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口普通话后缀“子”的调形音长考察
——基于个例实证

2023-03-20钱薪屹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3期
关键词:词缀后缀韵母

钱薪屹

(北京语言大学,北京 100083)

1 研究的问题

在普通话中,后缀“子”通常位置固定、意义虚化且发为轻声。关于普通话轻声音节的声学特征,过去不同学者一致认为轻声音节本身的音高会受到前面正常音节的影响,表现为在阴平、阳平和去声音节后呈降调形,在上声音节后呈平或升调形[1-8]。目前,海南省海口市已实现了普通话的基本普及。但是受本土方言发音习惯的影响,普通话往往会带有地方口音色彩,海口普通话也不例外。以带后缀“子”的双音节派生词为例,关于海口普通话的语音表现是否符合上述特征,以及有何特殊性目前还不得而知。

此外,学界关于中文母语者轻声的感知线索有不同观点。林焘认为音长的作用远大于音高;而曹剑芬、王韫佳[9]和邓丹、朱琳[10]根据声学分析结果推测音高的作用比音长更大。后来,曹文[11]通过实验发现,轻声之短主要靠韵母之短来实现。所以目前关于轻声的感知线索问题还是有争议的。

因此本文希望通过听辨实验和声学分析两种方法为上述两个问题提供参考结果。

2 研究对象与过程

2.1 语料介绍

本研究分析的全部语料均由曹文、马圣霞老师提供。发音人为1 位具有代表性的男性。发音人的具体情况如下。

吴先生:男,汉族,1980年出生,高中学历,出租车司机,出生并长期生活在海口市,日常生活使用海口话和普通话。

笔者从所有语料中找出了带后缀“子”的双音节派生词共197 个。由于男发音人“票子”的音频数据不完整,故从样本中剔除。因此本研究共分析了196个带后缀“子”的双音节派生词的调形和音长特征。其中,前字阴平的共43 个,前字阳平的共52 个,前字上声的共38 个,前字去声的共63 个。

2.2 数据处理

笔者将发音人的每条语料通过Praat 软件,根据波形图和宽带三维语图标注为4 层,分别为声韵层、韵母稳定段层、音节层和汉字层,如图1所示。

据图1 可知,声韵层标注了前后音节的声母段、韵母段,以及空隙(gap)段部分。以韵母共振峰起始能量较强处作为声韵边界;以韵母共振峰能量较弱处作为韵母段后边界;后音节结尾气嗓音部分不算在韵母段内;空隙(gap)在发音上基本对应清塞擦音[z]破阻之前的持阻段,属于无声段。

图1 标注举例

韵母稳定段层标注了前后音节中去掉了弯头和弯尾的调型段部分。

通过检查发现,有些语料的基频点存在错误,因此在手工修改基频错点之后,利用邵鹏飞老师提供的Praat 脚本提取了韵母稳定段层的音高数据。其中,韵母稳定段按时间等分提取了10 个基频点。又利用Praat 脚本分别提取了韵母稳定段层和声韵层的音长数据。

对发音人调形特征差异的比较,笔者使用斜率和调形图来表示。斜率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斜率=(基频末点频率-基频起点频率)÷基频音长

此公式中“基频音长”是根据韵母稳定段层提取的数据得到的。调形图根据石锋[12]的T 值公式对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再转换成五度值图进行展示。

在音长方面,由于最新研究成果发现音节轻声与否主要依靠韵母音长来体现,同时又因为不同发音人发不同词语时语速各不相同,因此笔者以相对音长作为指标对“子”词缀韵母段的音长数据进行了归一化处理。公式如下所示:

子韵母段相对音长=子韵母段绝对音长÷(前字韵母段绝对音长+子韵母段绝对音长)

此公式中的音长是根据声韵层提取的数据得到的。运用以上公式计算出转换数据后再做进一步的统计分析和对比分析。

2.3 听辨设计

在语料分析过程中,笔者发现海口普通话带后缀“子”的双音节派生词具备两种发音模式,一种发如轻声词,另一种则缺乏轻声语感。为保证准确性,笔者选择了4 名听辨人来验证这一结果。

4 名听辨人均为北京语言大学语音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平均年龄23 岁,普通话水平为二甲或一乙。听辨实验在北京语言大学语言认知科学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实验语音学实验室安静的隔音间里完成。4 名听辨人分别与同一位主试在实验室完成实验,4 名听辨人之间不会见面,也毫无交流。

听辨实验过程中,笔者会先给听辨人解释接下来要完成的实验任务,在听辨人完全理解之后,笔者才会在笔记本电脑中通过Praat 软件外放声音,让4名听辨人分别做纸笔测试。听辨任务进行时,听辨人不会看到电脑屏幕的内容,只能根据听到的声音完成测试。

听辨时采取单盲法,听辨任务中包含了各种类型的双音节轻声词语料,共522 条。实验材料按前字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组依次呈现,不同声调前字的带后缀“子”的双音节派生词随机分派在其中。听辨人的实验任务是:按照标准普通话轻声词的语感,根据听到的语料判断其是否为轻声词。如果是轻声词就在判断表中“是”的一项进行勾选;如果不是轻声词就在判断表中“否”的一项进行勾选。同时还要判断刚才听到的语料后音节属于哪一个调类。听辨人没有听清楚和难以抉择的语料可以重复听辨,直到做出自认为正确的判断为止。实验期间根据听辨人的需要进行休息。

3 研究结果

3.1 听辨结果

根据4 名听辨人的判断情况来看,听辨人编号1、2、4 的更为接近,故剔除听辨人编号3 的判断结果。因此,本实验关于语料轻声与否的最终结果是根据2~3 名听辨人判断一致的结果得到的。

从3 名听辨人的判断结果来看,笔者之前的猜测得到了印证,即海口普通话带后缀“子”的双音节派生词具备缺乏轻声语感与有轻声语感两种发音模式。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结合听辨人判断情况得出的带后缀“子”的双音节词轻声与否数量表

接下来本文将依照听辨人判断的结果,对发音人缺乏轻声语感与有轻声语感的语料进行调形和韵母相对音长的分析。

3.2 后缀“子”调形分析

调形指音高曲拱的形状,包括曲拱的直曲和升降等属性。发音人调形特征将通过斜率指标和调形图来展现。

缺乏轻声语感的T1 子词缀(指前字为阴平的后缀“子”,“T2—T4 子词缀”同理,下文同)的平均斜率为-0.27(±0.06),结合图2 来看,呈降调形;有轻声语感的T1 子词缀的平均斜率为-0.34(±0.06),结合图2 来看,呈降调形。

缺乏轻声语感的T2 子词缀的平均斜率为-0.31(±0.05),结合图2 来看,呈降调形;有轻声语感的T2 子词缀的平均斜率为-0.34(±0.04),结合图2 来看,呈降调形。

缺乏轻声语感的T3 子词缀的平均斜率为0.03(±0.02),结合图2 来看,呈平调形;有轻声语感的T3 子词缀的平均斜率为-0.07(±0.12),结合图2 来看,呈平调形。

缺乏轻声语感的T4 子词缀的平均斜率为-0.21(±0.06),结合图2 来看呈降调形;有轻声语感的T4子词缀的平均斜率为-0.27(±0.54),结合图2 来看呈降调形。

图2 发音人缺乏轻声语感和有轻声语感后缀“子”调形对比图

两独立样本的Mann-Whitney U 检验结果显示,缺乏轻声语感和有轻声语感的T1 子词缀平均斜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有轻声语感的比缺乏轻声语感调形的更倾斜,其他3 组之间的差异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3 后缀“子”韵母相对音长分析

从表2 中可以看出,缺乏轻声语感的T1 子词缀韵母相对音长与有轻声语感的相等,缺乏轻声语感的T2 子词缀韵母相对音长比有轻声语感的长0.02ms,缺乏轻声语感的T3 子词缀韵母相对音长比有轻声语感的长0.05ms,缺乏轻声语感的T4 子词缀韵母相对音长比有轻声语感的长0.02ms。

表2 后缀“子”韵母相对音长分析

两独立样本的Mann-Whitney U 检验结果显示,缺乏轻声语感和有轻声语感的T3 子词缀韵母的平均相对音长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缺乏轻声语感的比有轻声语感的T3 子词缀音长更长,其余3 组之间的差异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4 讨论

4.1 问题一

关于海口普通话后缀“子”是否符合前人提出的普通话轻声调形特征以及其特殊性问题,首先本文通过听辨实验发现其特殊性在于:海口普通话后缀“子”有两种发音模式,包括缺乏轻声语感和有轻声语感两种;其次本文通过声学分析发现,无论有轻声语感还是缺乏轻声语感的后缀“子”的调形都符合前人提出的特征,即轻声音节在阴平、阳平和去声音节后呈降调形,在上声音节后呈平或升调形。

本文语料均为带后缀“子”的双音节词,后缀“子”在普通话中明确应该读作轻声,然而发音人还是会有缺乏轻声语感和有轻声语感两种发音模式。其原因可以从两方面来考虑。其一,从发音人个人背景方面来看,他的工作是出租车司机,并非语言专业工作者,虽然在取得高中学历过程中已经接受过普通话教学,然而日常应用时应该只要能达到用普通话进行交流的目的即可,他可能不想也不需要把普通话说得太标准,因此这应该是该发音人有两种发音模式的原因之一。其二,从发音人方言背景方面来看,他平时的常用语是海口话方言,海口话后缀“子”在发音时没有普通话后缀“子”的轻声效果,因此方言迁移的影响也造成了他在发普通话后缀“子”时产生了两种发音模式。

本文发现海口普通话后缀“子”虽然有两种发音模式,但是其调形特征均符合普通话轻声音节调形特征,说明发音人还是将普通话后缀“子”当作轻声来发音的,只是发得不够标准。

4.2 问题二

关于中文母语者轻声的感知线索,本文通过分析发现:虽然阴平音节后的“子”词缀都呈降调形,但其斜率差异却有统计学意义,体现为有轻声语感的后缀“子”比缺乏轻声语感的更倾斜,通过音长比较后发现,有轻声语感的和缺乏轻声语感的后缀“子”的平均相对音长等长且差异无统计意义。这时,听辨人还能够产生有无轻声语感的反应,说明在这种情况下,反映调形的斜率是帮助听辨人判断轻声与否的感知线索。

虽然阳平和去声音节后的“子”词缀都呈降调形,但是通过音长比较后发现,缺乏轻声语感的比有轻声语感的后缀“子”的平均相对音长要长,说明在这种情况下,音长是判断轻声与否的感知线索,而音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恰恰说明人们在轻声感知中对音长要素是非常敏感的,即使很小的音长差异都会造成感知分类的差异。

虽然上声音节后的“子”词缀都呈平调形,但是通过音长比较后发现,缺乏轻声语感的比有轻声语感的后缀“子”的平均音长要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更加证明了音长差异在轻声感知分类中的作用。但是从图2 中我们还能看到,缺乏轻声语感的后缀“子”的调阶比有轻声语感的要高,说明在调形一致且音长有差异的情况下,调阶高低对判断轻声与否也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5 结论

本文通过听辨实验和声学分析两种方法为前述问题提供了参考结果。

第一,众所周知,方言调查会选取非常有代表性的发音人作为地区代表,本文的语料来源于地方普通话调查,其调查方法与方言调查相同,因此本文所分析的发音人的发音模式和特征应当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或者说,在与他有相似背景的同类人群中具有普遍性。这类人群受个人背景和方言背景的影响,在发应该读作轻声的普通话后缀“子”时会产生缺乏轻声语感和有轻声语感两种发音模式,但这两种发音模式下的后缀“子”的调形是符合前人提出的普通话轻声调形特征的。

第二,当有轻声语感和缺乏轻声语感的音节在调形上基本一致时,音节韵母的音长是决定听感轻否的重要感知线索,越短越易被感知为轻声。此外,调阶也能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越低越易被感知为轻声,但是调阶只有和音长一起时才能对分类起作用。当有轻声语感和缺乏轻声语感的音节在韵母音长上基本一致时,反映调形的斜率是决定听感轻否的重要感知线索,越倾斜越易被感知为轻声。本文认为音高(包括反映调形的斜率、调阶)和韵母音长都是轻声的感知线索,它们在轻声的感知中可以起到互补的作用,但是人们在轻声的感知中似乎对音长因素更为敏感。

6 结语

因为本次调查的发音人和语料太少,所以经过统计分析得出的很多差异都不具备统计学意义,然而这不代表其没有生态性意义。不过我们也不能轻易下结论将海口普通话中后缀“子”缺乏轻声语感的发音现象算作一种系统偏误。未来将增加发音人、语料的个数和轻声词类别,以期将海口普通话与标准普通话进行比较后明确属于海口普通话的特殊发音模式,然后再提出相关教学建议。

猜你喜欢

词缀后缀韵母
声母韵母
从网络语“X精”看“精”的类词缀化
单韵母扛声调
《湘水韵》及其编撰原理要点
释西夏语词缀wji2
名词类后缀“手”的语法化动因与机制研究
河北霸州方言后缀“乎”的研究
说“迪烈子”——关于辽金元时期族名后缀问题
一种基于后缀排序快速实现Burrows-Wheeler变换的方法
试析否定词缀在汉维语中的不同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