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式现代化的乡村振兴道路:理论逻辑与发展方向

2023-03-17黄承伟

当代农村财经 2023年3期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农民

黄承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看,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并作出了新的战略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和底线任务,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中国式现代化与乡村振兴道路的理论逻辑

作为现代文明的核心特征,现代化是一种从不发达到发达的世界历史现象,是人类文明形态的演变过程,也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科技、生态等综合发展战略的目标和路径。

中国式现代化与乡村振兴的理论逻辑,集中在以下理论认识和发展规律的把握:一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之义。二是实现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最关键是体现普惠性,意味着全体人民要共享现代化成果,以乡村共同富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三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最关键的是持续增加居民收入,意味着要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以高质量乡村振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四是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最关键在于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意味着在现代化建设中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以乡村振兴带动乡风文明促进中国式现代化。五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最关键的是绿色发展,以乡村振兴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

二、中国式现代化乡村振兴道路的进展与挑战

中国式现代化的乡村振兴道路,是以农业高质高效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以乡村宜居宜业建设为中心推进农村现代化、以农民富裕富足为目标推进农民现代化等“三个现代化”的发展目标、进程及成效、实现路径及时代意义等要素组合呈现的乡村发展形态。

(一)以农业高质高效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展与挑战

我国农业现代化既要符合世界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也要体现出自身的本质特征:一是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决定了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必须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始终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共同富裕方向前进。二是人口众多,解决好14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最根本的民生问题,是关系国家发展与安全大局的头等大事,必须主要依靠国内生产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三是农业资源相对稀缺,必须注重提高农业基础设施水平,从而提高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四是我国“大国小农”的基本国情农情,决定了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成为农业现代化的首要任务,农业现代化离不开小农户的现代化。五是我国地域广阔是农业现代化模式差异性的决定性因素,由此决定了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建设,不可能按照一个模式去运行,需要积极探索适合各地区实际情况的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路子。

新时代十年,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一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夯实,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保障水平稳步提升;二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农业质量和综合效益明显提升;三是农业创新体系加快构建,科技装备水平整体提升;四是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农业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水平不断提升;五是乡村富民产业加快发展,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明显提升;六是农业绿色发展扎实推进,农业生产环境和干净整洁、村美人和的农村生活环境提升;七是农村改革和制度创新不断推进,要素活力、发展动力进一步提升;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水平持续提升。

但是从全国看,农业发展基础差、底子薄、发展滞后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突出体现在:一是农业设施装备离先进仍有差距,在机播和经济作物的机械化方面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二是农业科技支撑力度仍显不足。三是农业经营管理面临诸多挑战。四是在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方面,不仅是“种植、养殖、加工”,还有休闲旅游、文体体验、健康养老、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存在许多明显短板弱项。

(二)以乡村宜居宜业建设为中心推进农村现代化的进展与挑战

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这就决定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既要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也要同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努力构建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从理论研究和国内外实践看,农村现代化的基本要素至少包括:一是基本生活设施现代化,农村与城市在水电气、道路、通讯等基本生活设施水平基本相当。二是基本公共服务健全,基本实现县域内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三是物质生活水平较高,农民与市民收入大体相当。四是生态环境宜居,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人居环境整治取得明显效果。五是治理体系完善,以党的基层组织为核心的农村组织体系进一步健全,真正实现自治、法治、德治,乡村社会和谐有序,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强。

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农村现代化。至今取得的进展集中体现在:一是农村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生产生活更加便捷。二是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乡村更加美丽宜居。三是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不断完善,民生保障更加有力。

目前,农村现代化面临的主要挑战:一是农村基础设施水平与农民美好生活需要还不匹配;二是与城市相比,部分农村公共服务的便利性、可及性还有比较大差距,品质化程度提高空间还比较大;三是不少乡村还不同程度存在“垃圾围村、污水横流”现象,村容村貌提升仍有较大空间;四是传承和弘扬好乡土文化还存在不少短板弱项,体现在居住形态单一、生活习惯过度城市化、文化传统的乡土特色淡化等;五是在不同区域,发展很不平衡,特别是在深化村民自治实践、推动乡村法治建设、提升乡村德治水平、建设平安乡村等方面还需要大力加强。

(三)以农民富裕富足为目标推进农民现代化的进展与挑战

实现农民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是实现乡村振兴核心目标的关键,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实现农民现代化内涵主要包括:第一,走向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农民现代化的首要任务。第二,提升现代生活质量是中国特色农民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第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特色农民现代化的应有之意。按照农民的现代化是指传统农民转化为现代农民的理解,农民现代化至少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文化素质较高;二是现代观念较强;三是生活方式健康。

当前农民现代化的进展主要体现在:一是农民收入水平快速提升。202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412元,比2012年增长96.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31元,比2012年增长125.7%。2013—2021年,农村居民年均收入增速比城镇居民快1.7个百分点。2021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为2.50(农村居民收入=1),比2012年下降0.38,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持续缩小。二是高素质农民加快培育。三是农村实用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

推进农民现代化主要面临以下挑战:一是“大国小农”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农情。根据第三次农业普查数据,我国小农户数量占到农业经营主体98%以上,小农户从业人员占农业从业人员90%,小农户经营耕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70%,全国有2.3亿户农户,户均经营规模7.8亩。二是农民现代化呈现多样性。三是农民现代化的过程,就是改变农民、提高农民、减少农民的过程,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即使我国城市化率达到70%,在农村居住的人口仍然有四五亿人。

三、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乡村振兴道路发展的发展方向

中国式现代化乡村振兴道路的发展方向,就是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引,有力、有序、有效加快推进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进程。

(一)以农业高质高效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

一是切实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安全;二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是强化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四是优化现代乡村产业体系;五是畅通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六是推进农业高水平对外开放。

(二)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快推进农村现代化

一是科学推进乡村规划建设;二是持续提升乡村宜居水平;三是推进县乡村公共服务一体化;四是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

(三)综合施策加快推进农民现代化

集中体现为实施“着力提升”,就是着力提升农民思想政治素质,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农民创业创新素质,农民文明文化素质,农民受教育程度,农民身心健康素质,农民经营管理素质,农民法治素质,农民生活水平。

(作者单位:国家乡村振兴局中国扶贫发展中心)

責任编辑:李丽君

猜你喜欢

中国式现代化农民
边疆治理现代化
中国式民主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中国式失败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