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周恩来特型演员

2023-03-17

今古传奇·人物版 2023年3期
关键词:安吉周总理总理

“以前我是一名扮演者,但现在我是周恩来精神的传承者和弘扬者。这是我的责任,也是观众对我的期望”

从20世纪70年代末,电影中第一次出现周恩来的形象后,先后有多位特型演员在不同影片中成功地扮演过不同历史时期的周恩来,但其中最让观众首肯的是刘劲、王铁成等。

作为扮演周恩来次数最多的演员,刘劲有他的独特之处,他的每一次表演都显现出其对特型表演领域的开拓。从第一次扮演周恩来开始,刘劲就在心里笃定了一件事——这将是他一辈子的事业。他说:“以前我是一名扮演者,但现在我是周恩来精神的传承者和弘扬者。这是我的责任,也是观众对我的期望。所以我必须做到对这个人物全方位的了解,如果我的演绎有所偏差,就是改变历史,这是我始终肩负的压力。”

刘劲:“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棵大树,可以是一个榜样、一种信念,周恩来总理就是我心中的大树”

“累并快乐着”,刘劲用五个字概括他这些年扮演伟人的日常。

作为饰演次数最多、年龄跨度最大,也被观众认为最神似周恩来的特型演员之一,刘劲说,这一路很辛苦,但收获的成就感,让他享受到了表演的幸福与快乐。

从1995年至今,刘劲已在70余部影视作品中扮演过周恩来一角,从年轻演到晚年,再现了各个时期的伟人形象。这几年,高速运转的工作状态,对刘劲来说更是常态。尤其2021年,建党百年,一批围绕这一主题创作的革命历史题材作品集中制作:年初,电视剧《光荣与梦想》刚杀青,他就无缝对接进了电视剧《大决战》的剧组;春节没休息,连年三十都是在剧组度过的;《大决战》拍完,他又转战电影《长津湖》剧组……“说实话,我早就习惯了。但即便出演的頻率再高,表演习惯也不会变。像周总理这样伟大的人,他的革命生涯太丰富了,要求演员必须去体验生活、走进生活、回馈生活,要有‘着了魔’的创作状态才能真正触摸到他。”

所谓的“着了魔”,刘劲说,体现在他生活中的很多细节上。平时,不管走路、坐车,他都会念上几句周恩来的名言。书房里,有一面墙都是关于周恩来的书籍,有近代史的,有参加革命期间的,也有新中国成立后的。有时躺在床上,他会不自觉地开始复盘,心中默念周恩来曾说过的话,一点一点地去找表演的感觉。他说,演员是被动的,你永远不知道自己下一部作品要演到他的哪个时期,必须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所以,只要是我能够触碰到的地方,都会放上关于总理的书,以便自己随时可以拿起来翻一翻。这是没有止境的一件事,每一次接近他,都会感到有更多需要我去了解的地方”。

对“特型演员”,外界一直存在一种误区,觉得他们只是因为与领袖长得相似,纯靠模仿。实际上,很多领袖的扮演者都是专业演员出身。刘劲1963年出生于四川阿坝,1987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次年出演电视剧《苍生》,从此正式进入影视圈。之后,刘劲一直活跃在影视一线,出演过《康熙大帝》等影视剧。1995年,他在香港女导演张婉婷执导的电影《宋家皇朝》中饰演张学良。没想到这次拍摄,对他的演艺事业产生了重大影响。

刘劲说,当时自己在剧中的戏份并不多,有空时他就去看别人拍戏,和化妆师聊天。一天,剧组的造型师王希钟盯着他看了好一会儿,说了句:“小伙子,你还可以演一个伟人——周恩来总理。”

一个多月后,刘劲突然接到一个电话,有人推荐他出演周恩来总理,请他去贵州试镜。一打听,刘劲得知,贵州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当时正在拍电视剧《遵义会议》,造型师正是王希钟。

刘劲去了贵州,早已等候在那里的王希钟开始给他做造型。当他把特制的眉毛和胡子给刘劲粘上,再让他穿上剧组早已准备好的剧服时,一旁的工作人员惊呼:“这就是周总理啊!”连刘劲自己也觉得真是太像了。之后,王希钟告诉刘劲:“你不仅外貌像,你的气质也对,这是最宝贵也是非常难得的。”

从那时起,刘劲与周恩来的缘分开始了。“在那之后,我也接过其他角色,有的还是反派。可没过多久,观众的信就来了,说我演反面角色,破坏了周总理在人们心中的形象。自此我不再接任何反面角色,以及商业广告。”

但选择一生只出演一个角色,是需要演员做出巨大牺牲的。刘劲承受着别人难以想象的孤独、挣扎,甚至还有过放弃的念头。“2004年之前,我一度很纠结。经常自问,难道我这一生就只演这一个角色了?从台词到剧情,很多都差不多,只是有的是电视剧,有的是电影。对演员而言,那是很孤独很寂寞的。”

正是在那一年,刘劲因出演电视剧《延安颂》中的周恩来一角,获得了第五届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最受观众喜爱的电视剧男演员奖,这让他真切地感受到观众的认可,也坚定了他继续演下去的决心。“金鹰奖给我打了一剂强心针,我知道必须要有人来完成这个任务,完成这个使命。所以我不再犹豫,也不再纠结,努力突破瓶颈。”

虽然已经演了70余次周恩来,但刘劲心里很清楚,要把周恩来的形象塑造好,需要一辈子的坚守,“也许到最后你都未必能达到完美,但表演上始终要做到让自己彻底沉入情境”。他回忆起电视剧《长征》拍摄时,所有演职人员一起重走长征路的经历,“换作现在,大家可能觉得我们在横店影视城搭个景,海拔高的戏份就用特效或后期做就行了。但如果不去实景拍摄,演员能真正体验到长征的感受吗?那种高海拔缺氧、呼吸困难、一天都吃不上饭还要坚持走下去的状态,没有真实的体验是演不出来的,没有长征精神是拍不了《长征》的。”

电视剧《长征》中有场戏,描写的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在红军撤退之前,李德看到从前线下来的战士在路边支锅做饭,认为不符合军规,一脚把战士的锅给踹了。这下战士们不干了,刘伯承也替战士们说话,气得李德当场要把刘伯承总参谋长的职务给撤了,让周恩来去执行。周恩来既要坚持原则、维护团结,同时也要执行纪律,该怎么表现才合适呢?

刘劲经过设计调度,决定这样表现:跟刘伯承谈完话后,就站在窗户边,正好一会儿叶剑英来报告,说陈毅在前线负重伤了。周恩来回头冲着叶剑英大喊道:“只要陈毅同志还有一口气,就一定把他接回瑞金来治疗!”这近乎是狮吼的做法,根本不是周恩来平时的工作作风,所以叶剑英当时也一下子愣住了,觉得“周副主席很反常”。但很快他就领悟过来,明白周恩来的态度不是冲着自己发的,而是针对李德踹战士们锅的做法。

很多观众看完后都评价,觉得这场戏很给力、特提气,让大家看到了周恩来的内心世界和鲜明态度。一位电影评论家在评价《长征》中周恩来角色时说,刘劲“把周恩来同志在长征时期那种清醒状态下的痛苦,准确地演了出来”。

《长征》播出后,很多当年周恩来身边的工作人员找到刘劲,送给他他们写的关于周恩来的回忆录,还带他去中南海西花厅看看周恩来和邓颖超生活工作过的地方。“这对我塑造周总理的形象很有帮助。”刘劲说。

在刘劲看来,要想真正还原周恩来数十年的革命生涯,是很难的,并非信手拈来。他依稀记得为拍摄电影《周恩来回延安》所经历的“跳跃式减肥”:“1973年,总理因生病瘦得只有几十斤,作为演员我必须要让自己处于消瘦、憔悴的状态,但拍摄开国时期的桥段时又要增肥。拍摄周期就那么长,必须要在短时间内达到这些变化,是真的需要受之于身体发肤。”那段时间,减肥饼干是刘劲每天的主餐,早中晚各一片,饿得不行就吃根黄瓜补充一下。从春节到夏天开机,他没外出吃过一顿饭,也没偷吃过一口零食:“我是真的不敢,不敢有丝毫的放松。半年瘦了28斤,人都脱相了。”

拍摄前,周恩来的卫士高振普拿来了周恩来当年穿过的一件短袖,他一试,完全贴身。后来,片中许多场景他都是穿着那件衣服完成的。“有一场戏讲的是总理到延安看望群众,远处的人看不到他,就喊‘总理,您能站高一点儿吗,我们想看看您’,但当时他已经生病了,体力透支,根本无法站到车上。我依照他当时的状态,才发现那一刻我是真的上不去,一切都超出了我的生理承受能力。”彼时的刘劲,虽然一直念着“我回去会把延安的情况告诉毛主席和朱老总”的台词,但眼泪早已控制不住。“那一瞬间,我觉得自己和他重叠了。真实还原历史的同时,也获得了一种艺术上的最佳状态。”

《周恩来回延安》首映场放映结束后,台下响起了长时间的掌声,所有人感叹着刘劲的表演“太到位了”。看着激动的观众,刘劲也真正感受到了“你付出多少才有多大回报”的意义,“作为演员必须用身体、用心灵、用你的感情去感受伟大的人,然后去发挥到极致”。

刘劲至今都记得有一次坐出租车,司机像遇见了真的周恩来一样兴奋不已,一路和他聊,而且坚持不要刘劲的钱,并虔诚地对他说:“就让我当一回你的司机,当一回你的‘卫兵’吧。”“还有一次,我碰见一位老同志,他握住我的手,眼眶就红了。他说:‘主席总理那一代人对我们来讲就是父亲母亲。现在每次看你们拍的片子都掉泪,就像看到了自己的亲人。你们要好好演,希望通过你们把这份亲情一代代地传承下去。’我觉得这话分量很重,我也一直铭记在心。”类似于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在刘劲的生活中,无论化妆与否,人们见了他,都会发自肺腑地把对周恩来的情感,转移到刘劲身上,对他微笑,对他点头,对他问好,对他说“你辛苦了”,对他说“你好好保重”。

“这一切让我感到温暖。”刘劲感慨道,他只是一个演员,但是因为扮演了一个万众瞩目的伟人,得到了伟人的光环。特别是当年轻的影迷向刘劲反馈,他们是因为看了他塑造的周恩来形象而对周恩来有了一种从概念化的认识到感性的认识时;当老同志见到他,跟他一起回忆当年见到的周恩来并含着泪希望他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精神延续下去的时候,刘劲更加意识到,这种与一般演员不同的责任感。或许,这时,领袖人物带给他的光环已经不再是外部的照耀,而是真真切切由内而发。刘劲曾写道:

塑造周恩来总理的过程中,我时刻被他的精神所感染。罗青长老先生曾跟我讲,周总理和邓大姐住的院子里,种着很多果树,有梨树、桃树、苹果树,每年秋天结果子的时候,总理就把果子全部摘下来过秤,市面上卖多少钱,他就按照那个钱数,把所有的水果买下来,把钱交到中央办公厅,然后把水果分给身边的秘书和同事。别人都问,自己家院子里的东西还要花钱买?总理说,这院子是国家让我住的,里面的树和果子都是国家的财产。总理的这些精神一直激励着我,只要一谈及周总理,我就觉得很温暖。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棵大树,可以是一个榜样、一种信念,周恩来总理就是我心中的大树。

扮演周恩来二十多年来,刘劲已和周恩来的侄儿、侄女,以及他身边曾经的工作人员成了好朋友。2001年,刘劲的女儿出生,他给女儿取名“刘来恩”。不仅如此,刘劲还与周恩来家乡江苏淮安有了不解之缘,先后被聘为江苏淮安的荣誉市民、淮安周恩来纪念馆的形象大使。刘劲觉得,这对他来说是一件特别荣耀的事,“演周总理,我很光荣;做淮安人,我很自豪”。

刘劲曾接受央视某节目采访时,他感慨地说:“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一辈子能做好一件事,就是成功,就是对社会的贡献。就像我自己,也曾经犹豫过,也想过放弃,是观众们的认可让我意识到,如果我用自己一生的努力、一生的爱和一生的情,把周恩来这个人物形象塑造好,一辈子做好这一件事情,就是成功、就很了不起。”

王铁成:第一位饰演周恩来的特型演员

王铁成是第一位饰演周恩来的特型演员,也是饰演周恩来公认的最感人的、最神似的特型演员。尽管一辈子只演一个角色,但他毫无遗憾。

王铁成1936年出生,北京人,自小爱好文艺,喜欢京剧。1961年,王铁成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后任中国儿童艺术剧院演员。1976年1月,周恩来逝世。王铁成作为中国儿童艺术剧院的待分配演员,意外得到一个前往人民文化宫吊唁的机会。吊唁归来,他一路痛哭,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随后,王铁成托人买来周恩来的标准像挂在床头,“相信在将来的舞台和银幕上,一定会出现周总理的光辉形象”。每日凝望周恩来的照片,他心中一动:“總理浓眉大眼,我也浓眉大眼,其他地方我跟他也有几分相似,我是不是有可能饰演总理呢……”

1977年,话剧《转折》开启了王铁成的艺术人生,也让他开始了与周恩来长达几十年的“神交”。当年,文化部组织编排话剧《转折》,这是第一次在全国性的舞台上出现周恩来的形象。戏排出来了,却没找到能扮演周恩来的演员。就在大家焦急万分之际,中国儿童艺术剧院的化妆师推荐了王铁成。试妆非常成功,跑了15年龙套的王铁成第一次站在了舞台中央。

离演出仅剩17天。王铁成一次次前往新闻电影制片厂观看周恩来的纪录电影,一边记下周恩来的一言一行,一边偷偷翻录周恩来的讲话,回家后逐字逐句学习,归纳发音特点。在练功的大镜子前,他来来回回地踱着步子,揣摩周恩来的姿态、风度,一天能走出40多里。

王铁成仍记得演出那天,当他迈步走上舞台,台下立即爆发出暴风骤雨般的掌声。“小同志,刚才的冲锋号你吹得很响嘛……”多么熟悉的音容笑貌!剧场里哭声一片,观众从过道拥到前排,哪怕坐在位子上也是身体前倾,只为能近些看“总理”。14分钟的戏,17次掌声——那天演出观众的反应,深深印在了王铁成的心中。

随后的话剧《报童》又一次震撼了观众。一次谢幕后,剧作家曹禺快步走上台,紧握王铁成的手,然后突然后退,深鞠一躬,泪流满面:“谢谢你让我们又见到了周总理。”

王铁成的表演也得到了邓颖超的高度认可。

而后,王铁成将周恩来的形象带到了银幕上,《大河奔流》《李四光》《西安事变》《风雨下钟山》《周恩来》《李知凡太太》……王铁成渐入佳境,让亿万观众真切地感受到大国总理的崇高精神和人格魅力。

求形易,传神难。形神兼备、朴素自然的表演来自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难以言说的付出。“要实现心灵的刻画,唯有进入总理的灵魂,理解他的内心世界。”王铁成读周恩来的著作,搜集周恩来的故事、照片,揣摩周恩来步伐的快而坚稳,感受周恩来的伟大人格,甚至练得一手周恩来的字迹。“我常常会琢磨,总理听到什么、遇到什么会高兴,他在各种情境中会想些什么。”在电影《周恩来》中,王铁成不仅演出了与总理一样的病容、一样的消瘦,也演出了与总理一样的坚毅、一样的博大。影片中的“总理哭贺龙”堪称经典,“总理哭贺龙,也有我王铁成哭总理,那是我十几年的哀思和对总理所有的情感。”王铁成甚至将拍摄过程中经历的一场严重车祸视为上天的馈赠。受伤后的孱弱使他更接近周恩来病中的形象,也让他在305医院治疗期间,实现了进入周恩来住过的病房实景拍摄的愿望。《周恩来》成为人物传记影片中的不朽之作,为王铁成带来了金鸡奖、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

一辈子只演一个角色,王铁成毫无遗憾。因扮演周恩来,他的人生越发豁亮。如同追忆一位熟稔的故交,王铁成目光澄澈,常常向身边人娓娓道来周恩来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在困难面前的乐观坚忍、对人民无私的爱,吟诵周恩来青年时代的诗作《生别死离》,描述西花厅极简的陈设,谈从邓颖超身上得到的教益……

王铁成的一生并不平顺,然而他总是粲然以对,在生活的罅隙里养他的花鸟鱼虫,赏他的诗书画印,一切云淡风轻。唯一的儿子患有先天性痴呆,他从不避讳,人前唤作“我的傻儿子”。“哪怕是只小狗,也得好好养大。”即使在生活最为清苦之时,王铁成也热衷于慈善,后来攒够了儿子的生活费,日渐宽裕,他建“学周希望小学”、资助贫困大学生、为残障人士捐款……把多余的钱回报给社会,一身轻松。

一切都是最好的馈赠。王铁成感恩那个春回大地的时代,让他与周恩来结下了不解之缘,为他打开了新的人生天地。

安吉:“只要周恩来这个不朽的名字一代一代传下去,再苦再累也值得”

作为特型演员,安吉精益求精,通过精心塑造周恩来的光辉形象,展现伟人的崇高风范,让人们永远铭记周恩来这个光荣的名字、不朽的名字。

安吉,1963年出生在沈阳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自幼受父母的影响,特别喜欢表演艺术,还到处拜师学艺。1975年,安吉遇见了人生启蒙者——姚教授。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逝世。令安吉非常吃惊的是,姚教授竟然躲在屋子里放声痛哭。安吉怯生生地望着姚教授,半天才听姚教授缓缓说:“周总理是人民的好总理,他热爱人民,却永远离开我们了,我们一定要记住他。”接着,姚教授给安吉讲了周恩来的生平,以及周恩来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交往的动人故事……他的心灵受到震撼,周恩来热爱人民的伟大形象和崇高风范,深深印在脑海里。

出于对周恩来的崇敬,从那时起,在姚教授的指导帮助下,安吉开始收集有关周恩来的文章和图片并认真学习。周恩来的音容笑貌和光辉形象,在少年安吉心中变得越来越清晰。

1978年,安吉到沈阳铁路分局站段工作。很快,他成了沈阳铁路分局文艺宣传队的骨干。一天,安吉在化妆后,忽然发现自己有些像周恩来,同事们看后也觉得像。此后,他暗暗想,要是有一天能和演员王铁成一样,饰演周恩来该有多好。那段时间,安吉看了无数遍王铁成演出的《报童》《转折》等剧目,盼望自己扮演周恩来那一天。

2002年春天,安吉辞去沈阳铁路局文艺宣传队的工作,带着妻儿到了北京。工作之外,安吉利用点滴时间,深入细致地揣摩有关周恩来的影像,反复阅读《周恩来选集》及相关史料。同时,安吉多次拜访周恩来生前身边的工作人员,听他们讲周恩来的故事,深刻领会周恩来热爱人民、处理国家大事的态度和风范,以及周恩来关心群众、改善民生的细微故事。

2006年春节,中直机关在全国政协礼堂举行老干部团拜会。在《东方红》乐曲中,帷幕徐徐拉开,演员饰演的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健步走上舞台,此刻的周恩来即由安吉扮演。只听“周恩来”和蔼可亲地说道:“同志们!朋友们!今天,我和小平同志陪同毛主席来看望大家,同志们身体还好吧?”话音刚落,全场一片掌声。安吉扮演的周恩来,形象惟妙惟肖,眼神、声音、手势,很像周恩来,演出现场,观众多次热烈鼓掌。不少老同志热泪盈眶,情不自禁地呼喊:“周总理,您好!”

演出结束后,周恩来的侄子周秉华拉着安吉的手说:“今天你的演出很成功。今后,你想演好总理,就要深入了解老人家的内心。有时间,你到我家里来,我多给你讲一些总理的故事,相信对你的演出会有帮助!”这次演出后,周恩来胞弟周恩寿的后人和安吉交往越来越多,成了安吉扮演周恩来的最好顾问。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安吉出神入化地扮演周恩来的舞台形象,得到观众的普遍认可。为了在舞台上万无一失,他经常采取“自虐”的办法。在北京炎热的夏天,安吉为了进入角色,身着中山装,在屋子里学周恩来走路的步态,口中模仿周恩来讲话的声音。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念白,一个个细节仔细地推敲。

中直机关团拜会结束后,安吉的名气越来越大。不久,他接到大型话剧《民主之光》剧组的邀请。在这部话剧中,安吉成功塑造了具有政治智慧的周恩来形象,在全国各地连续巡演十几场,获得广大观众的认同和赞赏。

2012年10月1日,谢觉哉夫人、老红军王定国挥毫题写“德艺双馨”赠给安吉,对他塑造的周恩来的形象给予高度评价。安吉说:“只要周恩来这个不朽的名字一代一代传下去,再苦再累也值得。”

(责编/黄梦怡 责校/李希萌、陈小婷 来源/《刘劲:演周总理,没有止境》,周慧曉婉/文,《新京报》2021年9月18日;《特型演员刘劲:扮演周恩来的日子》,丁岚/文,《新天地》2018年第4期;《刘劲:用生命和热爱演好周总理》,佚名/文,《光明日报》2016年1月20日;《周恩来扮演者:王铁成最神似 梁春书传承神韵》,张静、吴江波/文,人民网2015年8月17日;《王铁成:庭前海棠依旧》,赵玙/文,《光明日报》2019年9月18日;《他们扮演了周恩来——聚焦7位著名特型演员》,姜薇、罗劲松/文,《北京青年报》2001年6月21日;《乡亲们真把我当成周总理》,佚名/文,《中国青年报》2013年7月2日等)

猜你喜欢

安吉周总理总理
新总理
小丑拉绳
看到了什么
总理答记者问最『强』音
1958年我在应城见到周总理
总理说的事我们怎么做?
安吉博物志最美不过长知识
拾趣安吉,快乐“农耕”
周总理的标准餐
总理说的事我们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