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政策下初中社团课程建设与实施路径研究

2023-03-19丁贵仙

电脑迷 2023年22期
关键词:课程建设双减政策

丁贵仙

【摘  要】 隨着教育改革的推进,社团活动在中学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文章以理论分析和实践案例相结合的方式展开论述,旨在提供具体可行的建议和路径,为教育实践者和决策者在“双减”政策背景下的初中社团课程建设与实施提供借鉴和指导。

【关键词】 “双减”政策;初中社团;课程建设

一、“双减”政策下初中社团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一)“双减”政策下初中社团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可行性

部分学校及家长注重传统学科教育和考试成绩,导致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缺乏全面发展的机会,这对学生身心健康和兴趣爱好的培养产生了不利影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双减”政策应运而生,其主张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从课后作业、校外培训两个方面入手进行了细致且明确的规划与要求;与此同时,“双减”政策强调学校课后服务的组织与开展,提倡教育回归到学校,满足学生个性化的成长与发展需求。“双减”政策的颁布与实施,使得学生的学业压力得以缓解,有了更多自主探索与成长的机会与空间,此外,学校课后服务改革也得以轰轰烈烈地开展,这都构成了初中社团课程建设与实施的重要可行性。

(二)“双减”政策下初中社团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必要性

社团课程为初中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和多元化的发展途径,能帮助他们全面发展。通过参与各种社团活动,学生可以培养兴趣爱好、掌握技能、发展个性特长,并提升创新力、领导力、团队合作能力等综合素养。

此外,社团课程也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契机。教师在社团课程建设和实施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需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提升教学技能,以适应新的课程要求和学生需要。社团课程的引入可以激发教师的创新和专业发展需求,推动他们不断探索教育教学的新方法、新模式,为学生提供更丰富多样的学习体验。

二、“双减”政策下初中社团课程建设与实施路径

(一)立足所在学校实际,构建学校特色社团

初中社团课程的建设与实施必须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学校需要充分考虑教育资源、师资队伍和设施条件,利用现有资源并适度引进外部资源,构建与学校实际相符的社团课程体系,通过合理的规划和管理,确保社团课程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提高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积极性和获得感。

学校可以评估自身的教育资源,如教室、实验室、场地等,并根据这些资源确定能够支持社团活动的场所和设备。例如,如果学校拥有艺术设施较好的演播室,可以设立舞蹈社团或音乐社团;如果学校拥有实验室设施,可以开展科技实践类社团活动。以淮阴中学新城校区为例,其建有可供艺术活动的室内场地面积达7600m2,场地设施齐全,还有设施先进的户外露天舞台……而这都为所在学校据此构建艺术社团课程,为学师生开展艺术活动、接受艺术熏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学校应该发挥自身的优势与特色,为社团课程提供独特的内容。学校可以基于学校的专业特长、地理环境、文化传统等方面,设计符合学生需求的特色社团。例如,如果学校在音乐方面有较好的资源和师资,可以开设音乐社团;如果学校位于山区,可以开设登山探险社团。这样的社团课程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并通过专业指导提高他们的相关技能。

学校需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师资队伍,根据教师的专业背景和特长,安排适合的教师担任社团课程的指导教师。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与教师专业素养和经验密切相关。因此,学校可以充分发掘教师的专业优势,让他们担任相关社团课程的指导教师,提供专业指导和支持。

学校还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需求和特长。通过开展调查问卷、座谈会等形式,学校可以了解学生对社团课程的期待和喜好,以及他们在艺术、体育、科技等多个领域的特长和兴趣爱好。这样能够确保构建的学校特色社团与学生的需求相契合。

(二)健全社团管理制度,保障社团高效运行

健全社团管理制度在“双减”政策下的初中社团课程建设与实施中具有重要作用。它能够规范社团活动、保障教师权益、保护学生权益、提升活动品质和增强社团影响力,从而有效推动社团活动的开展和发展。因此,教师应当从实际入手加强社团相关管理制度的制订与实施,为社团活动的高效运转保驾护航。

学校应建立健全的社团管理组织架构,通过设立专门的社团管理部门或委员会,负责对社团活动进行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和督导检查。这个管理组织应具备相应的人员配置,并明确各级职责和权限。学校需要制订明确的社团管理制度和相关规定。这包括社团活动的申报与审批流程、指导教师的任职条件和职责、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条件与权益保障等方面。制度和规定应公开透明,让师生和家长了解并参与其中。学校还应加强社团活动的监督和评估,建立定期的社团活动汇报机制,要求各社团进行固定频率的活动进展报告;同时,进行不定期的督导检查,促进社团活动的规范有序进行。此外,学校可以设立社团活动评价考核机制,对社团活动的质量和效果进行评估,鼓励社团成员不断创新和提升。

(三)加强教师专业培训,提供优质社团服务

在“双减”政策下,加强教师专业培训、提供优质的社团服务是初中社团课程建设与实施的一条重要路径。学校通过培训教师和吸纳外部专业资源,能够提升社团指导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指导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具有质量和影响力的社团课程和服务,从而实现社团活动的全面发展和学生的全面成长。

学校可以通过组织专业培训活动来提升社团指导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培训内容可以包括社团活动策划与组织、项目管理、教育指导技巧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培训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专题讲座、研讨会、经验分享等,让教师获取新的教学理念和创新方法,拓宽视野,提高专业能力。

学校可以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外部社团专业培训课程。这些培训课程可以由相关专业机构、社会组织或其他教育机构提供。教师可以选择参加合适的培训项目,学习最新的社团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了解先进的社团管理模式和实践经验,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优质的社团服务。

学校可以组织教师交流和合作,促进教师之间的互相学习和共同成长。学校通过定期的教师经验交流会、社团案例分享和指导教师之间的互助合作,可以激发教师的创新思维和教学热情,提高他们在社团活动中的指导和辅导能力。

例如淮阴中学为了建设更好的创新型师资队伍,积极建立了高效的艺术教师发展机制,以名师工作室为平台,培养教师创新能力。学校还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各类艺术教育培训,提升教师的艺术修养和教育教学能力。同时,学校鼓励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研究,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教师也取得了专业化的发展:艺术组11名教师中获省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两名、二等奖两名,获市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五名,市优课一等奖5名;主持和参与市级课题五项;论文获省市级奖项9篇。这都为淮阴中学艺术社团活动的高效开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四)积极吸引外部力量,争取外来资源支持

积极吸引外部力量并争取外来资源的支持在“双减”政策下初中社团课程建设与实施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它能够丰富活动内容、提高活动质量、扩大活动影响范围,解决资源匮乏问题,同时增强社团活动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学校应积极与外部力量合作,并努力争取外来资源的支持,以促进社团活动的发展和学生的综合成长。对此,学校可以从如下方面入手:

首先,学校可以积极与社会组织、企业机构、专业机构等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与这些外部力量合作,在社团课程建设与实施方面争取资源支持和专业指导,能够提升社团活动的质量和影响力。例如,与艺术团体合作举办艺术展览或演出活动;与体育俱乐部合作开展运动技能培训;与科研机构合作进行科技实践活动等。例如淮阴中学艺术社团不仅配备了11名专职艺术教师,还聘请了淮安市青少年宫、清江浦非遗协会、淮安市管弦民族乐团、淮阴师范学院的专家和教师,定期为社团授课指导,以此极大地带动了学校艺术氛围的营造,也切实保障了艺术社团的正常运转。

其次,学校可以鼓励家长和社会人士参与社团课程建设和实施。通过邀请家长参与社团指导工作、分享专业知识和资源,可以促进家校合作,提高社团活动的多样性和专业性。同时,学校可以开展与社区组织合作的社团活动,吸引社区资源参与其中,丰富社团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最后,学校可以积极利用互联网和数字技术,寻求在线资源的支持,借助网络平台和开放教育资源,扩大社团活动的范围和影响力。例如,学校可通过在线学习平台获取专业课程和教材,组织线上比赛、交流和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三、“双减”政策下初中社团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原则

(一)以生为本原则

以生为本的原则是指将学生的需求、兴趣和发展放在首位,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从而确保社团课程建设和实施的有效性和质量。其要求在初中社团课程建设和实施的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多元化需求和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兴趣,为其提供多样化的选择和机会,通过多元化的社团活动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潜能和兴趣,切实推动其发展。此外,还强调建立有效的反馈和沟通机制。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团活动,并及时了解他们的意见和反馈。通过定期的集体讨论、个别面谈等方式,教师可以征询学生的意见和建议,针对性地调整社团课程计划和活动安排,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和期望。

(二)家校合作原则

家校合作原则是指学校与家庭之间积极开展合作和协同,共同关注学生的社团课程建设与实施。学校应该主动与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家庭对社团课程的期望和关切。学校可以组织家长会议、座谈会等形式,向家长介绍社团课程的意义和目标,并征求家长的意见和建议。通过与家长的交流,学校可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并据此制订合适的社团课程计划。家长也应积极关注学校的社团课程活动,配合学校的安排,支持和引导孩子参与社团活动。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探讨选择适合他们兴趣和能力的社团活动,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家长还可以与教师进行定期交流,了解孩子在社团活动中的表现和进展,共同关注和促进孩子的发展。通过家校合作,学校和家庭可以形成良好的合力,共同营造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社团课程环境。

(三)因地制宜原则

因地制宜原则是指在初中社团课程建设和实施中,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和学生的需求,灵活选择和设计社团课程。不同地区和学校有着不同的教育资源、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因此,社团课程应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创新。例如,在农村地区,可以开设农业科技社团,引导学生了解农业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的农村发展意识和实践能力。而在城市地区,可以注重艺术、體育、科技等领域的社团活动,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兴趣需求,培养他们的艺术欣赏能力、体育健康意识和科学研究能力。

四、结语

“双减”政策的颁布与实施科学减轻了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课外培训负担,给予了更多的自主时间,也正因此,学生得以拥有更多的精力参与到学校社团活动中来。这是“双减”政策带给学校社团活动的崭新要求。面对“双减”政策,初中社团课程的建设与实施需要学校创新思维、灵活应对,通过激发学生兴趣、吸纳外部资源支持、合理安排时间、健全管理制度等方法,可以促进社团课程的有效实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个人发展。在后续的教育实践中,学校应继续加强对“双减”政策下初中社团课程建设与实施路径的研究与探讨,以切实促进社团课程的有效实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其获得全面、可持续化的长远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

猜你喜欢

课程建设双减政策
政策
政策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助企政策
政策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