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發展促進條例》為橫琴發展保駕護航

2023-03-17本刊編輯部

澳门月刊 2023年3期
关键词:橫琴機構規定

本刊編輯部

自2021年11月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宣佈成立並掛牌運作之後,《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下稱《總體方案》)中為合作區長遠發展提供制度保障的“研究制定合作區條例”的條款,便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2023年1月9日,人們翹首期盼的《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發展促進條例》(下稱《條例》)經廣東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四十八次會議審議通過,並宣佈自2023年3月1日起實施。

上述《條例》的出台,有利於強化法治保障,更好推動落實《總體方案》,發展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新產業,建設便利澳門居民生活就業的新家園,構建與澳門一體化高水準開放新體系,健全粵澳共商共建共管共享新體制。《條例》一公佈,澳門特區政府便通過政府官網表明態度,對《條例》的出臺表示歡迎。

為合作區放權賦能明確職責

為解決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掛牌運行一年多來存在的管理運行機制不夠順暢,存在邊界職責不清等問題,《條例》進一步完善合作區體制機制,最大限度放權賦能,明確相關部門職責和利益關係。

《條例》分為八章,共66條,涵蓋了合作區治理體制、規劃建設、促進產業發展、便利澳門居民生活就業、推動琴澳一體化、法治保障等各方面。

廣東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副主任余建紅在廣東省人大常委會新聞發佈會上介紹,《條例》重點明確合作區管理執行機構的職能定位,理順與廣東省、珠海市有關單位之間的權責關係,優化澳資企業在合作區發展的營商環境,完善澳門居民在合作區就業生活的制度保障。

《條例》明確,合作區管理委員會由廣東省、澳門特別行政區聯合組建,實行雙主任制,負責合作區開發管理的議事決策機構。合作區執委會是合作區管委會的日常工作機構,承擔合作區建設主體執行責任。同時,明確了執委會及其工作機構是承擔合作區經濟、民生管理等相關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的法定機構,賦予了執委會工作機構獨立的法律地位。

《條例》規定合作區實行一級財政管理,合作區預決算草案由廣東省政府提請廣東省人大及其常委會審批;明確粵澳雙方協商建立合作區收益共享機制,規定合作區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扣除成本後,由合作區與珠海市共享;合作區國民經濟統計指標數據納入珠海市統計。《條例》還明確強調,合作區新出讓建設用地應當直接服務於支持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

《條例》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基礎上,結合合作區管理運行實際,明確廣東省政府派出機構在職權範圍內以自己的名義行使行政管理職權。

為解決合作區執委會及其工作機構職權來源問題,《條例》規定原廣東自貿區橫琴片區管委會、橫琴新區管委會及橫琴鎮相關職能由合作區執委會及其工作機構承接。同時,《條例》明確除國家規定外,不得設置對合作區執委會及其工作機構的考核、評比項目。為鼓勵合作區改革創新,《條例》規定建立容錯免責機制,對符合一定條件,但未能實現預期目標的改革創新,免於追究有關單位和個人相關責任等。

落實工作細節提升合作效率

廣東省發展改革委員會副主任、省大灣區辦公室常務副主任朱偉認為,《條例》相關規定一攬子解決了合作區管理運行體制機制遇到的系列重點難點問題。將抓緊修訂合作區管委會議事規則和執委會工作規則,進一步細化明確合作區管理執行機構之間的職能分工、職責邊界,優化機構內部設置和運作流程,理順合作區與廣東省有關部門、珠海市的關係,加快落實合作區特殊的財政體制、預決算審批和審計監督機制。

廣東省司法廳副廳長陳春生表示,將積極推進廣東省政府將一批省級行政職權調整由合作區執委會及其工作機構實施;指導合作區執委會提請廣東省政府同意,在合作區建立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制度,依法啟動綜合行政執法。

加強互聯互通高標準

高質量建設合作區

為高標準、高質量推進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條例》明確合作區建設以規劃為引領,創新管理模式,賦予合作區充分的開發建設自主權,推動合作區銜接澳門一體化建設發展。

《條例》規定,合作區建立以總體發展規劃為統領的規劃體系,創新建設用地、能耗雙控、污染物排放等方面的管理模式,賦予合作區充分的開發建設自主權。構建靈活多樣的土地供應體系,強調新出讓建設用地應當直接服務於支持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同時,規定加強地下空間分層開發利用,探索城市地下空間豎向開發、分層賦權等土地管理改革創新。

推動合作區銜接澳門一體化建設發展方面,《條例》提出加強琴澳一體化立體交通體系建設,推進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加強琴澳智慧城市合作;充分銜接澳門海灣的生態保護與利用,形成濕地生態、城市形象、生活休閒於一體的海灣景觀;立足琴澳一體化發展,創新超高層建築管理模式。

珠海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楊川表示,珠海將加快推進十字門隧道、黑白面將軍山隧道、杧洲隧道等一批合作區互聯互通的專案,支持合作區加快二線通道及周邊基礎設施建設,同時進一步加快謀劃、規劃、建設包括高鐵在內的一批聯接合作區與大灣區中心城市的重大交通設施,助力合作區建立更加暢通便捷的對外聯繫通道。

服務多元支持促進

四大產業發展

根據“總體方案”要求,合作區主要服務於澳門適度多元發展需要,重點發展高端製造產業、中醫藥等澳門品牌工業、文旅會展商貿產業、現代金融產業。為此,《條例》進一步細化支持促進四大產業的內容,並強化人才、稅收支持保障措施。

《條例》提出,支持合作區構建技術創新與轉化中心,引進國內外頂尖科研院所設立重大創新平台,創建國家級重大科研平台;支持構建特色微電子產業鏈,加快發展數字經濟;支持發展大健康產業,推動依法開展前沿醫療技術研發和應用;支持推動文旅跨界融合,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支持創新發展現代金融業,探索構建高水準開放的金融監管協調機制。

為吸引、集聚國際高端人才參與合作區建設,《條例》支持合作區開展人才發展體制機制綜合改革試點,加強與澳門優才計劃的銜接,建立與國際規則接軌的人才招聘、評價激勵、科研管理等制度;實行更加開放、寬鬆、便利的人才停居留管理措施、臨時出入境政策和工作簽證政策,落實國際稅收優惠政策,明確具體的稅收減免等措施。根據規定,在合作區工作的境內外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其個人所得稅負超過15%的部分,依照國家規定予以免征。

打造合作區澳門

居民生活就業新空間

《條例》在推動深度對接上下功夫,積極回應澳門居民關切,明確支持、鼓勵的各項便利措施。合作區將促進創新創業和便利執業,為澳門青年在合作區創新創業提供政策扶持和更多空間,推動同步享受兩地扶持政策。《條例》規定,具有澳門等境外執業資格的金融、建築、規劃、設計等領域專業人才,在符合行業監管要求條件下,經備案後在合作區提供服務。

此外,《條例》聚焦澳門居民關心關切的教育、居住、醫療、養老等民生熱點問題。支持探索提供澳門模式的醫療、教育、廣播電視、電影及社區服務,建設“澳門新街坊”等民生項目。

據廣東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省大灣區辦常務副主任朱偉介紹,“澳門新街坊”項目預計今年建成,屆時將為澳門居民提供約4000套住房。為些,廣東省將大力推動澳門優質的教育、醫療、社區服務延伸到合作區,為澳門居民特別是青年創造更多更好的工作機會和生活空間,努力把合作區建設成為澳門居民生活就業的新家園、美好家園!

促便捷流動推

“分線管理”落地

《條例》作出相關規定,促進人員、貨物、資金、數據等要素在合作區高效便捷流動,優化營商環境。

在促進人員、貨物便利流動方面,《條例》對貨物“一線”放開、“二線”管住,人員通關便利、出入境便利作出規定。推動全面提升通關便利化水準,支持符合條件的澳門機動車輛免擔保進入合作區;推動探索建立更為簡便、優化的檢驗檢疫模式;明確在橫琴口岸設立的簽證機關為外國人進入合作區提供口岸簽證等便利措施。

《條例》還進一步優化了合作區營商環境,支持合作區建立高度便利的市場准入制度,按照國家規定,放寬各類投資者在合作區開展投資貿易的資質要求、持股比例、行業准入等限制;明確簡化政務服務流程,提高審批效率,降低審批成本。

據朱偉介紹,今年,廣東省將重點推動橫琴“分線管理”重大政策落地,力爭年內“封關運作”,在全面取消澳門非營運小客車入出合作區配額的基礎上,進一步推動放開澳門單牌營運車輛入出合作區,實現跨境要素更加高效便捷流動。

猜你喜欢

橫琴機構規定
Cloze完形填空
外資享「國民待遇」大陸支付行業全面開放
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2)
勞務派遣 新政解讀(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