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为指导的PCI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免疫炎症的影响*

2023-03-19张文利吴斌桂亮袁震

中国医学创新 2023年6期
关键词:断层扫描光学心功能

张文利 吴斌 桂亮 袁震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临床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方式,在其临床应用率较高的同时,与本类手术相关的各方面研究不断增多[1-2]。较多研究显示,本类患者除冠心病相关的症状体征外,患者的机体免疫炎症方面也显著异常,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及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比值(MHR)等作为常见的免疫炎症指标,其在本类患者中呈现失衡的状态,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且可随疾病的变化转归而呈现表达变化的情况[3],因此可作为PCI 过程中的重要参考方面。近年来临床中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对冠心病患者进行诊断与治疗指导的研究不断增多,但是其效果研究差异仍相对突出[4-5]。因此本研究现探究以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为指导的PCI 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免疫炎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0 月-2021 年10 月昌吉回族自治州中医医院收治的80 例采用PCI 的冠心病患者。纳入标准:(1)年龄20~75 岁;(2)于本院进行择期或急诊PCI。排除标准:(1)呼吸系统异常及疾病;(2)合并神经系统疾病;(3)认知障碍;(4)沟通障碍;(5)临床资料不完整。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0 例和观察组40 例。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学委员会批准,患者和/或家属知情同意本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PCI,对患者进行常规冠脉造影,选择合适的指引导管、球囊及支架等进行治疗,术后常规用药。观察组则进行以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为指导的PCI,首先对患者进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对患者的冠脉斑块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准确评估斑块稳定性及管腔狭窄面积百分比,根据评估结果进行PCI,选择合适的指引导管、球囊及支架等进行治疗,术后常规用药。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统计及比较两组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手术前后的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实时心肌超声造影指标[平台强度(A 值)及微泡再充盈平均速度值(β 值)]及免疫炎症指标(NLR、PLR、LMR 及MHR)。(1)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于术后6、7~12 个月分别对两组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包括再发胸痛、再次支架植入及心源性猝死等。(2)心功能指标:于术前和术后4、8 周采用心脏彩超对两组的心功能指标进行检测,检测项目包括LVEF 及LVFS。(3)实时心肌超声造影指标:于术前和术后4、8 周对两组患者进行实时心肌超声造影检查,检查指标为A 值及β 值。(4)免疫炎症指标:于术前和术后4、8 周采集两组的外周静脉血,进行血常规及生化指标的检测,并进行NLR、PLR、LMR 及MHR 等免疫炎症指标的计算及统计。上述方面均由两名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进行操作检测及统计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中的数据检验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3.0,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对照组男23 例,女17 例;年龄39~74 岁,平均(62.62±8.76)岁,体重指数(BMI)18.3~30.6 kg/m2,平均(23.13±2.06)kg/m2;急性心肌梗死30 例,不稳定型心绞痛10 例。观察组男22 例,女18 例;年龄39~73 岁,平均(62.66±8.81)岁;BMI 18.2~30.8 kg/m2,平均(23.16±2.10)kg/m2;急性心肌梗死31 例,不稳定型心绞痛9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术后6、7~12 个月,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7.671、7.009,P<0.05),见表1、2。

表1 两组术后6个月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例(%)]

表2 两组术后7~12个月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例(%)]

2.3 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 术前,两组LVEF、LVFS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周,两组LVEF、LVFS 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

表3 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

*与术前比较,P<0.05。

2.4 两组实时心肌超声造影指标比较 术前,两组A 值、β 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周,两组A 值、β 值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实时心肌超声造影指标比较()

表4 两组实时心肌超声造影指标比较()

*与术前比较,P<0.05。

2.5 两组免疫炎症指标比较 术前,两组NLR、PLR、LMR、MHR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周,两组LMR 均高于术前,PLR 及MHR 均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周,观察组NLR 均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 周,对照组NLR 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 周,对照组NLR 低于术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周,观察组LMR 高于对照组,NLR、PLR 及MHR 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免疫炎症指标比较()

表5 两组免疫炎症指标比较()

表5(续)

3 讨论

冠心病的临床诊治研究多见,涉及面较广,PCI 作为冠心病治疗的有效方式,其临床应用效果受多方面因素影响较大,因此对于PCI 相关的细节及影响因素的研究是重点。近年来临床将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应用于冠心病的研究不断增多,其对于冠脉斑块情况具有一定评估意义[6-7],有助于了解与掌握斑块稳定性及管腔狭窄面积等方面的状态,因此在冠脉支架植入中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8-10],但以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为指导的PCI 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研究仍相对不足,因此对其全面细致的检测意义研究仍极为必要。A 值及β 值检测结果相对较低时,说明心肌微循环灌注相对较差。另外,免疫炎症是在冠心病患者中表达显著异常的指标,其中NLR、PLR、LMR 及MHR 等作为在冠心病患者中研究较多的免疫炎症指标,上述指标与机体的炎症密切相关,在动脉炎症损伤中发挥一定作用,是免疫细胞浸润及相关血管壁退化的重要相关指标,NLR、PLR 及MHR 表达水平较高而LMR 较低时,表示炎症损伤也相对更为严重,因此其在冠心病患者中的检测价值较高,同时也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11-12],可作为本病治疗效果及预后评估的重要参考方面。

本研究结果显示,以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为指导的PCI 治疗效果优于常规PCI 治疗,表现为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相对更低,同时术后4、8 周观察组的心功能指标、实时心肌超声造影指标及免疫炎症指标均更优(P<0.05),因此以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为指导的PCI 更适用于冠心病患者。分析原因,可能与以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对患者的冠脉及斑块情况进行全面细致的评估与干预有关,其对支架植入有更为精细且针对性的指导有关,因此治疗效果相对更好,也更有助于对病变进行全面有效的治疗[13-15],而这是不良事件控制的重要基础与前提,同时其对病情的控制也是其疾病相关方面检测指标改善的重要基础[16-17],表现为心功能及实时心肌超声造影指标改善的重要基础,而病情的控制,也是其免疫炎症指标表达改善的重要基础与前提[18-21],因此以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为指导的PCI 的综合应用效果较好。

综上所述,以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为指导的PCI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有助于改善心功能及机体免疫炎症状态,因此在冠心病PCI 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相对较高。

猜你喜欢

断层扫描光学心功能
滑轮组的装配
光学常见考题逐个击破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在眼底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心功能如何分级?
基于CT断层扫描的手术入路策略在复杂胫骨Pilon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中的应用
B型超声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在老年玻璃体后脱离临床诊断中的价值
中西医结合治疗舒张性心功能不全临床观察
基于加性指标的网络断层扫描的研究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左心功能变化
光学遥感压缩成像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