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科学家的科研日常之巅峰科考
2023-03-17朱孔驹
朱孔驹
科考营地附近采集气溶胶样品
高海拔地区阴晴多变,天气系统相当复杂,极端天气频发。因此,在珠峰地区进行极高海拔(海拔在5500米以上即为极高海拔)综合科学考察研究,气象保障工作十分重要。我所在的团队主要负责在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为科考登山队员提供气象保障服务、开展气象观测以及为科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此次科考,我们要在珠峰北坡海拔7028米处架设中国自主研发的超低温自动气象站,进行实时气象观测和资料传输;在珠峰大本营开展探空观测、大气温湿度廓线(大气中,湿度随高度变化的曲线)探测、平流层臭氧和二氧化氮柱浓度(采用从地面到高空垂直柱中的二氧化氮,在0摄氏度和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总层厚度,来反映大气中二氧化氮的含量)实时监测;在珠峰大本营以及更高海拔的营地进行气溶胶采样。
中国超低温自动气象站在珠峰正式建成
珠峰大本营,我们临时的家
在珠峰大本营调试气象站
为了最大程度掌握珠峰實时天气条件变化,我们开展了加密观测——每天早晚2点和早晚8点释放探空气球,为珠峰冲顶和建站工作提供最新、最近的气象信息。
2022年5月8日21时10分,振奋的声音从地球之巅——珠峰传来,“气象站数据收到,卫星传输正常!”这个架设在珠峰海拔7028米的自动气象站,是中国自主研发的超低温自动气象站,也是该类气象站首次落户在海拔7000米以上高度。此举不仅完善了中国在青藏高原地区的观测站网,也可检验超低温气象站在高原极端环境地区的运行情况,为日后完善高海拔地区站网布局提供范例。
由于珠峰安装地点人员极难抵达,研发团队对气象站的整体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使其更加轻量便携,利于人力背负;选用了适用于山地的快速安装和固定方式,使其可以在山地环境中更加稳固。
珠峰科考,必然绕不开高原反应。虽然不是第一次到高原地区,且提前进行了体能训练,但是科考队员还是出现了头痛、头昏、乏力、食欲减退的症状。
第一站是先到拉萨,整备科考物资、调试观测仪器、完善科考计划,同时进行身体休整。9天后我们坐着皮卡车,装着打包好的科考物资,经过12个小时的车程,到达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
在珠峰大本营,队员们高原反应的症状更加严重,缺氧、头疼、失眠,即使睡着了,不到半小时也会因头疼醒来一次。
珠峰大本营的住宿条件比预想中好得多,10人一个大帐篷,有电,地面有保暖海绵垫,各自睡在睡袋里。
到达珠峰大本营的第二天,大家都想着先把气象仪器架起来开始观测,但是明显身体不准许,别说搬东西了,就连走路都是一步一挪地慢慢来。有的队友开始出现血氧饱和度低于80%(正常水平为95%~99%)的情况,这时只能靠吸氧帮助身体恢复正常。
珠峰大本营属于超高海拔地区,我们到达时虽然是4月底,但是气温依然较低,昼夜温差大,由于地理环境特殊,天气状况阴晴不定。早上,可以看到“日照金山”的美景;到了下午,大雾弥漫到10米开外就看不到人影了;晚上,狂风暴雪吹得靠近帐篷门帘的队友不得不加盖一件厚羽绒服。
珠峰科考虽然艰苦,但不缺乏快乐。途中,可以欣赏别人看不到的风景;工作中,可以获取很多的友谊;看到实验结果的时候,我们就觉得之前的艰辛都不算什么了!
(责任编辑/高琳 美术编辑/周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