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效应器角度思考AI
2023-03-20郭影强
郭影强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第一中学高中部ztdos@qq.com
在开学之际,网络上关于ChatGPT的讨论铺天盖地。与去年大热的元宇宙概念给人们带来各种乐观和美好展望不同,ChatGPT的讨论中充满了震惊和忧思。以往作为人的延伸的技术隐喻,如今呈现出明显的替代人的潜力,这怎能不引得无数人担心!
自然,这也成了开学之初和学生讨论的事件之一。在我看来,在ChatGPT出现之前波士顿动力的九款机器人视频已经非常惊艳了。一条机器狗或者如驴子一样的机器人,在综合了诸多不同方面的传感与控制装置之后,可以达到那么灵活的运动水平。再考虑到如今在材料上可以达到的高品质,可想而知这类机器人可以在复杂场景下执行远胜于人的任务。除了表达震惊和忧思,我还可以和学生讨论什么呢?
我们讨论的一个概念是“效应”。如布莱恩·阿瑟所言,技术是人类对客观效应的捕获,这种捕获通过工具和技术操作来实现。单一技术产品体现的是单一客观效应的人工实现,复合技术产品体现的是原有技术作为元素或部件不断嵌套,实现复合效应的达成。从简单的复合产品如古代的马车到后来的复杂产品如汽车,现代社会的产品往往集成了数量较多甚至庞大的技术元件,这一发展过程同时体现了演化进化的发展逻辑。所有这一切,背后都可以用“客观效应的人工实现”一言以概括之。
中学生物中有一个效应器的概念,它是传出神经纤维末梢或运动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的合称。由此类比,人要把头脑中的动作意念转化为动作实现,效应器就是执行器。传统的技术隐喻说,各种技术是人的生理机能的延伸,那么这个类比的对象单位,可以聚焦于把技术工具(即使是今天复杂的智能工具)类比为接收人类意图信息并执行人类意图的效应器。
从效应器概念来看ChatGPT,它实现的是智能语义的生成效应。它所生产的语义内容,专业水平根据不同领域有所不同,在学术领域甚至堪比博士。由于它具有完全可能的快速进化能力,因此对如教师类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替代性肉眼可见。即使有些人说机器不具有共情等能力,但据我了解,当下心理学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的结构化越来越成熟,心理咨询师的结构化问答要实现语义生成的智能化,估计也为期不远,一般性的情感陪护甚至心理咨询的AI应该也为期不远了。
如果ChatGPT是一个学生,那么它就是学霸。如果ChatGPT是一个专业技术人员,那么它可以很快跨越“新手、熟练新手、胜任者”的层级,成为专家也是完全可能的事情。
但在完整的技术效应的视角下,AI所在的领域目前还在我们大致可以预估的范围内——除了智能的思考效应,人类还拥有大量其他领域的技术效应。除了竞争,还有合作;除了合作,还有共生进化。相信由人类生产出的AI,不会突然脱离人类的价值领域而骤然失控。
在我们现在思维能及的地方,“人”是AI的判断尺度。可怕的是在我们想不到的领域,AI如果远远超越了一个个的个体的人,如果它演化出了拥有自己的判断尺度,人类如何与其相处?可能应了那句话: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