失濡,可见脉管痉挛,此为瘀血生风。现代医家多认为血管痉挛性心绞痛属于风邪为病[18]。《素问·五脏生成论篇》云:“卧出而风吹之,血凝于肌肤为痹,凝于脉者为泣,凝于足者为厥。”瘀可生风,风可致瘀,风瘀相搏,凝于心脉则为风瘕。因此可知,瘀贯穿CCS一病心脉癥瘕发生、发展的始终,为心脉癥瘕的基础。
1.4 毒致心脉癥瘕之变
《金匮要略心典》言:“毒,邪气蕴结不解之谓也。”中医所言之毒,即一切偏盛之气,包括外感六淫之邪气,如时气瘟毒,亦包括内生偏盛之邪,如醇酒原味之热毒,郁怒横逆之火毒。毒邪可寒、可热、可燥,其致病多以火热性为主。《灵枢·卫气失常》言“膏者多气,多气者热”,提示痰浊可化热;《灵枢·痈疽》云“营卫稽留于经脉之中,则血泣而不行,不行则卫气从之而不通,壅遏不得行,固热”,说明瘀血可化热。痰浊、瘀血化热成毒,毒邪致病,肉腐成脓,血分败坏,痰浊瘀阻更甚,终致血气、脏腑败坏,发生变症[19]。心脉癥瘕为病,临床多表现为胸闷胸痛起病急骤,伴头痛、口苦、舌黯红、苔燥、舌底络脉粗张等[20],瘀毒、脂毒、烟毒、糖毒等损伤心脉,癥结破溃,败伤血分,浊瘀急闭心脉,发为真心痛,起病急骤且病情危重,符合毒邪致病骤发性、多变性、酷烈性等的特点。
中医毒邪致病与炎症反应相似[21]。研究表明,CAD不稳定斑块表面温度高于稳定斑块[22],且不稳定斑块可见炎症细胞聚集、炎症因子表达升高[23],提示毒邪致病可能为斑块不稳定的中医内涵。梁嘉琪[24]通过对100例心绞痛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发现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炎症因子明显升高,且与热毒证候表现明显相关。冯妍等[25]通过前瞻性队列研究发现,舌色青、舌下脉络紫红、苔黏腻转化为燥腻、垢腻等毒邪表现,可能是CAD进展出现急性冠脉综合征事件的预警信号。因此可知,痰瘀蓄积酿毒,是心脉癥瘕病情演变的关键。
2 从虚、痰、瘀、毒治疗心脉癥瘕
癥瘕辨证,当首重气血,明气血不同,则知病之深浅。“经主气,络主血……络血不注冲脉则经阻,气攻入络,聚而为瘕”,叶天士认为癥瘕为“络脉病也,议温通营络”,明确指出温通为癥痂治疗总则,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辛香治络之法。CCS作为心脉癥瘕之病,发生和演变基于虚、痰、瘀、毒的互结互化,虚为心脉癥瘕之本,痰、瘀为心脉癥瘕之标,毒则为其病理演变的关键。故以温通为治疗大法,临证需结合疾病状态,灵活掌握补虚、化痰、通瘀、解毒等治法。
2.1 补虚扶正以治癥瘕
《医学入门》云:“善治癥瘕者,调其气而破其血,消其食而豁其痰,衰其大半而止,不可猛攻峻施,以伤元气。”癥瘕的治疗,应掌握攻邪与扶正之平衡,不可妄补以助邪气,亦不可妄攻伐其正气。张景岳针对癥瘕病本虚标实的病机特点,提出“宜攻宜补”。以妇人癥瘕为例,若积聚未久,元气未损,则“治不宜缓,盖缓之则养成其势,反以难制,此其所急在积,速攻可也”。若治妇人形气病气俱实,症见腹胀满痛甚,属于“停瘀虽甚,元气困弱者”“当专固根本,以俟其渐磨渐愈,乃为良策”。以此为启发,针对心脉癥瘕,治疗亦应“亦攻亦补”。若无羸弱之状,则以攻邪为主,治疗可予丹参、川芎、三棱、莪术、桃仁等破血消徵之品;若病久正气亏损,则以扶正为主,结合气血阴阳之偏颇,予黄芪、党参、当归、西洋参等扶正之品,养正以祛邪。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补气药物可显著提高CAD患者心功能[26],缩小梗死心肌面积,延缓CAD疾病进展,改善临床预后[27]。权衡正虚和邪实偏重,根据CCS不同阶段的临床表征和病理变化,调整补虚扶正和化痰祛瘀解毒主次用药,使之达到气血冲和,是CCS心脉癥瘕治疗的原则。
2.2 化痰降浊以消癥瘕
津凝痰结是心脉癥瘕的始动环节,因此,化痰降浊应是CCS治疗的一个重要方面。张仲景创立的栝楼薤白半夏汤、栝楼薤白白酒汤至今仍是是治疗CAD的主要方药。其中栝楼清热涤痰、宽胸散结,正如《长沙药解》云:“栝楼,清心润肺,洗垢除烦,开胸膈之痞结,涤涎沫之胶粘,最洗瘀浊。”薤白,辛滑通利,善开壅滞,正如《临证指南医案》云“气辛则通,其体滑而降,仲景用以主胸痹不舒之痛”。栝楼薤白配伍,有辛通化痰之功,用于CCS患者见胸闷痛,伴舌体胖大、舌质黯红、苔腻或滑、脉弦滑或沉弦等以痰湿为主症者。脾为生痰之源,临证可配伍健脾益气之品如白术、茯苓、砂仁等。现代研究表明,化痰治疗可降低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改善血液流变学[28]。
2.3 活血化瘀以消癥瘕
“治病之要决在明白气血,只要能使周身之气通而不滞,血活而不瘀,气通血活,何患疾病不除。”[29]心脉瘀血为患,活血化瘀当贯穿始终。早在葛洪《肘后备急方》中就有活血化瘀治疗胸痹心痛的记载:“桃仁七枚,去皮尖,熟研,水合顿服。”桃仁是治疗心脉疾病的常用药物。此外,“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癥瘕治疗重在分清气血之虞。若病在气分,则重在调气,以理气通脉、活血消聚;若病在血分,则重在活血,以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病属气分为主者,可予柴胡疏肝散;若病血瘀为主者,可予血府逐瘀汤、桃红四物汤。现代研究表明,活血化瘀中药可抑制血小板活化[30]、促进冠脉侧枝循环形成[31],有效降低冠心病不稳定事件发生[32]。
2.4 解毒稳脉以消癥瘕
毒邪致变是CCS由稳定转变为不稳定的关键。痰浊血瘀,渐积渐累,如“烟之渐熏,水之渐积”。CCS属于病情稳定期,瘀毒为患,但尚未成燎原之势,解毒、化毒是控制CCS病情稳定的关键环节。心脉癥瘕之毒为瘀毒为主,其次为痰毒,辨证应综合血瘀证、痰浊证表现,以及发病急骤程度综合思考。若心绞痛未明显发作,在辨证的基础上可配伍黄连,防止酿成热毒;若心绞痛发作较甚,或较既往发作明显频繁,提示毒邪较甚,治可加大清解热毒之力,如联合黄连、连翘、虎杖等。现代临床研究表明,活血解毒中药有效部位黄连、虎杖提取物、大黄醇提物可改善动脉粥样斑块稳定性,降低炎症反应[33],也提示清热解毒药物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CAD不稳定事件的发生[34]。
3 结语
本文基于心脉癥瘕阐述CCS的中医发病机制,从虚、痰、瘀、毒四方面对心脉癥瘕的形成及发展进行推演,并利用现代医学研究进行论证,旨在将CCS的中医病机内涵加以扩充和发展。在此基础上,本文尝试将癥瘕的治则治法加以借鉴和延伸,用于CCS的治疗。指出CCS的中医治疗应首重气血,辨气血之虚实,以扶正祛邪统领其诊治,而后辨明痰、瘀、毒之偏重深浅,从而确定先后主次、内外缓急,方可达到随证施治、机圆法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