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技术:文化数字化发展的“活化剂”

2023-03-19管浩

华东科技 2023年2期
关键词:云游活化剂梅兰芳

本刊记者/管浩

数字化时代已然降临,它正撬动着诸多行业甚至整个社会变革的渐次展开。文化数字化自然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数字化是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对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作出重要部署,提出了“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更好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推动文化数字化建设迈上新台阶,让文化数字化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2022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提出发展数字化文化消费新场景,大力发展线上线下一体化、在线在场相结合的数字化文化新体验。

打开文化传播的新路径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1 年)》指出,博物馆馆藏资源数字化持续推进,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博物馆传播体系逐步建立。我国76.7 万处不可移动文物和1.08 亿件(套)国有可移动文物完成普查登录。“文物的数字漫游体验展”等“互联网+中华文明”示范项目和一批优质线上展览广受好评。

2022 年,北京人艺首次采用8K 技术录制,通过高清实时直播的方式,向全网观众呈现经典剧目《茶馆》的现场演出,并带观众“云游后台”。

这次直播,吸引了高达5000 万人次进入直播间。时常遗憾线下“一票难求”年轻的《茶馆》粉丝们,在朋友圈“刷屏”分享直播链接,和天南地北的网友共同“云看戏”,并在线发评论分享观感。

远方非天涯,历史亦无鸿沟。以数字文化产业为主要特征的新时代,逐步打破时空限制,开辟一个接一个全新体验场景。线下空间不再是唯一拥有文化获得感的场所,“云游文化”的概念越来越盛行,“云游博物馆”“云游故宫”“云游世界遗产”等等让人耳目一新。小小的手机屏幕,能装载无限的文化体验。

数字化呈现让文化变成了有厚度也有温度的文化产品,而AR、5G、全息投影等高沉浸感技术所带来的云游览等场景化体验,使文化离大众的生活越来越近,进而让更多人可以近距离感知传统文化的魅力。而这一切可喜的改变,均得益于文化数字化的发展。

赋予文化产品新生命

近年来,VR、AR、区块链、元宇宙等新技术的发展与实践,为数字文化注入新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催生了文艺形式创新,拓宽了文艺空间。我们必须明白一个道理,一切创作技巧和手段都是为内容服务的。”在漫漫历史长河之中,怀旧与新潮发生化学反应,博物馆数字化升级的独特风韵被唤醒,城市空间的腾挪更新也更有力量和温度。

2022 年7 月22 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以下简称“国博”)创建110 周年之际,国博首个数智人——22 岁的“艾雯雯”正式和大家见面。其名字寓意是以AI(人工智能)为技术基础,展示了对文明、文化、文物的喜爱与对文博工作的热爱。作为国博的虚拟员工,“艾雯雯”不仅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讲解技能,而且对国博的140 多万件文物珍品如数家珍。

2022 年底,AIRLOOK(一家致力于利用三维重建与人工智能技术还原物理世界的科技公司)参与的骆驼祥子博物馆艺术厅数字化提升改造项目——沉浸式虚拟现实场景“老舍•老舍”正式揭幕。AIRLOOK 利用虚拟与现实技术,助力骆驼祥子博物馆数字化升级,拟真重塑了老舍先生在黄县路故居生活和创作的场景;参观者可以与先生一起赏花香浅草,真切感知老舍先生创作《骆驼祥子》时的场景。

AIRLOOK 在将老舍故居进行三维还原的同时,还将小说中描绘的北平场景进行了真实化呈现,最后配合三维追踪定位设备,观众可以实现随意漫游的真实虚拟环境。

数字技术的持续升级与文化渗透,让游客在多维空间中全面感知文化生命力,使博物馆的文化教育和观赏体验达到最佳融合,不仅促进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而且提高了文化创新的效率和深度,不断激发新型文化业态的创新潜能。

当然,文化数字化进程不是仅靠数字技术与文化内容的跨界融合,以及公众的热情就能快速推进,它更需要社会年轻一代的共建和共创。

激励年轻一代的文化传承与创新

如今,数字技术赋能于人们工作、学习、生活等方方面面,也逐渐成为推动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一股力量,使传统文化“活”过来、“动”起来,走进越来越多人的烟火生活。

《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1 年)》指出,数字阅读产品蓬勃发展,我国数字阅读用户规模首次突破5 亿人。对于读者来说,对阅读方式体验感的追求,为整个图书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深远改变。

同时,数字文化所创造的新场景,也在激励年轻一代积极参与其中,为传播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智慧与热情。

2021 年10 月,由北京理工大学等科研院所共同发起的“虚拟数字人”项目——“数字梅兰芳”现身梅兰芳大剧院,它通过高逼真度实时数字人技术,复原了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的形态、声音及面部表情,以另一种形式传承京剧文化。

彼时,“梅兰芳孪生数字人”现身梅兰芳大剧院,与台下观众互动:“距离我上一次登台已经过去60 多年,没想到我们又重逢了,要感谢科技的进步,期待我们今后的见面会有更多的形式。”“数字梅兰芳”吸引年轻人与京剧国粹亲密接触,让人们看到了传统戏曲振兴的更多希望。

数字人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进入并重构升级歌舞、影视、戏剧、文博等多个文化行业。充满创造力的年轻一代,用数字化赋能新兴文化产业的效果相当显著。文化所构建的精神空间,也远远超越了我们的想象。

猜你喜欢

云游活化剂梅兰芳
两亲聚合物活化剂对稠油的拆解-聚并作用及其动态调驱机理
Sally and Jolly’s Vlog(2):云游中国
梅兰芳评传
“云自习”:静心,还是云游
“云自习”:静心,还是云游
云游香炷山
高分子量活化剂性能及其对稠油的拆解降黏与解吸附作用*
梅兰芳家族:国重于家,德先于艺
奇菌植物基因活化剂对甜菜产质量的影响
梅兰芳苦练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