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孟村回族自治县孟安水廊整治工程

2023-03-18韩丽茹

河北水利 2023年3期
关键词:干沟排水渠大浪

□韩丽茹

近年来,随着孟村回族自治县经济的发展和和谐社会建设工程的推进,计划通过工程整治,实现河道的基本功能,改善河道环境,强化河湖湿地生态修复,持续推进河湖生态补水,改善河岸生态微循环,提高水体自净功能。将渠化、堤化河段恢复为自然形态河岸,保证河流天然的蜿蜒形态,退让自然河滩。为民众提供一个亲切怡人的休闲空间和绿化生态空间,达到“安全、亲水、和谐、水清、岸绿”的生态景观型河道为目标,形成了一整套河道建设新思路。

1.项目背景

1.1 工程现状

孟安水廊为百里干沟宣惠河至大浪淀排水渠段,百里干沟是孟村县8 条河道“三河五沟”(即:宣惠河、老宣惠河、大浪淀排水渠、孟东干沟、百里干沟、孟西干沟、孟李干沟、肖留干沟)水系中的一条,南联宣惠河、北贯大浪淀排水渠。 始建于1957年,全长19.05km,设计标准10年一遇,为排沥、蓄水两用干沟,汇流面积36.1km2,设计流量36.1m/s,设计蓄水量85 万m2。目的是引宣惠河水,灌溉新县、王御史、孟村、牛进庄、高寨、留舍等乡镇沿岸的耕地;1963年为使百里干沟满足排沥除涝要求,孟村县组织劳动力5340 名对河道进行扩建,开挖土方量17.36 万m3。其后在1993年和2015年曾由水利部门组织过清淤治理,主要作用是承担沿岸农田的蓄水灌溉及汛期排沥,也是孟村县城区汛期降水的主要承泄区。

1.2 存在问题

1.2.1 河道存在问题

百里干沟河道底宽3.0m~5.0m,上河口平均宽度30m,现状水深1.0m,河道内杂草丛生。孟安水廊与大浪淀排水渠交口处河底高程为1.83m,与宣惠河交口处河底高程为1.6m,河道现状过流能力基本满足排涝灌溉要求。由于近几年未进行过清淤疏浚,渠道内杂草丛生,河道底部坑洼不平,至使干沟有一定淤积,排沥能力降低,蓄水量减少,现状过水能力基本满足排涝要求,应有的效益得不到发挥。目前通过清淤治理,河道现已畅通,重新发挥应有效益。

1.2.2 沿线建筑物存在问题

杨庄闸位于孟安水廊与宣惠河交叉口处,该闸修建于上世纪70、80年代,现状为涵洞式水闸,闸室及挡墙浆砌砖风华严重,勾缝脱落。闸门、启闭机丢失,无法正常使用。现已拆除重建杨庄闸1 座,目前处于准备验收阶段。

卜老桥泵站位于孟安水廊与大浪淀排水渠交叉口处,现状无建筑物,为保障孟安水廊水源的充足,改善引水水质、减少水量损失,提高孟安水廊的蓄水能力,在孟安水廊与大浪淀排水渠交叉口处新建卜老桥泵站。目前卜老桥泵站正在修建中,争取早日完工。

2.项目概况

《孟村回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 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强化绿色生态廊道建设。围绕构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加快增绿量、扩总量、提质量、上水平,持续推进绿色廊道改造提升、城郊林带建设、水网林网绿化、村庄绿化等重点工程。加快推进盐碱地综合治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水源地保护林等生态工程建设。

孟安水廊整治工程由渠道清淤工程、配套建筑物和河岸绿化种植3 部分组成。其渠系总体布置为“一纵两横”的布置形式,其中“一纵”为孟安水廊,“两横”为宣惠河和大浪淀排水渠。计划通过工程措施,以宣惠河及大浪淀排水渠引水水源,实现3 条河道流域内的连通互济。计划清淤长度14.02km,同时为配合渠道引水、减少沿途水量损失,孟安水廊与宣惠河及大浪淀排水渠交口处各改建、新建泵站1 座;付林涵洞进、出口护底长25.6m。此工程涉及的卜老桥泵站、杨庄泵站设计排涝流量均为10m3/s,设计引水流量为1.5m3/s,建筑物级别为5 级。孟安水廊控制流域面积29.64km2,经计算孟安水廊10年一遇排沥流量为20m3/s,多年平均总输沙量0.16 万t/a。河岸种植总面积为77616m2,其中包括种植油松、龙柏、国槐、法桐等常绿和落叶乔木类植物,碧桃、山桃、西府海棠、紫叶李等小乔木、花灌木类植物,梨树、山楂等果树类植物,以及绿篱及地被花卉类植物,另外包括给排水、电气等配套设施的建设。

3.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3.1 优化区域水资源配置

水系连通实现了孟村县城及孟村镇周边的互联互通,提高了水系的流动性、连通性,增强了水资源调配的机动性,优化了水资源配置,增加了供水通道,缓解了孟村县城周边水资源供水矛盾,增加了对干旱年份、连续干旱年份以及突发水污染事件的应对能力,提高了县城的水资源承载能力,保障了县城及附近乡村的供水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

3.2 改善河道生态环境

水系连通有效增加了生态水量补给,增强了水体流动,促进了水循环,提高了河道水位,改善了地下水超采的状况。同时,河流水体通过长距离输送及水利机械运动,加快了水体交换速度,丰富了水资源潜在的环境容量,提高了对污染物的吸收、分解和水资源涵养能力,提升了水体自净能力,有效遏制了河道营养状态恶化趋势。

3.3 恢复河道自然面貌

在水系连通实施过程中,采取近自然的生态治理技术,并将治水实践中的新知识、新做法、新经验升华为文化层面的认知,挖掘水文化资源,弘扬特色水文化,不仅促进了河道自然面貌的恢复,维护了自然生态系统,还营造出了更好的沿河、人文环境和健康宜居环境,增加了附近老百姓生活幸福指数和对家乡的热爱。通过实施水系工程,打造“河道通、流水清、沿岸美”的生态水系目标,对造福全县人民具有重大意义。

3.4 人民生活改善的需要

项目建成后将改善孟村县东部片区城市的环境质量,加强该区域的绿化环境建设,提供优越的周边环境,吸引更多人群到此区域置业,同时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带动影响区产业的快速发展,提高项目建设区域人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将有力地促进社会经济活动、旅游服务、文化教育、通讯等事业发展,这将最终提高孟村县城及孟村镇居民的生活质量。

3.5 周边环境提升的需要

项目治理主要服务于周边的学校住宅生活区及办公场所,以改善周边环境、提升环境品质为主要目的,延续饶安公园打造孟村回族自治县孟安水廊生态绿廊。

4.施工对环境、安全影响的对策

4.1 水环境对策

4.1.1 施工挡坝处理

工程大部分采用挖掘机施工,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采用最基础的围堰填筑,截住河道一侧水流,使之不能循环流畅。抓住冬季施工的有利时机,抓紧时间清理垃圾、废物,待清理完成后,马上组织建管处、设计、施工、监理等4方工作人员,对施工现场按照设计标准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立刻拆除围堰,使水流畅通,再进行下一段施工,循环反复,直至整个清淤工程结束。

4.1.2 管理措施

为进一步减免施工期间对周围水环境的影响,采取以下2 种管理措施。一是注意施工场地的清洁,及时维护和维修挖掘机,翻斗车,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施工现场产生的废气物、垃圾不能长时间堆弃在施工现场,应及时妥善处理,以保证周边小区居民锻炼场所干净、卫生。二是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督和管理,禁止将未经处理的施工生产废水和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直接排入附近水体,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

4.2 声环境保护对策

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严禁在夜间及中午休息时间进行强噪声污染的施工作业,避免打扰周围生活区居民的正常生活;施工单位应选择低噪声作业方式,选用符合国家机动车辆噪声标准的挖掘机,禁止不符合国家噪声排放标准的挖掘机和翻斗车进入施工区域。

4.3 固体废弃物及安全保护对策

清淤产生的弃土、弃渣,经过晾晒之后优先回填或填筑施工临时道路,不能利用的弃土弃渣应及时清运至弃土场;施工单位加强施工区安全管理,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合法持有安全生产相关许可证,主要负责人应履行安全生产工作职责,设安全警示标志,禁止行人在施工区域观望、逗留。

5.实施效果

通过此工程的建设可以有效降低沥涝的不利影响,增加治涝区经济效益。工程治涝面积为1.40 万亩,工程实施后,粮食作物每亩可增产30kg,治涝区每年粮食可增产420t,每千克按1.5元计算,粮食作物增产效益为63 万元;蔬菜及经济作物每亩增收80 元,蔬菜及经济作物增收112 万元。经估算,工程多年平均治涝效益为175 万元。

孟村回族自治县孟安水廊整治后提高了当地排涝标准,改善了河道周边生态环境,同时,通过治理河道使其存蓄水量增加,对当地非汛期引水灌溉农田、汛期存蓄雨洪资源发挥出较大作用。有效的监督指导孟村东部城区绿地的开发利用,改善孟村东部县城环境质量。塑造城区绿色城市的鲜明形象,解决城区因缺乏管理而导致集中公共绿地和公共活动空间环境面貌遭到破坏的现象发生,从而使孟村东部城区的环境更加优美,功能更加合理。景观主要服务于周边的学校、小区和市政公用设施等,以改善周边环境、提升景观品质为主要目的,延续饶安公园打造孟村回族自治县孟安水廊生态绿廊。

猜你喜欢

干沟排水渠大浪
交口灌区排水与渭河相互影响分析
柳桩在盐碱地排水渠边坡支护中的应用
死神也怕争分夺秒
紧随市场趋势 CHINAPLAS 2015大浪淘金
渭南市二华排水干沟综合治理分析
浅埋暗挖法在排水渠施工中的应用
大海,我爱你
浅谈排水渠施工方法
心理寓言到大浪中去
孟村水务局百里干沟城区景观带综合治理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